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組離開也有了一個月,走之前答應一個月就給回覆,而事實正如調研組所說的那樣,在僅僅二十多天之後,軍隊高層的回覆就到了,不過給的答案卻並不怎麼如意。,

“你們這個專案的確是很不錯,不過軍隊權衡之後還是決定先暫時壓下這個專案,要知道一款飛機不僅僅僅是採購需要花錢,飛機的研發同樣也需要大筆資金,軍隊現在的財力不足以同時支援兩款具有較大重合度的第三代戰鬥機開發!”

即使是楊輝處心積慮拿出了最具有價效比的方案,軍隊最後還是迫於資金的壓力選擇了繼續十號工程,雖然有所思想準備,但楊輝還是有些失落。

難道這好幾年的預研就真的沒有能改變側板的命運,最後還是要重新回到上一位面中的老路嗎?側板技術還是只能停留在紙面?

顫抖手反映了楊輝心中的不甘:“這個專案就真的沒有可能繼續下去了嗎?軍隊真的不打算要側板yz1專案?這絕對是最具有價效比的一款第三代戰鬥機,空前也絕後的一款!”

許是感覺到了楊輝心中的不甘,許是軍隊自己也對這款非常適合共和國具體國情的飛機的不捨,良久之後又緩緩地補了一句。

“也不盡然,若是你們能保證在是三年之內定型交付,價格保持在2000萬人名幣左右,並且還能找到第三方投資該專案,那麼軍隊可以嘗試著承擔百分之四十的後續研發資金,上馬這個專案!”

沒辦法。軍隊這時候也還需再多做一手打算,共和**隊重來都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現在的十號工程雖然紙面資料誘人,但誰知道隨後會是什麼情況......

再加上第三代戰鬥機造價本來就貴。共和國一直希望保持現有的機隊規模,而現在共和國戰鬥機機隊至少是1500架左右,上一位面中的實際情況確實直到2015年,共和國所有的第三代戰鬥機加起來也不到1000架次。

綜合考慮下來,一款低成本第三代戰鬥機依然還是有需要的,只要付出的代價不是太大,軍隊還是願意試試看。

放下電話,楊輝已經明白了軍隊的想法,對於側板yz1專案。由於不是軍隊走正式調研、立項途徑拿到的專案,若是沒有太迫切的需要,軍隊還是不願意全力支持。

而鑑於殲七四項目的模式,讓軍隊花費比較低的資金拿到了一款效能不錯的戰機,現在的軍隊又準備再走一次殲七四模式,似乎這還真是上癮了。

真要找到一個像沙特那樣有特殊情況需要的合作方,幾乎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本來專案最好的合作方是巴基斯坦,但現在的巴基斯坦已經有了殲七四戰鬥機的生產線。還沒有完全搞利索,會參見新的側板yz1專案?

這樣看來,巴基斯坦是百分之七十的可能不會參與到側板yz1專案中,初此之外那還有誰能這麼容易就參見到專案中?想到這裡。楊輝就覺得毫無頭緒。

具體問題只能等到以後再說,揉揉發脹的太陽穴,準備靠著椅子休息一下。卻沒想到剛放下的電話又響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無奈,只能強打精神。拿起電話:“喂,這裡是西南科工、楊輝!”

確認雙方身份之後。對面傳來熟悉的聲音,這明顯就是85年來到西南科工討論了先進中推預研專案的劉大項總工。

現在算起來才發現,自西南科工接手先進中推預研專案之後,已經有了兩年時間,而整個專案從國家立項開始算起,已經接近九年時間。

特別是上次渦扇10發動機定型的時候,吳忠華老先生被楊輝說動之後,到624所參加了整個預研專案,支援壓氣機的研製,或許會有什麼階段性質成果也未可知。

“是劉總工啊!我們西南科工接手專案都滿滿兩年時間啦,這是核心機預研專案有進展了?”

電話另一頭的劉大項早就樂的合不攏嘴了,可不就是有進展了嘛!好歹在這持續的資金投入之後,不僅中推預研有了進展,新建的壓氣機試驗檯、sb101高空臺也都可以先行投入使用,624所這邊各種該有的裝置都算是有了,中推核心機也是該有所進展。

“對對,專案進展很快,特別是吳老的參與之後,加上又拿到了鈦合金加工技術,壓氣機已經可以說是合格了,整個核心機已經開始進入工程發展階段,現在已經不能在算是預研了。”

橫掃一切疲憊,果然是中推核心機專案有了重大進展,就是不知道到了什麼階段,發動機專案的進展雖然急不得,但楊輝心裡確實是著急地上火啊!中推核心機一直都是西南科工既定的發展方向,絕對是能有任何差池的。

“那真是好消息,就請趕快說說具體的吧,我們就等著這東西用,專案急需啊!”

