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終城,乃是幽州右北平郡的一座城池。右北平郡與異族比鄰,故此,只有在邊境的城池才會重點打造,而無終城在右北平郡的中部,自然沒有花費太多的心思去建設。不過,但凡是邊境上的城池,都會比中原的城池堅固,異族想要拿下幽州境內的任何一座城池,都要丟下無數的士兵,再加上異族本就不擅長攻城,損失更是慘重。不過,如今公孫瓚正在和袁紹、袁常交戰,幽州境內的士兵大部分都被調走,除了邊境的城池留有大軍駐守之外,其他城池基本只有一千左右的兵馬維持治安。所以,在劉和集結的聯軍進入幽州境內之後,基本是毫無阻礙的攻城掠地,而且,再加上劉和是前刺史劉虞之子,一些守城將領和官員算是劉虞的老部下,也就沒有阻攔的把劉和的大軍放行。當然,也有人是傾向於公孫瓚的,自然難免一番爭鬥,不過,憑藉一千餘的士兵,又如何能夠阻擋八萬餘兵馬的步伐?

而無終城,便是劉和聯軍最近攻克的一座城池,八萬餘的大軍也在城內休整。

此時,在無終城太守府的一座宅院之中,一群人正在悄悄的商議著什麼。

“少公子,這些異族實在是太兇殘了,我們跟他們聯合似乎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說話的是一名穿著淡藍色儒士長袍的中年男子,但見他眉頭微微皺起,眼中透著憤怒,憤怒之中夾雜著些許的後悔。而他說話的物件是一名年約三十的男子,若是袁常在此,自然知道這兩人分別是齊周和劉和。劉和與袁常已經商討完畢,從通縣回來了,正準備找自己的幾名心腹商議,卻不想齊周就向他告狀了。

對於異族的稟性,劉和自然也知道,而且跟袁常商議之後,他也已經有了決定,只不過想找跟他麾下的幾名心腹討論一番。

除了齊周和劉和二人之外,另外三人分別是從事鮮于輔、騎都尉鮮于銀,以及被推選為聯軍首領的烏丸司馬閻柔。劉和雖然是主,不過劉和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勝任這個首領的位置,而閻柔有才能,而且在異族之中也有威望,故此大家都同意讓閻柔擔任這個首領。

劉和看了一眼鮮于輔、鮮于銀和閻柔三人,沉聲問道:“對於此事,你們怎麼看?”

“齊周所言甚是,這些異族太兇殘了,屬下恨不得將他們斬殺。只是,若是想要替老主公報仇,又不得不藉助異族的力量。如今暫且讓異族囂張一陣,等滅了公孫瓚,我們再收拾他們。”

身穿烏黑鎧甲的鮮于銀憤憤說道,對於異族的行為,他也很憤怒。雖然鮮于銀的名字聽起來像是異族人,不過,事實上鮮于銀卻是漢族男兒。

說起來,鮮于銀的祖輩還真的是鮮卑人。不過,後來因為一些事,鮮于銀的祖輩被人陷害逃亡到幽州居住,並且跟漢族通婚,一代代流傳下來,鮮于銀身體的漢人血統佔了大部分,因此,鮮于銀一直都認為自己是漢人。

“二弟,慎言!”

鮮于輔看著在那嚷嚷的鮮于銀,低聲呵斥了一句。沒錯,這鮮于銀和鮮于輔二人是兄弟,鮮于輔是兄,鮮于銀是弟。

“知道了,大哥!”

鮮于銀在聽了鮮于輔的話之後,似乎也想起了什麼,目光謹慎、飛快的向著屋外掃了一眼,而後不再言語。

鮮于銀之所以如此表現,是因為大軍自從進入幽州境內之後,異族的行為讓劉和一方感到不滿,雙方多次爭吵,異族的首領雖然多次表示已經警告底下的士兵,但是異族的士兵卻是沒有絲毫改變,依然我行我素,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自從那之後,劉和他們就發現異族的人經常會出現在他們的住處四周,說是護衛,其實就是在監視。如此明目張膽的行為自然讓劉和一方不滿,可是人家用護衛來當藉口,劉和他們還能說什麼?而且對方的人數比他們多幾倍,要是起衝突的話,吃虧的必然是劉和一方。故此,劉和只能忍氣吞聲,而這也是他為什麼會找上袁常的原因之一。

“閻司馬,你怎麼看?”

