興平二年,年初

自從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四人攻陷長安,共同執掌朝政之後,互相猜忌、矛盾叢叢。前些時日,樊稠調兵前往函谷關東面,防備聯軍。然而,如今的聯軍早就有名無實,土崩瓦解,都在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勢力。因此,樊稠的這個要求給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李傕本來就忌憚樊稠的武力而且頗得麾下西涼兵的擁護。故此,在樊稠找李傕要增援的時候,李傕讓勇士將其擊殺。

李傕、郭汜四人本就矛盾嚴重,如今樊稠一死,郭汜和張濟二人更加對李傕猜疑。不過,說起來他們四人當初就是為了求得一條生路聯合,如今關外的各路聯軍自顧不暇,他們也才有心情內鬥。

這兩天在朝堂之上,李傕和郭汜二人更是劍拔弩張,就差沒在朝堂之上動手了。而他們二人出行的時候,更是重兵護衛,防止對方下毒手。而先前成是非和郭鈺二人暗中下毒,讓郭汜以為是李傕下的,巧合的事發生了,就在夜晚的時候,郭汜家的狗意外被毒死,郭汜以為是李傕準備對自己下毒手當下大怒,讓家丁送書信到李傕家中雙方出城決戰。

次日天還未亮,李傕和郭汜二人便點齊麾下兵馬,各領三萬於城外對壘。

“郭阿多,我待你不薄,你如何敢負我!”李傕手持長槍,遙指郭汜,高聲怒罵到。

“呸!”

郭汜怒氣衝衝的呸了一聲,手中大刀揚起,斜指李傕,罵道:“李傕,前時你在我家中飯食下毒,我已忍氣吞聲不再計較,奈何你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用如此下作手段害我,真當我沒有脾氣不成。今日你我一戰,要麼你死,要麼我亡!”

“好啊,你終於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了。既然如此,我李傕何時怕過!”李傕高聲回應,隨後下令到:“眾將士出擊,誰能斬下郭汜首級,本將軍便讓他接任郭汜的位置。”

“殺啊!”

“拿下郭汜首級!”

“大將軍的位置是我的!”

李傕和郭汜等人劫掠獻帝之後,李傕自封大司馬,郭汜自封大將軍。大司馬和大將軍兩個職位的級別相差無幾,都是位高權重,地位在丞相、三公之上,兩個職位可以說是極其特殊的職位,通常情況下是不會有人就任的。如文人掌權則為大司馬,武人掌權則為大將軍。如周朝的姜太公,就是被任命為大司馬,掌全國兵馬;後來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一樣掌全國兵馬。不過,除了姜太公之外,其後擔任大將軍、大司馬職位的人似乎都沒有好下場。直到隋朝之後,大司馬和大將軍的職位才被廢除,只有稱號,沒有實權。當初李傕和郭汜二人挾持獻帝,地位相當,因此一人領大司馬、一人領大將軍。而獻帝不過是他們手中的傀儡,自然沒有反對的權利。

“哼,想要我郭汜的腦袋,李傕你也要有這個本事!”郭汜惱怒的冷哼一聲,同樣下令到:“諸將士隨我殺敵,誰能拿下李傕的首級,大司馬的位置就是他的了!”

“衝啊!”

“李傕的腦袋我拿定了!”

“大司馬的位置是我的,誰都不要跟我搶!”

李傕和郭汜二人麾下兵馬都興奮的嗷嗷衝向了對方的陣中,雙方此次對戰沒有任何的計謀、策略,只有實打實的應拼,看的就是他們麾下的戰鬥力。一時之間,長安城外是喊殺聲震天,騎兵衝鋒的聲音陣陣,聲音籠罩著整個長安城內外。兩方人馬從早上殺到中午,中午殺到天黑,除了稍稍停戰用過午飯,便繼續開戰,可以說是慘烈無比。直到天黑的時候,雙方因為夜色的原因,才不得不停下戰鬥。

次日天才亮,雙方便再次開戰,讓整個長安城的官民俱是內心惶惶,唯恐戰事會波及到自己的身上。其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雙方都在開戰,沒有絲毫停下的意思。這時候,漢獻帝劉協也顧不上害怕了,讓人去勸解雙方,奈何劉協不過一個傀儡,李傕和郭汜二人又哪裡會聽他的話,依然交戰不止。

