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公孫瓚和黑袍人率領十幾萬大軍行軍十天到達鄴城十里外,卻是探子已經得知黑山軍敗走,如今鄴城又入了袁紹手中。

“張燕無能小兒,自家軍中有叛徒尚且不知,誤我大事,可恨!”

公孫瓚聽了探子彙報的情況,氣的在營帳中猛砸酒杯,更是把張燕的祖宗十八代罵了一遍,仍覺怒火難消。

黑袍人倒是極為淡定,等公孫瓚罵了半天,才勸道:“公孫將軍無須如此憤怒,既然不能用計奪取鄴城,我等便強攻鄴城。如此,也讓天下人知曉我等實力,即使奪了冀州,他人也不敢覬覦。不過這鄴城城高牆厚,一時之間怕是難以奪下,明日且先攻城試探一番,再作商議。”

“先生有良策,吾便放心。”

次日,公孫瓚和黑袍人各率麾下士兵,分成左右兩個軍團。左邊公孫瓚,五萬精兵,以及五千白馬義從;右邊黑袍人,七萬餘青州黃巾,雖不能稱作精銳,如今亦是能征善戰的士兵了。

“公孫瓚小兒,你妄圖陰謀奪取我冀州,如今陰謀敗露,還不速速退軍,我且饒你一命。否則,定叫你有來無回,死無葬身之地。”

袁紹立於城頭之上,對著城下的公孫瓚大罵。在袁紹的左右兩邊文武伺立,另有一人手持方天畫戟,英武不凡,卻是呂布。那一天呂布率五千士兵作為先鋒來攻鄴城,其後呂布無緣無故退走,袁紹心中自是有些不滿。不過,因為計劃成功,鄴城還是被奪回來,所以袁紹也就沒說什麼了。

公孫瓚撥馬上前,揚起長槊指著袁紹,大罵道:“袁紹小兒,這冀州豈是你家之物?韓馥那廝說讓就讓,可有朝廷任命?既無朝廷任命,你有何臉面自稱冀州刺史?今我有朝廷使臣符節在此,由我總督青州、冀州、幷州、幽州。你還不速速開啟城門,讓吾入城。若有怠慢,我便上告朝廷,言你袁紹不遵上令,當誅之!”

聽了公孫瓚的話,袁紹和身邊的謀士都愣了片刻,好半天才回覆。這公孫瓚怎麼會被朝廷任命總督青州、冀州、幷州、幽州四地呢?

許攸在袁紹身側,低聲道:“主公,聽聞朝廷欲任命孔融為青州刺史,使臣早已出發。按照時間來算,也就在前些日子。以吾觀之,這公孫瓚必定是挾持使臣,奪取符節,故此才言其總督四州之地。”

聽了許攸的話,眾人頓時恍然,心中不由得都覺得公孫瓚如此大膽。

如今的朝廷威嚴早已不再,只要有點勢力的人對朝廷都沒有半分敬畏之心。袁紹,同樣也不會敬畏朝廷。然而,不敬畏是一回事,明面上還是要假裝自己是聽命於朝廷的,否則那些史官就會記載某某有不臣之心,恐怕會遺臭萬年。因此,他們卻是沒想到公孫瓚如此大膽,竟然跟挾持使臣,這種行為,就像是挾持朝廷,狠狠的在朝廷臉上扇一巴掌。

不過,公孫瓚這麼做了,朝廷也沒有辦法處置公孫瓚。

如今的朝廷在李傕和郭汜等人的掌控之下,李傕和郭汜等人就算知道了公孫瓚的行為,也不會去搭理公孫瓚,公孫瓚落了朝廷的臉面,又不是落了他們的臉面,他們又何必記掛。因此,不得不說公孫瓚的行為確實很大膽,卻很有效。因為,沒人有能力對公孫瓚如何。倘若是在朝廷掌權的時候,公孫瓚這種行為無異於謀逆,要誅九族。當然,如果朝廷大權在握,公孫瓚也不敢做這種事,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朝廷已經無能到快要滅亡的地步。

公孫瓚挾持使臣,總督青州、冀州、幷州和幽州四州之地。冀州刺史袁紹,幽州刺史劉虞自然是無視公孫瓚,大家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想要讓他們聽命,顯然是不可能的事。而青州和幷州二地,如今無刺史管理,公孫瓚雖然是挾持使臣,但是,青州和幷州二地的百姓並不知情,況且誰來管理他們,百姓也不會在意,只要不影響他們的生活就行。而公孫瓚也只是想要從這二州之地招募士兵,獲取糧草,也不會影響二州之地百姓的生活。所以,公孫瓚倒是順利的管理了青州和幷州好長一段時間,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哼,公孫瓚,你挾持使臣,待朝廷怪罪下來,必定誅殺你滿門。”

袁紹冷哼一聲,嘲諷的說道。不過,袁紹自己也知道,他這句話是廢話,朝廷若是有能力,也不會到如今的局面。

“袁紹,如今我有上命總督四州,你不聽號令,誅殺滿門的是你袁紹,不是我!哈哈!”

