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柳葉刀》這一刊終於髮型了,作為醫學期刊中的權威,他的釋出總是能吸引來無數人的關注。

因為歷來《柳葉刀》從來都是在揭露醫療的真實,從來不會以虛假的報道吸引別人的關注,歷史上多次的醫療黑幕就是被這家自己人給出賣的。

這讓無數人對之又愛又恨,但是同樣如此,《柳葉刀》也吸引來了很多各行各業媒體人的關注,因為往往他們可以從上面找到一些有趣的文章和現狀進行報道。

《柳葉刀》從來不只是一家單純研究性成果的學術期刊,經常以他的大膽言論引來無數的關注。

而且《柳葉刀》始終在一些重大的醫學議題上以直言敢說聞名世界,他的總編輯更是直言不諱的代表人物,李查-荷就公開在《柳葉刀》上批評世界衛生組織、拒絕讓順勢療法的功效成為眾多治療法選擇中的一種,發表2003年米國和伊拉克戰爭中平民傷亡的統計、不贊成李德-愛而塞維利亞集團和軍工產業有所關聯……

很多人會發現,《柳葉刀》其實並沒有那麼高不可攀,甚至像一個淘氣的倔強的孩子,總是在為人民發聲,說出那些最真實的現象,揭露出最真實的本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柳葉刀》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來一群重要的讀者階層來支援他。

正是因為《柳葉刀》除了發表原創性的研究文章,還有評論、社論、書評、短篇等真實報道。

而這一刊《柳葉刀》見刊之後,發到了很多人的手中,可是,大家卻看到封面上血淋淋的畫面和鮮紅的數字。

“如此龐大的死亡數字背後的教訓:我們的技術真的成熟嗎?來自中國的骨科聲音。”

做為封面標題,一直是本刊最重要最主打的內容介紹。

所以看到標題之後,所有人直奔主題,按照目錄開啟了雜誌看了起來。

任何作品都會有不一樣的受眾,就比如一本小說其實寫出來以前就可能決定了看這本書的人是什麼樣子的階層、水平、愛好。

同樣,雜誌也是如此,一本雜誌、期刊有他固定的受眾,喜歡看《柳葉刀》的讀者,大多數是醫療圈子的,而且身份地位學歷都比較高,這個階層決定了他所關注的動態是不一樣的。

當眾人看到《柳葉刀》封面血淋淋的時候,不由的愣了一下,內心猜測:難道又有什麼大新聞了嗎?

大家連忙翻開封面文章,題目就是:《我們的驕傲,或許是罪魁禍首》。

文章裡有大量的資料和事實,1999年,發生於巴勒斯坦的一次恐怖襲擊,當時參與暴動的人數只有12人,可是真正因為武裝暴力受傷的只有不足十人,真正大多數人受傷因為暴動之後引起的大橋坍塌。

當時大多數人是因為外傷骨折造成的傷口,可是……正是因為骨折救治不成熟,造成了死亡率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九。

2001年,發生於印度尼西亞的一次小規模海嘯……

2002年……

2004年印度洋海嘯地震,毫無防備的印尼收到了致命的重創,數以十萬級的失望人數中,有80%是因為施救不當……

………………

截止到2017年十二月份,全世界每年大約有350萬人死於事故、日常生活以外和暴力行為,而受傷需要救治的人數為上述的100-500倍,也就是達到了1-10億人,當然這包括了輕傷。

可是因為失去正確和恰當的治療,死亡人數達到了越來越多,而且留下嚴重後遺症的更多。

而這些事故中,嚴重骨折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情況,而且,偏偏這也是最大的死因。

大多數嚴重骨折患者全部死亡,成功治愈率不足百分之十,有效率不足百分之三十……

這是成熟的技術嗎?

我們到底忽視了什麼東西?

骨傷,真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當我們看到這一系列的數字的時候,我們應該清醒,應該清楚的明白,需要我們做的事情太多了。

文章才看了一半,眾人忽然不敢看下去,因為……這些數字彷彿在嘲笑他們。

他們都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教授,醫學行業的人才,可是偏偏此時卻無能為力。

此時此刻,大多數骨科的人剛剛參加完在海森堡舉行的學術會議,而《德國骨科索引》把會議裡的文章總結之後,發表了專刊,送到了參會人員的手裡。

上面寫著這些年的骨科成就,取得的非凡成績,這些年治療了多少患者,成功治癒了多少人,解決了多少疑難雜症。

可是!

緊接著看到了這一本《柳葉刀》的雜誌。

兩者對比,讓所有人感覺可笑,感覺嘲弄!

卡波是美國時代週刊的一個社科欄目的主編,平時裡也會經常關注世界各大雜誌和新聞。

他不懂醫學,但是也十分關注醫學,因為這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更是人們最關注的事情之一。

就像這次德國的會議,吸引了整個社會的關注,卡波自然不能錯過,他雖然沒有參與,卻也派了記者前去採訪。

此時此刻,全世界都在宣揚骨科的美好前景,都在誇讚莫海里和海森堡大學的所作所為,甚至都在感慨社會的進步,醫療水平的提高。

可是偏偏在這時候,《柳葉刀》不合時宜的發出了來自中國骨科的聲音。

難道那群英國佬都是傻子嗎?

還是愛思唯爾出版公司都是腦子進水了?

或者是他們總編審稿的時候沒過腦子!

當然不是!

這樣一本影響力極大的期刊稽核的嚴謹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想象,可是這篇文章依然被公佈出來,到底是為了什麼?

卡波當然知道這意味這什麼,這是一件真實有效而且很嚴峻的事情,作為媒體,不應該只有讚揚和美好,而是應該起到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把最真實最有效最有社會價值的想象原原本本的反應出來。

想到這裡,卡波低頭看了一眼文章,撥通了秘書的電話:“幫我訂一張前往中國京都的機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