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總統官邸。

芬蘭自獨立以來的第四任總統卡利奧正在召開國務會議。

卡利奧召開的這次緊急國務會議,全部議題就只有一個:如何應對蘇軍入侵?

等與會的閣僚以及部長到齊之後,卡利奧便立刻示意國務秘書可以開始了,國務秘書便立刻將剛接到的關於曼納海姆防的最新戰報通報給與會高官。

“先生們,剛剛接到前線的急報,曼納海姆第二重防線已經遭到蘇軍突破,眼下蘇軍的裝甲兵團已經越過了基裡洛夫斯科耶,正沿著七號公路向著維堡方向快速挺進,此外,蘇聯空軍也已經開始了對維堡的狂轟濫炸!”

國務秘書的這一席話,猶如一滴水落入油鍋,在座的閣僚部長瞬間就炸了。

“什麼?曼納海姆的第二重防線已經失守了?不是說可以堅守至少半年麼?怎麼才三天就失守了?怎麼搞的嘛?”

“西拉沃斯這傢伙究竟在搞什麼。”

“這次是曼納海姆元帥坐鎮指揮。”

“對了,曼納海姆元帥呢?他怎麼說。”

“沒錯,曼納海姆必須給我們個交待!”

看著群情激憤的閣僚部長,卡利奧的臉色立刻冷下來,沉聲說道:“先生們,我很遺憾的通知你們,芬蘭元帥曼納海姆已經被俘,眼下正被關押在蘇聯紅軍設在基裡洛夫斯科耶的臨時監獄裡,至於西拉沃斯麼,很可能已經陣亡。”

“什麼?西拉沃斯陣亡了,曼納海姆也被抓?”

“上帝,這又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這樣子?”

“該死,必須追究曼納海姆和西拉沃斯的責任!”

聽到這個訊息,與會的閣僚以及部長立刻就懵了。

卡利奧敲了敲桌子,示意眾人肅靜,接著說道:“當務之急,不是追究西拉沃斯或者曼納海姆的責任,而是如何度過這場危機!由於曼納海姆的第二重防線的潰敗太過突然,以至於駐守在第二重防線上的芬蘭國防軍主力撤不下來,所以,現在,以維堡為核心支撐的第三重防線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兵力以及物資。”

這就是芬蘭所面臨的最大的困境——兵力不足!

芬蘭畢竟是個小國,全國常備軍的兵力只有區區七萬,蘇芬戰爭爆發之後,經過全國總動員之後,也就二十萬,由於曼納海姆防線是依託卡累利阿地峽分為前後三重,當第一重防線失守後,芬蘭國防軍的主力就部署在了第二重防線之上。

如果第二重防線也像第一重防線那樣,一點點的失守,那麼既便最終失守,芬蘭國防軍的主力也可以從容後撤,就仍然有機會依託第三重防線站穩腳跟,可是,現在,第二重防線卻突然間潰敗,芬蘭國防軍主力根本來不及撤退,立刻就放羊了。

這樣一來,曼納海姆的第三重防線就很難再發揮有效作用了。

停頓了下,卡利奧又道:“若不出現奇蹟的話,維堡將在五天內失守,最多半月,蘇聯紅軍的裝甲叢集就將會兵臨赫爾辛基城下!先生們,現在我們該討論一下遷都的問題,我覺得應該將首都遷往瓦薩。”

聽到這話,閣僚和部長們一下又炸了。

“不行,瓦薩只是個小型的港口城市,怎麼能作為芬蘭首都?”

“我同意,瓦薩雖然只是座小城,但是與瑞典只隔一道狹海,而且現在狹海封凍,所以很容易獲得來自於瑞典志願軍的援助。”

“我反對,為什麼不試著蘇聯人合作?”

“該死的,你是想出賣芬蘭的主權嗎?”

會議室裡吵得不可開交,卡利奧也只能夠撓頭。

徐銳這只是蝴蝶在卡累利阿地峽扇了兩下翅膀,結果在歐陸捲起了一場滔天颶風!由於蘇軍在蘇芬戰爭中取得了遠比歷史上更為徹底、更為快速的勝利,致使蘇芬戰爭的結果比歷史上大相徑庭,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

訊息傳到西歐時,英國首相張伯倫恰好在巴黎。

張伯倫這次秘密造訪巴黎,只是為了跟法國總統勒布倫再次確定應對德國的方略,因為德國在吞併了蘇臺德地區以及大半個波蘭之後,並沒有收手跡象,而是變得更加貪婪,對於鄰近的比利時、荷蘭、丹麥等國都露出了領土野心。