劉和轉頭看向閻柔,閻柔素有智謀,且威望極高,想要有行動,卻還是需要閻柔點頭。

閻柔微微一笑,低聲說道:“看少公子神情,想來少公子此次前往袁常軍中,已經與袁常商談妥當。少公子有何吩咐但說便是,屬下絕無二話。”

對於屋內的眾人,劉和是非常信任的。這些屬下都是劉虞的老部下,得知自己招兵要找公孫瓚報仇之後,二話不說就拉來人馬跟他匯合。要是連這幾名屬下都不能信任,劉和都不知道他還能信任誰了。

“好,既然大家想法一致,那我便說說與袁太守商議好的計劃。”

劉和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心中其實已經有了決定,只是不知道這幾名心腹的想法,所以沒有直接說出來。並不是說劉和不相信自己的幾名心腹,要是這幾名心腹不能相信,他就真的沒人可以相信了。因此,對於這幾名心腹的想法,劉和是很看重的。因此,他才讓幾人先發表自己的意見,若是意見不一致,那劉和就會跟他們好好談談,曉以利弊。不過,還好他的幾名心腹想法都一樣,對於異族都不滿,這樣他就可以免除浪費口舌多說了。

仔細的將袁常提出的計劃說完之後,閻柔、齊周、鮮于輔和鮮于銀四人都輕輕的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這個計劃。隨後,眾人各自散去,找來各自的心腹親信,準備開始執行計劃。

而在同一時間,這個住宅的另一個院子,同樣有一群人在討論著什麼。

這群人有十幾個,穿著明顯的跟中原人不同,很顯然,這群人便是與劉和聯合的異族首領。

異族只是一個統稱,異族也有很多的種族。

公元前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制王朝——秦帝國。秦帝國的疆域內涵蓋了南方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與北方的遊牧民族幾乎沒有什麼聯絡,只是蒙恬將軍曾擊匈奴以收復河套平原。

公元前0年劉邦推翻秦帝國建立西漢王朝。自從西漢立國開始,崛起於北方的匈奴就憑藉它的軍事優勢,不斷對中原施加軍事侵略與政治壓力。

公元前00年,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率四十萬騎兵把出兵抵禦匈奴入侵的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包圍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東北),劉邦被迫採納臣下的建議,對匈奴採取了“和親”政策,提出把公主嫁給匈奴單于才得脫險。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

這是北方遊牧民族政權與中原漢族政權第一次大規模的軍事對峙,事實表明,當時的戰略優勢在匈奴一方。漢帝國為了休養生息,積蓄力量,漢高祖、文帝、景帝執政的六七十年間一直採取屈辱的“和親”政策,每年送去大批財物,但始終無法滿足匈奴無止境的的貪婪**。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登基執政。漢帝國經過六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國力空前強大,漢武帝為了宣揚漢民族的威力,解除匈奴對漢的威脅,擺脫匈奴貪得無厭的敲詐勒索,對匈奴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擊戰爭,透過一系列戰役給匈奴以致命打擊,將其驅逐到大漠以北,從此 “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匈奴便是自秦朝到漢朝以來最為強盛的北方異族,也是漢族最大的異族敵人。除了匈奴之外,還有其他的異族。

如東胡異族,在秦朝時被匈奴滅亡,分裂為烏丸和鮮卑。而如今幽州以北最大的異族敵人便鮮卑和烏丸。烏丸從東胡分裂之後便一直沿襲著遊牧民族的風俗,以遊牧民族的方式生存下去。

