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和趙雲二人回到下榻之處時,些許的酒意已經散去,二人並沒有立即休息。

郭嘉望著趙雲,突然說道:“子龍,先前你是否動過殺機?”

趙雲沒有否認,點頭道:“主公的事已經被他知曉,為了主公的大志,我絕不會讓任何人來妨礙。不過,奉孝你也說了,荀文若乃是實誠君子,所以,最後我沒有動手。”

“主公的大志確實讓人很期待啊!”

郭嘉悠然嘆道,隨後笑道:“主公能有子龍你這般忠心手下,真不知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趙雲同樣調笑道:“奉孝亦是如此,以奉孝你如此憊懶的性子,卻願意為了主公的大志,而不辭辛勞,來到鄴城替主公招納人才。”

“哈哈!”

郭嘉和趙雲二人相視大笑,眼中俱是閃過惺惺相惜之情。

笑過之後,趙雲神色凝重,問道:“奉孝,以你對荀文若的瞭解,可知他會投效何人?若是此人喪命,荀文若是否會投效主公?”

郭嘉搖了搖頭,嘆道:“以文若性子,怕是很難投效主公。文若一心恢復漢室昔日榮光,唯有此心的諸侯,文若才願意輔佐。”

趙雲眼睛一亮,驚呼道:“莫非荀文若意欲投效曹操?”

郭嘉訝異,好奇的問道:“子龍,你怎知曉文若意欲投效曹操?”

趙雲解釋道:“當日十八諸侯討董,袁紹身為盟主,畏懼董卓兵強,他逡巡不進,唯有曹操和孫堅二人無懼董卓之勢,然則最終天子還是被董卓挾持到長安。其次,袁紹利用盟主之職為他謀取私利。他不但置天子於不顧,而且利用自己的名聲和威望,帶頭與關東諸將商議擁個新君,也是曹操帶頭反對。且主公昔日對曹操多讚譽有加,稱日後可平定天下之人,必是曹操。以荀文若的眼力,若是想要匡扶漢室,投效明主,曹操是唯一人選。”

“子龍所言與我所思相若!”

曹操在對表紹等人密謀擁立新帝取代天子時,其態度就十分明朗了:他對袁紹等人嚴辭譴責,認為關東諸侯起兵的首要目的是解救身處危難的天子,現在天子只是受制於董卓,並沒有亡國的跡象.一旦廢舊立新,將失去人心,導致天下動盪不安。正常情況下,維護天子的地位,就是對漢室的忠誡。曹操的表白,無疑與荀彧的終生追求不謀而合,從而贏得了荀彧的好感。雖然此時荀彧還沒有投奔曹操,但這在某種程度上堅定了荀彧棄袁從曹的決心。

“不瞞子龍,當日我棄袁紹,便想過前往曹操處,觀其是否我心中所求明主。”

趙雲頓時好奇的問道:“既然如此,為何奉孝你又到東平縣來尋主公?”

郭嘉腦海中閃過那一道拂袖而去的身影,回憶道:“在我歸家之時,有一位好友來見我。他當初也是仰慕曹操行刺董卓壯舉,故此追隨曹操。然而,曹操誤會之下,殺了其父結拜兄弟呂伯奢一家,且無自責之心,言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那好友失望之下,棄曹操而去。於我而言,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曹操的言行正是霸主所為。不過,後來小妹勸了一句,我心中便思考了一番。這才決定先試探主公一番,若是主公讓我滿意,我便留下輔助;若是主公不能讓我滿意,我便離去投效曹操。經過與主公一段時間的相處,對主公的瞭解,我這才決定留下。那時我才明白,過去自己的雄心壯志只不過是一己私利,唯有像主公這般胸懷天下蒼生,才是真正明主。主公可以為了天下百姓犧牲自己,而曹操卻是做不到這一點。”

郭嘉想過投效曹操,因此他對曹操有過深入的瞭解。

如今的曹操權勢還不夠大,對漢室還有敬畏之心。然而,一旦曹操的權勢達到位極人臣的地步,那麼,幫助漢室平定天下的是曹操,顛覆漢室威嚴的,必定也是曹操。

“其實,曾經我心中也是希望能恢復漢室榮光。昔日衛青、霍去病驅除匈奴的壯舉,每每想起都讓人熱血沸騰。當日,我與主公交談,主公曾許諾於我,若是漢室可輔,便輔;若是不可輔,亦不會害之。今日想來,卻是有些可笑。恢復漢室榮光,不過一家幸事;而主公之志,卻是惠及天下萬民,乃至子孫後代。正如主公說過的,靠士卒維持的強大,並不是真正的強大,要讓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堅強的心,不屈的意志,如此才能延續我華夏不滅的火焰。”

郭嘉身為一名謀士,比趙雲看的更透徹。

朝廷絕對不會容忍一個權力、威望比朝廷還要大的人存在,袁常的志向,所做的事情,無疑會在百姓之中獲得從所未有的威望。而且,袁常做的事,只會讓百姓更加清醒,更明白自己的地位,對於朝廷也更加瞭解,恭敬之心還會有,卻不會再畏懼。因此,兩者想要共存,那是不可能的事。

情況只有兩種,一是朝廷除去袁常,繼續掌控權力;二是袁常剷除漢室朝廷,繼續執行自己的大志,絕沒有第三種情況。

不過,袁常能給趙雲這樣的許諾,可見對趙雲的親近。而且,郭嘉也明白袁常既然這樣說了,肯定有他的解決方法,至於到底是怎麼樣的方法,卻不是郭嘉能夠猜得到的。

“時候不早了,我們也早點休息吧。文若既然不願投效主公,留在鄴城也無事,不如早日回去聽主公教誨,哈哈!”

