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個人之力,要完成影響一個國家的革命,何其艱難。別的不說,只是工業化一樣,就讓楊浩一家子費盡心思。

在國內,除了間接控制的各種工廠,打著工業博物館和出口非洲名義弄到的無數二手、老舊生產裝置,並出重金組建許多個資料組整理完善圖紙、生產工藝、管理規章、生產制度、使用說明之外,還收攏大量退休老工人組成裝置安裝除錯顧問組,為乙位面制定工業布局,並照著拼湊起來一座座工廠,然後投影到乙位面去。

三年時間,楊浩也不過是勉強湊夠了乙位面的山東、河北、山西三個省的工業基礎,隨後又擴充套件到東北和河南、江蘇等地界兒,距離徹底完成基礎工業建設,依舊遙遙無期。

這是必須做的事情。他要在乙位面施行的革命工作,一個必不可缺的條件,就是大面積的工業化。必須將農林牧漁一切產業儘可能的工業化,才能締造出足夠數量的工業人口和工人階層。之後,才能從中選拔出先鋒帶頭人員發展為黨員,以他們為骨幹建立起國家領導階層。

經過三年的摸索實踐之後,乙位面基本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工作套路,粗略來說不外乎幾個大步驟。

首先,以國術館統轄的武林人物、鏢師、大俠之類出身的骨幹,與經過嚴格政審考核證明合格的青年士子學生為基幹,組建數以百計的先遣工作組,結伴進入目標省份各個主要州府之中。

武林人物聯絡當地土豪大俠山賊綠林好漢之類的,摸清他們底細調查他們的所作所為,選擇其中較為正面的作為可團結的力量做思想工作,爭取把他們轉化為幫助力量。收集橫行鄉裡為惡之輩的種種罪行證據,摸清他們的行動規律和巢穴地盤,留待清算。

青年士子們則打著士林的幌子結納當地名流士紳,傑出俊才,一樣先尋找可轉化為同志者深交影響,同時調查取證官僚豪紳種種不法勾當,製作名單繪制地圖,悄悄的積累合作力量。

與此同時,他們還將同步對之前加入中國工商總會的工廠主、礦主聯手調查評估,以確定這些人是否真心向政府靠攏。

之前,楊浩向國內各省擴散工商業時,便以利益為誘餌,吸引試圖加入進來的那些人同時遵守制定的一應制度。無論廠礦企業的生產管理、工人福利待遇、工會制度的引入,都是必須嚴格執行的規範。那些只想自己賺錢,卻把工人當成牛馬牲口來使喚,當奴隸來糟蹋的企業主,要麼被開革出去,要麼被勒令整改。

十九世紀末的中國,還談不上什麼民族工業。一共沒多少的工廠礦山多半掌握在官府手中。私人開採的那些數量極少不說,影響也不大。但無一例外的,這些廠礦之中都存在著拿人不當人的現狀,出事故死人那都是尋常。最離譜的事情諸如在本世界時空發生的,徐建寅這位全國都數得著的工業天才,居然被暗算炸死!可想而知有多麼的混亂。

這時代的工廠礦主還是地主老財那一套作風,一方面不肯給工人良好的待遇,一方面卻又拼命壓榨他們的勞動力,最大限度攫取利益。

於是隨處可以看到,每個工廠礦山之中的工人,十幾歲二十來歲,一個個黑瘦呆滯的好像墳墓裡爬出來的殭屍。他們每天吃著跟豬食一樣的東西勉強果腹,基本不穿或者穿著最破的衣服勞作,走動起來如同機械木偶,搖搖晃晃彷彿一碰就可能栽倒不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地主老財們不肯投入資金買先進的生產裝置,更不肯投錢去改善勞動保障,礦井裡經常透水瓦斯爆炸崩塌死人,工廠裡經常出生產事故更是常見。他們除了變本加厲的懲罰工人之外,卻不肯想想如何改善生產環境和工人待遇來提高生產效率。

