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燁連夜加班,寫了一篇論文出來,名字就叫做:《變異性多羧基青蒿素的挖掘和實驗分析》。

他把自己發現這種變異性多羧基青蒿素的過程歸結於一個很偶然的實驗。

在一次實驗中,白燁把自己原來發現的穩定性青蒿素複合物配合白虎加桂枝湯同時給瘧原蟲培養皿。

發現在這種環境下,他竟然這種穩定性青蒿素可以和瘧原蟲的核酸可以結合,形成一種穩定的複合物。

白燁好奇,就用自己的細胞模擬瘧原蟲侵入模型,加入這種複合物看看療效。

結果不言而喻!

但是白燁依然無法發現白虎加桂枝湯和青蒿素穩定性複合物的關係,畢竟其中涉及到太多的東西。

而且,這個實驗的關鍵在於,穩定性青蒿素複合物+核酸然後在特定條件下,生成了變異性多羧基青蒿素。

這種物質可以在人體內可以抑制瘧原蟲的繁殖,從而達到截瘧治療的作用。

白燁寫完的時候,發現外面沸沸揚揚的,驚訝無比,到底發生怎麼了?

往日裡除了聚餐的時候大家才會稍微釋放一下,可是平時裡都很嚴謹的。

聽著外面喧鬧的聲音,白燁推門走出去,只見一堆人站在一個網路直播的電腦前群情激奮,十分生氣!

白燁看著大型顯示屏上,是在一個公開的會議現場,白燁忽然聽見傳來一陣聲音。

“世界衛生組織下設抗瘧分部針對nckkb計劃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討論,最後決定,暫時把屠呦主席負責的青蒿素相關進展停止,併入氯喹研究小組……”

白燁頓時明白了過來,這……這是撤銷他們的實驗小組啊!

因為白燁知道,他所在的小組正在籌備的正是nckkb計劃。

而這時候,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屠呦主席回來了!讓大家去彙報中心開個會。

得知屠呦回來了,眾人連忙朝著展廳走去。他們要確認一下新聞裡的訊息是不是真的!

地點依然是白燁到來的時候那個展廳。

屠呦年歲不小,但是還是精神抖擻站在那裡,看不出喜怒,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說道:“這次在丹麥開展的會議,和nckkb計劃有很大的關係,非洲方面發來訊息,希望我們可以派遣醫療小隊前往治療,然後把實驗小組在南非開設,進一步進行研究。”

“nckkb計劃是多國聯合計劃,當時的目的就是為了抗藥瘧原蟲研究,可是,現在計劃專案負責人認為我們的進度太慢,而氯喹相關研究也在推進,他們目前效果還可以。所以,項目部計劃讓我們暫時放棄青蒿素的研究,併入氯喹小組,設立分部,共同針對這次抗瘧進行研究,大家有什麼建議麼?”

眾人一聽,一個個頓時臉色一變原來是真的!

氯喹一直認為是有效的抗瘧疾藥物,只是因為其副作用明顯,所以研究一直被耽擱,以至於後來青蒿素的發現,讓瘧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可是現在因為抗藥瘧原蟲,不得不去研究新的藥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米國氯喹研究小組也是在nckkb計劃之內,這次大會主要是把重心傾向於哪個小組的事情。

卡瑞斯是個直性子,而且他陪著屠呦前往的丹麥,更是感同身受,他率先說道:“主席!不能答應他們,我們努力了那麼多,而且做了那麼大的貢獻,這個計劃能說結束就結束?那麼這兩年我們的努力不就都白白浪費了麼?這麼大的人力物力,我們……我們可以再努力一下的。我們馬上就要成功了!”

“我也拒絕,這是我們的成果,我不同意解散,我們真的很近了,或許一個月就能成功!”

“就是啊!主席……我們可以的!再給我們一次機會。”

…………

看著下面群情激奮的樣子,屠呦嘆了口氣,她又談何不傷心,青蒿素是他畢生研究,雖然說只是這個專案相關的實驗小組暫時停止,並非永遠放棄,可是她心裡還是很不舒服。

可是非洲新型瘧原蟲的確需要控制,如果不能儘快研究出有效的藥物,又得有多少人並感染啊!

想到這裡,屠呦就是一陣心痛。

到了她這個歲數,對自己的得失已經看得不是那麼重了,她真的是想為這個世界做點貢獻。

所以她才會答應讓自己的小組暫時併入氯喹組進行研究的,她的目的是儘快研究出藥物來,而不是其他。

看著下面一群激動的人,屠呦忍不住嘆了口氣,她怎麼能不明白眾人的想法?

自己堅持和研究的東西被人否定和撤銷,這對一名科學家來說是什麼?這種挫敗感不言而喻……

當然了,眾人也不會盲目堅持,他們知道輕重得失,他們只是還想再為自己的夢想拼一把而已。

漸漸地,整個展廳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沉默不語,頓時,整個展廳沉浸在一種悲慼的氣息。

無能為力!

他們做的已經做了,甚至他們已經在拼勁全力去做這件事了,可是……

有時候,努力了,真的不一定有結果。

但是!你不努力永遠不會有奇蹟。

這時候,不知道誰率先嘆了口氣,說了句:“主席,我……我不去氯喹組了,我還是想搞青蒿素,畢竟……我已經努力了這麼久,說不定我可以改變什麼。”

眾人抬頭望去,發現是黛絲莉,第五組的組長。

這句話什麼意思?不去氯喹組,這就意味著要退出小組,退出nckkb計劃。

你以為加入這樣一個由諾貝爾獎獲得者帶領的世界衛生組織計劃很簡單?

開玩笑呢吧!

天才很多,每年哈佛、麻省、斯坦福等等多少名校畢業多少博士,可是每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只有一兩個!

而且,參加這樣的國際大計劃,可是你人生的金履歷!

說句俗的,只要這個計劃成功了,而且你是參與人,可以拿著這個計劃參與人的身份,橫著走!去哪兒都有人要!

我說的是全世界!

到時候數不盡的實驗室offer等著你。

要知道,當初楊哲拼了命想進來是為了什麼?那還只是一個實習身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