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三國之四世三公》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公孫濤剛喊完話,剛激勵完方城的士兵,心中已經想著可以保住方城不失,他也不會被公孫瓚怪責。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公孫瓚卻是感覺到正前方一道凌厲的風勢傳來,正要轉過頭看看是什麼東西,只是,公孫濤看到的只是一點寒芒,然後,就永遠的閉上眼睛,倒了下去。

“啊!公孫將軍死了!”

“公孫將軍死了,誰還會把我們的戰功上報給刺史大人?”

“我們難道還要繼續反抗,白白犧牲嗎?不要,我不能白死,家裡的婆娘孩子還在等著我回去!”

當看到公孫濤倒下之後,方城的士兵猶如炸鍋一般,喧擾的叫喊了起來。

“轟隆隆!”

“殺!”

方城那還在城外的將近兩千的士兵已經開始猶豫是否要繼續抵抗,公孫濤先前說他們戰死之後,會稟報公孫瓚善待他們的家人。可是,如今公孫濤已經死了,他們的抵抗沒有人上報給公孫瓚,他們豈不是白白犧牲了?因此,他們都開始猶豫起來,負隅頑抗的念頭也消失的無影無蹤。方城的士兵在猶豫,韓恂這邊的騎兵卻是沒有絲毫猶豫,依然一往無前的衝鋒著,拿下方城是重中之重,即便是拼了性命,也要拿下。

“啊!”

“不要…”

慘叫聲接連響起,還在猶豫的方城士兵眨眼的功夫就已經倒下了數百名。剩下的一千餘士兵看到如此情形,加上公孫濤已經陣亡的原因,頓時就沒有了抵抗的念頭。

“我等願降!”

“饒命啊,我們投降了!”

一千多的方城士兵都紛紛扔下自己手中的武器,站到一邊蹲下,將通往城門的通道給讓了出來,正好足夠韓恂的騎兵衝鋒而過。

主將公孫濤戰死,副將楊寬卻還活著。楊寬是公孫濤的副將,跟公孫濤不一樣。公孫濤是公孫瓚的族人,因此能夠獲得這個方城守將的職位。否則,當初這個職位應該是屬於他楊寬的。所以,楊寬對公孫濤是有些不滿的。同時,楊寬對公孫瓚也沒有多少的忠心。他在方城駐守了這麼多年,公孫瓚卻讓公孫濤來接手主將之職,而把他給忘記了。因此,楊寬在思索了片刻之後,立馬就有了決定。

“公孫瓚無道之主,無端進犯冀州袁刺史,以致於如今惹來禍事。如今袁刺史代天征討公孫瓚,我們豈能跟朝廷的兵馬作對?兒郎們,機會就在眼前,我們應該投降天軍,以免日後給自己的家人帶來傷害,爾等以為如何?”

“我等願聽從楊將軍之令!”

方城的士兵也不是公孫瓚的嫡系部隊,早在公孫瓚接手幽州之前,方城的士兵就一直駐守著方城。當時的公孫瓚還只是涿郡太守,跟範陽郡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只不過公孫瓚強勢,硬是把自己的族人公孫濤給塞到方城守將這個位置上,便是為了他某一天接手幽州而準備。在幽州這個地界上,每個郡的一些城池基本都有公孫瓚的族人在鎮守,這一切也都是公孫瓚靠自己的威名做到的。

不過,如今公孫濤已死,本就對公孫瓚沒什麼忠心的士兵,在聽了楊寬煽動的話語之後,立即二話不說的就投降了。

“將軍,在下是方城副將楊寬,願投降將軍,還望將軍能夠接納我等!”

楊寬下令士兵們將方城城門大開,然後列隊城門兩側,楊寬自己站在最前頭的位置,一副謙卑模樣的向韓恂說道。如今楊寬已經背叛了公孫瓚,沒有了回頭之路。因此,楊寬只能抱緊韓恂這條大腿,不然,楊寬真不知道自己會有怎樣的下場。

沒有損失多少兵力就拿下方城,還得到了方城三千餘的兵力,韓恂自是高興不已。

“楊將軍無須多禮,如今你已投誠我家大人,你我便是同僚,他日都要共事。這方城之事某並不清楚,一切還要楊將軍來負責。待我家大人拿下幽州之後,某必定向我家大人稟報楊將軍的功勞,日後,這方城就要靠楊將軍來管理了。”

袁常之前是渤海郡太守,麾下的人手並不多,若是完全拿下幽州,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人手來安排。因此,原本一些幽州的官員還是要先暫時任用,等到人手足夠的時候,再慢慢把不合格的給替換了。所以,在方城呆了這麼多年的楊寬,韓恂自然是好言相待。而且,韓恂在方城也呆不了多久,不日便要啟程前往通縣跟袁常圍攻公孫續,這方城的事情,還是要讓楊寬來處理。因此,現在先給對方一點甜頭,楊寬還會更加賣力不是。

