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行業據說是粉絲最多的行業,當然也不知道這個粉絲的實際轉化率能有多高,但是不得不說,娛樂似乎已經和粉絲經濟掛鉤,形成了一個穩固的生態圈。

有人願意買單,有人願意投資,更有人願意看著這個繁榮的一幕。

李梓顏的突然爆紅,瞬間讓眾人意識到,硬核才是真正的持久繁榮。

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科學家和生活距離太遠,讓人們會有一種疏遠的感覺,而明星不一樣,雖然明星更加疏遠,但是他們每過一段時間會有電視、歌曲等見面,甚至在宣傳海報上有一種可視的親切感,讓人們會產生一種思想性的依賴和喜歡。

用心理學行為分析,其實這是一種自我暗示塑造,你喜歡的並非這個人,而是一個角色,這個角色有各種各樣的行為特種,和你內心的夢想中所幻想過的那個物件有一定的契合度,這樣一來,就容易拉近距離,造成一種喜歡的神經反射。

而科學家、專家眾人覺得和自己的生活離得太遠了,根本沒有熟悉感和接觸感,所以大多數的態度是敬而遠之。

但是其實,一個普通人,你見一個明星的難度,要超過一個院士的難度,而且是超出幾十倍上百倍。

這就是差距。

距離感,永遠是人為塑造的。

而李梓顏如此評選協和校花爭奪校花排行榜的事情,自然是在網路爆紅起來。

抖音、快手這些短影片軟體上,李梓顏也成了一個熱點,無數影片主紛紛製作了各種各樣的影片,吸引來了無數的粉絲。

而第二天微博熱搜上,李梓顏毋庸置疑的實力登頂。

排名第二的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這是一件十分稀奇的事兒,別說國家科學技術獎了,就連諾貝爾獎頒佈的那一天,也不一定能上我們的熱搜第一。可是這一次的卻不一樣,真真切切的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大家都開始紛紛關注起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很多人並不瞭解具體這些具體的獲獎明細,甚至就連獲得的技術是什麼,有什麼意義都不太懂,畢竟隔行如隔山,這很正常。

但是這似乎從來都難不倒我們的網友朋友們。

b站的up主們據說是號稱匯聚各行各業頂級精英,他們開始紛紛針對每一個專利發明獲獎專案進行解說,還別說,這些解說真的火了,一下子藉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火了一把。

而李梓顏憑藉著最年輕的獲獎者,最美麗的獲獎者瞬間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無數up主紛紛解說。

這件事情在騰訊有意無意的推波助瀾之下,高校校花和學霸兩個詞完美的匯聚在了李梓顏的身上,一夜之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女神姐姐。

也成為了無數女孩子的偶像,男兒的夢中情人,家長眼裡的別人家孩子……

因為這段時間也是高考結束沒有多久,屬於全國高校招生,報考志願的時候。

高校校花的競選本來就是趁著高考結束,引來一波流量熱潮,沒想到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也湊到了一起。

這些元素到了一起之後,瞬間造成了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

以至於今年各地的高考狀元也把視線看向了協和醫學院,這在往年根本不太現實。

在國外,比如美國,本科是沒有醫學專業的,但是有生物學、生理學這些周邊的專業,只有本科畢業之後,碩士才能申請醫學,博士畢業之後,可以進行學醫。

而在日本,學醫的成本極高,代價極大,難度同樣如此。

在國內,香港,最受歡迎的職業就是醫生和律師,這是社會高層職業,意味著高收入、高回報、高影響力、高社會地位。

所以難度也很高,每年也是各地的高分天才匯聚之地。

而國內,卻恰恰相反,醫學專業基本上都是被無數人剔除之後的選擇,分數並不高,而且有很多還很低,我國人口眾多,需要的臨床大夫也是供不應求。

可是即便如此,醫生的待遇差別也很多,有的地方年入幾十萬,有的地方,社群醫生、一些縣級醫院一個月只有兩千左右。

這也讓很多人並不支援孩子們去學醫。

而自從白燁的事情發酵一來,越來越多的孩子們主動的去開始去探尋醫學,研究醫學,從來不要用複雜的社會眼光去看待一個高中生,他的懵懂思維來還是有很多單純的東西,比如:為國家之崛起而讀書。

振興醫學!

等等!

這段時間,協和醫學院收到了很多高分同學的電話諮詢,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很多都是高考狀元,他們的諮詢讓高嶽陽很是興奮。

高嶽陽今年八月份正式離職,而曾新國是現任院長,現在的曾新國已經開始主持大局,但是對於高嶽陽,他一直十分尊敬。

高嶽陽看著曾新國,笑了笑:“新國,協和的未來時好時壞,就看你了。”

曾新國聽到這句話之後,沒來由的為之一振,深深地感覺到一種厚重的責任感壓在自己身上。

高嶽陽繼續說道:“其實,李梓顏是個福將,你得好好用她,你現在是院長,不是副手,很多事兒你得想得遠一點,哎……如果劉越在我身邊的話,協和可能會更進一步,可惜啊,都是因為我當時猶豫了。”

“其實,到了協和這個層次,想要繼續提升,已經靠的不是大多數人的努力,而是頂級人才的爭端。普通人在這樣的一個戰場是無能為力的。”

“你也是老人了,知道學術的戰場有多殘酷,不要看著死不了人,其實,餓死人比打仗打死人更讓人難受,我們落後這麼多年,經驗教育也足夠了,吃了多少虧,心裡都有數。”

“現在這個時代和以前太不一樣了,建國那會兒,落後沒問題,國家保護,外面的東西進不來,生存沒有問題,現在呢?深度改革開放,任何產品,任何技術,只要落後就是淘汰,根本含糊不得,淘汰可不是一句話,是無數廠房的破產,工人的下崗,患者的無藥可用,藥品那玩意兒是商品,是用來掙錢的,病人哪有那麼多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外才不會和你講那麼多仁義道德,人家信奉的是啥?是資本主義的資本論,是市場經濟的規律,是科學發展的優勝劣汰。”

說道這裡,高嶽陽嘆了口氣:“老曾,咱倆合作這麼多年了,有些話我也沒說,你也懂,學院的發展和制度根本不用我操心,知道你是一把好手,管理方面也是得心應手,可是這一番話,我還是得跟你好好說道說道。”

高嶽陽抬頭,眼睛盯著曾新國,一字一句說道:“好好的跟好白燁,那家夥前途無量,還有李梓顏,能留就留下,實在留不下就保持好交情。你是她老師,有這麼一層關係在,啥都好說。”

“留不下不說別的,如果你一旦把李梓顏留在了協和,我送你一句忠告,一定要保護好,這是協和長存的保證,只要李梓顏一天待在協和,協和的未來就是可以期望的,一定要看好,任何事兒都要盡力去保護。”

“如果劉越在協和,我告訴你,咱們協和的影響力,最起碼會往前走多少分?這根本難以想象。”

“最後呢,我是覺得,今年開始協和可以適當的培養一些天才班,就是對其中的學生進行選拔,一對一輔導,一個教授負責一個學生,除了上課時間,學生就跟著教授,早點接觸科研,接觸臨床,物盡其用,充分挖掘他們的特色和優點!”

曾新國只是靜靜地點頭,手裡拿著筆記本記錄著高嶽陽的話,也不多說話,但是每一句話都牢記在心裡,他深知,這是高院長的心裡話。

他做了好多年副院長了,可是正副絕對不是差了一個字,而是差了一座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