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之上,眾人都圍著袁常詢問著趙雲和呂布戰鬥可能的結果。

崔道坐在袁常一側,率先發問到:“袁太守,就你看來,趙郡尉和呂溫侯二人,誰勝利的可能性更大呢?”

“是極,袁太守你與趙郡尉和呂溫侯相處最久,對二人的實力應該都極為清楚,究竟誰會獲勝,袁太守你便說出來,莫要讓我等繼續忍受煎熬之苦啊!”

“許長史說的沒錯,袁太守你就不要再隱瞞了啊!”

面對眾人的詢問,袁常無奈的聳了聳肩膀,苦著臉回應道:“各位,趙郡尉先前曾與呂溫侯對戰一場,結果是趙郡尉敗了。呂溫侯在馬戰這一方面,確實是很強大的,這一點不得不承認。不過,趙郡尉也是刻苦之人,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武藝一直都在提升,而呂溫侯那裡我卻是不知如何。所以,對於趙郡尉和呂溫侯究竟誰勝誰負,我也難以判斷。”

袁常的話說的也有道理,武藝這東西就是要堅持不斷的訓練,只要有絲毫的鬆懈,便會止步不前,甚至是倒退,就如逆水行舟一般,不進則退。所以,對於袁常說他也分不出趙雲和呂布孰強孰弱,眾人也沒有懷疑。

當然,按照袁常的話來說,在先前趙雲和呂布有交手過,顯然更強的是呂布。趙雲一直在努力的鍛鍊,呂布能夠如此之強,肯定也不是個鬆懈的人。因此,略微想一想,眾人心中便覺得,這一場馬戰的贏家,十有八九是呂布。不過,戰場戰鬥這種事誰也不好說,各種因素都有可能發生,或許就會讓結局變得不一樣。

崔道聽了袁常的話之後,臉上浮現笑容,提議到:“袁太守,我等這般幹看著倒也好生無趣。不如就藉著趙郡尉和呂溫侯的這場戰鬥,來點添頭,如何?”

所謂的添頭,自然就是下賭注了。讀書人嘛,說的話就是比較拐彎抹角,想要文雅一點。就如魯迅書中寫的孔乙己,讀書人偷東西不叫偷叫借。在場的基本都算是文人士子,自然明白崔道的意思,臉上都浮現出興趣的神色。

“既然崔太守有此雅興,常自當奉陪!”

袁常也沒有拒絕,小賭怡情,倒也不算什麼壞事。

“呵呵!”

崔道輕笑一聲,然後看向袁常,問道:“既然各位都有興趣,那便以趙郡尉和呂溫侯的勝負下點彩頭。袁太守是主人家,我等自然不能喧賓奪主,便由袁太守先選,我等隨後再選,如何?”

聽了崔道的話,袁常心中暗道這傢伙狡猾。

卻說袁常為何要說崔道狡猾呢?原來,剛才崔道在說那句話的時候,特意在主人家這三個字上加重了語氣,那意思就很明確了,既然你袁常是主人家,當然要押自己人,也就是押趙雲勝了。原本如果在不知道誰強誰弱的情況下,押誰都是一樣的。可是,剛才袁常說過了,趙雲和呂布之間曾經有過戰鬥,敗的是趙雲。如此一來,便說明呂布顯然是比趙雲更強的。而且,在剛才典韋和呂布的戰鬥之中,呂布也顯示出了強大的實力,大家都是有眼力的人,能夠看出剛才的戰鬥,並不是呂布最強的實力。再根據趙雲和太史慈的對戰進行比較,大家都猜測出最後勝利的必然是呂布了。如今崔道拐著彎讓袁常押趙雲,就是明擺著要佔袁常的便宜了。

袁常當然也可以不押趙雲勝,可是,趙雲是袁常的人,若是袁常都不押趙雲勝,那豈不是說不過去了?因此,崔道這般說法,就是擺明吃定袁常了。

袁常無奈的望了望崔道,咬著牙說道:“崔太守你倒是個謙謙君子,既然如此,本太守也就當仁不讓了。趙郡尉乃是本太守麾下,我便選趙郡尉勝利了。”

既然人家擺明心思要吃定袁常了,袁常也就只能吐點血出來就是了。不過,袁常這廝從來都不是個大方的人,想要佔袁常的便宜也沒有那麼容易。反正他們都想要在袁常這裡購買武器、鎧甲、雙鞭馬鞍和高橋馬鐙,這些都能把輸去的賺回來。想到這裡,袁常的心裡也就舒坦了少許。

“哈哈,袁太守果真是個實在人,趙郡尉能有袁太守這般主上,真乃是福氣!”

