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啊!”

“殺啊!”

渤海郡的士兵雖然強悍且不畏死的向著通縣城頭接近,然而,公孫續麾下的幽州士卒畢竟也不是吃素的。每一次的長槍刺出,都能帶走不少渤海郡士兵的性命。就在這狹小的城頭之上,卻是彷彿成為了一臺絞肉機,不停的收割著渤海郡士兵和幽州士兵的性命。

除了五千的白馬義從之外,公孫續還有著五萬餘的士兵。充足的兵員讓公孫續根本沒有太大的壓力,城頭上哪個位置出現了空缺,都能夠及時的補上。因此,渤海郡的士兵雖然接近了城頭,卻始終沒有一個人能夠登上城頭。在這短短的半個時辰內,對於攻城的渤海郡士兵,還是防守的公孫續士兵,卻是一個漫長的時間。然而,就是在這短短的半個時辰之內,雙方傷亡的士兵加起來,卻是有了將近五千餘名。在袁常穿越前那個年代,出現重大事故只要死亡人數超過三十五個的年代,市委級別的官員就要引咎辭職,而如今,卻是短短的半個時辰內就死了三十五個的百倍有餘,可見,戰爭是何等的殘酷的!

在這半個時辰內,公孫續又投入了兩次的守城物資和兩次的滾油攻勢。因此,這將近五千餘的士兵,其中有三千多名士兵是渤海郡的士兵;公孫續的士兵傷亡較少,卻也有一千餘,比例大概在一比二左右。

按理來說比例不應該這麼高,公孫續作為守城一方,優勢巨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渤海郡的士兵很多都是老兵,公孫續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跟隨他參加過征討異族的戰鬥。可是,為何會出現如此傷亡的比例?

說起來,這也是典韋的功勞。

典韋在之前的戰鬥中,擊殺了公孫續麾下四名將領,極大的提升了渤海郡士兵的士氣。可別小看士氣這玩意,在戰場上可是有著巨大的作用。在古時候的戰場上,雙方人馬碰上,都要先進行一番武將對戰,並非是說武將的對戰真的能夠影響到戰場的走向。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武將的對戰結果,能夠對將士的士氣產生極大的影響。

“嗚、嗚、嗚!”

撤退的號角聲連綿不絕的響起,而這號角聲,卻是渤海郡一方響起。畢竟攻城的是渤海郡士兵,公孫續總不可能吹響撤退的號角。當渤海郡這邊撤退的號角響起之後,第一隊剩下的三千餘士兵,俱是拖著疲憊的身軀朝著己方陣營奔回。渤海郡第一隊五千士兵,在先前的攻城之中傷亡了三千餘人,要注意的是,這是傷亡的人數,並非是戰死的人數。其中有兩千多人是受傷,有輕傷,或者重傷,並沒有死亡,畢竟還是保留了一條性命,都是值得慶幸的事。

在號角聲響起的同時,無論是城頭上的公孫續,抑或是攻城剩餘的三千餘渤海郡士兵,俱是松了一口氣。戰鬥之時精神繃緊,或許還沒有察覺到疲累,然而,當戰事結束之後,他們才發現,剛才經歷過一場怎樣艱苦的戰鬥。雖然戰鬥很艱苦,但是,可以肯定的事,這些倖存下來的士兵,在今後的日子裡,必然能夠成為一支精銳士卒,這一點,毋庸置疑。

“第二隊,準備!”

趙雲一臉平靜且鎮定的下達著命令,似乎並不在意戰場的死亡,繼續將士卒送到絞肉機中去。但是,趙雲平靜外表下,內心的傷痛卻是無人知曉。

趙雲是個仁義忠孝之人,這一點任何看過三國的人都會認可,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仁,在三國的記載之中,趙雲每次戰鬥後獲得的封賞都分給了麾下的士卒,無一例外,由此可以見得;

義,更是不用說。歷史上劉備出征東吳,七十萬大軍被陸遜一把火燒個精光,為了讓士兵能夠順利撤走,趙雲獨自一人單槍匹馬殿後,以他的威名讓敵軍不敢前進一步,而趙雲統屬的士兵也真正的做到無一傷亡後撤。在劉備大敗的總體局勢下,趙雲卻是唯一一個小戰場上沒有失敗的將領。

忠,想劉備救援孔融和徐州陶謙之時,從公孫瓚那裡借來了趙雲和三千士兵。趙雲和劉備“一見鍾情”,並且知道公孫瓚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然而,趙雲還是沒有放棄公孫瓚,直到公孫瓚兵敗自焚,才離開。有的人會覺得趙雲沒有跟隨公孫瓚一起戰死,是為不忠。那麼,且問各位,公孫瓚是如何對待趙雲的?公孫瓚並沒有很看重趙雲,只是讓趙雲統領了白馬義從中的一支小分隊。

