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俊飛昇之後,其所建立的大辛國倒是流傳了一段時間,帝俊的子孫都繼承了帝俊高辛氏的名號,以統治天下。

帝俊時代,人族崇尚修仙,而從軒轅時代開始,經過多年的推廣和修改,修仙已經標準化,而人族修士的壽元於修為掛鉤,而這些修士則被稱為煉氣士。

修仙四大境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煉精化氣屬於最基礎的煉氣築基,有些散人門派對此有些細分,甚至還有後天先天之分,不過也只是小境界劃分的細,萬變不離其宗。

煉氣圓滿,體內變會結成金丹,有金丹才進入煉氣化神,準備修出元神。人族孱弱,無法一步修出元神,所以在金丹之上先修陰神,陰神圓滿,方可煉神還虛。

煉神還虛,抱元守一,一切入於虛空之中,一切圓明,返本歸根,明心見性。乳哺溫養陰靈魂,陰神化陽,煉就純陽之神,陽神出竅,不懼陽光,於常人無異,亦可稱為元神。

煉虛合道,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功成道備,可謂是半仙地仙之體,成就地仙或要渡劫,又或積功累德,一切圓滿方可脫凡入聖,成就天仙之位。

金丹修士可有八百壽命,而元神修士壽元三千,修成地仙可享壽元五千餘年,如果還有什麼天地靈物增添壽命的話,其壽元增添幾千載也並非困難之事。

各大境界劃分清楚,種種修仙功法也在人間流傳,不過修仙看資質,並非所有修士都可成仙了道。

雖然在帝俊時期,甚至各個高辛氏時代,有不少人族修士成就天仙,可作為天下皇族的高辛氏家族在帝俊昇天之後,便再也難有驚豔才絕的人物。

這些皇族中或有於修仙路上修為又成,也有堪稱一代雄主的帝王,但卻沒有如帝俊軒轅一樣兩者相容的帝王。從帝俊之後,繼位的人王就沒有一個修為超過金丹,壽元八百過滿的王者。

十一代帝王,直傳十代,除了三位修成金丹外,剩下的七位平均在位時間不過百來年。而那三位修成金丹帝王之中,有一位進天資聰慧者想要突破金丹之境,卻走火入魔而死,這不得不讓人惋惜。

不少其他勢力的高層不乏修成元神成就地仙的煉氣士,可皇家十一代帝王卻沒有一個修行有成,這是皇家沒有資質嗎?

事實並非如此,皇家可謂是大辛國第一大家,不僅佔據最大的資源,而且有著老祖宗帝俊的血脈,有怎會沒有資質。除了登基的帝王外,其他旁系的修士不乏元神境強者,甚至也誕生出了一兩位地仙一級的老祖,所以說姬俊家族沒有修仙資質是不成立的。

在直系皇室屢次出現問題之後,共主之位便旁系流落到一支旁系手中,而繼承帝位的乃是一位元神境界修士。本以為這次皇位更迭會讓政局平穩下來,可讓人恐懼的是,這位年歲一千年的帝王在繼位一百年後便出現了天人五衰的劫難。劫難未過,最終死於非命。

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眾人,人王之位天下共主不是那麼好當的。在這之後人們便漸漸明白,人族共主乃是人族氣運因果糾葛之所在。

大量的因果和人道氣運對於凡人來說還沒什麼,可對於一般煉氣士來講卻屬於毒藥了。在人道信念和人族因果的糾纏下,非天地真龍,難以鎮壓。而沒有帝皇命格的煉氣士強者坐上共主之位,只會讓自己的修為毀於一旦。

畢竟修真修仙講究超脫逍遙,因果糾纏越多,只會讓他們的道心蒙塵,如果是金丹境的修士還不明顯,畢竟金丹還處於煉體煉氣狀態。而到達了陽神元神一級,便是要涉及靈魂精神真靈方面了。

氣運因果匯聚在修士的元神之中,如何能讓其元神圓滿無漏無取呢?紅塵迷昧,稍有不慎就要墜入輪迴。

修士並非不能做人王,一般的諸侯或國主尚可擔任,但要是成為人族共主,那麼非真龍命格不可鎮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人間無有真龍,因為皇位頻繁的替換,使得人王高辛氏一族漸漸失去了控制力。洪荒地界其他大陸和大辛脫離了藩屬關係,而即便是中洲內部更是讓諸侯權重,內部不穩,高辛氏一家逐漸有名無實。

天下無真主,諸侯共逐之。

…………

…………

帝堯,陶唐氏,母曰慶都,生於鬥維之野,常有黃雲覆其上。及長,觀於三河,常有龍隨之。一旦,龍負圖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採,鬚髮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其狀如圖。及長,身長十尺,有聖德,封於唐。夢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歸之。

大辛陷入一定時間的戰亂,有真龍降生,而唐堯便是平定中洲戰亂的能主。

堯有賢德,唐地亦有勢力,成年之後,開始討伐周圍不臣以擴大自己,不斷養望修德。數十年後,在中洲諸侯的共同推舉下,唐堯代高辛氏末代人王帝摯為共主,定都平陽,國號為唐。

姬俊家族勢大,即便是唐堯為真龍可為共主也不敢滅,故登基為帝後,帝堯便封帝摯於高辛。

高辛是姬俊家族祖地,帝俊崛起之所在,在大辛國中的地位僅次於都毫,所以將帝摯封於高辛,不滅姬俊一家,也是對政權的平穩過渡。

唐國建立之後,唐堯學習帝俊讓自己的勢力範圍就在中洲大陸。畢竟他的人王之位是其他諸侯共同推舉出來,並非是如軒轅帝俊一樣打出來的。也不是像少昊顓頊那樣正常繼承得來。

國內其他諸侯勢力太大,攘外必先安內,他可不想在自己國家尚未安寧的時候去征戰四方。

毫無疑問,帝堯的大唐比大辛的影響力小了不少,更不論和軒轅顓頊時代相比。並非是帝堯無能,和其他幾個聖王相比,帝堯並非是大能轉世,而是人族氣運誕生出來的真正人王,只不過帝堯先天有些不足,無法達到軒轅他們那個高度罷了!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