“奉孝你如此調笑主公,不怕我告訴主公?”

“子龍你會說嗎?”

“你說呢?”

“哈哈!”

……

荀氏府中,自郭嘉和趙雲二人走後,荀彧便陷入沉思之中,心中想著袁常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竟然會讓郭嘉甘心替他效力。可惜,袁常的理想並不符合荀彧心中明主的期望,否則他一定要去見一見。

“族叔,你是否睡下?”

“是,公達啊,我還沒睡,你進來吧!”

一人推門而入,卻是荀攸荀公達。荀攸如今已有三十多之齡,從他俊美的外表,卻是看不出來。荀氏一族,多是生的容顏俊美,想來是遺傳的好。

荀攸的年紀比荀彧大了六歲,不過從輩分來算,荀彧卻是荀攸的叔父輩。兩人並沒有實際上的關係,荀彧的祖父是荀淑,是戰國時荀況第十世子孫,而荀攸的祖父荀曇,是荀況的第十一世子孫,荀彧和荀攸的血緣關係差了將近有時代。不過,因為皆是荀況子孫,對於如今以家族為主的士族子弟而言,有無親近血緣並沒有多大關係。

荀攸向來和荀彧親厚,兩人的理念也相近,故此荀攸和荀彧的關係,比之族中有兄弟血緣的其他人還親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族叔,聽聞奉孝前來,故此想來見上一面,到了之後,方知奉孝已經離去。”

因為荀彧和郭嘉交好,荀攸也和郭嘉相熟,聽聞故友前來,荀攸自是也想見上一面,卻是不知郭嘉已經離去了。

“無妨,日後還有機會。”

荀彧溫言安慰了一番,怕荀攸詢問郭嘉前來的目的,於是轉移話題,問道:“公達,如今天下亂象已現,各地諸侯,你可有明主人選?”

荀彧答應了郭嘉不會將袁常之事說出來,作為一名實誠君子,荀彧自是會保守秘密。

荀攸面對荀彧坐下,輕聲回答道:“族叔,攸早已說過,族叔前往何處,攸便跟隨族叔。只是不知族叔心中可有明主人選?”

正如郭嘉所言荀彧是個實誠君子,荀攸也知道荀彧的這一點。因此,荀彧是個不懂得隱瞞事情的人,荀攸和荀彧相熟,豈會不知道荀彧有事瞞著自己?每次荀彧和郭嘉見面之後,必定談論天下大事,如果荀攸不在場,等荀攸出現在荀彧面前的時候,荀彧肯定會把和郭嘉說的話再說出來,二人繼續討論。然而今日,荀彧卻是隻字不提和郭嘉討論的內容,可見荀彧有所隱瞞。不過,荀攸知道荀彧肯定是答應了郭嘉不把今日的事情說出來,而且荀彧也不會害他,所以他也沒有追問。

“公達,你以為曹操如何?”

荀攸點了點頭讚道:“十八路諸侯心繫漢室者寥寥數人,曹操便是其中一人。虎將孫堅隕落荊州,令人嘆息。不過,相比之下,曹操可為人主,孫堅有大將之風,卻無人主之資。若是族叔意欲投效曹操,攸自當相隨。”

荀彧俊雅的臉上少有的出現怒色,憤憤道:“各地郡守不思營救天子,一味攻伐他人,擴大勢力,著實可恨。如今曹操橫掃東郡黃巾餘黨,先前更是被袁紹表為東郡太守,坐穩一郡之地。我意欲前往投效,助其聲勢。待他日羽翼豐滿,將天子從董賊手中救出,再平定各地不臣郡守,穩定天下,恢復我漢室昔日榮光。”

荀攸皺了皺眉頭,無奈道:“族叔,然則荀氏族人與其他潁川避難的士族皆看好袁紹,都願意在袁紹麾下謀事,這當如何?”

“袁紹無德無能之輩,他日必定敗於曹操之手。荀氏一族之中,除卻友若我不明白他的所為,其餘皆是碌碌無為之輩,可嘆我荀氏一族,如今也日漸凋零。至於其他潁川士族,他們行為如何,與我們無干。待將族人安排妥當之後,我便前往東郡投效曹操,公達你若是有心,便與我一道前往。”

“是,族叔!”(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