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天色微亮,眾人從夢裡醒過來。

李默聞迷迷糊糊地拿起手機,眉梢皺起擦了擦眼睛,發現有一條陌生的簡訊。

他慢慢地挪動著身子坐了起來,才發現那條簡訊只有兩個字。

“謝謝!”

李默聞恍然一笑地搖了搖頭,不知道是那個客人深夜發過來給自己道謝的,這畢竟是他名片上留的手機號碼,所以也屬於公開聯絡方式。

平時不僅會有各種各樣的電話,還會又奇怪的簡訊。

當然,絕大多數都是客人感謝,還有一些對生活充滿擔憂的留言問話,尋求幫助等等。

畢竟都已經習以為常,他就沒有放在心上。

起來洗漱過後,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等候著微博裡把自己的水餃煮熟當做早飯。

如今他入住的新房子很大,而且裝修特別好看漂亮,但卻總感覺少了些什麼,比方說有些太空曠了,而且冷冷清清。

從前住在小房子裡,還沒那種感覺。

畢竟只有八十平,客廳也不算大。

但現在可是足足一百八十平,等於以前的兩倍以上的大小。

他開啟旁邊的膝上型電腦,正準備瀏覽這周自己的兩個投資助理給彙報過來的週報內容。

此時開機自啟動的微博,能夠看到“我真的不會算命”賬號裡面的密密麻麻的留言資訊。

只是隨意匆匆一撇,視線就停留在了微博熱門搜尋字詞上。

“訛人貸是詐騙網貸?”

“公共網絡安全平臺的數千條舉報資訊?”

在熱搜排行榜的第九名和第七名的位置,赫然是這兩條熱門關鍵詞。

李默聞眼底一亮,曉有興致地點了進去。

這才看到了昨天晚上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是不少網友表示自己本來深陷套路網貸的侵害,結果居然莫名其妙地收到還款成功的資訊。

一石激起千層浪。

後續陸陸續續有人留言表示確實有此事。

還有許多人曬出了自己的簡訊,以及APP裡面的截圖。

基本上看到這裡,他就已經知道怎麼回事了,畢竟這手法,和當初對方跟自己提及的一模一樣。

這孩子比自己想象中的動作還要快。

看來真的是籌備了許久,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如今這微博上已經有許多媒體找到群眾在網路上的案例,以及一些被網貸導致家破人亡,甚至自尋短見的新聞。

毫無疑問,這次的事件得到了足夠的關注,警醒著千萬網友。

然而最為有趣的是,自然是那數千條舉報資訊。

能夠看到底下各種好奇地評論。

“一下子幾千條舉報,而且還有受害者的資訊,這也太牛了吧!”

“據說出事之前,這個軟體伺服器崩潰了,我懷疑是被人攻擊了!”

“絕對是被攻擊了,否則使用者也不會收到還款成功的簡訊,懷疑資料都被別人修改了。”

“太強了吧,入侵進去把資料竊取,然後提供給相關部門!”

“終於有人能夠整治一下這些垃圾網貸軟體了。”

“喜樂見聞!”

“不知道是哪個大神出手,這次牛逼了,伺服器崩潰資訊洩露,搞死他就對了!”

李默聞確認了一下這個新聞已經官方公告通知的時間。

突然間又拿起手機看了一眼自己那條深夜裡收到了的感謝簡訊。

頓時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看來這條簡訊,應該就是那個小鬼發過來的。

……

長陵西街。

如同往日那般開門營業。

熱熱鬧鬧週六日過去,終於可以輕鬆幾天。

工作日的這個時間段,僅限於平安千紙鶴的購買,如此就不需要自己親自接待每一位客人。

此刻李默聞正在悠然舒適地坐在那沖茶,並且在網上查詢關於漫畫版權侵權相關的新聞報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說是出門的漫畫作品,無論是告別人侵權。

還是被告侵權。

按理而言都會有相關的報道,畢竟牽扯進去版權風波。

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竟然還真的給他找到了。

而且就在幾個月前發生的事情。

【“囚囚一號”工作室所創作,《妖族名單》被爆抄襲,7月25日位於月票榜第三名的熱門國漫,深陷抄襲風波!】

李默聞點進去看了一眼,頓時看到了事情的緣由。

原來是工作室內一名辭職的員工“何某”,發現自己獨立創作的漫畫作品底稿漏在了辦公室。

辭職四個月後,竟然發現自己所創作的作品,在網上處於連載狀態。

便一氣之下找到了漫畫所在的網站,想要找地方投訴。

可最後一直沒人處理,發現漫畫作品人氣越來越高,如此便找到了律師進行維權官司起訴。

李默聞有些興奮,只能說現在的網路確實太過便捷了。

只要你花心思,且一條條去瀏覽搜尋。

真的有意料之外的發現。

雖然說這新聞報道裡面對名字進行了模糊處理,只是提及了“何謀”,但有極大機率就是自己要找的“何峰”!

他之前就覺得有些奇怪,為何漫畫侵權會告不進去。

按理而言只要兩本作品足夠雷同,那麼那些全都是證據,只要看誰先釋出。

但現在問題在於何峰並沒有釋出出去,結果被別人工作室給撿起來,只要不使用原畫,把畫風稍微修,對話稍微修改。

人物劇情套進去,基本上就是一本新的漫畫作品。

李默聞深吸了一口氣,手指輕輕地敲了敲桌面,腦子轉得很快。

這件事最後以證據不足結案,侵權抄襲風波被喊停!

而網路上似乎也是一片罵聲。

畢竟這本作品已經火了,也積攢了許多粉絲,這些粉絲自然會支援目前創作的工作室。

法院也說了證據不足,無法說明就是使用了對方的底稿進行創作。

而工作室官方則是給出了解釋,表示作品的創意題材是在“何謀”在職期間提供的,而他們只是選用採納了對方的創意。

但內容和人物以及劇情對話發展,幾乎都是對方離職後工作自行創作,不存在抄襲的行徑。

實際上確實也沒人會那麼蠢,完全一模一樣地抄。

肯定都會修改。

所以證據不足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後續何峰不僅敗訴了,似乎還被反過來揹負上了罪名,需要賠償陷入抄襲風波後作品的名譽人氣造成影響,所帶來的損失。

李默聞眉梢很是用力地皺起眉頭,這一點讓他稍稍有些反感。

也終於明白為何這個未來的天才漫畫家,會走上了一條絕路。

維權不成功也就罷了。

還要被反咬一口,揹負罵名和債務。

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必須順藤摸瓜找到這個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