戰國策趙策中曾記載,晉陽人孫豫是知伯的賓客,知伯非常厚待他。等到後來趙襄子殺了知伯,孫豫逃到山中,後來改名易姓,漆身吞炭,讓別人認不出自己,三次刺殺趙襄子。但是每次都被趙襄子識破,趙襄子因為他是義士而沒有殺他。最後一次刺殺趙襄子,趙襄子說:“子不嘗事範、中行氏乎?智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仇,而反委質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獨何以為之報仇之深也?”豫讓說:“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原來範、中行氏並不是豫讓的知己,只有知伯,把他看作國士,才是他的真正知己,所以他要用死來報答。

趙雲對待公孫瓚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公孫瓚把趙雲當場一個普通手下來對待,難道還指望趙雲用生命來報答公孫瓚?這個跟是否忠誠也沒有關係。

至於趙雲的孝,雖然三國之中並沒有說明。但是,如果去搜查史書可以發現,在趙雲投軍公孫瓚的時候,自幼撫養趙雲長大的兄長病故,趙雲為此毅然離開了軍旅,在天下大亂之時沒有因為建功立業而放棄回去給兄長守孝三年,這難道還不能說明趙雲的孝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趙雲如此忠孝仁義之人,見到一千多名朝夕相處的士兵傷亡,內心豈能沒有傷痛?但是,正如戰國策中說的,國士待我,我故國士報之。袁常待趙雲如國士,將大軍的統帥交給他來擔任,就是在培養趙雲的大局能力,這一點趙雲自然知道。袁常這樣對待他,他又豈能因為士卒的傷亡而辜負袁常的期待?況且,早日攻下幽州,發展壯大袁常的實力,也是為了實現袁常的理想,為了讓天下人能夠更快的恢復統一的狀態。因此,即便是心中不忍,趙雲也要強迫自己狠下心來。一切,都是為了早日實現袁常的理想。

“準備,進攻!”

趙雲手中佩劍,猛的揮下,似乎為了堅定自己的決心,讓自己的心不再如此傷痛。

“殺啊!”

“衝啊!”

第二隊五千渤海郡士卒,在趙雲的命令下,義無反顧的衝了出去。雖然他們知道這一次出去,會有不少人再也回不來,但是,他們也沒有絲毫的猶豫。即便是心中害怕,他們也沒有後退一步。普通士兵的想法跟袁常、趙雲他們自然不一樣,普通士兵是為了建功立業,為了升官發財。而且,作為一名士兵,服從命令是他們的天職,戰鬥才是他們要做的事。

“弓箭手準備,射!”

城頭上的公孫續見到渤海郡的士兵又一次的衝了上來,當即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繼續指揮。從第一次的接觸,公孫瓚已經看出來渤海郡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新兵,然而,讓公孫續感到驚歎的是,這些新兵竟然如此堅韌和頑強。公孫續有些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能夠讓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有著如此強大的戰意。

雖然心中驚歎,但是,戰鬥還是要繼續。

冒著雨點般的箭雨,渤海郡的士兵在傷亡了近百人之後,再一次的將攻城雲梯架在了通縣的城牆之上。依然是老兵指揮,新兵執行。經過了半個時辰的戰鬥,在差不多的傷亡之下,渤海郡的士兵又一次撤退了。

“第三隊,準備!”

趙雲把心中的仁慈壓在心底,繼續果決且堅定的下著命令。

“趙將軍,且慢!”

正在這時,一道話語從趙雲身後響起。說話之人並非是袁常,袁常已經將統兵的大權交給了趙雲,自然不會去干擾趙雲的指揮。說話之人乃是郭嘉,郭嘉作為大軍的軍師,提出建議也是分內之事。

“軍師,不知有何吩咐?”

郭嘉當然不會無緣無故的讓趙雲停下,郭嘉見如此攻城傷亡著實有些巨大。因此,這才站出來制止趙雲。如今只是攻打一個通縣就損失了二千餘的士兵,而且還是第一天的戰鬥。通縣城內也有五萬士兵,若是像這樣消耗,渤海郡的士兵必定消耗不起。所以,在思索了片刻之後,郭嘉提出了一個建議。

“趙將軍,如此強攻怕是傷亡過大。我認為可以虛實結合的攻城,讓敵人的精神處在疲憊的狀態之下,如此有利於我軍攻城。”

趙雲拱手作揖,懇切的詢問到:“軍師,不知何為虛實結合的攻城?”

“所謂虛實結合,便是虛虛實實。比如先前已經強行攻城了兩次,這一次趙將軍可以佯攻,只是衝鋒吶喊,並不真正的攻城,敵軍不知情形,必然會高度戒備。如此反覆多次,可以加劇敵軍精神的消耗,更加有利於我軍。”

“某受教矣!”