然而,鮮卑族卻是出現了不同的意見。

一些鮮卑人認為應該儲存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這樣才是真正的草原上的雄鷹。然而,也有一些鮮卑人卻是討厭了居無定所的生活方式,想要入主中原,像漢人那樣生活。因此,鮮卑又一次分裂,變成了東部鮮卑和西部鮮卑。東部鮮卑佔據了與幽州比鄰的領土,一直都在為入主中原而準備著。或許說這東部鮮卑很多人並不瞭解,不過,說起天龍八部裡面一直想要復國的慕容復,想來很多人就明白,而這慕容復就是東部鮮卑的後人。這一次,與劉和聯合的便是東部鮮卑的人。至於西部鮮卑的人則是生活在與涼州比鄰的領土上,他們追求草原的風俗,更喜歡居住在大草原之上。若是有地圖可以參考,可以發現烏丸的一部分領土卻是在東部鮮卑和西部鮮卑的中間,至於什麼原因,也無非是鮮卑沒有分裂前跟烏丸的陳年舊事了。

這次異族聯軍,主要兵力便是烏丸和東部鮮卑,當然也有一些其他小股的異族,跟這兩個勢力卻是無法相提並論,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當然,異族跟漢族的統治方式並不一樣。

漢族講的是君王法制,“天地君親師”聽起來好似君王排在第三。但是,只要有點頭腦的統治階級都知道,天和地不過是用來統治百姓的一種手段,讓君王可以更好的統治百姓。所以,在漢族的土地上,君王是最大的人。不過,偏偏這些君王又要擺出一副公平、公正、公開的面孔,於是乎,法制就跟著建立起來。即便是君王,行事還要依照法制進行,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即便要懲罰一個人,也要定下罪名,這些也就不一而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異族同樣也有君王,稱之為單于。

只要是異族的君王,無論是烏丸、匈奴、或者說是鮮卑的君王,都稱之為單于。在異族,單于便是帝王的稱呼。若是一個部族的王沒有被別人認可為單于,那就是被對方看不起,從而引發一場戰爭也是很正常的事。而在異族之中,根本沒有法制的說法,一切都是用拳頭來說話。誰的拳頭大,誰就有話語權,至於法制,那是什麼玩意?就如一個單于被人殺了,在異族並沒有什麼犯上作亂的說法,你被人殺了說明你實力不夠,死了也是白死,誰能夠上位誰就有話語權。當然,漢族其實也沒有差別,歷朝歷代的王朝更替,都是下屬把前朝的皇室推翻才能成為君王。做法其實是一樣,只不過漢族的說法更委婉。例如清君側、皇帝昏庸,百姓沒發過日子等等,不像異族那樣乾脆直接。你不行就下臺,有能力的上臺。

屋子之中雖然有十幾個人,不過,其中烏丸有六人,東部鮮卑五人,剩下四個是其餘小部族的首領。

這次聯軍除了劉和的兵馬之外,烏丸、東部鮮卑和另外八個部族湊出了六萬餘的兵馬。烏丸有二萬,東部鮮卑有二萬,其餘六個部族才二萬餘。所以,他們沒有話語權也就說的過去,在異族,看的就是實力,不是排資論輩。

“最近漢家兒郎對我們越來越不滿了,諸位有什麼看法?”

說話的是一名滿臉鬍渣的壯漢,一臉的兇相。而此人並不是無名之輩,乃是烏丸的三王之一的烏延。

異族的生活方式是以部落的形式,相當於中原的村子。而每一個部落的首領就跟村長一般,只不過異族部落的首領權力極大,對於部落的子民有著生殺大權,不像村長要拿人,還要有罪名。異族的部落有大有小,從而集結成一個大的部族。就如烏丸,由數百個小部落組成,這一代的烏丸王蹋頓便是烏丸最大部落的首領,因此他才能夠安穩的坐在烏丸王的位置上。除了烏丸王之外,另外還有三個大的部落,每個部落都有數萬族人,這便是烏丸的三個王:難樓、蘇僕延、烏延。而烏延,便是右北平烏丸的部落首領,自稱為汗魯王。

這一次烏丸三王之一的烏延出現,自然是異族聯軍的老大,在場的異族首領沒有一個人的地位能夠跟烏丸相提並論。別的小部族暫且不論,東部鮮卑為何沒有人的地位能夠跟烏延相當呢?