這種思想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已經根深蒂固。天可憐見,從明朝到清朝五百年裡,稻田麥田的產量始終沒什麼改觀,甚至都比不上宋朝主動從東南亞引進佔城稻那種改進生產力的作為。若不是在明末引進了土豆、地瓜、玉米等耐旱、高產作物,又在康雍乾時期大力推廣,根本都不可能養活後來暴增的人口。

只不過,明朝打下的基礎,清朝拿過來使用,造成曇花一現的所謂"盛世"。那之後官紳統治重新穩定,立即就恢復到明代中後期的封閉愚昧德行。

生產力是文明之根本,當工業興起之時,註定了農業文明的沒落。

洋務運動的興起,也只是滿清統治者被外敵逼迫下的一次應激性的反應,卻並不是真正要搞國家工業化,所以幾十年下來,影響範圍依舊侷限在沿海區區幾個地方。廣大的中國內陸,甚至是靠著沿海的省份地帶,依然該咋樣還咋樣。

直到楊浩親自大力推動工業化,先利誘一部分人由此而富裕起來,慢慢的吸引著全國各地的貪婪地主豪紳加入進來。

從一開始就為他們立下規矩,在購買引進楊氏提供的機器和技工,得到生產管理加工技術的同時,也必須遵循其為首的工商總會定下的種種規章制度。在革命軍控制的區域裡,凡是不肯遵紀守法照規矩辦事的人,抓的抓殺的殺,收拾一頓之後都老實了。另外絕大部分都在楊氏國營大企業的籠罩之下,根本沒反抗的可能。

革命軍暫時到不了的地方,必然會有大量的陽奉陰違。他們覺得楊浩一時半會夠不到那裡,便得逞一時是一時,把派去的工會代表和技術專家架空或者軟禁,甚至還有打殺的。

這些血債,卻都被潛伏在那裡的情報人員給記在小本本上。

十九世紀末的中國,到處交通不便,陸路交通水平連現代的鄉村公路都比不上。敢出遠門的那必須是鏢師之類的武裝力量,另外多半只能推著獨輪車或者兩輪車。

如此條件下,沉重的工業裝置根本運不下去。能夠建工廠的,多半還是水路運輸比較發達的地方。好在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內河航運條件,這也使得三年間開辦工廠的地界兒,已經透過長江、黃河等大航道,深入到山西、陝西、四川、湖南等絕大部分省份的主要州府城市。

文武工作隊的首要目標就是這些城市。

在他們之後,是透過各種途徑輾轉來到革命軍控制區,親身經歷土改之後種種好處的平民和小商小販力量。他們文化水平低,社會影響力小,數量卻很大。這些人至少有一年的參與工作經歷,基本掌握了農村小區域土改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他們為基幹,配合各省跑來當兵退役的革命軍士兵,組成第二梯隊返鄉,形成星火燎原之勢慢慢的影響動搖小範圍。

別看這些人自身力量薄弱,回去後也因為社會地位低下不敢高聲,免得被地主士紳官僚給陷害整死。他們卻能悄悄的綢繆,別忘了他們身後有著強大無比的楊氏革命軍集團。

這些人名義上擔當東面來的各種洋貨、各種小生產裝置、各種先進生產工藝的代理人,開設小店鋪經營小工廠,一點一點的積攢力量,同時暗中擴散革命軍的各種小道消息,發展吸引小市民階層力量。

他們每個人都帶著一臺收音機,能夠接聽來自京城的全國廣播。在這個時代,堪稱神器一般的存在,僅僅是能夠親耳聽到千里之外的聲音,都足夠讓參與進來的人按捺不住。

在短短時間裡,全國各地主要省份州府郡縣,到處都有悄悄聚在一起,豎起耳朵屏住呼吸傾聽放低了音量廣播的人群。那種情景,就好像本世界特殊時期收聽敵臺...。光明一點說,如同八十年代鄉下剛開始出現電視機,不管誰家裡只要有這玩意,一到晚上立即擠滿了人頭,甚至還能趴在牆頭上隔著五六米看一個十二吋的黑白小螢幕---眼神真好啊!

