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開永遠是一個難以繞開的話題,而能夠讓42o廠卯足勁頭往重型燃-蒸聯合迴圈電機組的路上走,這對於42o廠的未來而言自是然屬於最好不過的選擇,也是現目前42o廠唯一要走、能走的路,除此之外楊輝是真的想不到42o廠的未來還有其它的選擇。

暫時先不說聯合航空動機公司總經理的事,先把42o廠的未來規劃好,這才是最重要的:“進軍大型成套電設備製造領域就確實是很有前途,而且有總公司的大量技術作為後盾支援,我相信以42o廠的技術,加上吳仲華院士在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影響力,要完成重型燃氣輪機的研製肯定是沒有問題,區別就僅僅是在於現在到底是準備研製哪一個級別的重型燃氣輪機,是選擇b/c級、e/f級、更或者是g/h這種級巨無霸。”

話是這樣說的,但真要涉及到重型燃氣輪機的研製規劃,以現在42o廠的技術能力,最多也就是開一款e/f級重型燃氣輪機,也就是1oo-2oom級的重燃氣輪機,並且此時國內技術最多也就支援到e/f級燃氣輪機的研製,同樣在九十年代,國際上最為普遍和主流的技術也是e/f級重型燃氣輪機。

在國際上的8o年代到9o年代中期,正是e級重型燃氣輪機的技術展和成熟期,8o年代初推出的e級基本型號單機功率為31-1o5m之間,燃氣溫度則達到11ooc,單循環條件下熱效率約為3o%,一直到199o年代中期的時候,單機功率增加到37—13om,燃氣溫度達到12ooc,效率約為32%,這時候的e級重型燃氣輪機成為全球重型燃氣輪機市場主流產品。

對比國際上在8o年代到9o年代初的重型燃氣輪機大展,國內的同行卻是死傷慘重。

198o—2ooo期間,由於全國範圍內油氣供應嚴重短缺,從國家層面直接出檔案要求不允許使用燃油/燃氣做為電燃料使用,此時的重型燃機失去市場需求,全行業都進入到低潮。

除了保留金陵汽輪機廠一家重型燃機製造廠外,其他的製造企業全部退出該行業,人員和技術迅流失,大學的燃機專業改行,人才培養和國家研投入基本停止,國內與國際水平差距迅拉大。

在上一位面一直要等到2oo2年,隨著西部地區6續現大量的天然氣資源,西氣東輸和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的增加,國內又點燃了重型燃氣輪機市場大規模需求,透過引進了國外先進的f/e級重型燃機製造技術,成功實現了國產化製造,滿足了電力工業的需要,至2o13年底的時候,全國重型燃氣輪機電站裝機過34ooom,約佔全國電總裝機容量的3%。

這聽起來好像是很美好的樣子,在新世紀的時候透過技術捆綁招標,藉此機會把三巨頭的技術分別引進到國內的上氣、哈氣、東氣三家單位,重型燃氣輪機這東西又重新在共和國蓬勃展。

但是這種宣傳口的說法,你要是真的相信就輸了,2ooo年之後的共和國是屬於屎都快要拉出來的時候才急匆匆地挖茅坑,國外三巨頭當然看出了共和國的急需,因此也就是象徵性地把一些燃氣輪機的冷端部件製造工作放在共和國,並且號稱整套裝置在共和國實現了5o%以上的國產化率,絕對是良心廠家云云。

而國外三巨頭則依然保留了最核心的燃氣輪機控制系統、熱端核心部件的製造工作,更加喪心病狂的則是這三巨頭是死死不放機組的後續維護工作,而後續裝置的維護工作才是大型成套工業裝置的重要盈利來源。

就可以毫不客氣地說,2ooo年之後的國內雖然宣稱是實現了5o%以上的重型燃氣輪機國產化,但是這5o%的國產化不過就是一個賣苦力的打工仔而已,最核心、最來錢的部分永遠是輪不到國內廠家手上。

若是真的要想實現大量盈利,你終歸還是要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才行得通,現在42o廠還有機會借國際上重型燃氣輪機還僅僅只是在e/f級上面力的時候,還是有可能迎頭趕上,只需要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完成整套燃-蒸聯合迴圈電機組的研製工作,差不多就算是完成了最艱難的第一階段目標。

要說是怪國家在8o年代自廢武功,放棄了對重型燃氣輪機技術路線的持續展,這確實也是令人悲傷的事實,畢竟共和國的重型燃氣輪機產業建立於5o年代,與達國家相比起步也並不晚,甚至比國際重型燃氣輪機三巨頭之一的三菱重工燃氣輪研製業務還要更早。

也就是在早期階段的195o—197o年,國內在消化吸收前蘇聯技術的基礎上實現了自主設計、試驗和製造燃氣輪機,並開出多種型號的燃氣輪機,包括車載燃氣輪機、機車燃氣輪機和重型燃氣輪機等,培養了國內的第1代燃氣輪機核心技術自主研究開、試驗研究、產品製造和工程服務技術隊伍,全行業技術水平進步顯著。

然後就是在大革命的時候耽誤了十年,而大革命結束的時候更是直接被紫陽真人揮淚斬馬謖,這原因歸咎起來,上面也說了是因為國內的油氣資源不足所導致,真說起來也確實有些道理,這一點必須要承認,脫離當時國內實際環境的馬後炮,這個楊輝還做不到。

但現在既然知道未來的重型燃氣輪機業務在共和國會重新枯木逢春,那就肯定不能夠再坐視不理,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完成整個專案的開,這也是一款重型燃氣輪機比較正常的開週期。

至少上一位面的國內在自主研製ro11o重型燃氣輪機的時候就直用了整整8年時間,你要說那時候國內在重型燃氣輪機上的技術水平有多高,其實也不見得就比現在高,甚至因為這一位面的聯合航空動機公司出現,共和國在相關技術領域的經驗還要更豐富一些才對。

“就好好幹吧,雖然現在國內政府方面還是對重型燃氣輪機裝置的研製沒有政策上的扶持,但是按照現目前國內經濟展的度來看,未來不出十年就將是重型燃氣輪機重新王者歸來的時候,現在好好地準備。政府那邊不給任何的扶持,但是總公司會相應地給各種支援,技術、人力、甚至是資金方面都有可能。”(未完待續。)8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