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你看可行嗎?”趙佶一臉期望的看向蔡京。

蔡京從心裡其實是真的不希望和遼國作戰,上面的趙佶不知道,下面的趙良嗣也不知道,但他卻很清楚宋軍的戰力到底如何。

如果說駐城而守,宋軍有三四成兵力是合格的,但如果要野外作戰,那麼宋軍最多只有一兩成兵力是合格的。

注意一下,是合格,意思是說這些人是可以打仗的,但可以打仗和可以打勝仗是兩回事,而且這些合格的軍士大部分還都在西軍之中。

如果可以,蔡京也希望主持滅遼之戰,只要能滅遼,他這個群臣翹楚在歷史上的定位大概可以和蕭何相比,最少也比那漢末諸葛亮高。

但蔡京是個冷靜的人,要不冷靜,他也沒辦法一而再,再而三的復起,有多大胃口吃多少飯,宋軍要滅西夏,只要穩紮穩打,不難,但要滅遼,在蔡京眼中還是差了不少的。

更重要的是,滅了遼國之後並不是說結束了,還有剛剛興盛起來的女真人呢,熟讀史書的蔡京很清楚這些剛剛興起的北方異族在前期是多麼的戰無不勝和貪婪,去了遼國,宋國能抵擋的住女真人嗎?蔡京是不看好的。

但蔡京畢竟是蔡京,宦海沉浮的他已經失去了勇氣,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位置,他看出了趙佶對滅遼的渴望,他決定以退為進。

“官家,趙大人既然如此有自信,自然是有可能的了,但如要這樣,就先要和女真人結成盟約才行。”蔡京笑著說道。

趙佶再看向趙良嗣,趙良嗣一臉的興奮說道“微臣願往。”

“官家,趙大人畢竟沒有出使的經驗,還是另擇一人,讓趙大人為副的好。”蔡京又道。

趙良嗣一聽,心中可是不大樂意了,怎麼?我還沒有資格不成?但又不敢說什麼,只是心中暗恨。

“那..國庫上?”

“為收復燕雲,微臣必當為國庫斂出錢財!”蔡京一臉正氣的說道,看的趙佶連連叫好。

國策基本上就這樣被定了下來,雖然大方針定下了,但要成事,還要做很多準備工作,趙佶也只是興奮了兩天,注意力就被別的好玩的事情轉移走了,那位遼國使者,被下令好好接待,準備談判和摸清底細,而那位已經快亡國的高麗使者,則是被好吃好喝的軟禁了起來。

無論高麗是姓遼還是姓宋,又或者姓姜,反正,不會姓王就是了。

等趙佶的冊封詔書送到高麗時,已經到了深秋,高麗半島上到處都是收穫的身影,這一年因為戰爭,死了不少人,也荒了不少的良田,總體來說,算是個災年。

由於高麗現在被分為了三塊,三塊的狀況也不一樣,王俁治下大都是山區,產出較少,又有不少貴族逃難到此處,王俁為了拉攏這些貴族,也給了不少好處,因為極為缺少錢糧,此處秋收,自然是大肆加稅掠奪,不過他畢竟是高麗王,雖然加稅,還是給百姓留了口氣。

而在西京等地,被金兵佔領,這些女真人的意識依舊在白山黑水中,所有非女真人統統打為奴隸,就算是為首的拓俊京見到這些女真人也得一口一個主子的叫著,既然連人都是奴隸了,更別說財產了,短短數月,整個高麗北部的富戶、大戶基本都被搶掠一空,更有不知道多少青壯被拉去充軍,短短時日,北地的高麗軍數量增加到了十五六萬,數量多的嚇人。

而在梁山佔領的南高麗,則是另外一幅景象。

開京城中,幼小的王倪被一個少婦抱在懷裡,少婦坐在高位上,不時的低頭安撫王倪。

姜德則是坐在王位旁邊的位置上,兩個座椅位置上幾乎看不出任何的區別,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姜德坐的不是木製的座椅而是後世的沙發,姜德可不願意坐那硬邦邦的椅子,簡直是讓臀部遭罪。

“統帥,各地的人口統計工作已經完成,這是清冊,另外由於輕徭薄賦,財政收入大幅度減少,恐怕會入不敷出啊。”李資謙遞上個冊子說道。

花雕走下去接過冊子,再遞給姜德,姜德翻看了一下說道“人口比我想象中還要多一些。”