崔道豎起大拇指,朗聲稱讚道。對於能夠從袁常身上壓榨點血出來,崔道心中還是很得意的。不過,這般做法只是為了增添點興致,並不是真的為了從袁常身上大撈一筆。要是真的那樣做,估計崔道都走不出渤海郡的地界了。

“我等如此添頭,也不過是為了不是太枯燥。正所謂小賭怡情,就不要押的太大了,我安平郡崔家便拿出十兩黃金做個彩頭,想來袁太守不會嫌少吧!”【本書中都是以十進制為單位,例如十兩金子就是一斤,還望各位能諒解】

聽到崔道的話,袁常差點沒吐血,十兩黃金還叫少,放在袁常穿越前那個時代,都可以解決一場婚禮的費用了。不過十兩金子的錢,袁常還是能夠拿出來的,反正早晚都要從他們身上拿回來。

“哈哈,崔太守果然不愧是安平郡崔家出身,財大氣粗。我河間郡雖然家業小,也不能輸了氣勢,便跟崔太守一樣,拿出十兩黃金做個彩頭。”

河間郡的長史雖然幹的文人的事,外貌倒是更像個武將,說話的語氣都有著武將的豪爽。

“哈哈,連許長史這平日裡都小家子氣的傢伙都這般豪氣了,我們樂陵國又豈能落後,我也拿出十兩黃金做彩頭。”

幾名太守、長史都拿出十兩黃金做賭注,壓的自然是呂布。雖然戰場局勢千變萬化,誰也不能保證誰會贏。但是,至少從目前的分析來看,呂布的贏面還是更大的。拿出十兩黃金只是增加點興致而已,在場的這些人,都不會缺這些錢。而且,大家擺明是準備黑袁常一筆,不能太多。他們都知道袁常賣給他們的武器、鎧甲什麼的都有很大的利潤,如今只不過吃點回扣,大家心知肚明,也算是心理平衡了點。

“諸位都是一方人物,才拿出十兩黃金,似乎有點小家子氣了。我清河郡崔家,就多出點,拿出一千兩黃金做彩頭,還望袁太守莫要客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次說話的是清河郡崔家的管家,不過,他的話落下,頓時將眾人的目光都吸引過去了。

在場的人不是太守就是長史,做太守的人自己能夠做主。而作為長史,基本都是太守的心腹親信,要拿出一千兩黃金也不算是難事。可是,這次擺明了是大家集體坑袁常,不能太過火,若是惹火了袁常,那就不好了。所以,大家也就拿出十兩黃金意思意思而已。然而,清河郡崔家的管家崔伊卻是根本沒有這個覺悟,一口氣就喊出一千兩黃金。

大家都看出清河郡崔家對渤海郡這次的閱兵儀式並不是很看重,所以,大家都能猜到崔伊在清河郡崔家的身份並不高。因此,崔伊這一千兩黃金根本就沒有權利做主。可是,為什麼他還敢喊出這話?當然,是因為趙雲和呂布的戰鬥十有八九是呂布勝,大家都是穩吃袁常這一筆錢。既然有錢賺,崔伊又怎麼不敢喊出來?反正贏了這筆錢他可以自己私吞,跟清河郡崔家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至於輸,崔伊想不到一個呂布會輸的理由。

