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陽郡治所,涿縣

“啪!”

當得知北橋城被袁紹拿下的訊息之後,公孫瓚頓時一臉怒火的將身前案桌上的東西都給掃到地上。而見到公孫瓚的怒火,屋內的公孫瓚麾下,皆是屏氣凝神,一言不發。

在袁紹和袁常進攻幽州的時候,公孫瓚就把大本營給轉移到幽州治所薊縣。其後,公孫瓚親率十七萬馬步軍抵達涿縣佈置防守事宜。涿縣本是公孫瓚之前的大本營,被公孫瓚打造的相當牢固。涿縣城內糧草充足,兵甲完善,裝備幾十萬大軍是沒有問題的。顯然,公孫瓚準備的也不是一年兩年,而是早有準備。原本,公孫瓚是想要以涿縣為戰略後方,與容城和北橋城成犄角之勢,抵擋袁紹和袁常的進攻。同時,公孫瓚從自己手中掌控的六郡一國調集兵馬,等時機成熟再給袁紹和袁常進行反擊。當然,這個前提就是容城和北橋城沒有失守,能夠將袁紹和袁常的大軍拒之門外。然而,容城才失守沒有多久,北橋城卻緊跟著又失守了,這不是在公孫瓚的怒火上加了一把油。

“誰能告訴本侯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容城和北橋城會相繼失守?當初本侯的命令是什麼?死守城池,等待本侯大軍到來,再與袁紹、袁常二人決一死戰?可是,為什麼守將還要出城交戰,以致於成池失守,這是把本侯的話當成耳邊風了嗎?”

公孫瓚猛力的拍著案桌,瞪著雙眼,高聲咆哮道。公孫瓚被朝廷冊封為薊侯,他自稱本侯倒也沒有錯。

失去容城,袁常的兵力不多,還能彌補。然而,北橋城的袁紹有十五萬大軍,沒有了堅固要塞來防守,在接下來的交戰之中,將要投入更多的士兵進入戰場。這對於公孫瓚而言,是個很不好的訊息。

北方異族因為公孫瓚對他們的殺戮,一直都對公孫瓚抱有敵意,時刻準備著進犯公孫瓚的地盤,這個方向,公孫瓚要安排兵馬駐守;另一邊,劉虞的舊部雖然不多,也就萬餘,可是,那也是一股勢力,若是任由,早晚也會成為一個禍害。公孫瓚的兵力本就捉襟見肘,能省就省。憑藉容城、北橋城和涿縣形成的掎角之勢,足足抵得過十萬大軍,然而,如今因為守將的失職,現在只能用士兵去填補這個空缺,公孫瓚的怒火可想而知。

面對公孫瓚的憤怒,屋內的文武俱是不敢說話,生怕站出來開口,就成為公孫瓚發洩怒火的物件。

手下沒人回應,公孫瓚更是憤怒,拍著案桌繼續喝罵。

“侯虎不遵從本侯之令,擅自出城交戰,死有餘辜。然則,念其對本侯的忠誠,他的過錯本侯可以原諒。可是,楊克和湯望這兩個逆賊竟然臨陣投敵,若是輕易饒過,他日何人還會死戰?來人,傳令下去,將楊克和湯望親眷拿下,男子充為壯丁,彌補他們二人的過錯贖罪;女子扔入軍營,慰藉在戰場上苦戰的將士們。若是再有此等事情發生,決不輕饒。”

當聽到公孫瓚對楊克和湯望二人的懲罰,在場的將士們俱是心中一顫。

男子被充軍做勞役,這也還過的去,只要日後能夠獲得戰功,還是有翻身的機會。但是,女子被投入軍營,成為軍妓,那個下場可就是生不如死了。士兵們因為戰鬥,本就精神緊繃,情緒波動極其劇烈。需要做一些事情來發洩,而這些被投入軍營的犯官女眷,自然不會有人憐憫。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倘若自己的上司投降敵人,結果給自己帶來罪行,從而連累了自己,誰也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對那些犯事官員的女眷,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憐憫之心。

只是,這個時代的女子地位本就低下。而且因為戰爭的原因,一直都是處於男少女多的狀態,男子只要沒什麼太嚴重的罪,最多也就是被充為勞役,還能保留一命;女子自然沒有多少勢力願意花費太多的精力去管理,生死由命。

或許有人會問了,北橋城失守,被公孫瓚如此責罰。那容城失守,容城的將領單經和鄒丹,怎麼就沒有被公孫瓚點名?難道就因為單經和鄒丹二人是公孫瓚的心腹?如此做法,豈不是會讓麾下將士們心寒?