按照冊子裡的記錄,人口約有一百七八十萬,這實在是讓姜德有些驚訝了,按照他之前的瞭解,整個高麗的人口應該在三四百萬左右,他現在不過佔據了三分之一,人口居然有一半。

“回主公,這是因為原來不少貴族都有隱藏人口的緣故,自我軍入駐後,輕徭薄賦,又讓各地百姓做主自選官員,打擊土豪劣紳,讓不少貴族都心生感恩,獻出土地人口,故而比之前還多了一些。”吳用解釋道。

“主要是還是因為統帥的輕徭薄賦讓其他兩邊的百姓都紛紛來投,昔日周天子大概也就這樣了吧。”李資謙恭維的說道。

姜德暗中翻了個白眼,這也太會說了吧,到底怎麼回事他當然明白,說白了就是梁山軍到處打殺有劣跡的貴族,把那些佃戶都變成了平民唄。

佃戶之所以願意做佃戶,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沒有自己的土地,但同時也因為做貴族的佃戶其實並不太吃虧,一來是免去了很多苛捐雜稅,二來還能免去一些勞役,和宋國一樣,在高麗當兵也被認為是一件沒前途的事情。

而梁山軍入駐後,情況卻有了很大的變化,梁山的稅收制度是階梯制度,一些貧苦百姓免稅,普通百姓稅收也很低,但對那些貴族地主稅率卻很高,因為梁山軍還沒有什麼人在高麗有財務的,因此也沒有亂七八糟的利益團體搗亂,稅收改革推進的很順利,反正稅官推進不順利的地方,都讓軍隊推進了。

原來的高麗軍隊也大都進行精兵政策,梁山是三方中唯一一個不但沒有徵兵反而在解散軍隊的勢力,這讓梁山軍下的高麗軍軍團人數降低到了五萬人。加上原來的梁山軍,姜德在高麗的兵力此時約八萬人。

“我軍經過幾月修整,傷兵已全部恢復了,又值秋收,正是用兵之時,學生建議出兵交州、馬息嶺!”許貫忠出列說道。

“我軍兵力較少...是否不妥?”李資謙擔憂的說道。

“李大人不懂兵事,如此說也正常,這兵在精不在多,將在謀不在勇,我軍雖少,卻士氣旺盛,訓練有素,反觀王俁,手下多為敗兵,軍心不穩,將帥不和,破之不難。”許貫忠揮了揮袖子,倒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感覺。

“報!!!”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衛士走進來拱手說道“報統帥,濟州島緊急公函。”

“拿上來。”

花雕走下去拿過信函,遞給姜德,姜德看了看,遞給花雕讓他給下面傳看說道“濟州島來信,趙佶的使者已經到了濟州島,最快三日便會來開京,他帶來了冊封的物件,你們說如何對待?”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這是趙佶要冊封主公了!”吳用第一個說道。

李資謙也拜道“統帥救我高麗百姓於水火,理應受到嘉獎。”

姜德嗯了一聲,卻沒表態,許貫忠說道“主公恐怕是擔憂要去開封謝恩的問題吧。”

姜德點頭道“卻是如此。”

李資謙眼珠一轉說道“此事易也,此次冊封,國公必然也在冊封之中,我等可以邊境動亂為由,統帥不往而國公親去,這樣想來宋庭也說不出什麼。”

姜德有些驚訝的看著李資謙,他沒想到這個李資謙的態度轉變的這麼快。

而上面的少婦聽到要把自己懷中的孩子送到宋國去,心中又是害怕又是期待,送到宋國,應該就不會突然暴斃了吧。

姜德思慮了一下說道“我等根基在宋,如輕易拒絕,恐怕我等的梁山將再次面臨重兵啊。罷了,一切等見到宋使再說吧。”

過了數日,宋使在護衛下來到了開京城,當他看到一片太平盛世樣子的開京城,簡直不敢相信這裡真的已經易主,當他看到一隊隊的軍士不時在街上巡邏,而百姓見到這些軍士大都拱手施禮,不由更是好奇。

“這些百姓為何不畏懼甲士?”宋使問道。

“回大人,這些軍士都是護衛城池百姓的人,為何要懼怕呢?”派來接待宋使的高麗大臣笑著說道。

宋使點點頭,他敏銳的發現這些軍士說話都是用的宋話,必然是那傳姜信之的部隊。

一行人來到高麗王宮,宋使一路觀察,發現所有的高麗大臣都沒有什麼悲痛之色,知道這些人都已經變節,不由心中暗歎。

來到大殿,宋使看著上面抱著小孩的少婦和帶著面具的男子,心中怒火漸生,這樣的行為不是亂臣賊子又是什麼,自從此處看,就知道這姜信之不為人臣!

