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邪山上,宋旗飄揚,在鐵甲軍被弩箭和騎兵聯合絞殺下,即使強如袁朗也被董平和欒廷玉聯手拿下,李見事不可為,召集兵馬,困守莫邪山山頂,段二等人則是尋機帶著殘軍繼續後撤退向了洛水。

姜德看著被包圍的莫邪山,指著山頂對被押到自己面前的袁朗說道“聽說李是金劍先生李助的侄兒?”

袁朗昂著腦袋說道“正是,你可怕了?”

“哈哈,被我三萬大軍殺的只能龜縮在山頂,這樣的將領,我何懼之有?”姜德對袁朗笑道“兩軍對陣,一拼將帥智勇,二拼軍士訓練,三拼軍備物資,四拼兵馬數量,你家將軍何處勝我?”

袁朗大聲叫道“我家將軍勝在人心!”

“人心?你可去過那濠州城?濠州城在政和四年的時候,有人丁十萬,而我入城的時候,只剩下人丁不到三萬,我想問問,那七萬人丁都去了何處?”姜德冷冰冰的說道“自古以來,亂天下易,治天下難,你們被官府所逼,揭竿而起,並無不可,但你們奪城得地之後,不思安民撫農,反而強徵暴斂,你們和官府比起來更加可惡!”

袁朗張了張嘴巴,說不出話來。

“傳令,火炮轟擊,弟兄們戰了一天也累了,準備開飯。”

一門門的火炮被牽引的上了山,山上的李看著山下的火炮,又急又怕,對左右說道“事到如今,吾等該如何是好啊?”

混戰之中,馬勁被梁山軍所斬殺,他的兄弟馬此時是又恨有氣,對李說道“將軍,與其困守,不如和他們拼了吧!”

滕人稱為食色虎,雖然有些武藝,但貪財好色,昔日落草也是為了富貴,今日到了如此局面,根本不想拼殺,勸道“將軍,那姜信之也是草莽出身,官府對他是又用又防,我等不如和他談談?”

“食色虎,你想投降?”馬怒視著滕道。

滕不敢看他,臉轉向一邊道“這哪裡說得上投降,不過是識時務為俊傑罷了。”

滕戡則打著圓場道“馬將軍不要生氣,我兄弟也是為弟兄們著想。”

李揮手道“我叔叔還在大王賬下,我等如投降,豈不是讓我叔叔去死?”

滕眼珠轉了轉,然後說道“將軍,即使不能真降,難道不能和談?”

“和談?”

“那姜信之和官府面和心不和,難道不想增加自己的實力?我等可以表示願意說服大王和他結盟,再告知其與其將我們趕盡殺絕,不如養寇自重,想來其會心動的,等其放我們離開,到時候自然是山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

李想了想,點頭道“這倒是個辦法,誰敢前去?”

滕自告奮勇的說道“既然是末將想的主意,就讓末將前往吧。”

“也好,將軍務必小心!”

“養寇自重?”姜德看著舉著白旗的滕笑著問道。

“我等在綠林之中就聽說過梁山威名,如今官府讓我等相爭,明顯是希望你我兩方一死一傷,到時候官府再坐收漁翁之利,將軍乃明白人,即使不願意惡了朝廷,也不該將我等趕盡殺絕啊。”滕自信滿滿的說道。

下面的眾將官中有不少暗暗點頭,都贊同滕所說。

董平性格最為莽撞,第一個出列說道“侯爺,這廝說的也有些道理,官府的確不把我們當自己人看,還請侯爺三思啊。”

“還請侯爺三思!”

這個時候可是站隊,無論心裡是怎麼想的,最少在面上,所有人都在勸姜德要防備官府。

姜德點點頭,對邊上的公孫勝等人說道“昔日我在梁山的時候,就有人勸我割據稱王,我等攻克高麗的時候,也有人勸我為高麗王,但都被我拒絕了。

當今官家雖然有些昏庸,但卻無秦隋之罪,我等雖有些功勞,也無周文之功,何況趙家牧民百年,明君輩出,非大罪不可輕動。”

這話說的極為露骨,一方面表示自己卻有野心,一方面也表示還不是舉旗的時候,眾人聽得暗暗點頭,至於是否有人會去官府告發,姜德卻不擔心,有的時候,不是不知,只是當做不知。

安撫好眾人後,姜德再對滕說道“去告訴李,給他半個時辰,如不投降,就讓他的叔叔為他收屍吧。”

滕被嚇得頭都不敢回的跑回了莫邪山。

莫邪山上的李等人聽滕說了山下的情況,滕戡不解的說道“這樣說來,梁山之人並不是和官府一條心的?”