而這時候,李傕斬殺樊稠的影響出現了。安西將軍楊定害怕自己也會跟樊稠一樣被李傕斬殺,於是便暗中派人與郭汜聯絡,想要將漢獻帝脅持,從而增加他們的分量。奈何事情做的不夠隱秘,被麾下想要立功的將士給告發到李傕那裡,當下,李傕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把漢獻帝給脅持了。長安城內的百官一看,皇帝都被李傕給脅持了,這下情況就不妙了,若是一不小心漢獻帝掛了,那天下諸侯就更有名義攻打李傕和郭汜他們,到時候苦的就是這些百官。於是,百官便去郭汜營中勸和,郭汜也狠,直接把百官給扣下,雙方手上各有人質,誰都不服誰,戰鬥於是繼續持續下去。

這時候,李傕麾下又一個人跳了出來。沒錯,此人就是楊奉,一個充滿了戲劇性的角色。

楊奉最早的時候是黃巾起義軍的將領,隸屬白波軍。後來,黃巾起義失敗之後,楊奉又成功的投到了李傕麾下,此前李傕與郭汜的交戰之中,李傕曾被流失射中,是楊奉拼命將他救下,並且擊退了郭汜。如果按照這樣的情形下去,楊奉自然是深受李傕重用。只是,不知道楊奉是不是腦抽了,又突然想要反叛李傕。當然,實際上也不是楊奉腦抽,而是他的麾下有個忠君愛國的將領,徐晃,沒錯就是徐晃勸說楊奉幹掉李傕帶著漢獻帝跑路。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楊奉的意圖也被洩露了,於是在李傕要幹掉他之前,楊奉領著麾下兵馬率先跑路,不知躲到哪去了。

故事到這裡結束了?想多了,故事才剛剛開始而已。

後來李傕、郭汜和張濟三人再次追擊漢獻帝的時候,楊奉又在徐晃的勸說下跳出來保護漢獻帝東歸洛陽,期間多次立下功勞。最終,保護著漢獻帝成功回到了洛陽,只是這時候的洛陽百廢待興,連吃飯的問題都不能保障。再加上李傕、郭汜時不時的出兵攻伐,想要劫回漢獻帝,日子過的是無比艱辛。而且,楊奉、韓暹、董承等人意見不合,產生了矛盾,這時候國舅董承便暗中召喚援助,自然就是曹操了。結果,楊奉和韓暹被曹操擊退,二人東奔去投奔袁術;再後來,袁術稱帝,要跟呂布聯合,袁術聽聞大怒,便派手下大將張勳、橋蕤等人同韓暹、楊奉合兵,率領步騎數萬,分七路進攻呂布。陳珪建議拉攏楊奉與韓暹,呂布於是寫信表明聯合之意願,又答應打敗袁術之後,將軍中錢糧全部贈與。韓暹、楊奉大為高興,決定聯合呂布,在下邳攻打張勳等人,袁術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袁術失敗之後,楊奉和韓暹二人便淪為賊寇,在徐州、揚州一帶劫掠為生,算是幹回老本行,結果,最後在呂布的授意下去劫掠劉備的軍資,被劉備誘殺,算是結束了他傳奇而又戲劇的一生。

且說回楊奉在徐晃的勸說下想要幹掉李傕,協助漢獻帝東歸洛陽,然而行事不夠機密被洩露,於是楊奉領兵敗逃;這時候,鎮東將軍張濟從陝地歸來,勸解李傕和郭汜二人。張濟的實力在李傕、郭汜和樊稠四人之中是最弱的一支,然而,樊稠被李傕擊殺,李傕吸納了樊稠的兵力,前後有楊定和楊奉二人叛變,實力又再次縮水,也就比郭汜強一些。如今張濟引兵來勸解,若是他不答應,那張濟到時候跟郭汜聯合,他自然不是對手,因此李傕就順著這個臺階下來,願意和解;郭汜的想法一樣,雙方既然準備和解了,那漢獻帝想要東歸洛陽的想法自然能夠實現了。於是,在張濟、郭汜和楊定的護送下,漢獻帝的車馬便朝著東都洛陽而去。