崔伊這麼做,顯然是不怕會惹惱袁常。崔伊都已經打算從袁常這裡挖牆腳了,早晚都會結仇,蝨子多了不怕癢,再多一個又何妨?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崔伊才一口氣喊出一千兩黃金的彩頭。至於袁常不接,崔伊卻是根本就不怕,在眾人面前袁常連這一千兩黃金都不敢接,臉面又往哪裡放?同樣的,崔伊的話也惹到了周圍其他幾名的太守和長史,他們都沒錢,就你清河郡崔家有錢,如此財大氣粗?也不是崔伊不怕這些人,反正他只是清河郡崔家的一個小人物,惹到這些傢伙也是清河郡崔家的核心人物去頭疼,跟他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再說了,崔伊並不是真正清河郡崔家的子弟,只不過是改名換姓投靠了清河郡崔家而已。如果這一千兩黃金賺到了,崔伊還需要呆在清河郡崔家給人家呼來喝去,那是不可能的事,崔伊肯定跑回老家,過他的土財主生活去了。

“呵呵,不愧是清河郡崔家的人,這一千兩本太守接下了。”

袁常臉上倒是沒有什麼表情變幻,既然都接了其他人,總不可能說因為崔伊出的太多就不接,那他袁常還真丟不起這個臉。不過,他袁常的錢也不是那麼好賺的,因為這樣的原因殺人,袁常也做不出來。總之,袁常早晚會從清河郡崔家身上要回來的。

既然袁常都沒說什麼了,其他人自然不會多說什麼。說到底,他們跟袁常的關係也就一般,如今清河郡崔家要和袁常掐架,他們倒是樂見其成。

不過,倒是有一人站出來說話了。

此人自然就是董昭,董昭的目的已經十分明顯了,在場的人基本也都看出來,所以,董昭也沒有掩飾什麼。只聽董昭笑道:“諸位都選呂溫侯勝利,看來不是很看好袁太守麾下的猛將。不過,我這人向來就喜歡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所以,我便跟袁太守一般,選趙郡尉贏了。”

董昭才上任魏郡太守沒多久,油水其實也沒刮到多少。而且,董昭也不貪財,對於錢財並不是太看重。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董昭是出自濟陰郡的董家。董家在濟陰郡也是略有名氣,而且家財殷厚,也算是大康家族了,拿出個一千兩黃金連眉頭都不皺一下。再說了,董昭都已經決定投效袁常了,既然做出決定了,就要當斷則斷,不能再猶豫。所以,幫自己日後的老闆分擔下負擔,贏得袁常的好感,也是必須的。

崔道見董昭跟袁常一夥,調笑道:“多有傳聞董公仁頗有識人之明,公仁兄此番選擇趙郡尉,怕是看好趙郡尉吧。可惜吾已選了呂溫侯,否則,必然要與公仁兄一道了。”

崔道的話也只是戲言,世家大族出來的人都不會是牆頭草的人物。只要他們認定一個目標,便會堅持到底,除非他們知道自己選擇的是錯誤的。就如荀彧和荀攸他們叔侄二人,原本是在袁紹麾下效力,等知道袁紹不是個成大事的人之後,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果斷的離開袁紹,轉而投效曹操。等見識到曹操,知道是他們心目中的明主,二人便一直跟隨,從未有過背叛的念頭。即使後來曹操驕狂,要稱王,荀彧接受曹操的賜死也沒有離去,便是因為這個原因。

雖然崔道的話只是戲言,對於其他幾人來說並沒什麼影響。然而,崔伊在聽了崔道的話之後,心中卻是忐忑不安,有些後悔先前的做法了。

之前崔伊是認為呂布必贏,只要說一句話就能贏到一千兩黃金的事,誰不會做?崔伊在清河郡崔家幹了十幾年,也就私吞了幾百兩的黃金,如果輸了的話,這筆錢當然不會是清河郡崔家出,而是要崔伊自己出。先前崔伊是沒考慮過呂布會輸,可是在崔道的一番話之後,各種念頭頓時就浮上心頭,只能在心中不住的祈禱呂布能夠獲勝。

高臺上的眾人都知道下賭注,那些圍觀的百姓之中,也有不少人也開出了盤口。買趙雲贏的人一賠五,買呂布贏的人則是一賠一。之所以如此比例,是因為大家都認為呂布會贏,十個裡面有八個是買呂布贏。至於剩下的兩個,則是純粹的劍走偏門,希望走偏門大賺一筆。

不說眾人對趙雲和呂布這一戰的看法,卻說一刻鍾的時間過後,趙雲和呂布同時拍馬來到了戰場之上,戰鬥,一觸即發!

