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不敢,袁司馬過譽了。相比之下,還是袁司馬年少有為,信於袁司馬這個年紀之時,尚流連歡唱,信自愧不如矣!”

鮑信雖鄙夷袁常為人,心中亦是好奇曹操為何對他如此熱情,然則此刻對方如此熟絡的跟他打招呼,他也敷衍的回應對方。

“哈哈,鮑將軍真乃實誠之人,吾甚為歡喜,今日不如你我二人結為刎頸,若何?”

似乎鮑信的馬屁讓袁常很受用,樂呵呵的接受之後,似乎覺得鮑信與自己很合群,突兀的說出一句讓眾人無語的話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鮑信更是沒有想到,自己隨意的敷衍話語竟然給自己惹來如此禍事,早知簡單的回一句便,省卻客套,也省卻麻煩。

“吾弟,護衛言,盟主令你與跟隨為兄,往來救援諸位將軍與太守,是也不是?”

見鮑信境況尷尬,曹操很是知機的跳出來給他解圍。此時,袁常的言行更讓曹操覺得袁常是個紈絝公子,對他的防備更是降低了許多。

當然,袁常也是故意那麼說,好讓別人覺得他荒唐無稽,從而將他列入紈絝,這樣袁常行事,暴露的可能性也降低了許多。

“是極,是極,見到兄長,卻是差點忘卻正事。”

袁常拍了拍自己的腦袋,佯裝不滿的自責了一句,而後將目光望向先前那衝撞他的護衛,一臉笑容的說到:“說到此事,弟卻是要稱讚兄長治軍有方。先前弟來時,這位守衛老兄便散發出懾人氣勢,令弟心驚不已,若諸位將軍和太守的將士皆如兄長這般,董卓又有何懼?”

“嗯?”

曹操一臉不解的望向那守衛,那守衛嚇的“撲通”一聲跪倒地上,一五一十的將前後事由說了出來,心中怒罵袁常無恥小人。先前不是已經和解了,此時又將事情說出來,豈不是故意來害他。

“武壯,你如此不識好歹,竟是得罪袁司馬,本將軍若是不餓你一頓,你便不曉得厲害,先給本將軍滾下去,稍後再收拾於你!”

跟在鮑信身邊的精壯漢子,聞聽之後一陣劈頭蓋臉怒罵,便讓那守衛回營等候處罰。

其實,在場諸人都看的出來,那守衛雖然言語不善,卻不過也是他的職責所在。本來是件小事,只是袁常不肯放過那守衛,要追究對方,曹操這方自然需要表示一番。至於之後到底會不會處罰,雙方都不會在意。

“這位將軍治軍嚴謹,真乃有古之名將風範,吾兄有如此大將,弟甚為羨慕。”

“呵呵,吾弟誤會了!”

曹操輕笑一聲,手指了指鮑信,解釋道:“這位於禁於文則將軍,乃是鮑賢弟麾下上將。於將軍治軍嚴謹,行事猶如風雷。操雖有將士萬餘,手中卻無統軍之將,故此便交由於將軍統帥。不過月餘,將士便是被操練的令行禁止,有如百戰將士,這一切皆是於將軍之功。”

“不敢,不敢,副盟主過譽矣!”

于禁面對曹操的誇獎,卻是淡然而處。

歷史曾有評價,曹魏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單論統兵而言,于禁乃居首位。以曹魏如此濟濟一堂的人才氛圍,于禁卻仍能居於榜首,由此可見于禁統兵能力之強。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跟隨曹操三十年的將領,在關羽水淹七軍之時,卻投降了,這就有點讓人納悶了。

其實就袁常個人而言,于禁並不怕死,而是因為他有著超前的統兵理念。

很多人都知道,無論是在二戰,抑或是抗美援朝之戰時,米國的士兵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彈盡糧絕,或者救援無望之時,他們做的一件事就是投降。對於米國人來說,他們並沒有什麼忠義,他們宣揚的是人身自由,既然我的身體都歸我自己,那我投降也沒有什麼不對?於是,當他們被救出之後,再次穿上軍裝,拿起武器,再和別人幹上,他們的理念就是,保住命便是一切。

而於禁,便是這樣的一個念頭。

于禁跟隨曹操三十年,曹操的大軍可以說是他一手帶起來的,人和動物相處尚且有感情,于禁和這些將士相處這麼久了,又怎麼會沒有感情?他自然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跟隨他南征北戰的將士喪命,於是他帶頭投降,那些將士自然不會頑抗到底,也跟著投降。因為于禁的帶頭作用,于禁被關羽水淹七軍,結果除卻龐德和少部分將士,竟然大部分都存活了下來,最後被吳國解救,又回去當曹魏的將士。

由此可見,于禁投降其實相對而言是件好事。

只是,華夏自古以來接受儒家忠義思想,于禁的行為雖然保住大部分將士的性命,他的聲名損失殆盡,最後曹丕讓於禁去曹操墓穴探望,故意讓畫師畫了一幅于禁受降的畫。結果,已經年老的於禁羞愧之下,卻是鬱鬱而終了。

就袁常個人以為,於禁自不是怕死之人,他跟隨曹操都三十年了,領兵作戰不計其數,要真的是個怕死之人,又豈能達到左將軍這個位置?更何況,人生又有多少個三十年?

當然,野史上也有記載,說明于禁投降乃是曹操的計謀。

當時,於禁七軍缺糧,曹操就想關羽也肯定缺糧,於是驚天計策湧上心頭。曹操派親信密令于禁詐降,如果龐德不服就除了他。可惜于禁心軟沒殺龐德,結果從此沒法翻身。恰好上天很配合,下了一場大雨,在關羽決堤之後,于禁就投降了,可是于禁沒有將曹操的密令告知龐德,龐德不知情,自然是跟關羽死磕,最後他帶來的管材也用上了。

於是,于禁投降之後,問題便出現了。

首先,要知道這一次投降的人數有三萬之眾,三國之中哪一次戰鬥會有三萬人投降,沒有!因此,于禁和三萬將士的投降,開創了首例。然而,關羽本身已經缺糧了,再加上這三萬人,糧草很快就用盡了。

而曹操原本的計謀,便是等關羽糧盡,困守樊城配合許都派來的大軍,再加上于禁裡應外合,自然可以一鼓作氣拿下關羽。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曹操的頭疾又發作了,許都這邊沒派大軍,曹仁那邊也沒有通知,於是于禁就悲催了,成為一個變節的將領,裡外不是人!

可是,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PS:今天早上去給外婆掃墓,遲了點上傳,略顯傷感,哀一個!!望親們在長輩在世的時候好好孝順,老了也不會有遺憾!!借用某馬所言:且行且珍惜!!】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