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樣,那就讓6o3所把飛翼佈局的氣動探索專案扛起來,這也給算到此次的前沿氣動探索專案中,大家以為如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幾乎是早就已經決定了下來一般,會議很快就透過了關於飛翼氣動探索的專案。≧≥ 隨後則是另外的各種提出要求,人人都想要把自己認為合適有前途的方案提出,並意圖藉此機會完成各種大有前途的高難度專案,使自己所在的單位從此以後也能擁有核心技術。

也就是這個時候,聯合航空動機公司派來的老一代溫總師,也不溫不火地提出了一些並不屬於之前“高推預研2”專案的技術問題,而這些也都是亟待解決,它關係到了第四代戰鬥機專案的未來。

“既然我們要準備第四代戰鬥機專案,在氣動上面已經展開了前期的研究工作,那是不是也要有針對性地展開下一代軍用大推力渦扇動機關鍵技術的研工作?至少以我們現有的技術水平來看,大致還停留在三代機渦扇動機水平,要想能夠到達f-119動機的水準,我們還需要很多的努力。”

有李總師開了話題,隨後的其它人也都先後提出了自己的各種想法,而宋總師則高呼:“沒錯,我們需要讓動機的研製走到飛機立項的前面,現在飛機開始了關於氣動的研究工作,那麼動機方面也絕對不能落後。我們同樣需要一款17噸的大推力渦扇動機,要小涵道、要低油耗、要高推比、要可靠性、要向量推力,這些技術是第四代戰鬥機所要求的硬性動力指標,現在我們則需要為此而努力。”

宋總師有如連珠炮一般地提出了各種要求之後,其它的6總、於總同樣也是舉雙手表示贊同,這讓聯合航空動機公司這邊的溫總師表示很有壓力,這些要求要做到,還需要各種砸錢、砸時間才行啊!

摸摸頭,溫總師和一旁的624所劉總工互相苦笑著,這才艱難地開口:“以上說的這些技術我們都清楚,但是要解決起來一點兒也不輕鬆,就說這次要求的高推重比要求,就現在我們的渦扇12也才僅僅是推重比8的設計水準,要想達到f-119那樣的推重比1o,這不僅需要動機增推,同樣也需要對動機進行減重設計,而這減重設計就有很多值得說道的地方了。”

示意旁邊負責航空動機核心機研究的劉總工先說,而劉總工自然也是毫不客氣:“為了減輕動機的重量,我們在“高推預研2”專案中,重點跟進了壓氣機大小葉片技術,若是能夠在高壓壓氣機中採用兩級大小葉片設計,我們就有望把高壓壓氣機控制到6級甚至是5級,若是能夠做到這一點,或許對核心機的重量、體積都有很大的好處。”

打算在新一代高推核心機上面使用大小葉片技術,這是楊輝一早就知道的訊息,因此也並沒有什麼好驚訝的,一切還是看後面能有些什麼介紹。

於是,就這樣靜靜地聽著.....

劉總工也繼續說著“而由於在此之前我們為了防止鈦-鈦之間的摩擦自燃,因此在中推核心上採用了笨重的鋼製機匣,這是很不划算的,所以這次我們在預研中,安排了阻燃鈦合金高壓機匣方面的研究,最終則是要達到能使用新的阻燃鈦合金製造高壓壓氣機機匣的要求,這樣我們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核心機的重量。”

這次僅僅只是提出了兩項技術,但楊輝相信這要這兩項技術能夠成功,那麼對核心機的重量、體積控制都會有巨大的幫助,但楊輝同樣也深刻地知道這兩專案技術的難度有多大,其本人對於大小葉片技術或許還有些底,而關於阻燃鈦合金材料的研製,楊輝心裡則是各種不踏實,而這種感覺已經很久都沒有出現過了。

不過,既然劉總工能夠把這兩項技術提出來,並且列為“高推預研2”專案的重點技術,想來這應該還是值得相信的,而退一萬步來說,就算阻燃鈦合金技術不成熟,想必那也是正常的,這些都是搞工程項目經常都要遇到的,一個巨大而複雜的專案要是沒有遇到些挫折的話,那才真是奇了怪。

“我明白,雖然在高推預研專案中,這兩技術只是其中的五分之二,但絕對也是相當重要的,而我能夠保證的則是在高推預研專案中,資金絕對不會中途斷裂,這一點你們要放心,只要能把技術做出來就是最好的答卷。”

隨後,話題又轉回到溫總師那邊,剛才讓劉總工先說了這次在核心機專案上的努力,那麼現在對動機除了核心機以外的冷端部件以及加力燃燒室和尾噴管方面,這又是如何實現減重的,大概這也是參加會議的所有人心裡的想法。

“溫總師,那麼冷端部件是打算.......”

“在冷端部件方面,我們可以設計成一級常規低壓風扇加一級大小葉片風扇的方案,這樣我們的新動機將採用前所未有的兩級低壓風扇設計,這樣也是可以給動機帶來不錯的減重效果,同時還能達到縮短動機長度的奇效,最終我們的新一代大推就可以設計成2+6的風扇和壓氣機設計,而這也將是f-119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果然,楊輝就知道在開啟了大小葉片這個潘多拉魔盒之後,航空動機的研製肯定會迎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先就是這動機的長度尺寸控制方面肯定是過f-119的3+6方案了,而這樣的存在確實讓人心潮澎湃,還好大小葉片這個技術在上一位面好像出生時剛好晚於f-119這款動機的技術方案定型,所以f-119是無暇享用這等好東西了,而這也大概就是後優勢吧。

當然,楊輝憋在心裡沒有說出來的則是,若是這一位面的軍隊還是執意要選擇611鴨式方案的話,想必在那款戰機巨大的尺寸和重量要求下,新動機僅僅是達到f-119那樣的17.7噸推力,恐怕還有些不太夠啊!

到時候,能夠滿足611方案的動機,大概也就只能是達到18或者19噸才行,要是軍隊真給提出這樣的要求,那麼在同樣的小涵道比要求下,恐怕就不是普通的2+6壓氣機構型就能滿足,或許那個時候會有3+7或者2+7、3+6的壓氣機設計方案都有可能,而這樣就又給退到了和119同樣的壓氣機級數。

但不管怎麼說,只要大小葉片技術能夠按時完成設計,那麼中航西南的大推在整機推重比上面絕對不會小於9.5這個級別,在尺寸上就肯定是可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肯定是過毛子的存在,而要是再有一些其它的減重設計,想要美標的推比1o也還是可以達到的。

而這所謂其它的減重設計,似乎就要涉及到溫總師這次重點關注的:“除此以外,我們還需要大力展複合材料技術,冷端部件的外涵道機匣將會採用複合材料製造,這也將會是我這次申報的一個重點項目。”(未完待續。)8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