李則是急道“半個時辰,轉眼就到,吾等奈何?”

馬拍著自己的刀說道“末將願憑藉此刀,護送將軍出山!”

“大軍盡墨,出了山又如何?”滕哼了一聲說道“將軍,我看那姜信之不是人下之輩,大王非天命之人,如今濠州也丟了,廬州又能守多久?將軍如歸了梁山,日後也可保李先生一條性命啊。”

“我看你就是怕死!”馬怒道。

“我這是為將軍著想,你就是想為你哥哥報仇!”

“這麼多兄弟死了,難道就這樣降了?”

“不降統統得死,你難道沒有看到他們軍陣的厲害,近的槍刺,遠的弓射,那槍陣和刺蝟一般,幾乎要七八個兄弟才能換他們一個,如何能戰?”滕不再和馬嗦,對著李說道“將軍,我們都聽你的,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李低頭沉思良久後說道“只怕弟兄們不肯。”

馬再次上前叫道“將軍!不能降啊!”

滕看了一眼邊上的滕戡,滕戡點點頭,二人突然衝向馬,將其掀翻在地,滕喊道“將軍都發了話,你居然敢不聽,當斬!”

李也不想傷了義氣,說道“滕將軍莫要傷了馬將軍...放他走吧...”

馬瞪著李說道“李,你這個叛徒!”

“送他走!!!”

姜德看著打著白旗,自縛繩索的李等人,下馬走上前。

“罪人李、滕、滕戡,率軍士三千七百二十一人,願歸順梁山!”李跪在地上說道,數千人隨著他拜倒在地。

這話說的有水平,不降宋庭,降的是梁山。

“百年之後,必然不讓你等悔於此事!”姜德拔出寶劍,割斷幾人的繩索說道“汝等可自行決定留去,如留,則為我梁山弟兄,入我梁山軍籍,如去,則自拿銅錢十貫,自行謀生。”

得知不但不被坑殺,還可以拿錢走人,頓時一片歡呼聲,李等人也輕吐一口氣,知道安全了。

姜德用了一天的時間打掃戰場和運送傷員回後方,三千多人中最後走了一千多人,剛好剩下約一個團的人,姜德讓李為團長,袁朗見李降了也表示願意投降,再從降兵中挑選了一些人,組建了兩個團,分別由袁郎和李率領,滕和滕戡為副團長,各級軍官由原梁山軍和降兵混編,姜德將其留下守衛後方,自行率軍繼續前往廬州。

且說另外一邊的王慶,此時正在九江鏖戰,九江的宋軍憑藉水軍和王慶打的不相上下,正在焦急的時候,得知了北方的敗報。

李助得王慶召喚,一邊想著如何破敵,一邊走入了大帳,只是剛剛進入,李助就覺得不對,這大帳中實在太安靜了。

李助急忙抬頭,看到王慶等人都已經到齊了,還以為是在等自己,不由告罪道“微臣思慮戰事,來的遲了,請大王恕罪。”

“是啊,李愛卿的確是思慮戰事,只不過這思慮的是如何將我等送給官府做禮物吧?”王慶陰陽怪氣的說道。

李助不解道“大王這是何意?”

王慶拍案喝道“你那侄兒已經獻了濠州城,就等你這叔叔獻上我等人頭,好一同去汴京當大官呢!

來人啊,給我將其拿下!”

左右甲士齊刷刷的從屏風後走了出來,刀斧相對,李助唰的一聲拔出寶劍,高聲呼道“何人陷害我?大王休要聽信讒言!大王起事乃我一手策劃,如何能反?”