趙雲個人實力強悍這是無可否認的,不過,趙雲沒有指揮過大戰的經驗,這也是同樣的。而且,趙雲為了堅定自己的決心,精神也壓的很緊,一些想法沒能想明白,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多給趙雲一些指揮大戰的經驗,必定也能變得更加完美。

隨後,趙雲將第三隊各小隊隊長召集過來,將郭嘉的想法傳達下去,等到各小隊隊長回到位置之後,便再次下令。

“進攻!”

“衝啊!”

“殺啊!”

第三隊五千渤海郡士兵高聲吶喊著衝向了通縣,通縣城頭之上還是以弓箭手先手,密集的箭雨同樣讓渤海郡士兵倒下了不少。

“巨石、檑木、滾油準備!”

見到渤海郡的士兵即將靠近城牆,公孫續大聲的命令道。然而,讓公孫續瞪大了雙眼的是,五千的渤海郡士兵在靠近城牆,並且將攻城雲梯搭在城牆之上後,立馬就又收回了攻城雲梯,往己方陣營跑去。通縣城頭上白白的砸了一次的巨石和檑木,卻是一個渤海郡士兵都沒砸到,平白浪費了一些力氣。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袁常準備撤退了?”

公孫續看著返回的渤海郡士兵,有些不解的向身旁的關靖詢問到。

關靖並非是戰略性的謀士,也有些不明白。抬頭看看日頭,還沒有到正午,應該不會現在撤退吧!

“少公子,袁常並未鳴金收兵,應該不是撤退。至於到底是為何,屬下也想不明白。”

在公孫續和關靖二人討論之時,退回去的五千渤海郡士兵又一次衝了上來。公孫續也沒有時間和關靖討論,再次下令士兵們準備。然而,跟先前一樣的是,這一次五千渤海郡士兵到達城牆之下,還是走了個過場,然後又退了回去。

“可惡,袁常竟是想用疲兵之策!”

公孫續畢竟跟隨公孫瓚征戰多年,第一次還不明白渤海郡士兵的用意。可是,當第二次還是如此的時候,公孫續立即就明白渤海郡的意圖了。只是,明白了渤海郡戰略的意圖,公孫續也沒有應對之策,還是要時刻準備著防守。對方什麼時候是佯攻,什麼時候是真正的攻城,公孫續也不能確定。若是鬆懈下來,對方一旦是真的要強行攻城,士兵們若是沒有準備好,豈不是就會落入對方的圈套。想到這裡,公孫續就有些鬱悶了。

身邊沒有一個能夠出謀劃策的謀士也是個硬傷,關靖處理內政還行,戰場上的謀略就有些差強人意,最多也就比公孫續麾下的將士好一些,或許還不如公孫續有經驗。除了關靖這一個文官之外,其他的都是四肢發達的武將,讓他們出主意,那公孫續還不如自己想辦法,都比他們強。當然,公孫續也可以出城交戰,這樣也是擊破對方佯攻的好辦法。可是,還是同樣的問題,公孫續麾下沒有強力的武將。若是出城交戰,沒有了城牆的優勢,對方典韋和趙雲兩人為矛頭,必定能夠輕易的擊破公孫續的攻勢。到時候,反而是白白葬送士兵的性命。因此,公孫續只能繃緊精神,緊盯著渤海郡的舉動。

半個時辰之後,佯攻了半天的第三隊也返回己方陣營。

“第四隊,準備!”

公孫續見到渤海郡這邊動靜,頓時提高了注意。第三隊是佯攻,第四隊也許就是真正的攻城。

然而,讓公孫續吐血的是,第四隊竟然還是佯攻,再緊張了半個時辰之後,第四隊退回。而此時,時間也到了正午,正是一天最炎熱的時候。

“可惡!”

公孫續抹去額頭的汗水,看著城下渤海郡的士兵,恨恨的罵了一句。然而,公孫續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因為,他也不知道渤海郡是否會真正的攻城,只能繼續注意。

“第五隊準備,進攻!”

“衝啊!”

“殺啊!”

日頭越來越毒辣,炎熱的天氣讓人有些心煩氣躁。渤海郡的士兵倒還好,他們只是喊幾句口號,然後衝到城牆之下,就又跑回去了。可是,城頭之上的幽州士兵就有些苦了,在公孫續的命令下,他們必須一直精神戒備的注意渤海郡士兵的動向,根本不能有絲毫的鬆懈。特別是聽到渤海郡士兵喧囂的吶喊聲,卻沒有真正的進攻,幽州的士兵心中就更加的惱火,然而,他們卻無能為力。

“殺!”

