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軍隊這種情況,楊輝這種從上一位面而來的人自然是見過了太多。

畢竟這種事也並不是共和國所獨有的,共和國的工業體系師承蘇聯,共和國這邊會有的制度性漏洞,在蘇聯其實也是存在的。

當然,蘇聯自然是克服了這一問題,透過在軍隊、科研單位之間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中間協調單位,從此之後就讓蘇聯(俄羅斯)

的軍事工業和軍隊有了一個很好的調節。

當然,作為共和國的一個潛在對手,蘇聯(俄羅斯)的一舉一動都是逃不過共和國的觀察。

在蘇聯(俄羅斯)透過設立新的中間調節單位軍隊、科研單位之間在軍工專案中的問題之後,共和國自己看到效果之後,自然也有要好好學習一下。

這才有了共和國的四總部之一總裝備部,這部門就是全面協調管理軍隊的所有裝備研製,而這一部門的成立之後也的確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將共和國的裝備研製協調的相當不錯。

不過,總裝的成立已經是98年的事了,現在肯定是很難指望上,楊輝也並不認為他有那個能力去推動軍隊制度的改革。

能在自己的領域內,把自己管的一畝三分地打理好,這已經是楊輝謝天謝地了,而軍隊改革這種事常人是有多遠都跑多遠,楊輝肯定是不敢引火燒身。

問題現在楊輝肯定是知道,但有得時候就屬於有心無力,楊輝看到這裡也只能是默默的想些其他的辦法。

當然了,把情況又拉回到這邊的競標中,奉天所這邊也只能是默默的下臺去。

雖然軍隊、科委都沒有說奉天所的方案沒戲了,但現實情況卻是奉天所方案成功的可能已經是極為微小。

點點頭,主持會議的西南科丁主任表示現在該下一個專案方案了。

而下一個方案,終於就要輪到西南科工上臺,沒有拿到第一個演講的位置,但至少要拿到倒數第二個的壓軸位置。

面對著所有人的目光。這西南科工的隊伍也動了起來,李總師自然是走上了前臺,這個時候是李總師的舞臺。

楊輝這時候只是一個配角,親自扛著模型資料。隨同其他的幾位工作人員一起往臺上走過去。

模型這種東西肯定要大,只有模型足夠大了之後,才能給人更加清楚的感覺,於是就有了這次西南科工帶來的超大模型。

縮小10倍的模型,總要比那些縮小30倍甚至很多倍的夠味。當楊輝和其它工作人員將這大模型安裝到位。

“嚯,又是一個常規的氣動佈局方案,看來這戰鬥攻擊力還是要用常規氣動佈局為好,也不知道這西南科工和奉天所兩單位之間,到底那一家的方案更合適。”

李總師還沒有開始對方案進行介紹,同樣也有人開始對西南科工的方案指指點點,進行著各種評測。

所謂指指點點肯定不可能是一個巴掌就拍響了,有人給出問題,自然也就有人要回答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倒是值得一看,雖然奉天所是國內軍用戰鬥機的龍頭老大。但這些年的表現也確實不盡人意。與之對應的西南科工就不一樣了,典型的後起之秀,國內過的最滋潤的軍工單位,研製的殲七四、還有正在研製中的jf—17戰機都是響噹噹的專案,恐怕實力也是一點兒都不會弱。”

對於這邊西南科工的大名,就如同樹的影子一般,早早就在整個系統內如雷貫耳。

聽了這句話,似乎感覺也還有一些道理,又想想這西南科工的光輝勢力,心裡是更加肯定這事靠譜。

“哎。你看這款飛機是不是有些奇怪啊,雖然是常規氣動佈局,但我感覺這款飛機在很多的細節方面都投著些詭異。”

第一次,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用詭異來評論西南科工的方案。若是楊輝在這個時候聽到的話,恐怕表情會相當有意思。

而這裡的“詭異”並非指靈異,而是這些人在仔細觀看了西南科工方案的大尺寸模型之後,心裡對西南科工帶來的方案有些奇怪。

自己旁邊的這位用詭異來評論西南科工的方案,這位剛才還比較看好西南科工方案的大叔,也是非常精準地說出了這方案的詭異之處。

點點頭。又指著臺上的模型,一臉疑惑地說著。

“這西南科工的方案,首先在垂尾的佈局上就完全不一樣,前面的三個方案都是採用單垂尾,或者是雙垂尾設計,但這西南科工卻給整出了有外傾交付的雙垂尾,這就顯得有些不一般啊!”

標誌性的外傾雙垂尾,在這八十年代還是屬於高科技的存在

後面的不要看,沒意義,——

那麼,如何才能同時提高噴氣發動機的熱效率和推進效率,也就是怎樣才能既提高渦輪前溫度又至少不增加排氣速度呢?答案就是採用渦輪風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在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的基礎上增加了幾級渦輪,並由這些渦輪帶動一排或幾排風扇,風扇後的氣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進入壓氣機(內涵道),另一部分則不經過燃燒,直接排到空氣中(外涵道)。由於渦輪風扇發動機一部分的燃氣能量被用來帶動前端的風扇,因此降低了排氣速度,提高了推進效率,而且,如果為提高熱效率而提高渦輪前溫度後,可以透過調整渦輪結構引數和增大風扇直徑,使更多的燃氣能量經風扇傳遞到外涵道,就不會增加排氣速度。這樣,對於渦輪風扇發動機來講,熱效率和推進效率不再矛盾,只要結構和材料允許,提高渦輪前溫度總是有利的。

目前航空用渦輪風扇發動機主要分兩類,即不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和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前者主要用於高亞音速運輸機,後者主要用於殲擊機,由於用途不同,這兩類發動機的結構引數也大不相同。

不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不僅渦輪前溫度較高,而且風扇直徑較大,涵道比可達8以上,這種發動機的經濟性優於渦輪噴氣發動機,而可用飛行速度又比活塞式發動機高,在現代大型幹線客機、軍用運輸機等最大速度為m0.9左右的飛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根據熱機的原理,當發動機的功率一定時,參加推進的工質越多,所獲得的推力就越大,不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由於風扇直徑大,空氣流量就大,因而推力也較大。同時由於排氣速度較低,這種發動機的噪音也較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