當然,公孫瓚沒有提及單經和鄒丹二人,因為二人是他的心腹,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原因自然不是只有這一個,公孫瓚畢竟不是蠢貨,不會讓將士們產生不公平的想法。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單經和鄒丹二人還活著,而且單經和鄒丹二人在公孫瓚的軍中也頗有影響力。就如侯虎、楊克和湯望三人,因為他們已經戰死了,誰會願意替死人說話,從而把公孫瓚的怒火引到自己身上?當然,楊克和湯望是叛徒,家眷有如此待遇,那也是罪有應得。而侯虎的家眷並沒有受到牽連,否則,說不定還是會有人替侯虎說話的。而單經和鄒丹就不一樣,他們二人如今駐守在通縣,手上還有萬餘的士兵,而且和在場的不少人有著深厚的交情。若是公孫瓚現在要責罰二人,必定會有人將訊息告知單經和鄒丹二人,若是把二人給逼反了,那反而糟糕了,這也是為什麼公孫瓚沒有重點指責單經和鄒丹二人的原因。作為一名上位者,考慮的東西很多,而不是簡單的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似乎也不想讓其他人把罪責牽扯到單經和鄒丹二人身上,公孫瓚在發洩了一番怒火之後,便換了個話題討論。

“錯事已經犯下,過多的追究也無濟於事。懲罰楊克和湯望二人的家眷,也只是想要讓眾將士們引以為戒,錯可以犯,背叛卻是絕對不行。好了,那麼,對於如此迎戰袁紹和袁常二人,各位可有何良策?”

聽了公孫瓚的話,公孫瓚麾下卻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說話。

沒有一個才智出眾的謀士是公孫瓚的短板,這一點毋庸置疑。縱觀歷史上的記載,公孫瓚在與袁紹的戰鬥之中,除了前期因為白馬義從的優勢,能夠壓著袁紹打。而當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被袁紹的大戟士破解之後,公孫瓚基本是被袁紹壓著打。而在歷史上,公孫瓚佔據了幽州、青州、幷州和冀州的大部分領土,卻還是被袁紹給擊敗,不得不說,最大的原因,便是因為公孫瓚沒有謀士出謀劃策,而袁紹的謀士雖然會內戰,卻還是不時能夠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從這一點來說,公孫瓚的敗局基本已經是註定了。

之前,公孫瓚還有一個黑袍人相助。然而,因為在攻打冀州的戰場上,多次失利,公孫瓚大受刺激,也不再相信黑袍人的能力。因此,在奪取幽州之後,公孫瓚便趁機將黑袍人的兵力奪下,使得公孫瓚身邊再無人替他出謀劃策。關靖等文官只是擅長管理內政,在戰場上的分析和謀略,卻是沒有多少,相當於無。

公孫瓚看著這一群無能的麾下,眼眸深處也是閃過一絲悲哀,難道他公孫瓚真的就沒有反抗的機會了?

“父親大人,孩兒願率兵駐守通縣,攔下袁常小兒的兵馬,替父親大人分憂。”

正當麾下文武無一人出言之時,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卻是站出來,朗聲說道。作為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早在十五歲之時便跟隨公孫瓚南征北戰,歷經了無數場戰鬥。跟孫策一般,二人都是少年英武。可惜,公孫續卻是比孫策差了一截,不僅是武力上有差距,即便是統帥士兵的能力,公孫續也不能跟孫策相比。孫策能夠借用幾千兵馬,打下江東偌大的基業,縱觀三國的發展,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

不過,公孫瓚見到自家兒子如此英氣,也是倍感欣慰。即便其他方面有些失敗,至少,他生了一個不錯的兒子。

“我兒有心,既然如此,那為父便予你五萬兵馬,同時再將五千白馬義從交於你來統領,莫要讓為父失望。”

白馬義從一直是公孫瓚的王牌,公孫瓚從來沒有交給其他人來統領過。即便是公孫瓚那些個跟隨多年的心腹,也從沒有將白馬義從交給他們。除了公孫續是他的兒子,公孫瓚會放心這一點原因外。更是因為在這如此艱難的時刻,他的兒子沒有慫,給他麾下的將領做出了表率,讓公孫瓚大為滿意。因此,公孫瓚才一口氣將五千的白馬義從劃給公孫續。

隨後,公孫瓚又將目光看向關靖,誠懇的說道:“士起,吾令你為監軍。令武年少不懂事,士起你還多擔待少許。”

“主公有命,屬下豈不盡力!”

