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

“鏗!”

“鏗!”

孫策和李催二人戰了五十回合,卻是打個旗鼓相當。孫策雖然勇猛,卻也只是個十五歲的孩子,身體尚未長成,日後能與猛將太史慈戰成平手的他,與李催打成平手卻也說的過去。況且,李催也非無能之輩,他的勇武亦是不弱,否則董卓又豈會看重於他。

李催和孫策是越打越心驚,沒想到孫策小小年紀竟然便有如此武力,日後成長起來,必定是個大患。如今要想辦法除去此人,屆時相國大人必定會讚賞於我。只是這廝勇武不下於我,且想個主意。

很快,李催眼珠一轉,便計上心來,這孫策如此年紀,必定容易被激怒,到時再下手誅殺。

“黃口小兒,先前還大言不慚要斬殺於我,如今我看也不過如此。”

“你與你那反賊父親孫堅一般,只會耍嘴皮子,妄想反抗朝廷,卻是被華雄殺的丟盔棄甲,還損兵折將,笑煞我也!”

果然,李催三言兩語便將孫策給激怒了。

“亂臣賊子給我閉嘴,吾今日必誅殺你!”

孫策口中怒喝著,手上的槍法卻是有些凌亂,氣息也變得混雜不堪。那李催見了,心中暗笑,年輕人便是年輕人,這般經不得激怒。不過看他尚且勇猛,且再激他一激,到時下手便容易多了。

“哈哈,你此言說了多番,吾卻是還活的好好的。今日且放你一馬,待日後相國大人平頂爾等反賊,吾必將誅殺你滿門,爾等家中妻女,我西涼將士自會好生照看,哈哈!”

言畢,李催反手格開孫策槍頭,掉轉馬身便往自家大軍方向奔去。

“亂臣賊子休走,待吾取你狗命!”

李催侮辱孫策家中女性,孫策更是暴怒不已,當下也顧不得李催是否有什麼企圖,長槍狠狠一敲馬腹,殺氣沖天的跟了上去。

“伯符,窮寇莫追,快回來!”

孫堅見孫策追趕李催,當下便急聲喊到,不過孫策好似沒有聽到一般,追的卻是更歡了。

“黃口小兒,你中計矣!”

李催前進的同時,時不時回頭觀察孫策,等到孫策沒注意的時候,左手偷偷伸到懷中,三柄四寸長的小刀在寒光下閃爍著寒光,在李催喊話的同時,小刀帶著凜冽的殺機射向孫策。

《三國志·李催傳》記載,董卓麾下愛將李催擅使飛刀傷人。而日後,李催卻是有一後人李尋歡將此飛刀絕技發揚光大,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撲通!”

追趕李催正歡的孫策怎知自己中了李催的激將法,待李催的飛刀射來之時,卻是已經反應不過來,中了飛刀的他隨後便從馬上墜了下來。

“哈哈,黃口小兒大言不慚,今日吾便將你首級獻給相國大人。”

見孫策墜落馬下,李催朗聲大笑,迴轉馬身,舞著大刀而來,卻是要砍下孫策首級。

“傳吾將領,進兵!”

“孫將軍令,跟我殺呀!”

孫堅見愛子墜落馬下,生死不知,當下急紅了眼,大吼一聲,卻是率先拍馬往戰場中央衝去。孫尚香亦是秀眸微紅,嬌喝一聲,緊隨孫堅其後。程普、黃蓋、韓當三人大手一揮,率領萬餘士兵喊殺震天的衝了出去。

“李將軍斬殺反賊之子,我等且去助李將軍一臂之力!”

“建功立業只在今朝,隨本將殺啊!”

孫策的墜馬,卻是使得雙方大軍同時出動。而此時李催距離孫策僅五尺不到,只需補上一刀,孫策便是身首異處,天大的功勞便歸他李催了。

“亂臣賊子,你已中計,受死吧!”

然而,當李催的大刀便要觸及孫策脖頸之時,只見原本躺倒於地的孫策翻轉身體,臉上掛著陰謀得逞的笑容,手中拿著的三柄小刀卻是李催先前偷襲的小刀。

“不妙,中計矣!”

李催騎於馬上怪叫一聲,不過不愧是沙場老將,臨危卻是當機立斷,毫不猶豫的從馬上翻了下來,孫策的三柄飛刀卻是擦著李催的頭皮飛了出去。當然,也因為投擲飛刀不是孫策的專長,否則李催此番早已喪命。

“好個黃口小兒,竟然耍詐!”

掉落於地的李催迅速的幾個懶驢打滾站定身形,正面對著孫策,提防著孫策的攻擊,口中卻是不屑的嘲諷著。

“可笑,只許你暗中偷襲,便不許某詐你!”

孫策心中暗叫可惜,如此機會卻是未能斬殺李催。嘴上卻是也沒閒著,同樣一臉嘲諷的鄙視道。

“好膽,今日便讓你見識、見識本將厲害!”

“大話誰不會說,今日吾必取你首級!”

一言不合,二人再次戰到一起,槍來刀往,你刺我砍,打的卻是難分難捨。直到雙方各自大軍擁了過來,才小心翼翼的退了開來,騎上各自的馬匹便回頭再戰。

這邊二人打的歡快,孫堅、孫尚香、程普、黃蓋和韓當五人為首,各率領親兵往來衝殺,不多時便斬殺李催數百士卒。而李催此番有二萬人,孫堅僅有一萬人,人數的優勢,卻也是使得局勢相當。

“殺呀!”

“殺光亂臣賊子,援救天子!”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殺之!”

正當此時,孫堅後方卻是響起震天般的喊殺聲,卻是袁術率領其餘六路諸侯的士兵前來支援。先前袁術令探子查探雙方軍情,待孫堅和李催戰的難分難解之時,袁術這才下令進軍。如此,李催想要入得汜水關,怕是已經來不及,到時孫堅大軍拖延片刻,袁術和六路大軍到達,汜水關便可一戰而下。

當然,袁術自然沒有這般智謀,卻是他麾下的謀士獻的計策。

“小兒,今日你首級暫且放下,待來日吾再取之!”

李催見狀,哪還有心情跟孫策交戰,當下格開孫策長槍,便往汜水關奔去。孫策卻是不肯放棄,然而李催親兵阻攔,孫策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李催撤離。

關上的郭汜早已準備,待李催到關下,便令人開門將其放了進來。然而此時孫堅的大軍也緊咬其後,而李催的人馬也才過了萬餘,卻是還有七、八千士卒還未入內。倘若再不關門,汜水關便有失守之憂。

“郭校尉,如今孫堅追的緊,再不下令關門,汜水關有失,我等小命皆不保。還請郭校尉速速下令關門,令弓箭手放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賈詡不愧是大師級的保命人物,跟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讓天下人負我”的精神有的一拼,難怪日後兩人能走到一起,卻是臭味相投。

本在猶豫中的郭汜,聽了賈詡的話,也害怕失了汜水關,董卓怪罪,於是下令關門,並讓弓箭手不停歇的放箭。李催和郭汜二人領五萬大軍,本就是為了死守汜水關,故此五萬大軍,有一萬人卻是弓箭手,在雨點般的箭矢之下,孫堅不得不下令退軍。

此一戰下來,李催卻是損失將近萬餘士卒。

而孫堅和七路諸侯的士卒,也在最後如雨點的箭矢下傷亡慘重,陣亡超過五千餘,重傷千餘,基本也救不活了,另有輕傷數千,稍加醫治,卻無大礙。(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