公孫瓚一臉得瑟的大笑道,心中更是稱讚黑袍人的主意,挾持使臣,奪取符節總督四州果然是個好主意,如今自己站在大義面前,指責袁紹,袁紹還能如何反駁。至於說朝廷怪罪,公孫瓚心中冷笑,如今的朝廷誰還會畏懼。

“公孫瓚小兒,汝何敢言勇,待我取你性命!”

這時,鄴城城頭之上傳來一道嘲諷的聲音,公孫瓚凝目望去,頓時心中凜然,暗罵這呂布怎麼會出現在鄴城。公孫瓚的探子先前打聽訊息的時候,自然也知道呂布出現在鄴城外,不過後來呂布離去,探子覺得呂布的出現無關緊要,所以也不覺得是什麼大事,自然沒有彙報給公孫瓚。

當初在虎牢關時,公孫瓚出戰,差點被呂布給擊殺。若不是張飛出戰,呂布放棄公孫瓚,估計公孫瓚早就喪命。對於呂布的實力,公孫瓚自然是知曉,如今他麾下大將,哪有人敵得過呂布?

卻說城頭之上的呂布說了一句話之後,也不跟袁紹請命,直接領著袁紹給他的五千士兵,便出了鄴城,一馬當先,虎目掃過公孫瓚大軍。

城頭之上的袁紹臉色有些難看,這呂布根本就無視他的存在。而袁紹麾下文武,也覺得呂布無禮,竟然沒有向袁紹請命,就擅自出城。不過,此刻袁紹陰沉著臉,沒有說話,所以他們也都很自覺的噤聲不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公孫瓚小兒,可敢與吾一戰!”

呂布揚起方天畫戟,斜指公孫瓚,口氣無比囂張。但是,呂布有囂張的資本,至少呂布的話說出,公孫瓚是不敢出戰的。而呂布自然也對公孫瓚沒有興趣,他猜想關羽和張飛二人應該是在公孫瓚麾下,如此舉動,自然是想要將關羽和張飛引出來與他一戰。然而,呂布話音落下半天,卻是沒有見到關羽和張飛,呂布也知道關羽和張飛不在此處。心中頗覺寂寞,竟是無人可與他一戰。

呂布心中對於袁常也是很不滿的,若不是袁常阻止他,他現在就應該是在袁常的領地,跟趙雲、典韋、葉孤城等人交戰切磋。再想想刁秀兒在袁常那裡,跟袁常朝夕相處,呂布更是煩悶,心想總有一天要讓袁常好看。

當初公孫瓚參加諸侯聯盟的時候帶了一萬士兵,其中的將領都知道呂布英勇。而這次公孫瓚帶了五萬人馬,許多將領都未曾見過呂布實力,見呂布如此張狂,當下便有人不滿。

“吾乃陸仁甲,呂布小兒快快受死!”

卻見公孫瓚陣內一將拍馬衝出,相貌普通,手中長槍舞的虎虎生風,氣勢十足。公孫瓚陣內的士兵齊聲高呼,似乎已經預見到呂布死於槍下的場景。

而公孫瓚還來不及制止,己方大將已經衝出,公孫瓚心中暗歎。不過,公孫瓚也猜想若是呂布意外被幹掉,那也是一件好事,雖然這個機率很低,總是有一點念想的。

呂布此時心中正煩悶,見到公孫瓚陣中有人衝出,氣勢頗足,而且公孫瓚也知道自己的厲害,如今還有人衝出而公孫瓚沒有阻止,想來是有點實力的,因此拍馬迎上。呂布卻是不知,公孫瓚根本是來不及阻止,而且公孫瓚也幻想著能有驚喜,所以才沒阻止。

“死…呃!”

那陸仁甲口中“死來”二字還沒說完,卻是痛呼一聲,低頭一看呂布的方天畫戟刺在他的胸口,嫣紅的血從胸口“汩汩”冒出,陸仁甲雙眼一閉,就此栽於馬下。

呂布手中方天畫戟舉起,陸仁甲早已斃命的屍體就這樣被呂布舉了起來。呂布還以為這陸仁甲能給自己一點驚喜,卻不知原來是個廢物,虧他還有點期待。因此,此刻心中憤怒的呂布舉起陸仁甲的屍體,狠狠的砸下,以此來發洩心中的怒火。

“大哥啊…”

“賊子,納命來!”