清末的官僚地主土豪的作風,比明末好不到哪裡去。他們看上的東西巧取豪奪也是尋常,市井小民自然鬥不過他們。很是有不少人被搶奪了產業和裝置,收音機什麼的也有被抄沒的,不過之後就擺進了那些官吏土豪家裡。

楊浩的無線廣播能放什麼東西?除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相聲戲曲新聞節目之外,便是大量對革命軍政府政策的解讀,對反動頑固勢力的警告敲打,對潛伏工作人員的密碼指令傳送這些。

不管是買到手還是搶到手的收音機,整天放這玩意,地主老財官吏豪紳們是選擇的聽,可別忘了他們家都有不安分的年輕人啊!他們聽了那些精心編制的節目之後,少不得嚮往革命軍治下的開明、自由、五彩繽紛世界。

年輕人一旦生出外心,那不是棍棒繩索就能約束住的。於是乎不少官僚土豪們紛紛後悔不迭,卻是為時已晚。

與這些"返鄉團"第二梯隊工作人員一起氾濫的,還有革命軍的各種報紙刊物,夾雜在一批批的貨物之中不斷的散播開來,地方官用盡各種辦法也無法阻止其蔓延。

這些鋪墊工作之後,便是革命軍的正式推進擴張。

此時已經連續數次擊敗世界列強的革命軍,名聲之響亮,威脅力之大,早已被眾人熟知。由新編士兵組成的部隊開到任何一處州府,地方舊軍望風而逃,只能保護著自家主子往西逃竄,絕不敢武力對抗。

隨後,這些新兵部隊立即遵照文物工作組的調查小本本,展開對當地土匪惡霸黑暗勢力的清掃作戰。不管你是深山寨子,還是密林中的巢穴;也不管是坐擁堡寨的土豪,還是隱匿湖泊蕩子的悍匪。革命軍訓練有素,擁有一個位面的頂級剿匪經驗做後盾,不管怎麼折騰,最終一個也跑不了。

土匪惡霸流-氓黑勢力掃清,抓捕到的人全部投入到修路挖溝搞工程的勞動改造中。作惡多端民憤極大的那些,被集中起來,與那些民怨沸騰的土豪劣紳一起接受公審,集體槍斃。

安全問題解決,跟在後面的工程兵團和建設領導小組進駐。他們分成小股深入民間村鎮,先假設好了有線廣播,保證上面的精神政策隨時可以讓每個人聽到。隨後,有條不紊的組織土改,重新劃分田地,解放勞動力修路修農田水利,修攔河壩水庫,修發電廠工廠...從各個層次大力推行工業化程序。

楊浩推行的是一步到位式的激進作業,以交通便利的州府為中心,直接劃定新工業區和圍繞的城市區,按照本世界的規模設定未來五十年發展空間。以建設電廠為中心,全面推動以燃煤蒸汽動力、電力為基礎的工業建設。五小工業什麼的那是必備,生產規模卻要比本世界七八十年代要大了許多倍。

這就是為什麼他要在本世界單獨成立一家蒸汽動力企業的原因。他直接繞過原始蒸汽機,推行技術更加先進、輸出功率更高的蒸汽輪機系統。這些系統鍋爐可以使用任何燃料驅動,不管是秸稈還是柴禾,煤炭還是重油,沼氣還是天然氣、煤氣都可以。低於二百度的低壓蒸汽就能驅動起來,直接變壓輸出0V交流或者80V動力電。

中國各省多半都有煤礦,再不濟也能從外地運來,隨著公路的伸展,鐵路的跨進,同步水運的開發,保證初步工廠燃料供應不成問題。

如此一來,以州府為單位的土改和工業建設浪潮席捲到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被調集起來加入集體勞動的人們,同時也有至少一半被劃分到工廠和集體農莊、農場之中。他們白天一塊兒幹活,晚上學習掃盲,接受思想教育,所有適齡孩童被要求進入學校上課,幼兒集中起來進入學員。

再加上管飯、管穿衣管治病,老百姓開玩笑"軍政府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卻是實打實的從內心裡感謝,這日子跟上了天堂沒什麼兩樣啊!