分派完畢,公孫瓚即刻整頓三軍,將其中五萬馬步軍和五千白馬義從撥給公孫續,出發前往通縣駐守;而公孫瓚則親率十萬馬步軍和一萬五千的白馬義從,連夜趕往故安城。故安城自春秋戰國以來,便一直是一個軍事重鎮。後來劉邦一統天下,為了抗擊匈奴,在邊境佈置了多處要塞,故安城便是其中一處。在漢武帝打擊匈奴的戰役之中,故安城發揮了重大作用。

因此,憑藉故安城的堅固,涿縣雖然距離比較遠,公孫瓚也有足夠的時間趕往故安城駐守。相對而言,公孫瓚其實內心之中更是擔憂公孫續前往的通縣戰場。

袁常麾下的實力,公孫瓚早有領教。當初公孫瓚和黑袍人率領了十幾萬大軍攻打南皮城,卻是損兵折將,反而被袁常給羞辱,這一直是公孫瓚心裡的痛。特別是趙雲和典韋兩個猛將,更是給公孫瓚極深的影響。當初虎牢關之時,公孫瓚和呂布交過手,還沒幾回合就敗下陣來,還多虧了劉大耳兄弟三人的救助,才從呂布戟下逃脫。因此,公孫瓚對關、張二人的實力是深有感觸,然而,就是如此實力的關羽和張飛二人,張飛和典韋戰平,關羽卻是敗在了趙雲的手下。由此可見,趙雲有著何等強悍的實力。

公孫瓚也是麾下實在沒有人了,這才同意公孫續領兵出戰。相對於那些無能的麾下,公孫瓚更相信跟隨自己征戰多年的兒子。也正是基於這一點的原因,公孫瓚才給了公孫續五千白馬義從,不指望公孫續用這五千白馬義從擊退袁常,至少能夠憑藉這五千白馬義從保住一命。公孫瓚妻妾也是眾多,女兒也不少,唯獨兒子,就這一個長大,所以,公孫瓚也是相當在意的。不過,公孫瓚也不會把公孫續當成一隻鳥來養育,要讓公孫續見過世面,這樣才配稱得上是他公孫瓚的兒子。因此,這也是公孫瓚願意讓公孫續出戰,卻又要小心保護的原因。

袁常除了將領勇猛之外,士兵也不弱。而且,袁常當初閱兵儀式之時,展現的兵力和裝備,公孫瓚也明白。所以,公孫瓚私下交代關靖到達通縣之後,以守城為主,儘量不要出戰。即便是出戰,也不要讓公孫續深入敵軍腹地。公孫瓚不想讓公孫續知道自己做的事,免得讓公孫續失去了進取之心。

關靖作為公孫瓚的心腹,對公孫瓚的意思自然明白。因此,很是堅定的保證,絕對會保住公孫續的性命,即便是丟了他自己的性命,也不會讓公孫續有任何閃失。

公孫續領著五萬大軍和五千白馬義從率先抵達了通縣,而袁常的兵馬在之後,才姍姍來遲!

“逆賊,無故犯我幽州領土,簡直找死!若是爾等識趣退兵,尚能保全一命,若是不知死活,必取爾等項上人頭!”

在古時候的戰場之上,雙方對罵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基本上一碰面,都要找個理由對罵一番,然後才開打。因此,在看到袁常大軍的旗子出現在城外之後,公孫續立即便讓麾下嗓門大的士兵叫喊。

“黃毛小兒,還沒戒奶,焉敢上戰場?趕緊退去,爺爺我饒你一命。否則,到時打的你姓什麼都不知道!”

典韋這廝倒是氣人,拍馬來到通縣城外,扣著鼻孔,一副極其囂張的表情,似乎根本不把公孫續放在眼裡。

“好膽!”

公孫續頓時大怒,想他十五歲便跟隨公孫瓚征戰北方異族,斬殺的異族也是不計其數,如何能夠容忍典韋如此小覷自己?當下,公孫瓚抽出身後兩石弓,搭箭上弦,瞄準典韋,便是鬆手一放,箭矢猶如流星般疾射向典韋。

“鏗!”

典韋雖然表現的很囂張,不把公孫續放在眼裡,卻是一直注意著城牆上的情形。在公孫續抽出長弓的時候就有所防備,當箭矢射來之時,典韋一戟劈出,便將箭矢給磕開。公孫續果然也是不弱,這一箭之威,竟是讓典韋手腕有些發麻的感覺。公孫續十五歲便開始上戰場,看來還真不是蓋的。

也是典韋自負實力,才敢迎接這一箭。兩石弓的威力是何等之強,且速度迅疾,換成一般的將領,也只會去閃躲,而不是硬接。典韋能夠硬接下來,也是實力有保證。至少,效果是很明顯的,見到典韋硬接公孫續這一箭,公孫續的士兵是惶惶然;而袁常這一方的士兵,自然是高聲歡呼。

“公孫續黃口小兒,毛都沒長齊,也敢上戰場丟人現眼,滾回孃胎去吧!”

“就這麼弱的一箭,也想傷到典將軍,簡直可笑!”

“無能小兒,滾回去!”