見到陸仁甲被呂布如此虐殺,公孫瓚陣中有三人頓時憤怒的咆哮起來。這三人乃是陸仁甲的兄弟,陸仁乙、陸仁丙和陸仁丁。兄弟四人頗有勇力,憑藉一手槍法從小兵坐起,如今俱是軍中校尉,官職不低。而且兄弟四人同使槍法,聯合起來的時候威力更甚,即便是軍中大將也難以拿下他們。為此,兄弟四人可謂是雄心壯志,期待著在公孫瓚軍中一路高遷,日後兄弟四人都能夠成為大將,成就榮耀。然而,今日大哥卻是在十幾萬大軍面前被人如此虐殺,美夢破滅,其他三人如何不怒!

因此,陸仁乙兄弟三人也忘記了呂布的勇猛,挺槍拍馬衝出陣,便要擊殺呂布替大哥報仇。

“哼!”

呂布何等實力,又豈會懼怕三人。而且剛才戰意上湧,本想大幹一場,奈何陸仁甲不過虛有聲勢,實力不堪一提,既然還有人來送死。呂布豈會不成全他們,胯下赤兔馬嘶鳴一聲,如風般迎了上去。

“啊!”

“啊!”

三道淒厲的慘叫聲先後響起,皆是被呂布一戟斃命。在軍中能成為校尉,至少也是能敵得過百個普通士兵,然而,呂布是何人?趙雲、典韋、關羽、張飛等人是萬人敵,只要有體力,萬人可敵。呂布比他們更厲害,體力足夠,可敵十萬人。如此實力,僅僅是百人敵的陸仁乙兄弟三人,又有什麼資本與呂布交戰?

呂布擊殺三人,方天畫戟之上染著少許的血跡,卻是陸仁甲兄弟四人身上的血跡。在陽光的照射下,卻是顯得有些妖豔。

一時之間,公孫瓚陣營的士兵都靜了下來,略顯恐懼的望著呂布。四名軍中校尉出戰,連一個回合都不到就被呂布擊殺,呂布是何等的胸殘;而鄴城上方的袁紹士兵也都看呆了眼,心中暗歎還好是己方的人。而袁紹、公孫瓚等人則想道,呂布還是跟當初在虎牢關時一般勇猛。袁紹此時也在思考,呂布如此勇猛,到底是留住,還是除去。只是留住的話,丁原和董卓的下場是否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可是,如果除去,似乎又有些遺憾,如此猛將,能為己用,橫掃天下豈無日?

“希律律…”

戰馬的哀鳴聲響起,將雙方將士的思緒給拉了回來。沒有了主人的幾匹戰馬在原地打轉,似乎因為赤兔馬這等絕世寶馬的氣息,它們也不敢逃竄。

“呂將軍無敵!”

“呂將軍勇猛!”

呂布大展神威,袁紹的士兵自然是士氣高漲,紛紛用盡力氣吶喊助威。見此情形,袁紹雙眼微微眯起,覺得呂布留下應該比除去更好。丁原和董卓二人無能,無法讓呂布臣服,難道他袁紹就不行嗎?

公孫瓚陰沉著臉,心中暗罵那陸仁甲兄弟四人。自己都沒吩咐他們出戰,就自己跑出去,死了也就算了,現在己方的士氣還被打擊。這樣可不行,若是鄴城無法攻下,冀州恐難掌控。

當下,公孫瓚回頭,看向自己麾下的一名大將,命令道:“呼延隆滔,你去拿下呂布人頭!”

“末將遵命!”

雖然呂布已經展現他的勇猛,公孫瓚麾下這名武將卻是沒有絲毫畏懼,淡然的應聲拍馬出戰。

這呼延隆滔之所以不懼怕,乃是因為他所使用的武器,呼延隆滔用的是雙鞭,極少人使用,鞭法詭異莫測,沒有見識過雙鞭的人,在第一次面對的時候,往往會因此失利。

鞭有軟、硬的區別,自春秋戰國之時便盛行。軟鞭通常由皮革所制,多為驅趕牛馬所用。而在袁常穿越前,某島國的一些動作片中也有用到軟鞭。當然,沒有人會在戰場上用軟鞭當武器,那是找死,以金屬製成的兵刃,可以很輕鬆的斬斷軟鞭。至於說一些珍貴的軟鞭,如天蠶絲製成的軟鞭,這等軟鞭通常女子喜歡使用。硬鞭則由銅、鐵、金所制,硬鞭與鐧頗為類似,鐧的側面有刃,鋒利可殺人;而硬鞭的側面則是圓滑面,無法如鐧那般用刃殺人。

