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624所提前開展的核心機研製工程進度很不錯,很多的資料也就不用雙方再過多的有什麼討論,即便是楊輝對這核心機的部分技術還有些不滿意,但礙於核心機的研製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方面都要受到國內具體水平的限制,楊輝也只能是做了妥協。※%※%,

對於楊輝的這丁點兒的不滿,劉總工也只能表示遺憾:“一些方面的資料的確有些不太好看,但我們需要的是整個核心機的總體效能優秀就夠了,我可以保證最後的資料一定可以滿足效能要求,就以我這624所所長的名頭來保證,90年年底之前拿不出合格的核心機,我這所長也沒有必要在當下去了。”

劉總工倒是胸有成竹,楊輝就更不好再多說什麼,好歹人家624所也是國內在核心機研製領域中的大哥,西南科工這些年都因為中推核心機的專案,在渦扇10發動機上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隊伍也被拆的四分五裂,也就只能在核心機三部件的燃燒室上面能夠把624所壓下去,現在的西南科工和624所已經隱隱有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技術交叉。

也就是說,現在若是由西南科工自己來做這次的中推核心機專案的話,還並不一定會有624方案這樣優秀,該是人家624所幹的活兒,西南科工搶也搶不走。

“那就按照這個方案繼續下去吧,能夠在90年之前拿出成熟的核心機,我們西南科工還能有什麼多說的。一切都要看結果說話。反正還是那句話,唯一的一個要求就是核心機的喘振裕度要高。我們這次的核心機是用來做民航客機動力,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之所以一在強調這次的核心機喘振裕度要設計的更高一些。這都是因為按照巴航工業給出的支線客機飛行記錄來看,支線客機飛行高度本來就沒有幹線客機飛的高,更加容易受到亂流的影響,加上這飛機的體積、重量都沒法和幹線客機比,飛行環境的舒爽完全可以和飛軍用運輸機比。

不僅乘坐感覺比不上大飛機,由於飛行情況變化太大,發動機的進氣情況也會有更多的變化,這就要求發動機有更高的喘振裕度,這一點是楊輝必要強調的一點。

而劉總工這時候似乎也聽煩了。索性就直接告訴了楊輝這次的核心機設計是按照什麼要求來幹的,它相信只要楊輝透過之後就什麼也不會多說了。

“我們這次研製的核心機又不是只用於民航而已,研製中就考慮到了軍民兩用,能滿足軍用的喘振裕度要求,民用還會弱了嗎?我不信民航客機的飛行環境有軍用飛機的飛行環境惡劣,所以你就放一百個心好了了。”

聽到這核心機是軍民兩用之後就不用再擔心什麼了,反而還有一絲的高興,能夠軍民兩用的小推力渦扇發動機,這就意味著以後的軍用渦扇發動機線也不用擔心了。不管是大型的噴氣式高空長航時無人機。還是以後有可能是l-15教練機,都不用再擔心發動機的問題,這或許將會是共和國開天闢地的第一次在飛機立項之前就有了成熟的發動機使用。

“如此我們就拭目以待了,五千萬人民幣加上兩千萬美元。我們也會很快到賬專項資金中,反正錢不是問題,只要求保質保效率就好。”

對於這次的核心機研製。624所給出的科研費用要求已經是相當的虛高了,按照624所的估計。只需要那五千萬人民幣就可以完成核心機的開發,另外的兩千萬美元實際是624所準備用來搞其他的專案的。

楊輝也不是看不出來這一點。之所以願意給這兩千萬美元,還是因為這筆資金和西南科工敲詐到巴西的三億美元相比實在是九牛一毛了,加上624所辦事也比較厚道,給研製的是軍民兩用核心機,對於這兩千萬美元的要求,想了想之後也就給了624所。

而劉總共也是滿心的歡喜著,能夠拿到這額外的兩千萬美元那可是整個624所想都不敢想的好事,首先這兩千萬就不是一個小數字,再加上這筆自己還是美元為單位,這可就了不得了。

想起自己前不久受邀到蘇聯中央航空發動機研究所訪問的時候,蘇聯的那些裝置很多都是現在624所沒有的東西,當時苦於兜裡沒錢,即便是蘇聯都同意了出口一些專用的測試裝置,劉總工依然是沒有錢採購這些東西,但現在有了這筆錢之後嘛......

“好好好,我們這邊一定以最大的熱情完成這個專案,還望這資金趕快到賬,我們還準備用這筆資金採購一些專用設備,這對我們接下來的科研測試工作將大有裨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要自己把錢到位了,而624所也保證把東西按時拿出來,楊輝是不會去管624所用這筆資金去採購什麼。

關於新的核心機問題,情況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再次回到西南科工的時候已經是距離楊輝離開之前整整二十天,而離開之前正要召開的殲18雷達選型已經完成,最後的結果倒是有些出乎預料,但也沒有做太多的糾結。

反正這雷達的選型實際上也並不能算是有由南科工做主,這東西其實是可以算成和發動機同樣重要的子系統,發動機都是由軍隊選擇型號,這次的雷達自然也是由軍隊選擇,軍隊的選擇就是直接奔著效能最好的一款雷達去。

不同於上一位面的殲八二工程,這一位面的殲八二工程因為楊輝蝴蝶翅膀的原因生生的給提前了兩年,現在的殲八二戰機已經實現了生產定型,首批一個飛行團的採購份額還是由空軍給了奉天所。

畢竟在這個年代來看,殲八二還算是共和國唯一能夠負擔得起的一款雙發“長腿”戰鬥截擊機,而這一位面的八二工程使用的雷達也大變了一個樣,來自f-18的apg-65雷達雖然被美國海軍閹割了對海攻擊能力,但整體效能還是挺不錯。

自然,軍隊就選擇了山寨老美的apg-65雷達,國產化任務被交給了金陵14所來幹,這讓西南科工也沒有什麼不滿,反正14所的能力也還是相當的不錯的。對於專案沒有落到西南科工旗下的38所也沒有太多的遺憾,反正這38所也是準備要把重心放在預警機方面去。

和西南科工關係一直很好的長紅廠這次不出預料的拿出了配套給十號工程的jl7807雷達,透過對這款雷達再次增加附加的對地、對海攻擊功能,雖然在重量上又比7807雷達重了一些,但在殲18上面都不是什麼事,總體來說這也是一款很不錯的雷達候選型號。

但奈何這長虹廠現在手裡的雷達專案有點兒過多了,考慮到長紅廠科研力量的有限,軍隊最終還是選擇了14所的山寨apg-65雷達,雖然裡面還有些其它的原因,但也無所謂了,反正這兩款雷達研制成功的機率都挺大的,還是考慮效能為上。

楊輝沒有再多關注雷達的問題,倒是對剛準備收拾資料離開的29所挺感興趣,29所來到西南科工參與競標這本身就挺有意思了,好像這29所在電子對抗方面更加注重,雖然對雷達也有研究,但他們來競爭殲18的機載雷達專案完全就是沒有走對山口嘛。

你一個國內搞電子對抗的專業巨頭,肯定還是搞電子對抗才有前途,也是最有前途的一個專案,君不見上一位面的美帝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有多勇猛,甚至能夠正面槍挑f-22,靠的就是它強大的電子對抗能力,若是殲18也能有這一功能,那就絕對是如虎添翼一般的存在。(未完待續。)u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