果然,聽到韓恂的話,楊寬臉上頓時浮現出了喜悅之色,看來這一次的投靠還真沒有做錯。

這個方城主將的職位原本早就是屬於他的,不過因為公孫濤的原因,讓他的願望落空。楊寬當初也很有耐心,公孫濤是他上司的時候,他也是盡心盡責的伺候著,想著什麼時候公孫濤走了,能夠向公孫瓚推薦自己成為方城的守將。天下雖然開始大亂了,很多武將都想要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博取功名。當然,也有人的追求不是很高,能夠坐守一城一池便相當滿足了,而楊寬,便是這樣的人。他沒想過去戰場上建功立業,那樣有可能把小命給丟了,既然如此,還不如守住一座城池,安心當自己的主將不就好了。只是,讓楊寬沒有想到的是,公孫濤在方城主將這個位置一呆就是好多年,絲毫沒有升遷的意思。楊寬也算是明白了,公孫濤在公孫瓚面前並沒有多少的地位。想歸想,楊寬除了鬱悶之外,也沒有其他的念頭,只能繼續熬了。沒想到這一次韓恂突襲方城,把公孫濤給幹掉了,而楊寬見機的快,果斷的向韓恂投降,卻是得到了他一直追求的願望,這還真的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人生大起大落讓楊寬差點沒有幸福的暈過去。

看著楊寬一臉的喜色,韓恂淡淡的提醒到:“楊將軍,我家主公對於人才是求賢若渴,只要有能力,都能夠得到發揮。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我家主公最討厭的便是兩面三刀的人,若是有這樣的人,後果,希望楊將軍能夠明白。”

楊寬在公孫濤戰死之後,毫不猶豫的就投降自己,韓恂對楊寬的忠誠度表示懷疑。雖然需要人手,韓恂卻不希望濫竽充數,若是楊寬還如此,正如韓恂所說的,後果絕對很嚴重。

楊寬一臉正色,朗聲說道:“韓將軍如此厚待於某,某自當盡心盡力辦事,若有不軌之心,當不得好死!”

目前楊寬的表現,還是合格的。

其實,楊寬之所以如此乾脆的投降,也是因為當初公孫濤把他的位置給搶走了。試想一下,原本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卻是被人半路截胡,誰也不會有好心情。況且,因為方城的位置並不是太過於重要,公孫瓚也沒有在方城花費太多的心思,方城的將領和士卒們根本沒有感受到公孫瓚的優待,對於公孫瓚自然沒有多少忠誠可言。這也是為什麼楊寬稍微鼓動一番,士兵們就二話不說的投降了。

“楊將軍這般說了,某自然是相信!”

韓恂點了點頭,算是暫時相信了楊寬的話語。而後,韓恂立即讓騎兵進城徹底接手方城,要讓方城的百姓完全的接受袁常的管轄,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當然,對於百姓而言,是誰統治他們也並不是很重要,只要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支援誰,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等將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韓恂立即派出斥候從北城門出發,查探十里範圍的情況。

通常,一個城池都至少有兩個城門,根據城池的地形,或者是南北城門,或者是東西城門,視情況而定,也並非一定。當然,兩個城門的城池通常都不會很大,而像一些大的城池則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城門,如長安、洛陽、鄴城等等,都有著四個城門。因為城池內的人口多,且下轄的縣城也多,自然需要更多的城門滿足百姓的需求。要知道,從一個城門繞到另一個城門入城,至少都需要一個時辰的時間。因此,更多的城門,自然是有必要的。

韓恂之前攻打的是方城的南城門,因為韓恂是從方城的東南方向進攻,而想要攻打方城的北城門,需要攀過方城周邊的山峰,這些山峰可是相當的險峻,且耗時多,韓恂自然沒有那個時間去繞路。而韓恂之所以派出士兵去探查北城門外的情況,是因為當初郭嘉在他離開前說過,公孫續也許會發現己方的戰略,或許會派兵增援方城。如今韓恂已經拿下方城,倘若公孫續有派兵來支援,他自然準備把對方給吞下。

攻打方城,從子時初開始,十一名騎兵進城誘騙,到楊寬投降,也不過是子時過半,才進行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雖然已經是深夜,韓恂卻還是沒有絲毫的睡意,因為還沒有確定公孫續是否有派兵增援,韓恂無論如何都不會去睡。

跟韓恂一樣,麾下那四千騎兵也是戰意昂然,沒有絲毫的疲憊之色。早在中午的時候,他們就一直蹲守等到天黑,到了如今已經過去了將近半天的時間,這些騎兵卻還能保持如此精神,精銳這個稱呼,是當之無愧。

而楊寬見到韓恂麾下的士卒如此強盛,心中也是驚異不已。幸虧自己投降的早,若是不降,在如此精銳士卒的攻擊之下,怕是早晚都要失敗。到時候,他就是階下囚,還想成為方城的主將,那無異於痴人說夢。

韓恂在臨時的住處等待了將近一個時辰的時間,派出去的斥候終於有訊息傳來了。

“將軍,屬下在城外十五裡處發現異常。觀動靜,似乎有大隊兵馬正在向方城靠近。按照對方如此聲勢,至少也有一萬的人馬。”

“好,終於來了!”

