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的夜裡,狡狐來到庭院堂前時,陳修早就已經恭候著。

所以呢,狡狐的眼神也有些柔和。

不光是因為兒子的知禮,而是他昨日為了回答神童夏侯榮的各種問題,口乾舌燥了好久。

是的,當看到夏侯榮的那一刻,狡狐就能猜到,他的兒子是什麼辦法,知道崔琰被下牢獄的緣由。

這也是他教導的一部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教導孩子也一樣。解釋再多書籍上的學識,都不如讓孩子親自去摸索,透過實踐得出答案,更能得融會貫通。

“修兒,可思有所得乎?”

施施然的坐下,狡狐側頭,看著這個心裡越來越滿意的兒子。

“回阿父,孩兒有。”

陳修點了點頭,應聲。遲疑了下,然後又壓低了聲音,用兩個人才能聽得到的聲音,說道:“阿父,孩兒以為,崔先生恐怕難有善終也。”

嗯....

一個很長的鼻音,狡狐捏著鬍鬚,揚了下下巴,示意陳修繼續將此推斷的理由說出來。

“孩兒的依據,有二。”

得到鼓勵的陳修,也不再遲疑,直接將心中所想滔滔不絕,“其一,孩兒曾經受學於崔先生。是故,得知崔先生性情剛正不阿,絕不會為無謂之罪,辯解或曲意奉承。”

“善。”

狡狐點下了腦袋,嘴角微翹。

雖然這個其一,整個鄴城的官僚佐吏,都能推斷出來。但是也能證明了陳修的觀察辦法是對的:從一個人的品行中,推斷出一個人的行舉。

是的,崔琰的性格,決定了他無法得到善終了。

因為他被罰為徒隸,真的很冤。

初,崔琰嘗舉薦鉅鹿人楊訓入仕,曹老大以禮徵召了楊訓。等曹老大變成魏王的時候,楊訓上書稱讚曹操的功績和盛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此有人譏笑楊訓虛偽地迎合權勢,認為崔琰薦人不當。崔琰看了楊訓的上書後,便寫信給楊訓說:“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

本意是諷刺那些批評者,好譴責呵斥,而不尋求合於情理。

但是呢,卻有人卻說崔琰這是在誹謗曹老大。是故魏王曹操的暴虐,又一次出現了。直接將官職是中尉的崔琰,罰為徒隸。

崔琰是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乃當世不可多得的大丈夫也!

怎麼可能屈服於欲加之罪!

在受罰的時候,言行自若,半點屈服之意沒有。

這也就讓人預見了他的結局。

魏王曹孟德,如今的權威,是無人能挑戰的。陳恆今日還知道了,曹操已經讓人去給崔琰說:三日期訊息。

也就是,三日之內,不屈服,就殺之!

“其二呢?”

狡狐心中為崔琰嘆息了聲,又將心思轉到了教導兒子上。

“其二,孩兒聽聞過,南陽婁子伯為何亡故。”

陳修的聲音更小了,幾乎細不可聞。

這次,狡狐聽完,卻沒有點下了腦袋。因為陳修這個理由,和其一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不外乎,一個是根據崔琰的性格;另一個是關於曹操的性格。

這也讓陳修有些不安。他從其父神色中看出來了,陳恆對他的其二並不滿意。

難道是因為其二的言辭,誹謗了魏王?

他暗自思慮著,心裡沒有答案。

還好,陳恆沒有讓等太久。

這只狡狐,終於圖窮匕見,將為什麼讓陳修去猜測崔琰的結局,給問了出來,“修兒可曾思慮過,汝若是崔季,當如何避免邪?”

是的,這才是陳恆的本意:傳授仕途上的權謀之道,給世之狡狐勢力圈子的繼承人,開啟一扇窗。

看到權力本質的窗!

因為崔琰若是想避免,魏王曹操的酷虐,只有一條路:擁有讓魏王曹操不敢酷虐的實力!

不是曲意奉承,更不是蟄伏隱忍。

隱忍,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因為命運,仍然掌握在別人的手中。

別人日後想酷虐,依然可以酷虐!

這種答案,如今的陳修是不可能懂的。

不過呢,陳恆也沒指望他現在就懂。所以在問完了以後,不等陳修回答,又繼續開口,一臉的嚴肅,“修兒,汝務必記住阿父今日之問。日後若思有所得,亦無須告訴阿父,汝自知即可。”

的確,這種答案,不管陳修未來能不能懂,都是不能說出口的。

說出口了,就是變成第二個崔琰。

或者是比崔琰更慘。畢竟魏王曹操現在的暴虐,是針對崔琰一個人,而不是整個崔氏。

“諾。”

陳修也變得嚴肅,很正式的起身給陳恆行禮,“孩兒謹記阿父之言。”

擺了擺手,讓陳修不必行繁文縟節,陳恆繼續用很嚴肅的表情,“嗯。修兒,阿父今夜再讓汝去思二疑,亦是最後二疑。汝有三年的時間,去尋找答案。”

三年的時間?

是什麼答案,需要那麼久的時間?

陳修先是睜大了眼睛,馬上的,又反應了過來,重重的點下腦袋。

“諾。請阿父賜問。”

幾乎是一字一頓的,陳恆在陳修的耳畔,輕輕謂之:“淮陰侯韓信,為何被夷三族邪?王莽,初賢名朝野皆仰慕,被譽為‘周公再世’,為何篡漢後天下皆討之邪?”

說完,不等陳修反應,便自顧離去。

他也無需再多說了。

因為他將己吾陳家的期待,世之狡狐勢力圈子的未來,都放在了這兩個問題裡。

陳修若是能將這兩個問題的本質,都弄明白了,也就會懂得了,自己的未來人生道路,該怎麼走。

三日後,崔琰之事,落下帷幕。

魏王曹孟德令曰:“琰雖見刑,而通賓客,門若市人,對賓客虯鬚直視,若有所。”

以此為由,賜死崔琰。

而這件事的後續,並沒有就此塵埃落定。

不光是世人為崔琰的冤屈不平,更是一些有心人,都有了些想法。

比如對陳恆而言,比如對司馬懿而言。這兩個人,都從這件事中,看到了一個契機。打壓彼此的契機。

對於深諳權謀的才智之人來說,任何事情,都要嘗試著因勢導利,讓其變成往著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