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中山國,上蔡城。

在上蔡城的西北,有一座大宅院,長達大半條街,極土木之盛,飛簷走壁,氣勢恢宏。

紅漆大門前,座落著兩個巨大的石獅子,門上懸著一塊大匾,上面四個鎏金大字:“上蔡甄府”。

上蔡甄府,是整個中山國最富的大戶,乃至在整個冀州都是數一數二,所以即便是府邸修得高調而張揚,城中也覺得是理所當然。

甄府老主人甄逸,原本是上蔡令,七年前已去世。甄逸長子早夭;次子甄儼曾舉孝廉,闢為大將軍掾,任曲梁長;三子甄堯,曾舉孝廉,繼任上蔡令。甄家不但累世為官,而且也把握著大半個冀州的商業命脈。自董卓之亂以來,甄儼辭官歸鄉,專心為商。

甄家的生意,幾乎滲透了各行各業,不過主要還是以糧食、鐵器、鹽這些重要物資為主,尤其是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更是大發戰爭財。

一間雅緻的書房內,甄儼正端坐在書案之前,在一方硯中慢慢的研磨著墨汁,不過正在奮筆疾書的卻另有其人,是一個年紀約十歲的小蘿莉。

只見這小蘿莉雖只十歲,卻是肌膚勝雪,眉目如畫,按照公孫白的說法就是小小年紀就長得禍國殃民,遠遠甩奧運版的林妙可九條街,如果她打十分的話,奧運版的林妙可就只能打六分。

小蘿莉正在聚精會神的在宣紙上書寫著,如黛的秀眉微蹙著,長長的睫毛微微的顫動著,讓人一見就油然而生憐惜之情,宣紙上的篆體字,秀麗而端莊。令人歎為觀止。

甄儼一邊幫這小蘿莉磨墨,一邊暗自讚歎:“郡內名士劉良言五妹當貴不可言,看來絕非虛言。光這手好字,就非尋常男兒可比。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舉也。”、

這個小蘿莉正是被曹植讚歎為“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的甄宓。

正讚歎間,一名家將急匆匆的奔到門口。卻不敢打擾甄宓寫字的雅興,輕輕的走到甄儼身旁,對著他耳朵邊輕聲的說了些什麼,甄儼立即臉色大變,隨著他匆匆走了出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屋內的甄宓似乎全然不察,依舊在宣紙上奮筆疾書,她在寫的赫然是《無衣》。

……

“好鋤頭,亭侯造,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鋤頭挖不倒!”

“曲轅犁。一犁頂十牛,犁耙中的戰鬥犁!”

“亭侯出品,必屬精品。亭侯菜刀,為你量身打造,切菜割肉,殺人放火,居家旅行,必備之利器!”

大街之上,幾個正在販賣鐵器的走販正在大聲吆喝著,四周圍滿了前來搶購的百姓。

甄儼端坐在馬背上,眉頭微皺。沉聲問道:“如此花裡胡哨的吆喝,必然華而不實。為何不將其趕出上蔡城?”

那家將苦笑道:“問題是,他們賣的東西是真的好。那菜刀砍肉骨頭不卷刃。那鋤頭也是極其堅韌耐用,尤其是那曲轅犁簡直就是別開生面的設計,用過的百姓言使用曲轅犁犁田的效率能提升三成以上。他等賣的既是貨真價實,小的也不敢驅趕。”

商亦有道,作為富甲一方的甄家並非靠欺壓百姓起家,對於這種貨真價實的買賣,即便這群商販喊得再,也只能聽之任之。

甄儼疑惑的哦了一聲道:“你去買幾樣給我看看。”

很快,幾樣鐵器被呈在甄儼面前,甄儼一一拿起來細細端詳,臉上露出凝重和驚訝的神色,不住的讚歎道:“好手藝,好鋼料!”

當他看到那烏黑的曲轅犁時,忍不住拍案稱絕:“設計此犁者,真神人也!”

他轉身問向那名家將:“這些鐵器從何處而來,速速打聽清楚,重重有賞!”

那家將急聲道:“已經打聽清楚了,這些鐵器均來自右北平郡土垠城。”

“土垠城?”甄儼念著這三個字,腦海裡突然靈光一閃,急聲問道,“他們說的亭侯可是廣寧亭侯、護烏桓中郎將、右北平郡公孫太守?”

那家將道:“正是,聽聞這曲轅犁也是亭侯親自設計出,而這些鐵器均為亭侯府聚集工匠打造。”

甄儼思索了半響,突然急聲道:“速速備車馬,我要去土垠城一趟,親自拜訪廣寧亭侯!“

**************

在春的季節,有人思春,有人叫春,自然也有人在做與春相關的事情。

像土垠城第一浪子郭嘉,在這春心蕩漾的時節,自是在紅香閣廝混。公孫白曾好心勸他說一門媳婦,卻無果。對於郭嘉這樣的浪子,似乎不願為了吃雞蛋而養雞,還是買來的省事。

不過,幸虧像郭嘉這樣的人不多,所以土垠城內幾個有名的媒婆都很忙,王婆就是其中之一。

俗話說,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王婆每次說媒時都會將託媒者誇耀一番,但是今天前來的託媒者陳老五似乎連她都看不上。