王慶一聽也是,疑惑的看向身邊的範全。

這範全是王慶的表兄,原來是房州的獄卒,就是他殺死牢頭幫助王慶越獄的,因此王慶對其極為信任。

範全等人都屬於王慶的外戚,和李助一直不對路,範全其實心裡才猜到這丟濠州什麼的和李沒關係,但誰叫李現在投降了呢,這鍋不給他給誰。

“李助,你且聽真,你那侄兒已經帶著軍士在莫邪山降了宋軍,要不是他早早和宋軍通了關係,濠州如何一戰便破?莫邪山如何一戰就降?分明是你們叔侄先慫恿我等起事,再轉身賣我等好讓你等為官,是也不是?”

王慶一聽,拍案道“我說昔日你為何突然來找我,要我等起事,原來是為了這個,來人,給我拖下去斬了!”

李助被氣的簡直無話可說了,他嘴唇發抖道“昏君奸臣,我倒要看看,誰能拿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說著,李助揮舞寶劍,就往外衝,一群甲士拼命阻攔,卻沒想到李助劍法高超,連殺十餘人直直的往外走。

“軍師留下吧!”一人帶著一群軍士從外面湧了進來,這些人各個帶著繩索,對著李助就丟,李助雖然靈敏,也擋不住數十個繩套,最後被套中掙脫不得。

“好你個雷應春!他日必將好好報答此恩!”李助被壓在地上,咬牙切齒的說道。

雷應春是王慶的姨親,也是李助外戚的一員,被任命為金吾大將軍。

王慶見李助被綁,呼道“拖下去砍了!”

一人這時出來說道“大王且慢。”

眾人看去,是王慶的另外一個謀士左謀。

左謀對王慶說道“大王,如今我國北門已破,廬州空虛,正是生死存亡之際,李助之罪並無真憑實據,如殺恐怕會導致將士不滿,不如先收押起來,等日後退了宋軍,再查實論罪不遲。”

王慶想了想,又覺得有理,便道“好吧,先押下去看管起來,等日後我擒了那李,將這二人一同砍頭!”

等李助被押下去後,王慶對眾人問道“如今之際,你等說我該如何啊?”

王慶麾下大都是莽漢,哪裡說得出什麼,這個時候王慶又開始想李助的好了。

左謀先是暗中嘲笑了眾人一番,然後出列道“大王,廬州乃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昔日三國時期,魏國張遼守衛此處,數次大敗東吳孫權,可知其易守難攻,我軍當在廬州和宋軍決戰,還請大王留一將於此和九江宋軍對峙,然後親率主力回援廬州。”

王慶道“正是此理,範將軍,你和五千兵馬留在此處,其餘人馬,皆和我回廬州!”

廬州

莫邪山後,姜德的兵馬一路勢如破竹,不到十日就連克洛水、定遠等地,到達了廬州城下。

廬州,也就是後世的合肥,境內多山丘,南向有巢湖為憑據,西南部屬大別山餘脈,層巒疊嶂,又水系發達,河流眾多,騎兵難行,易守難攻。

段三娘站在城頭,對著遠方的姜德軍營一陣大罵,然後氣洶洶的下了城牆,對邊上的段五說道“那冤家到哪了,是不是不要咱了,要不咱也跑吧。”

段五簡直想暈過去了,這天下雖大,造反的皇后能跑到哪裡去。

“我說三姐,姐夫肯定會回來的,他就是捨得你,也捨不得這廬州城啊。”

“這個冤家,昔日在段家堡的時候,對我可不是這樣,自從當了什麼大王,對我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要我說,濠州城丟了也好,丟了才能讓他知道自己是個什麼人物!”

段五聽著段三娘的話,臉上只能堆笑,這廬州城中,恐怕也之後段三娘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了。

“報!!報!大王率大軍已經到了新倉了,兩個時辰後便將入城。”一個探馬急急忙忙的跑來說道。

“哈,還知道回來,來人啊,給我點起兵馬,準備迎接大王!”

王慶歸來的訊息,姜德也幾乎同時得到了,姜德對李問道“這王慶如何啊?”

李拜道“和侯爺比,如螢光比日月。”

姜德歪了一下嘴巴,這古人夸人怎麼都這句啊,也不再問,直接道“傳令,準備攻城,賊軍遠來,必定疲憊,我們就給他們聽點響,熱鬧熱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