耳濡目染之中,受到影響的年輕人踴躍參軍報名,部分讀書識字的進入學校成為積極分子,進入工廠成為技工學徒,慢慢的形成一個聯絡密切的穩固中間階層,替代原有的宗族士紳官僚勢力,掌握區域執政和影響權力。

堪稱改天換地一般的改革大潮席捲過後,整個新區會完全變了一個模樣。條條大路溝通府縣鄉鎮,大量水庫河流被梳理截留,蓄水發電。所有農田被重新劃分並開挖水利溝渠,並培訓出農業機械技師負責統一播種管理。大量勞動力被解放出來參與到新城市建設,新工廠建設,水陸交通建設等等專案之中,看上去似乎沒完沒了。

可以說,只要這一遍工作過去了,舊勢力基本沒機會再反撲。哪怕沒有被清算的地主,手裡只有土地,要麼被迫加入到農業合作社之中接受統一管理排程,要麼死守著不動彈,結果就是僅有那每畝百十斤的糟糕產量,卻依然沒有人耕種。荒廢還不行,任何人的土地撂荒超過一年,都要被政府收回。到最後,他們只能無奈的接受現實。

這樣的推進方式所需要的資源是空前的,首先是人力。要想充分發動群眾,引導群眾,教育群眾,必須有足夠多的引導者。一個省百多個州府,起碼要投進去一萬多人的工作隊才能覆蓋過來。相應的需要十萬兵力才能保證他們的安全無憂。

其次是物力。十幾萬兵馬的耗費其實還算不上大,最大頭的是所有修路、修工廠等建設開支。必須滿足參加勞動的千百萬人口的糧食和工具,各種工程機械拖拉機卡車,一個省的學校建設和幼兒園,醫院養老院,以及政府辦公樓等等。

即便是楊浩從一開始就規範了,每一級政府辦公樓的建築規模和圖紙,每一座學校的建築工程,醫院工廠等等,一個省砸一億兩白銀進去,也就是勉強能執行起來。

好在這三年時間,他已經積累起來無數的真金白銀,又有帝國主義列強的慷慨解囊,讓軍政府有了大肆發行紙幣的底氣。在新革命區推開金融系統,發行紙幣推動政府信用,同時以後方數省建成的工商業力量投入進來,不需要出口帶動,自然能形成規模化的經濟運行。

楊浩純粹是集中全域性之力,一個省一個省的推進。壞處是速度特別慢,前期投入大的令人咋舌。好處是一省落實,就不必擔心再出反覆。並且立即多一個省的有生力量,再攻略下一個省時,能增添一半的助力。

以此形成滾動式發展,一年一省,兩年兩省,三年四省,四年八省,五年,就要滾動到全國了。

開始的時候,無論是革命軍政府還是各省督撫,乃至列強都看不明白楊浩的套路。他們覺得這傢伙是不是腦袋有問題啊?數以億計的資金投進去搞土改,那麼強大的軍隊卻不用來開疆拓土,這是膽小呢還是沒經驗?

他們都在用當皇帝的思維套路往楊浩身上扣,結果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直到他開始經略河南與山西之時,費盡周折才恍然大悟。

隨後,便驚悚膽寒!

他們看到了什麼?中國革命軍每一個戰士,都親身參與了剿匪作戰,獲得基礎經驗;參與土改作業,成功融入百姓之中,形成軍民一家親,把"人民子弟兵"的形象深入人心。由此導致部隊成為楊浩和軍政府的堅定擁護者,同時帶動更多的年輕人踴躍參軍,徹底改變"好男不當兵"的惡俗,轉為"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的正面。

幾乎所有基層民眾都支援愛戴新政府,熱火朝天的投入到基礎建設勞動當中。千萬人爆發出的合力能叫天地變色!中國人口眾多的優勢被展現出來,所有列強徹底絕了侵略進來的心思!

他們更加的擔憂,一旦楊浩完成全國改革之後,整個中國九成中青少年擺脫文盲,並締造出千萬計的工人,那時的中國到底會擁有多麼可怕的底蘊實力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