德國的擴張野望,給英法兩國造成了極大壓力。

參與這次會晤的除了張伯倫跟勒布倫以外,還有法蘭西陸軍元帥貝當,沒錯,就是法國投降後出任維希傀儡政府元首的那個貝當元帥,不過在這個時候,貝當元帥還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英雄,因為他的戰績就是凡爾登戰役。

由於英法兩國的外交重心都壓在德國身上,所以對於蘇聯與芬蘭之間的戰爭,無論張伯倫還是勒布倫,都不怎麼關心,因為芬蘭就算真被蘇聯給吞併了,對於西歐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但是德國一個細微動作,就可能徹底顛覆歐洲的權力格局。

經過討論,張伯倫、勒布倫跟貝當三人得出一個一致的結論,那就是納粹德國已經成了氣候,這個時候最為忌諱的就是跟他正面硬剛,而應該禍水東引,儘可能在蘇聯跟德國之間製造熱點事件,最終引誘蘇德開戰。

不過要想達成這個目標卻不易。

貝當說道:“透過對波蘭的瓜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納粹德國跟紅色蘇聯之間是存在著某種默契的,若不能打破這種默契,我們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只能是往納粹德國嘴裡送菜,而無法引誘納粹德國對蘇開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說的是。”張伯倫扼腕嘆息道,“波蘭這件事,是我失誤了。”

波蘭滅國,張伯倫確實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在九月初德軍大舉入侵波蘭之時,張伯倫雖然偕同勒布倫第一時間對德宣戰,但是只是宣戰,並沒有真正派軍幫助波蘭抗戰,結果導致波蘭被德國夥同蘇聯瓜分。

張伯倫的初衷是拿波蘭當誘餌,希望蘇德兩國會因為分贓不均而打起來,這樣,以英法兩國為首的老歐洲就能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結果卻讓他跌破了眼鏡,蘇德兩國非但沒有爆發戰爭,而是其樂融融的瓜分了波蘭。

這起事件,也對張伯倫的威信造成了嚴重削弱。

所以現在,張伯倫在老歐洲內說話已經不好使。

正因為這,張伯倫才會跑到巴黎跟勒布倫會晤,要不然他只要一個電報,勒布倫就得屁顛屁顛到倫敦,跟外省總督回國述職一樣去覲見他。

停頓了下,張伯倫又道:“要想讓蘇德翻臉,確實不易。”

話音剛落,勒布倫的秘書忽然進來,將一紙電報遞給他。

看完這紙電報後,勒布倫立刻大喜過望,說:“真是太好了!我們正打瞌睡呢,結果就有人給我們送枕頭來了。”

貝當問道:“總統先生,怎麼回事?”

“你們還是自己看吧。”勒布倫說完,就把手中的電報遞給張伯倫,旁邊的貝當便也側過頭來一起看,看完之後,兩人卻有些懵。

貝當說道:“總統先生,這有什麼好的?”

張伯倫也憂心忡忡道:“蘇軍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突破曼納海姆防線,兵臨赫爾辛基城下也是指日可待,我們已經來不及出兵干預,這時候甚至就連援助武器裝備也已經晚了,芬蘭被蘇聯吞併已經不可避免,這簡直是危機,勒布倫你怎麼反而感到高興?”

勒布倫卻搖搖頭說道:“危機危機,危險之中往往也蘊含著轉機,蘇聯吞併芬蘭,從地緣上講,對於歐洲原有的格局固然是個嚴重挑戰,但是受影響最大的,卻並不是我們,而是希特勒的納粹德國。”

貝當不解的道:“總統先生,這話怎麼說?”

勒布倫又說道:“因為斯拉夫人貪婪成性,他們對於領土的野心似乎是永無窮盡的,順利吞併了芬蘭之後,他們就極有可能將矛頭對準瑞典,藉口都是現成的,因為瑞典派出志願軍參與了蘇芬戰爭,所以,蘇瑞戰爭幾乎一定會爆發!”

“唔。”貝當恍然說道,“這個可能性確實非常大。”

這時候張伯倫也反應過來了,說道:“真要是這樣,不僅是瑞典,就連挪威也將面臨紅色蘇聯的極大威脅,而挪威不僅是德國重要的鐵礦石資源供應國,更是德國的軍事盟友,為了保證挪威的安全,德國必然出兵瑞典!”

貝當皺眉說道:“那麼問題來了,如何保證瑞典不會成為第二個波蘭,不會被蘇聯、德國心照不宣瓜分呢?”

張伯倫和勒布倫便立刻沉默了。

好半晌之後,張伯倫才又說道:“無論瑞典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波蘭,對於我們來說,這都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蘇德兩國能夠毫無芥蒂的瓜分波蘭,並不意味著他們也能夠毫無芥蒂的瓜分掉瑞典,萬一打起來了呢?所以無論如何值得一試。”

勒布倫也道:“是啊,萬一打起來了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