前文說過,東部鮮卑是以漢族的方式生存。因此,很多的方式跟漢族一般。就如兩國開戰,正常情況下,皇子什麼的又哪裡會跑到戰場上?誰都知道戰場很危險,隨時都有喪命的可能。而遊牧民族卻不一樣,想要獲得他人的敬仰,就要上戰場,用實力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厲害。也虧得只是進攻幽州對付公孫瓚,若是集體進攻中原,怕是烏丸王蹋頓都會親自領兵了。所以,東部鮮卑這一次只是派出一名大將慕容宇統兵,地位跟烏延不相當,自然不能跟烏延搶統領的位置。

聽到烏延的問話,慕容宇皺了皺眉頭,低聲說道:“我先前已經說過,如今我們跟劉和他們聯合,就應該顧慮他們的想法,約束麾下的將士,不要再奸*淫擄掠,那樣會給我們的行動造成麻煩。既然他們抗議的越來越強烈,那我們就應該盡力約束底下的士兵,若是再有違法,嚴懲不貸。”

慕容宇是東部鮮卑的大將,自然是沿襲了漢族的思想。要讓領土上的百姓歸心,奸*淫擄掠、燒殺搶奪的行為自然是不智的。

不過,慕容宇才說完,烏延等人都一臉怪異的看向慕容宇。

對於慕容宇的想法,烏延等人不理解,卻知道是什麼意思。在烏延他們看來,東部鮮卑的人根本不配做草原的兒女,反而西部鮮卑的人才是真正草原的兒女。作為草原上的子民,燒殺搶奪不就是他們祖宗歷來的生活方式,不殺不搶他們拿什麼生活?在草原的異族看來,中原的漢族人就是跟他們蓄養的牛羊一般,需要的時候就宰殺,不需要的時候就放養著。按照慕容宇的說法,自己想吃牛羊都不成了?不過,烏延也沒有跟慕容宇爭辯什麼,東部鮮卑的思想他清楚,畢竟他是烏丸的三王之一。雙方畢竟現在是在聯合之中,東部鮮卑的兵馬也不比烏丸弱,要是產生矛盾,烏延也不想。

“慕容宇將軍,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

一名滿臉猙獰的壯漢站了出來,他是一個小部族西摩族的首領,不過他卻是更偏向於烏丸的。

“我們草原的兒女歷來都是如此行事,有什麼需要顧慮的?若是畏手畏腳,又如何在大草原上翱翔?如今劉和他們需要我們的兵力替他報仇,而我們也能趁機獲取我們需要的東西,若是他們不滿,我們就撤兵,他們難道真的敢讓我們撤走?到時候,死的怕是他們的人了。”

異族的人說話向來是乾脆直接,沒有絲毫的委婉。而這個首領也不怕慕容宇對自己不滿,他投靠了烏丸,相當於烏丸的人,難道東部鮮卑的人還敢對付他們?

“塔塔木首領說的對,我們就是殺了搶了他們又能怎樣?”

“漢族人都是我們的牛羊,我們根本不需要客氣什麼。”

“就是,他們喜歡抗議就讓他們抗議,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了。”

塔塔木說完,一片贊同之聲。最後,慕容宇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畢竟大家現在是一條船上的,若是產生矛盾對大家都不好。而且,殺的又不是他鮮卑人,他也只是說一說,不會因此而跟其他人產生矛盾。

“哈哈,話雖如此,大家還是要約束一下麾下的士兵,我們也要照顧下盟軍的想法。好了,時間也不早了,大家都去休息了!”

烏延打了個哈哈中止了這次的會議,假惺惺的向慕容宇賣了個好,至於他到底會怎麼做,慕容宇就不知道了,而慕容宇也不想管。(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