韓恂眉頭一挑,果然,軍師說的沒錯,公孫續真的發現了他們的意圖,還派出了士兵來增援。不過,想來對方並沒有發現方城已經易主,因此,還是如此大搖大擺的向著方城前進。倘若對方知道方城易主,肯定不會弄出如此大的聲勢,要麼小心翼翼的靠近,尋思奪城;要麼知道增援無望,便會撤退。可是對方這兩個做法都沒有,顯然是不知道方城已經成為了袁常的地盤。

尋思了片刻,韓恂心中有了主意,當即下令道:“來人,將楊寬將軍請來!”

韓恂將楊寬請來,自然是要借用對方的身份,將公孫續派來支援的士兵給誘騙進城,然後一舉消滅。如此削弱了公孫續的實力,若是按照正常情況下,說不定還能招降其中大部分的士兵,增強己方的實力,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楊寬對於韓恂的提議自然沒有拒絕,如今他是一個新投降的將領,也想要在韓恂面前表現一番。

安排完畢,大家各自去部署準備。

大約過了兩刻鐘的時間,公孫續派來增援的兵馬終於出現在城門之下。隨後,對方正中央的兵馬分開出一條道路,一名騎坐在馬上的威武將領排眾而出,身旁數百名親兵護衛,在那將領的示意下,一名士兵跑到城頭之下。

“方城守將公孫濤可在?”

公孫濤好歹也是一城守將,身份不低。而且,公孫濤還是公孫瓚的族人,按理來說對方應該表現出一副尊敬之色。可是,對方將領派出的這名士兵直接呼喝公孫濤的名字,根本沒有絲毫的敬色,想來對方因為是公孫續麾下的將領,也清楚公孫濤在公孫家的地位,所以才沒有絲毫的敬色。

“爾等何人,膽敢直呼將軍名諱,還不速速報上名來,否則,別怪本將不客氣了!”

楊寬臉上擺出一副怒色,似乎因為對方對公孫濤的不敬而憤怒。當然,楊寬的神色自然是裝出來的。在心中,楊寬卻是感到公孫濤有些悲哀。

好歹也是公孫瓚的族兄弟,而且還是一城守將,可是只是公孫續麾下的一名將領,就敢如此不把公孫濤放在眼裡,還真的是非常可悲。楊寬也想到,即便自己還是公孫瓚的麾下,成為方城的守將,豈不是會跟公孫濤一樣,被人如此呼喝?想想就覺得有些不爽,不過,幸好自己如今已經投靠了新的勢力,也無所謂在公孫瓚麾下會受到何等待遇。

“爾乃何人?守將公孫濤何在?我家吳將軍在此,奉少公子之令前來增援方城,還不速速讓公孫濤出城迎接,若是貽誤戰機,小心項上人頭!”

那喊話的士兵倒也是狗仗人勢,極其的猖狂,對著楊寬是沒有絲毫的客氣可言。

楊寬心中惱怒,對方不過是一名小兵,而自己好歹也是一城副將,身份比對方高了一大截,對方竟然還敢如此無禮,而對方之所以如此囂張,也是因為這小兵的上級是公孫續麾下的將領,古語說的好,宰相門前三品官,因為自家上級的地位,小兵自然也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所以跟楊寬說話才如此不客氣。不過,楊寬心中冷笑,若是以前,他當然會客氣的對待。然而如今他已經是袁常的屬下了,哪還用得著看對方的臉色?

“喝!”

楊寬怒喝一聲:“好膽,我家將軍豈是你說見就能見的?爾等既是少公子派來的援兵,可有憑證?我家將軍已經睡下,若是無端打擾,必定要爾等小命。”

城下那小兵惱怒不已,對方竟然敢如此跟他說話。如今他們還在城外,暫且先不跟楊寬慪氣,等進了城之後,他定要讓楊寬好看。

“這是少公子的書信,接好了!”

小兵從吳將軍手中接過一封書信,直直的對著楊寬便射了上來,楊寬微微側開身子,心中更是惱怒不已,這小兵實在猖狂,等進了城,就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厲害,哼!