“來者可是宋使?”李資謙出列問道。

“坐者可是宋臣?”這個宋使反問道。

眾人看向姜德,姜德點頭道“吾乃官家冊封的節度使,自然是宋臣。”

“既然是宋臣,吾攜帶皇令來,為何不跪拜迎接?”宋使再問。

姜德呵呵的說道“此乃外域,吾為武將,甲冑在身,不得施全禮,這也是有古例的。”

“那你為何敢高坐!”

“國公年幼,需有人照看,倒是馬大人,你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為難本將,是何用意啊?”姜德哼哼的說道,旁邊的數員戰將一起哼了一聲,如同雷霆一般。

這個宋使不是別人,正是後來讓開封城破的孫傅。

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善言天下事,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也因此宦路亨通。

由於從小靠海長大,他對高麗等國都有一些瞭解,因此被選為了此次的使者。

孫傅根本沒想到姜德居然真的敢反抗他,按照他的想法,只要自己把趙佶捧出來,再表明自己進士的身份,不過是一山賊武將的姜信之應該立刻跪倒在地才是。

“孫大人,官家讓你來有何事?”

“官家有旨,姜信之還不快快迎旨?”孫傅大聲的叫道,希望可以用聖旨壓制住姜德。

姜德看這孫傅還在拿腔作調,看了一眼站在後面的朱武,朱武點點頭走了出去。

“孫大人,我擅自出兵,朝中可有什麼說法?”姜德換了一個話題說道。

孫傅哼道“原來姜大人還知道自己是擅自出兵,不過天恩浩蕩,官家知你是為了被困的宋國百姓才出兵,不但已經原諒了你,甚至還覺得擔起這出兵的責任。”

姜德和下面幾個大臣交換了一下眼神,姜德再問“不知道官家此次來可是冊封王國公的?”

孫傅拿出一卷黃絹說道“此乃官家聖旨,還不拜迎?”

姜德起身抱過不時亂動的王倪就站在那裡拜了一下,孫傅眉毛氣的都要豎起來了,這是何等的跋扈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統帥,有使者求見!”這時朱武一臉詭異的進來說道。

“哦?叫進來。”姜德儘量讓自己的臉不太怪異的說道。

兩三個遼人打扮的人走了進來,先是看了周圍一圈,發現孫傅站在那裡,各自對望了一眼,為首一人對姜德說道“上位者可是姜大人?”

姜德重新坐下說道“本將姜信之。”

那人先是捶胸施禮說道“遼國使者耶律不懈見過姜大人,吾國陛下聽聞將軍神勇,先破高麗,再敗女真,心中實為嚮往,特命在下帶來黃金百兩,白銀千兩拜見,令有冊封文書,望將軍接受。”

姜德玩味的看了一眼朱武,卻看到朱武在那裡微微搖頭,不由覺得有些奇怪,但還是按照之前商量的說道“冊封?吾乃宋臣,如何能受你遼主的冊封?”說著還看了一眼孫傅。

孫傅頓時長吐了一口氣,然後對耶律不懈說道“姜大人乃宋臣,你們遼國的手是不是伸的有點長啊?”

耶律不懈看了孫傅一眼說道“哦?不知道你們給姜將軍什麼爵位?什麼官銜?”

俗話說不蒸饅頭爭口氣,遼宋對立百年,下面當臣子的也是互相看不順眼,怎麼都不願意服輸,孫傅開啟黃絹說道“我朝官家知姜節度使楊威域外,忠君報國,特封為平陰侯!”

“噗呲!”耶律不懈笑了一下,然後道“一個侯爺罷了,有何稀奇,而且還是平陰侯,據我所知,這平陰在山東,你們是要姜將軍回宋國吧,只是不知道到了宋地,將軍還能活幾個春秋,他們趙官家的牽機藥可是很有名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