陳老五看起來年近四十歲了,不過對於土垠名媒王婆來說,年齡不是問題,身高不是距離,但是這託媒者陳老五的確是長得太磕磣了一點,又矮又瘦年紀大不說,而且皮膚黑得像炭一樣,腦袋上的頭髮亂得像雞窩一樣不說,那鬍鬚也長得像亂草一般。

作為一個名媒,並不是什麼樣的媒都接都去說,像這樣的賣相,很顯然是來砸她的招牌的,所以她的臉色很難看,只想三言兩語把陳老五打發掉。

“貴庚?”她冷聲問道。

“二十五。”

王婆的雙眼瞪圓了,真是未老先衰啊,怎麼看都像四十五,不過她並沒糾結,而是繼續問道:“在城中有商鋪嗎?”

“沒有。”

“家中可有直系親戚為官?”

“沒有。”

“在城中可有自己的房舍?”

陳老五無奈的答道:“沒有。”

王婆終於不再願意浪費時間了,下起了逐客令:“抱歉。張家姑娘也是好人家的女子,人又長得水靈靈的,可過不得苦日子。”

陳老五冷笑一聲站了起來。自言自語的說道:“我只是個亭侯府天工營的一級鐵匠而已,看來是真高攀不上了。”

話音未落。王婆已然騰身而起,猛的一把將他牢牢抓住,笑眯眯的說道:“死鬼,怎麼不早說,來來來,年輕人要有耐性,坐下好好聊聊。我家閨女今年也十四了,長得比張家那磕磣的閨女好看多了。而且胸大屁股大,保準能給你生兒子。”

……

公元193年,遼西郡太守劉和奔往昌黎城正式赴任,閻柔和鮮于輔相從。同時在公孫白的薦舉之下,原徐無城縣令黎醛被劉虞任命為遼東屬國國相。

隨同而去的還有張郃的太平軍,鎮守遼西東北部與遼東郡及遼東屬國交接處一帶。太平軍除了防止鮮卑人跨過長城南下,以及百姓暴亂,山賊劫掠,還有兩個重要任務:其一是防止遼東的公孫度入侵,其二則是震懾劉和與閻柔等人。防止其作亂。

這樣一來,三郡的政治局面得以穩定,右北平郡乃至上谷、漁陽、遼西及遼東屬國。進入了漢末經濟大發展時代。

劉虞的94的政治值充分得以發揮,在他的號召下,幽州北部的荒地得到大量開墾,包括右北平郡內的許多遊牧為生的烏桓人也開始墾荒種田,由畜牧業向種植業轉化。而採鐵和制鹽業也蓬勃發展,漁陽的鹽和鐵礦,還有右北平郡內的鐵礦,都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幽州之地,鐵礦豐富。尤其是漁陽和右北平郡為甚,不過原有的冶鐵業卻遭到全面的禁止。大車大車的鐵礦石。源源不斷的送到了土垠城外的冶鐵營。

冶鐵營歸亭侯府所有,在土垠城外的兩三裡外。這裡有幾十間房舍,和一個方圓達數百步的大院,左邊堆放著如山的鐵礦石,右邊則整齊的碼放著冶煉好的鋼錠。

每天都有馬車來來往往,進出冶鐵營,有的是送鐵礦石的,也有的是來拉鋼錠的。雖然有人奇怪為什麼這裡的既然是冶鐵營,為何不見冒著黑煙的高爐,只見到鐵礦石進去,鋼錠出來,但是亭侯府的事情,也沒人敢細問。

重要的是,這裡的鐵礦石賣價是最好的,至於鋼錠,一律不外賣,全部送到離冶鐵營不過百步外的天工營。所以即便原有的冶鐵業不被禁止,也不得不放棄,他們既出不起亭侯府的價錢來購買鐵礦石,而且冶鐵質量極差,也沒人買他們的鐵塊。

天工營,取巧奪天工之意,即亭侯府所建的工匠營,主要以鐵匠為主,也有不少木匠。這裡彙集了幽州境內最優秀的鐵匠和木匠,當然造出來的也是最好的鐵器。除了部分兵器以外,大部分打製的都是農具,包括鋤頭、曲轅犁、釘耙等物品,都是物美價廉,經久耐用的農具。

天工營的農具,開始只在右北平郡內熱賣,後來逐漸擴散到了整個幽州,乃至冀州北部,於是才出現了在上蔡縣甄儼所見的那一幕。

在天工營,鐵匠按照手藝的高低進行評級,不同等級的鐵匠工價也不低,像陳老五這樣的一級鐵匠的工價自然是最高的,所以陳老五才會一舉變身為鑽石王老五。

優質的鐵器,除了鐵匠們的手藝好之外,真正的原因還是鋼料好,優質的鋼料不但打出來的鐵器堅韌耐用,而且也節省了鐵匠們鍛打的時間,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量,才能銷往整個北地。

至於鋼料,經過兵甲系統鍛造出來的炒鋼,都是按照這個時代最優質的炒鋼料質量所鍛造出來的,幾噸炒鋼料只需要十分鐘就全部完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