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取消進口導流葉片、風扇前點支撐方案是老歐洲自rb199開始以後,一直沿襲下去,成為了歐洲在軍用渦扇發動機上的設計習慣。

那麼,為了達到軍隊突然改變的百分之三十喘振裕度要求,西南科工只能隨機應變。

好在提高發動機喘振裕度的方法還是挺多的,而恰好現在的西南科工手上就還有一種運用的比較成熟的技術。

要說這項技術,那就應該把它算作蘇聯在軍用發動機設計上的設計習慣,這一習慣在蘇聯處於渦噴發動機的階段就已經形成。

這種蘇聯人的設計習慣就稱之為:處理機匣,這是一種設計在航空發動機的風扇機匣上面的小玩意兒,透過這一設計,可以再次擴大發動機的喘振裕度。

作為西南科工技術抗巴子之一,李總師自然是知道這一技術的存在,不僅如此,甚至李總師還知道西南科工現在的渦扇10發動機上就有這種設計。

西南科工最開始接觸到這種設計的時候,算起來應該是在420廠沒有完成的仿製蘇聯p—29渦噴發動機上面,但這也讓西南科工在研製渦扇10a的時候受益匪淺。

西南科工在研製渦扇10a的時候,為了增加渦扇10發動機那並不怎麼好看的的喘振裕度資料,將這一技術用在了渦扇10a上面,使得渦扇10a發動機的喘振裕度顯著增加。

畢竟渦扇10發動機在幾年的使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其中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喘振裕度低,經常導致飛機在做大幅度動作。或者發射導彈後不甚吞煙的時候,經常就會導致發動機停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發動機喘振裕度低。這絕對是非常大的問題,這就讓西南科工費勁心思之後。終於在渦扇10a發動機上攻克了這一技術。

原本以為現在的新中推在採用了寬弦風扇設計之後,帶來的優秀喘振裕度不需要再設計上處理機匣。

沒想到現在的軍隊又提出要把喘振裕度增加到百分之三十。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軍隊的技術▽▽,要求來幹活好了。

“要將喘振裕度指標增加到百分之三十,這指標西南科工也可以做到,使用我們在渦扇10a上面運用成熟的處理機匣技術,我們可以將中推的喘振裕度增加到百分之三十!”

說到這裡,李總師也是相當的自信,沒辦法,現成的技術擺在那裡。拿出來就可以用,咱就是這麼任性……

和李總師的輕鬆加愉快相反的則是坐在下面的紅旗廠孟總師,他現在可是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不管剛才軍隊將原本百分之二十的喘振裕度指標改為百分之三十是出於什麼原因。

西南科工原本採用的寬弦風扇設計就很變態了,再用上處理機匣自然能很容易的達到這一指標,但紅旗廠用什麼來滿足你?

我的軍隊大老爺啊!紅旗廠的中推方案絕對沒有寬弦風扇設計,要說處理機匣或許再狠狠心還能夠達到,但要將喘振裕度從原本計劃的百分之二十二飆升到百分之三十……

對於這樣的要求,孟總師心裡也只能是一句“臣妾做不到啊!”。

原本是用來給西南科工設立門檻的指標。本意是要讓西南科工不要太激進,沒想到現在西南科工狠狠心就跨過去了,那這一門檻就成了對紅旗廠而設立的。

軍隊這邊也沒有想到西南科工技術這麼變態,連百分之三十的喘振裕度指標都能輕易達到。這已經超過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現役航空發動機。

“這……這個處理機匣的設計確實很不錯,沒想到西南科工還能有這樣的技術,新中推若是能用上這技術。軍隊自然是沒有異議。”

這邊軍隊的吃驚表現,李總師自然是看在眼裡。抓住機會就是繼續著。

“用上處理機匣以後,我們的發動機方案可以達到大概百分之三十一左右的喘振裕度。這樣就能達到軍隊的要求,那我們的西南科工要採用的無進口導流葉片、無風扇前點支承方案是不是就能夠繼續使用了?”

李總師這話問到比較尖銳,但這個時候就要有這樣的態度,抓住機會就要把自己的專案不斷地推向更有利的地位。

軍隊倒是有些動搖了,這西南科工能這麼容易就把百分之三十的喘振裕度指標達到,足可見西南科工的技術能力到底有多強,或許……

這時候軍隊人員的特有氣質就來了,剛才都說了只要西南科工能滿足軍隊的條件,就讓西南科工上他們自己的設計方案,現在西南科工都做到了,軍隊自然也不能反悔。

“這自然是可以,只要西南科工能將百分之三十的喘振裕度要求達到,這新中推要採用的“兩無”設計,我們軍隊就不會再多說什麼,你們看著做就好。”

雖然同樣在坐的軍隊其他人員有得人還有些不一樣的看法,但想了想剛才的話之後也就不再多說什麼,軍人可沒有那啥前一句出口不到十分鐘就馬上改口的厚臉皮。

眼看軍隊對這西南科工方案都沒有了不同的看法,科委這邊也必須要表態了,對於西南科工採用的“雙無”設計,必須要有一個結論了。

至於說什麼評審西南科工方案和紅旗廠方案,這早就不是眾人所考慮的了,除了紅旗廠和航空工業部還有一些最後的期望以外,其他的人都明白紅旗廠方案和西南科工方案的巨大差距。

科委這邊出於自己的考慮,也在合計一番之後,由丁主任提出了問題。

“就現目前的情況看來,西南科工方案即使是用上保守一些的進口導流葉片,在發動機效能上也會遠遠的超過紅旗廠方案。也就是說西南科工現在即使繼續採用進口導流葉片,你們西南科工的方案依然會擊敗紅旗廠方案,這樣的情況下,你們還會繼續堅持你們原本的設計方案?”

這樣的問題,已經沒有必要再多考慮,西南科工這邊是很早以前就合計好了,取消進口導流葉片和風扇前端支點是西南科會既定的設計方案,不能更改。

畢竟現在的西南科工要將新中推的效能提升上去,就需要有一兩項先進技術做支撐。

共和國、西南科工在綜合實際上依然不及世界航空三大巨頭,比如現在普遍實用的一體化焊接葉盤,就不是西南科工能夠做出來的。現在西南科工還是只能採用笨重的隼鉚結構,這多出的重量是一點兒也不小。

這就是因為現在拿不出電子束焊、摩擦焊這些高科技,只能是是“雙無”的成績來填拖後的成績。

因此,外人看著西南科工使用的方案冒險、激進、風光的時候,西南科工卻知道這些激進的技術是不得不用。這些看起來是可用可不用的技術,都在是必須要用上的東西。

李總師聽到丁主任的問話,毫不猶豫地回答著:“會,因為我們要設計的是世界先進的航空發動機,而且採用“雙無”技術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優點會出現,比如……”(未完待續。)uw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