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西飛這邊前來打聽訊息的陳總師,楊輝心裡也是有些感慨,要說現在共和國的航空工業的積累上也還算是不錯了,配聯合國五大流氓的身份好像也沒有問題,這次的新殲競標能同時間引來五家單位同時參與,足以見共合國航空工業在規模上已經算是相當的不錯,在技術上各單位也各自形成做了自己風格、絕活。

這次的競標中出現了如此多的方案,並且還能都有一些令人流口水的亮點,這讓李總師在臺上演講的時候也是壓力山大,也就唯有楊輝在臺下還算是樂呵呵地,畢竟這臺上的演講還並不能夠完全體現出西南科工方案的優秀之處,西南科工方案還有一個真正的殺手鐧還沒有用出來。

就在宣佈會議暫時休會的第二天,天才剛剛放亮,楊輝就起床準備新的一天,這次他需要特意的去走後門,有些事並不方便在競標會上說,軍工裝備還是應該有最基本的保密原則,特別是涉及到一些比較敏感的技術。

李總師似乎也是知道了楊輝要去做什麼,同樣也是在一大早就起床,準備好一切之後也坐在了招待所的大廳中,就等著楊輝的到來,對於今天的行程,李總師甚至比前幾天做的事的總和更加重視,只要今天能順利見到新殲專案選型評估組,李總師有百分之七十的信心能夠拿到這次專案。

“李總師,我們走吧,我已經提前和丁主任說過了今天的事。評審組願意給我們兩個小時闡述我們的想法,我相信這兩個小時的時間已經足夠把我們關於戰機隱身方面的研究說明白。”

是的。這次楊輝和李總師要去走後門的原因並不一般,要說的正是關於西南科工方案在隱身方面的優勢。當然。也可以說成是關於新一代戰鬥攻擊機在作戰中對隱身效能的要求,作為90年代研製的第三代戰機,已經算是和歐洲雙風為同一時代的東西,你沒有對隱身做一定的處理,走出去你絕對是不好意思滴。

要說三代機玩兒隱身效能,這就必須要說到在三代機上面整上隱身概念的始作俑者:歐洲聯合戰鬥機計劃∟∟,。而說起整個歐洲聯合戰鬥機計劃,那裡面的奇葩事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這裡只需要說說這個專案在隱身以及戰鬥機劃代上面經歷。

最開始的歐洲聯合戰鬥機計劃,那已經是八十年代才算正式開始的專案。再在此之前美帝、蘇修已經前後研製出了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歐洲除了在幻影2000上面能刷個存在感以外,其它的就洗洗睡吧。

為了大歐洲航空工業的未來,歐洲才有了聯合研製新一代聯合戰鬥機的想法,這就是颱風戰機專案的開始,而其間法國的退出專案,又自己整出了陣風戰鬥機的事都是眾所周知的。

作為八十年代開始著手調研、評估作戰需求,九十年代初期才製造出原型機的颱風、陣風,已經算是比f-14、f15、f-16晚了十多二十年的小一輩。在美帝都開始了f-22的研究的八十年代末,歐洲人肯定不會還侷限於研製一款f-15那樣的早期第三代戰機,這才有了歐洲人開始了對第四代戰鬥機的研究。

沒聽錯,歐洲在研製雙風的時候。最開始就是大言不慚的叫囂他們研製的是第四代戰鬥機,這種戰鬥機和f-15、蘇-27之流是有著本質的區別,作為新一代戰鬥機。歐洲雙風在設計中就提出了更高的指標:首先,鴨式氣動佈局帶來的機動性要超過常規佈局的老三代機、全新的數字式航電裝置也要更加先進、人性化。最重要的是,它還要有區域性的隱身能力傍身。

靠著這些遠遠要比老三代機優秀一些的技術。歐洲人宣稱他們是在研製第四代戰鬥機,要真的說起來,這歐洲雙風的確要比老三代機更加優秀,若是沒有f-22這種東西的存在,按照歐洲雙風的技術指標也的確能和老三代機拉出一個代差。

在f-22之前的歐洲雙風的影響力也是相當的大,在那個瘋狂的八十年代末在,伴隨著歐洲在新一代戰鬥機上的大動作,連蘇聯人都被帶進了坑裡面,最典型的就是蘇聯的米格1.44工程,同樣是被蘇聯宣稱是新一代戰鬥機,同樣是鴨式氣動佈局,同樣也是區域性隱身設計,這樣的工程項目,你很難說它沒有受到歐洲人的影響。

眼看著已經把蘇聯人都帶了進去,似乎歐洲制定的新一代戰鬥機指標就要成為普世價值了,然而,歐洲佬還是少算了美國爸爸的逆天,美國爸爸的f-22一出,歐洲所謂的第四代戰鬥機就成了一個笑話。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把雙風改為三代半戰機的定位。

這也是三代半戰機劃分的由來,雖然看起來很令人悲傷,因為老歐洲在軍用航空工業上的日漸沒落,甚至連給自己戰鬥機劃代的權力都沒有,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老歐洲確實已經開始沒落了。若老歐洲真的還有較大的影響力,美帝完全可以在新世紀重新給戰機劃代的時候給歐洲雙風一個臺階下,把雙風劃為四代機,從而也能更加名正言順的把f-22說成五代機。

若是真的能這樣來劃分戰機,相信這要遠比美國佬自己為了面子搞出的那一套新五代劃分法靠譜,但美帝為啥不這樣做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美帝不想承認歐洲雙風對美系老三代機的跨代優勢,一切的一切還是因為美帝的面子在那裡擺著。歐洲作為小弟,給你算個半代的優勢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你就別一天總想到的寸進尺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歐洲雙風被劃成三代半,自然還是在於它在技術指標上的確要比老三代機優秀一些,而之所以要優秀一些就在於這三代半戰機已經開始注重區域性隱身設計,這是老三代機所沒法達到的一點。現在,共和國的新一代戰鬥攻擊機作為和歐洲雙風同一時代的產品,那怎麼的也要緊跟時代潮流,咱們也必須要有區域性隱身能力啊!

“我們這次之所以要單獨進行彙報,在於我們西南科工方案已經和其它單位的方案在設計思想上有了很大的不同,當其它單位還在瞄準美蘇兩國的老三代機為目標的時候,我們要趕超的目標已經變成了歐洲聯合戰機計劃。”

歐洲聯合戰鬥機計劃在八十年代末期或許還沒有對公眾公開大部分的資訊,單對於各國的同行、軍隊已經是屬於半公開的存在,鑑於這些年共和國對外開放的原因,歐洲聯合戰鬥機專案已經被共和國所知道。現在突然一聽到西南科工方案的目標是瞄準歐洲聯合戰鬥機技術水平而去的,軍隊和科委終於不能繼續淡定下去了。(未完待續。)uw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