聽到袁常麾下士兵的謾罵聲,公孫續是被氣的一佛昇天,二佛出竅,恨不得當即領兵出城跟袁常決一死戰。不過,公孫續還是忍住怒火,公孫瓚在他出征之前曾經交代,以防守通縣為主。待公孫瓚擊退袁紹的兵馬之後,再揮軍攻來,倒是兩路夾擊袁常,定要讓袁常死無葬身之地。因此,公孫續還是很忠實的執行了公孫瓚的命令,忍住怒火,沒有衝動的出城跟袁常交戰。

“袁常小兒,你麾下將士莫不是一群山野村夫,只會逞口舌之利?若是如此,且早些退兵,免得到時人頭不保。”

公孫續壓下怒火,看向袁常,嘲諷著說道。

“是不是只會逞口舌之利,有膽的你就出城試一試便知。如今你跟縮頭烏龜一般躲在城內,想要說明什麼?廢話不要多說,有膽就出城,有肯有度(you can you du),耨肯耨嗶嗶(no can no bb)。”

雖然袁常的話語讓人有些難以理解,但是,公孫續還是大致的知道,袁常這是在挑釁他。若不是公孫瓚有過交代,公孫續此番早就率兵出城跟袁常的大軍交戰了。只是若是如此一直被袁常挑釁,他又不出戰,豈不是弱了己方的士氣;而反觀袁常那邊,士兵一直都很亢奮,似乎想要立馬跟公孫續的兵馬戰鬥。長此下去,對公孫續就很不利了。公孫續腦袋一轉,便想到了一個主意,能夠提升己方的士氣。

“可笑,袁常小兒,你說本將只敢龜縮在城內,你還不是一樣躲在士兵背後?有膽的你讓麾下士兵退後五里,我與你在城外空地單打獨鬥,不要任何人幫助,可敢否?”

公孫續看袁常就像是一個文弱士子,應該沒什麼戰力,因此,很是囂張的挑釁袁常。倘若袁常不敢答應,那公孫續就打擊了袁常的士氣,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而袁常若是答應,那公孫續就更高興了,到時候直接將袁常給斬落馬下,還能收穫袁常的五萬兵馬,屆時回援公孫瓚,必定能夠得到公孫瓚的稱讚。想到這裡,公孫續一臉的得意之色。

“笑話,你要戰便戰,本太守豈會懼你!”

袁常揚起手中長槍,卻是怡然不懼。

“傳令下去,若是本太守與公孫續小兒單挑,大軍退到五里之外,任何人不得插手,本太守便要讓公孫續小兒知道本太守的厲害。公孫續,本太守已經下令了,你是否敢出城與本太守對決!”

袁常嘴角掛著冷笑,挑釁的看著公孫續。

“你既敢戰,本將豈會懼你!”

公孫續見狀,頓時一臉戰意上湧,抄起長槍,便要出城跟袁常單挑,從而實現他的美好願望。

“少公子,且勿中了對方詭計。”

關靖見公孫續如此,連忙勸阻到。公孫續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若是能將袁常拿下,平白得到五萬兵力,如此一件大好事,他又怎麼會放棄?當下,公孫續卻是不顧關靖的勸阻,執意要出城與袁常決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少公子,兵法有云兵不厭詐,袁常雖然在兩軍面前下達命令。然而,即便是袁常真的違背自己的諾言,又有什麼人會說他什麼呢?戰場之上從來沒有真正的諾言可講,大家只會聽從勝利者的言論,少公子可莫要中了袁常的奸計。”

聽了關靖如此話語,公孫續這才恍然驚覺,自己似乎想的太理所當然了。公孫續自認為是一個誠信男兒,一口唾沫一口釘,他既然說是要兩個人單挑,絕對會遵守自己的承諾,即便是戰死,他也無怨無悔。但是,他是如此想法,卻不代表別人也是這樣的想法。正如關靖所說的,兵不厭詐,戰場之上沒有真正的承諾可言,袁常如果乘他出城的時候對他不利,他又能怎麼辦?他身死倒是小事,若是因此將通縣給丟了,貽誤了公孫瓚的戰略,那罪過可就大了。因此,在沉思了片刻之後,公孫續咬了咬牙,又回到城頭之上。

“袁常小兒,今日天色不早,不宜交戰。你我決戰,且換個時間,本將定要與你一決勝負!”

言畢,公孫續將防守的事宜交給關靖,他調頭就走下了城頭。

公孫續擔心自己若是繼續呆在城頭之上,怕是聽到袁常的嘲諷,估計又會受不了,到時若是衝動之下跑出了城,那就不妙了。因此,公孫續決定還是耳不聽為淨!他不在場聽不到袁常說的話,管他袁常怎麼謾罵!

不過,在公孫續離開之後,袁常的大軍也很平靜。隨著鑼鼓之聲,大軍退到通縣十里外安營紮寨。

袁常和公孫續二人,卻是度過了平靜的一天。(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