“趙子龍,昔日你我一戰未能盡興,今日,你我再次一戰,讓某看看你究竟又有多少的進步!”

呂布稱呼趙雲的字,而不是稱呼趙雲為趙郡尉。是因為呂布想要跟趙雲純粹的,拋開一切的戰鬥一場,任何其他的事情都不能影響到兩人的戰鬥。上一次的大戰是在袁常離開長安的時候,不過,那一次的戰鬥卻是因為趙雲的武器損壞,後來刁秀兒出面制止,兩人的戰鬥沒能進行到最後。這事一直讓呂布覺得是個遺憾,自呂布出道以來,見識過的對手無數,在沒有碰到趙雲之前,最強的無疑是關羽和張飛二人。可是,在與趙雲戰鬥之後,呂布可以感覺到,趙雲比關羽和張飛二人強了一籌。當初跟關羽、張飛的戰鬥因為劉備的插手,最後沒能盡興,跟趙雲的戰鬥也沒能盡興,讓呂布一直很鬱悶。而今天,在渤海郡閱兵儀式的武將比試之中,兩人終於可以沒有絲毫顧慮的大戰一場了,呂布感覺到,他身體之中一直未曾興奮起來的熱血,終於沸騰起來了。

“呂奉先,你所言正是某心中所想,今日你我放開一切大戰一場吧!”

趙雲的身上同樣是充滿了戰意,到了趙雲、典韋、關羽和張飛等這種層次的武將,追求的便是更強的對手。而呂布,無疑是最佳的人選。要麼戰勝呂布,走向更加輝煌的境界;至於敗給呂布,則有兩種可能。要麼,從此一蹶不振,從此日落西山;要麼勵精圖治,等到他日東山再起。趙雲無疑不會是一蹶不振的型別,所以,無論是勝了呂布,抑或是敗給呂布,對於趙雲而言,都沒有壞處。

“來吧,戰!”

“戰!”

趙雲和呂布二人身上的戰意已經催發到了極致,即使是在圍觀的百姓,都感覺到一陣肅殺的氣息向他們襲去。直到這時候,大家才發現,呂布在剛才與典韋的一戰之中,並沒有發揮最強的戰力。或許先前有過這個猜想,可是當事實真正擺在眼前的時候,內心之中的震撼還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

“轟!”

趙雲和呂布二人只是簡單的一次碰撞,卻造成如此驚人的效果。彷彿天空破碎,大地崩裂,在趙雲和呂布二人身周的地面上,塵土似乎都被二人的氣勢所威懾住,停滯在半空之中,久久不能落下。

“嘶!”

圍觀的百姓們見了,頓時都倒吸了一口冷氣,眼前的情形實在是太震撼他們那脆弱的內心了。然而,在震撼過後,他們除了期待之外,也有著幻想。幻想著有一天,他們也能夠成為趙雲和呂布這等強悍的存在。當然,這種想法只是YY而已,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們有生之年都做不到這一步。因此,他們觀看趙雲和呂布二人的戰鬥也更加仔細,不想錯過這有生以來見過最強二人的對決。

對擊一招之後,二人都沒能贏得什麼優勢。即使呂布比趙雲強一些,卻在短時間內也做不到。錯身而過,在圍觀百姓們驚駭的目光之下,他們竟然發現,趙雲和呂布身上的氣勢竟然又開始增長了。

“天哪,這怎麼可能,實在是太強了,太可怕了!”

“不可能,趙郡尉和呂溫侯不是人…”

“尼瑪了隔壁的,怎麼說話的,欠揍了是不!”

“不是,不是!兄弟你聽我說完,趙郡尉和呂溫侯不是人,他們肯定是神下凡了!人又怎麼做到如此地步!”

“原來如此,兄弟下次說話快一點,別一驚一乍的。臥槽,趙郡尉和呂溫侯又要開始了,兄弟看仔細了!”

“…”

不管外界眾人的念頭,趙雲和呂布二人再一次提升氣勢。當氣勢提升到一個驚人的地步的時候,二人同時眼睛睜大,拍馬向對方迎去,激烈的戰鬥,才是剛剛開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