硬鞭和鐧的使用招式類似,主要以擋、摔、點、截、掃、盤、板、戳、攔、撩、撥,以及絞壓等為主。使用者需身子轉折圓活,剛柔合度,步伐輕捷奮迅,與手法緊密配合。舞動之時,上下翻飛,相擊作響,如銀蛇飛舞,使人眼花繚亂,往往會因此出現空檔,而被人擊殺。

故此,使用硬鞭或鐧者通常都勇武過人,如孫堅麾下的黃蓋,便是用的硬鞭,卻是單鞭;其次,如唐朝的尉遲敬德、明朝的袁崇煥等都是用的鋼鞭,俱是名將。

呼延隆滔的雙鞭自祖上便聞名,從春秋戰國時,便是名將輩出。呼延隆滔乃是名將之後,雙鞭的使用亦是深得鞭法精髓。

當然,呂布的勇猛是毋庸置疑的,公孫瓚也沒指望呼延隆滔能夠戰的過呂布。只是希望呼延隆滔能夠用這使用人極少的雙鞭去與呂布一戰,從而為己方提升下士氣。

“鏗、鏗!”

呼延隆滔雙腿夾緊馬腹,手中雙鞭上下飛舞,撞擊之時清脆的交擊聲響起,猶如銀蛇起舞。威力暫且不說,這招式卻是精妙,引得公孫瓚士兵的喝彩。

雙鞭使用的人確實少,而且少有成名的。能夠使用雙鞭的,也多是大家族,畢竟沒有祖上傳下來,學武之人很少會使用雙鞭。而呂布看到這使用雙鞭的武將,也確實提起了興趣。使用雙鞭的人他也沒見過,這呼延隆滔他是第一次見到。

“殺!”

呼延隆滔策馬來到呂布身前,右手鞭兇猛的砸下,左手鞭則橫掃呂布腰間。硬鞭本就是短兵器中的重武器,有幾十斤重,若是砸在身上,即使是呂布也不會好受。武將勇猛,是說他們的力量和實力很強,並非是說他們的抗擊打能力也很強。這畢竟不是玄幻的世界,武將的實力跟肉身是否強悍沒多大關係。武器打在身上,不死也會脫層皮,這是必然的!

不過,呼延隆滔的雙鞭看似是同時攻擊,其實還是有先後之分。如果呼延隆滔能像左右手同時攻擊,威力則更猛,顯然,呼延隆滔做不到這一點。

雖然雙鞭的攻擊時間間隔很短,對於呂布來說卻足夠反應。

只見呂布方天畫戟上提,磕飛砸來的右手鞭;隨後呂布雙手握住畫戟中端,畫戟尾直直的插過去,擋住了呼延隆滔的左手鞭。隨後,呂布揚起戟杆直直的戳向呼延隆滔,呼延隆滔反應確實敏銳,雙鞭交叉格擋。然而,呂布這一擊力道何等兇猛,呼延隆滔連人帶馬退了幾步。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就眨眼的功夫。

呼延隆滔知道自己和呂布的差距,卻依然沒有畏懼,繼續舞著雙鞭衝向呂布,呂布要擊殺呼延隆滔其實不難。不過,難得遇到一名使用雙鞭的,呂布便也沒有下殺手,舞著畫戟和呼延隆滔打的戰情火熱。

公孫瓚的士兵,還有鄴城上袁紹的士兵看到兩人如此勇猛,頓時都喊聲震天。當然,公孫瓚和袁紹二人都知道,呂布沒有用盡全力。否則,呼延隆滔即使用雙鞭,也不可能跟呂布戰到這個地步。

城頭上的袁紹臉都黑了,他不知道呂布在想什麼,竟然還保留實力,如今公孫瓚那一方士兵的士氣又提升了,著實可恨!

戰了十幾個回合,呂布撥馬後退,呼延隆滔也停下進攻。他也知道呂布沒有對他下殺手,否則,他早就敗了。

“吾念你使用雙鞭不易,且留你一命,去吧!”

呂布的聲音很低,僅有二人能聽到。正如他所說,用雙鞭的人很少,死一個就少一個。所以,呂布決定留下呼延隆滔的性命,讓雙鞭得以保留,日後也能有雙鞭猛將出現。反正這場戰鬥跟呂布關系不大,公孫瓚士兵的士氣如何,與呂布無關,呂布才懶得搭理袁紹是否會不滿。

言畢,呂布和呼延隆滔各自回到己方陣營。公孫瓚見己方士氣上升,當即便準備下令攻城。

而呼延隆滔的後人確實有雙鞭猛將出現,名為呼延灼,卻是名震一時,這是後話暫且不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