公孫續作為主將,自然沒有絲毫的鬆懈。可是,公孫續麾下的士兵卻不能做到公孫續如此警惕,畢竟士兵們也是人,也會覺得疲憊,心中也有惰性。因此,在見到渤海郡士兵兩次的佯攻之後,雖然公孫續讓他們不要鬆懈,可是大部分的士兵還是有些鬆懈了。他們心中都有些僥倖的心理,渤海郡的士兵這一次還是佯攻,這樣他們就能繼續休息了。

“啊!”

就在幽州士兵開始精神鬆懈的時候,第五隊的渤海郡士兵,卻是開始了真正的攻城。這一次,五千渤海郡士兵之中還有著二千的士兵帶著弓箭,到達通縣城下之時,在各自隊長的指揮下,迅捷的挽弓搭箭,正是幽州士兵鬆懈之時,一輪箭雨竟然帶走了五百餘的幽州士兵。二千士兵射箭,擊殺五百餘的士兵看起來有些少。但是,別忘記了,渤海郡的士兵是在城下朝著城頭射箭,難度比之城頭上朝下射箭更有難度。因此,能夠射殺五百幽州士兵,已經是一次不錯的攻勢了。

“快防備,提高警惕!巨石、檑木準備,滾油準備!”

公孫續見己方士兵一次就被人射殺五百餘,頓時高聲怒喊起來,他也知道傷亡如此之多,是因為己方士兵的鬆懈。公孫續也能理解,畢竟被渤海郡士兵如此騷擾,時刻警惕也是不可能的事。然而,更讓公孫續吐血的是,這一次連巨石、檑木的攻勢都有些落後,渤海郡的士兵都攀爬到攻城雲梯一半的位置了,巨石、檑木才就位,等到巨石、檑木落下的時候,一些動作快的渤海郡士兵已經靠近城頭,幽州的士兵還沒有砸下巨石和檑木,就已經被渤海郡的士兵給擊殺。

“滾油呢,混蛋,動作都快點!”

城頭上不少地方都出現了危情,等到公孫續回頭望去之時,才發現滾油竟然還沒有燒好。因為先前兩次佯攻的原因,燒好的滾油又冷卻了下去,因此,在燒火的士兵也有些鬆懈,這一次渤海郡的士兵攻到城頭之時,滾油竟然還沒有準備好。

“混帳東西,都跟本將軍上,莫要讓敵人突破!”

此刻還真的是危急,城頭之上多處出現了缺口。當下,公孫續拔出腰間佩刀,怒吼著指揮支援部隊到各處救急,經過半天的努力,總算把缺口都補上。不過,這一次的攻城,幽州的士兵卻是傷亡四千有餘,而渤海郡的士兵才傷亡了一千餘。作為守城軍,在兵力相當、裝備完善、守城物資充足的情況下,守城一方傷亡的比攻城一方還要多,說出去簡直就是一個恥辱。

公孫續陰沉著臉,胸口不停的起伏著,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雖然說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渤海郡使用了疲兵之策,但是,若是己方沒有鬆懈,又怎麼會給對方可趁之機,從而造成如此巨大的傷亡。

“執法隊何在,將剛才燒火的士兵都拉下去斬首!本將提醒過多少次了,這是敵人的計謀,不得有絲毫的鬆懈,既然你們將本將的命令當成耳旁風,留你們還有何用!”

公孫續怒吼著下令,一千名手執大刀的執法隊在公孫續的命令下,將先前燒火的近百名士兵拖到城下,大刀落下,一百個幽州士兵,就此身首異處。見到如此情形,幽州士兵們俱是一臉驚懼之色,剛才準備巨石和檑木的士兵也是惶惶然,唯恐他們跟燒火的士兵一樣下場。說起來,剛才巨石和檑木的攻勢也沒有到位,若是公孫續真要計較起來,他們也是有罪的。

不過,公孫續並沒有處罰他們,讓這些士兵心中都松了一口氣。同時,他們也提高了警惕,避免剛才的情形再次發生。

公孫續如此處罰,也是有道理的。

如今渤海郡用出疲兵之策,公孫續在沒有應對之的辦法之下,也無法阻止士兵們的鬆懈,因此,只能用這種殺雞儆猴的辦法來剋制。剛才投擲巨石、檑木和燒火的士兵都有過錯,然而,相對而言,燒火的士兵人數更少一些。而投擲巨石和檑木的士兵更多,殺少的一部分,放過人數多的一部分,必定會讓士兵們提高警惕,同時也會感激公孫續的恩情,在作戰之時也就更賣力了。

同樣的,公孫續在戰場上斬首己方士兵,也會讓一些士兵埋怨。但是,公孫續卻是不得不這麼做。若是不及早處理,等到渤海郡在幽州士兵鬆懈之時大舉進攻,那通縣也許就會失守。

因此,公孫續如此做法,在目前也是最適合的方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