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的學術沙龍舉辦的有點早,是因為聚餐的時候,沒有了卡瑞斯這一位十分善於調動和活躍氣氛的存在。

不過……這樣也挺好,至少白燁是這麼認為的,起碼這些經驗寶寶可以多貢獻一些經驗。

今天白燁列印了40份論文,放在自己的手邊,開始了認真的學習。

這次學術沙龍大家討論的倒是和青蒿素有關的方面,白燁聽得很認真,因為青蒿素自從1977年開始就爭議不斷,而且一直在革新。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完全成熟的一樣東西,否則也不會獲得諾貝爾獎了。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從各自的角度開始對青蒿素的發展進行了分析。

第一組分析的是青蒿素的分子結構以及從分子結構方面分析和推測他的發展。

第二組則是從他的作用,以及理化性質,對人體細胞的反應和代謝方面探討。

第三組則是對新型瘧原蟲結構分析,以及青蒿素對於瘧原蟲的反應,以及變異瘧原蟲對於青蒿素的抗體等等。

…………

…………

每一組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特別是對於青蒿素的發現和發展,包括青蒿素的發現過程,發展經歷,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難,還有關於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猜想。

其實對於科學研究而言,有一個合理的猜想往往作用十分大!

只有你敢於猜想,然後才能去接下來的實驗中去驗證他!

雖然白燁並沒有在等級上得到提升,可是白燁卻實實在在的對於青蒿素以及瘧原蟲的瞭解越發深刻。

時間過得很快,三個小時之後,白燁的生理、生化、藥理方面的知識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雖然經驗值不足以升級,但是,讓白燁驚喜的是,每一項的經驗都提升了2000點左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實驗小組自從白燁來了以後,沙龍時間自動延伸了兩個小時,每當這個時候,白燁就知道,嗯!我的時間到了!

於是,他拿出自己列印好的論文,依次發到眾人手裡,說道:“這是我最近寫的一變論文,是透過分析從2001年到2015年期間的透過使用不同青蒿素複合物治療瘧疾的反饋資料得到的,我在分析資料期間發現一種分子,他和青蒿素在一起的時候,可以讓青蒿素的穩定性提高……”

“然後我又透過實驗,把這種分子和青蒿素結合,以一種特別的複合物形式存在,他們的分子結構會處於一個特別距離……從而達到一個穩定的複合物。”

“這是我寫的第一篇論文,所以……希望大家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然後……我還沒想好發到哪家雜誌,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幫助!多謝了!”

下面的人聽到白燁的話,頓時有點傻眼,剛剛接到論文的時候,還覺得有點沒有太認真,可是聽到白燁的話之後,眾人忽然皺眉!

《穩定性青蒿素複合物療效和安全性的回顧性研究》

什麼是穩定性青蒿素複合物?

這個名詞為什麼從來沒聽過!

這群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超級學霸心裡同時生出一種好奇和納悶,不由自主的開啟論文,剛剛開啟,眾人就是不約而同的瞪大了眼睛。

因為映入眼簾的摘要不是一段話,而是一個分子結構式!

這個分子結構……是新型青蒿素?

不對!

這不是一個青蒿素,這是一個複合物!

只是……這青蒿素和這個分子有點奇怪啊?

於是,眾人開始對文章的認真品讀,

看到第一部分大量的數據分析表,和一個個spss表格資料的手,眾人明白了,這是一份回顧性數據分析的表格。

只是這個假設和猜想很有趣哎……

這種透過研究過去資料得到新成果的論文,最關鍵的是兩個要點,首先是你資料的來源,必須保證數據的可靠性,這才能保證文章和結論有意義,而且,你還必須在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最科學的,最有效的,最真實的數據分析方法,從而來驗證你的猜想和得到結論。其次就是你透過資料,要得到的東西,是驗證一個實驗的有效或者無效性,還是透過數據分析發現了新的東西,甚至是去驗證資料其中某個特別有價值的事件!

這也是這片論文的核心所在。

回顧性分析必須要做好的就是資料的分析,因為這些大資料就是支撐他論文的真實性。

如果說國外論文最排斥什麼?

那肯定不是論文的水平偏低,而是論文的真實性和可操作性!

什麼意思?

就是說,你論文中的實驗資料是不是真的,能不能還原實驗,看了你的論文,還原實驗的可能性有多大?

論文的意義在於技術的革新,如果你的論文是假的,別人無法還原你的實驗,或者還原以後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資料,那樣除了浪費資源以外,毫無意義。

所以,你的實驗可以很簡單,你的資料也可以很單一,但是,請你尊重科學,尊重事實,不要弄虛作假。

白燁的資料來源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普查回報,那是一份以千萬級別運算的大資料樣本。

可以說!

很難很難!

不進統計困難,而且運算困難!

其實,要知道,收集這麼多的資料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沒有意義,誰還去做?

相反,這種回顧性研究的價值很高,而難點和重點就是資料的分析!

而白燁恰恰是其中高手!

而且,數據分析有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那麼多的分析方法,更需要一種思維。

而白燁這次的發現,恰巧就是中醫的那種辨證思維。

下面將近40位學術研究者一個個皺眉看著手裡的論文。

摘要中把這次論文的主要背景和目的寫了出來,眾人看完之後,開始看論文的正文,然後是數據分析。

當他們看到龐大的數據分析的時候,所有人瞪大眼睛,倒吸一口涼氣!

頓時間,整個大廳迴盪著一陣氣流的聲音!

“廝!”

可是……凡事兒總有意外。

有個胖子吃的太飽,吸氣之後,一時沒忍住,竟然打了個飽嗝!

“咯!”

但是……這不影響他們對於這份資料的感嘆!

ps:今天收到了很多朋友的打賞,老手很是感激,謝謝大家的支援!

感謝老兄弟“風采冠漢唐”的萬賞,謝謝!還有新朋友:慕容曉白的1000打賞、墨丶初的1000打賞,凌日黃昏、夜晚下燈、神農的五百打賞,還有真好大叔的100打賞!

每一份支援老手都牢記在心,感謝大家的支援!謝謝,老手會爭取寫出好點的東西,讓大家看的開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