現在的西南科工確實急需中推核心機,整個mpc75專案,由西飛負責的機體詳細工程設計已經正式拉開了有一年時間,又加之有mbb的輔助,按照公佈的時間表來對比,整個發動機研製進度是落後於飛機研製進度的。

因為上一次迪拜航展的震撼登場,又狂攬大筆訂單,加上後來的範保羅航展中不斷地宣傳,也斬獲了十多架的意向訂單,整個mpc75專案已經引起了國際航空發動機巨頭的注意。

老牌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通用拿出了cf34發動機,雖然推力還有些不足,但通用表示可以在進行增推,開發出一款七到八噸級的大函道比渦扇發動機。

這已經是讓人異常頭疼的一件事了,但這還不是最讓人頭疼的。來自羅羅的方案也是緊隨其後,這個方案甚至比通用給出的方案更加棘手。一直被楊輝視為心腹大敵。

羅羅公司本來在上一位面中,是要和德國bmw合作開出br700發動機。上一位面中的br700發動機實際上就是德國人準備安裝在mpc75飛機上使用的,整個專案還得到了德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但現在不同了,由德國航空發動機製造能力最牛的mtu和西南科工這家共和國航空發動機研製黑馬合作,拿下了mpc75專案的原配發動機專案。還得到了德國政府的大力支持,貸款已經到位了五千萬美元。

自然,德國政府就不會再支援航空發動機技術本來就不怎麼好的寶馬公司,誠然在二戰中寶馬的航空發動機很牛逼,也研製出了當時世界先進的渦噴發動機。

但那畢竟是過去式了,二戰後寶馬幾乎就沒有再碰過航空發動機。一直做著汽車產業,現在的寶馬有錢了想要從回航空發動機製造業,這又怎麼可能,首先現在的德國政府就不會支援。

br700專案似乎就該沒了,但賊心不死卻又資金雄厚的bmpc75專案。

若僅僅只是這樣的話,楊輝還沒覺得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麻煩,畢竟這專案中,mtu和西南科工的發動機才是親兒子。加上發動機技術先進,寶馬.羅羅聯合起來也沒有什麼威脅。

但問題就出現在了,這次的寶馬、羅羅兩家公司覺得兩家公司還不夠,mtu加西南科工的組合不就是佔了一方是德國背景、一方是華夏背景嗎?

好!寶馬加羅羅的隊伍已經算是有了技術底蘊、資金、德國背景。那就只需要一家有華夏背景的公司參與到隊伍中,那不就得了嗎?

同樣雙方的華德背景公司,算是扯平了。但對方再加上羅羅公司插一腳之後,突然間mtu加西南科工的隊伍就顯得要弱上一些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這就是最出乎楊輝預料之外的,br700專案雖然沒了德國政府的支援。寶馬.羅羅又拉到了共和國一家合作單位,這家單位還是和西南科工關係挺不錯的紅旗廠!

紅旗廠的渦扇9發動機就是引進落落公司的斯貝202發動機,本來專案國產化都停止了,但隨著轟油六的上馬,無加力版本的渦扇9重新閃亮登場。

這又讓紅旗廠和羅羅公司再次恢復了合作關係,不僅僅拿出了國產化後更加優秀的六噸級無加力版渦扇9,證明了紅旗廠的能力。

雙方還進一步深化了合作關係,由於引進斯貝的時候也引進了羅羅的標準,靠著這優勢,紅旗廠又源源不斷地拿到了羅羅的代工零部件訂單,甚至還有小型地面加壓站裝置的合作。

隨著寶馬.羅羅br700專案的確定,受到羅羅邀請的紅旗廠自然是參與到了br700專案中,實際上的br700發動機設計,仔細觀察會發現有很多結構設計同斯貝系列發動機相同。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br700s似乎更像是斯貝發動機的進一步改進:增大函道比、增加渦輪總溫、再降低本來就不高的油耗,提高了可靠性。

總之一句話,羅羅.寶馬.紅旗三方的合作已經是成形了,這一隊組合的威脅絕對是最大的,在他們面前,通用公司提出的cf-34深度改進,就顯得威脅小太多了。

整個寶羅紅隊伍看來,本來技術底蘊就因為有羅羅這傢伙的存在而顯得有些作弊,加上整個專案技術還是基於斯貝的深度改進,技術風險也遠遠小於西南科工和mtu的齒輪傳動方案,自然人家出成果就能更快一些。

面對四面環伺的強敵,西南科工能不危險嗎?楊輝能不著急嗎?一聽說624所的核心機專案有了結果,楊輝高興的就恨不得要馬上衝到624所去。(未完待續。)u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