……

兗州,東郡

曹操高坐其上,下方左右文武各就其位。如今兗州境內的賊寇皆已平定,在曹操和麾下的努力之下,兗州可謂是蒸蒸日上,大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架勢。正所謂飽暖思**…啊呸,人閒下來就有想法,沒有想法的人更鹹魚有什麼區別。於是,曹操聚集麾下文武共商大事,要如何更好的發展兗州,規劃未來的藍圖。

“諸位,如今長安城李傕和郭汜二人亂戰,諸位有何良策?”曹操虎目精光閃爍,作為一名亂世的奸雄,他自然是有著自己的想法,不過,手下們的想法他也要詢問一下,或許還能有更好的策略不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主公!”

第一個站出來的卻是荀彧,作為王佐之才的他,世代忠心。當然,他忠的是天子,所以,後來他才會以一杯毒酒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李傕和郭汜二賊挾持陛下,我等身為臣子卻是不能為陛下分憂,實乃罪過也!如今李傕和郭汜二賊亂戰,正是主公出兵迎回陛下的大好時機。依此大功,主公必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嗯,文若此言甚善!”

曹操淡淡的點了點頭,臉上沒有顯露什麼表情,讓人不知道他此刻心中在想些什麼。對於荀彧的能力,曹操自然是瞭解的。就如張良一般,在解決後勤的問題上,荀彧絕對是非常可靠的。只是,荀彧唯一的缺點就是忠心於朝廷,而不是忠心於他曹操這個人。否則,荀彧必然是他不可少有的心腹。先如今,荀彧只能大用,卻不可唯用,對此,曹操心中也是有些遺憾的,若是荀彧能如戲志才這樣,那他就更高興了。

“主公,屬下也贊成文若之言!”

此時站出來的自是曹操的首席謀士,曹操對戲志才的看重甚厚,就連曹操本家的曹仁、曹休、夏侯惇、夏侯淵等人都不如他。就如曹操對順天盟的事情,他也只告知了戲志才一人。戲志才明白曹操的想法,同樣也知道荀彧是一個怎樣的人。不過,將漢獻帝迎到曹操的掌控之中,是曹操和戲志才都希望的事情,因此,戲志才當然不會反對。至於說是否忠於漢獻帝,等漢獻帝到了曹操麾下,又豈能反抗。

或許,荀彧其實也知道曹操的意圖,但是,他也只能這麼獻策。先把漢獻帝從李傕和郭汜手中救下,至於其他的以後再說,他也只能今到自己的心意便是,更多的他也無能為力了。

“屬下等皆以為可行!”

首席謀士和最佳後勤官都這麼說了,其他的官員自然沒有人反對。當下,曹操眼中光芒一閃,朗聲道:“既然諸位皆以為可行,那我曹操自當率軍迎回天子,將天子從二賊手中救出。”

“曹純聽令,你且率領三千虎豹騎先行,嚴密注意李傕和郭汜二賊動向!倘若二賊要對陛下不利,你再出手將陛下救出,至於文武百官能救多少是多少,無須硬拼!”

“喏!”

座下一名身穿黑甲,整張臉都被面罩著的精壯大漢應聲而出,沉穩的應了一聲便大步流星而去。他便是虎豹騎的第一任將領,同時也是將虎豹騎訓練成軍的曹純。曹純乃是曹操同族兄弟,生性少言,有力鬥虎豹之勇武。在曹操要打造精銳兵馬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曹純。而曹純同樣沒有讓曹操失望,從牢中挑選壯士,以極其嚴苛的手段,將虎豹騎訓練成軍,皆是以一當百的敢戰勇士。

“曹仁聽令,你率領三萬步兵,急行軍前往長安,隨時接應曹純,務必要保證天子的安危,不可出錯!”

“末將領命,若有差錯,主公可斬我首級!”

“夏侯淵聽令,你率領一萬騎兵沿途接應,待機而動!”

“末將領命!”

隨後,曹操將目光看向戲志才和荀彧二人,溫言道:“軍師,文若,兗州諸事便暫由你二人定奪,若有不軌者,可讓夏侯惇等諸將領兵平定,某親自率領二萬兵馬迎接陛下!”

“我等必不負主公重託!”

曹操開始行動了,那此時的袁常又在哪裡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