這支士兵是公孫續派來的,自然有公孫續的書信。

楊寬隨意的看了一眼,便把書信給收了起來。反正不管對方有沒有書信,楊寬都會放對方入城,之所以讓對方拿出公孫續的書信,只不過是想要噁心對方而已。如今看了書信之後,自然也沒有多說什麼。

“果然是少公子的親筆書信,眾位且稍帶,某這便讓士兵們開啟城門。”

那小兵見楊寬突然轉變了臉色,頓時更是得意不已。不過,現在已經晚了,等進城之後,他鐵定要羞辱楊寬一番。

“吱呀!”

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啟,在黑夜之中,從外面看進來,這城門卻好似一道黑暗無邊的道路,又似一條噬人的惡狼,等待著獵物的進入。

“進城!”

見到城門開啟,吳將軍大手一揮,頓時,他身後那一萬士兵列著隊形,緩緩的進入方城。

城頭之上,楊寬嘴角閃過一絲冷笑,等下就有你們好看的了。

士兵一個接一個的步入方城之內,一萬名士兵,足足走了將近一刻鍾的時間,才總算全部進城。

“轟隆!”

厚重的城門又一次關閉起來,而吳將軍傲然的從馬上跳了下來,準備走上城頭,給楊寬一點顏色瞧瞧。剛才那小兵是替他傳話,也就是代表了他的意志,可是,楊寬卻如此狂妄的對待自己的代言人,豈不是意味著沒有把他放在眼裡?這吳將軍跟隨公孫續已久,養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被楊寬如此輕視,豈能沒有絲毫反應?

“咚、咚、咚!”

然而,還不等吳將軍走上城頭,城頭之上卻是突兀的響起了沉悶且連綿不絕的鼓聲,聽這鼓聲的含義,似乎在傳達著進攻的資訊。

“呔,深夜如此鳴鼓,豈不知打擾城內百姓?若非本將軍今日心情好,定要杖你三十軍棍。”

吳將軍已經走上了城頭,彷彿自己是老大一般,對著楊寬就是一番叱喝。

如今吳將軍和一萬的援兵都已經入城了,楊寬還需要給對方好臉色?當下,楊寬嘴角閃過一絲冷笑,不屑的說道:“你算什麼東西,也有資格杖責本將?真是狂妄自大,今日,本將就要讓你知道,你到底是姓什麼!”

“哇呀呀…”

吳將軍自從成為了公孫續麾下的將領之後,何時被人如此對待過。當下,吳將軍氣得哇哇大叫,手指著楊寬,怒罵道:“不開眼的東西,本將軍乃是…”

“轟隆隆!”“轟隆隆!”

吳將軍的話還沒說完,只感覺一陣地動山搖,然後便聽到沉重的轟隆聲。吳將軍雖然狂妄,卻也是久經戰場的老將,自然知道這聲勢是什麼意思!

“怎麼回事?哪來的騎兵?”

吳將軍對著楊寬怒吼一聲,隨後轉過頭四處望了望,而後,吳將軍便看到城內多個方向出現了一支騎兵,正呼嘯著向城門處的己方士兵衝來。等到對方的人馬接近之後,吳將軍清楚的看到這些騎兵穿著冀州士卒的鎧甲,想到這裡,吳將軍頓時心中大駭,冀州的騎兵怎麼會出現在城內?在如此狹小的地形之內,這一萬步兵簡直就是騎兵的靶子,根本沒辦法展開陣型抵抗。

“怎麼回事,城內怎麼會有冀州的騎兵?”

吳將軍一臉怒火的看向楊寬,不過,看到楊寬臉上的冷笑,吳將軍頓時就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逆賊,你竟敢背叛公孫大人,待公孫大人抽出手來,定要將你闔家滅殺。”

“哼!”

楊寬冷笑一聲,不屑的說道:“公孫瓚能否自保都是問題,還有空暇來找本將?不過,這些事都與你無關,因為,你再也看不到了!來人,將這狂徒擊殺!”

城頭之上都是楊寬的親兵,吳將軍剛才是隻身一人上來城頭要羞辱楊寬,他的親兵都還在下面,此刻面對惡狠狠的楊寬親兵,吳將軍又如何能夠抵擋的住?在損失了數名親兵之後,吳將軍便被砍倒在地。而為了報復吳將軍斬殺己方數名同伴的仇怨,楊寬的親兵更是將吳將軍給砍成肉醬,場面好不殘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韓恂的四千騎兵本就是精銳,再加上對方的將領已經被砍死,剩下的一萬士兵在沒有將領指揮的情況下,又如何阻擋騎兵的攻勢?不過片刻的功夫,戰鬥就已經結束。(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