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i?屬於未來科技範疇的進氣道設計?這東西可以使用到我們合作的雙發多用途戰機上?既然是未來科技,諾斯羅普難道又掌握了這種技術?”

既然諾斯羅普提出要上dsi進氣道,楊輝自然不會拒絕,這東西若真的能夠按時研究懂並投入實用,自然就比加萊特進氣道更合適。【【,

最開始有想法要準備在f18基礎上研製新一代多用途戰鬥機的時候,楊輝就對這款飛機的氣動外形有過各種想法,dsi從各方面來說都是最佳之遠。

但最終還是被楊輝放棄,因為這進氣道設計起來實在太困難,單單以共和國現在的技術能力,是絕對不可能拿下這東西,dsi進氣道的設計有別於傳統的進氣道設計。

傳統進氣道設計比較簡單,設計人員經過不太大的計算量,拿出初步設計之後就可以直接吹風,有了風洞吹風得到的資料,差不多就可以說掌握了這技術。

但dsi進氣道設計不同,它不僅僅需要風洞吹風,更多的還需要有強大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

整個dsi進氣道就是靠一個鼓包實現對空氣來流的預壓縮,還要去除萬惡的附面層。單單是複雜的不規則曲面設計,比起傳統的矩形,圓型在設計上要困難很多。

人力可以不依靠計算機,徒手繪製出準確矩形、圓形,但要徒手快速畫出不規則的曲面,這種能力。似乎還真就沒見到過。

透過這裡就可以看出曲面設計的複雜性,它和簡單的矩形。圓形相比,確實要複雜太多。

因此。在設計這種由曲面形成的鼓包進氣道時,就必須計算機輔助設計,而且這計算機輔助設計還不是簡單的個人計算機可以達到。

計算機輔助dsi進氣道設計不僅僅是畫出曲面,更多的還要模擬出高速氣流,對一些有規律卻又複雜繁瑣的重復性風洞試驗進行模擬測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種活兒除了每秒可以進行幾十上百億次計算超級計算機,其他的都不行。

根據風洞測試的基礎資料,再透過超算變.態的計算能力,才能迅速從幾千上萬的不規則曲面中,一個一個試驗每一種曲面對氣流的壓縮能力,選出最適合的一款。

若是硬要用風洞試驗。不使用計算機輔助,從理論上來說當然也可以。但成千上萬個鼓包造型,先不說有沒有時間一一來做完測試,單單是這風洞試驗費用就是天文數字。

這些問題,都是上一位面**和國研製dsi進氣道時得出的結論,楊輝自然是知道個大概。

現在的共和國風洞裝置倒是有了,算是滿足了一個硬性條件。

但說到超級計算機,就真的只能呵呵呵了,在這年頭。共和國的超級計算就是不如流那種。共和國要用到超算的時候只能花高價,把要計算的東西拿到美帝、本子兩國去。

管你是涉及國家安全、商業秘密的,石油勘探、氣象預測,科研探索都必須把褲衩脫了。讓別人看個清清楚楚。

就這樣的超算使用環境,楊輝怎麼指望去做dsi進氣道的設計,無奈之下也只能忍痛放棄dsi進氣道設計。

但現在又有了轉機。諾斯羅普這傢伙居然給丟擲了dsi進氣道,原本讓楊輝投鼠忌器的洩密擔心不存在了。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的。既然美國佬現在都已經知道了dsi進氣道這東西,那就沒有洩密的擔心了。

按照諾斯羅普透露的訊息。美國現在的atf計劃要求高速、高機動,已經放棄了dsi進氣道。那這次同諾斯羅普合作做dsi進氣道也就沒有什麼負擔,反正也影響不了最後atf的專案結果。

楊輝知道一些超前的東西,自然就沒有什麼再擔心的,直接就詢問起諾斯羅普最關鍵的一點。

好在諾斯羅普也不是胡口亂說,既然有底氣說要用dsi,自然還是有兩把刷子。

“dsi進氣道技術很先進,我們諾斯羅普也只是做了大概的一些粗略研究,具體問題還得要後續專案的深入!”

說著,又從櫃子裡拿出幾張資料,遞給楊輝檢視。

“這就是我們初步的探索結果,根據這種進氣道的特性,發現必須要有完整的風洞配套裝置,還要有高性能計算機。”

果然,諾斯羅普很有兩把刷子,一下就看出了這東西研製的重難點,單是這眼光就必須承認,人家確實底蘊深厚。

楊輝這時候也不能慫了,人家諾斯羅普都把道兒劃出來了,是該給個準信的時候到了。

“我能明白這款進氣道在設計中的難點,超級計算機我們西南科工自然是沒有辦法,只能是諾斯羅普方面多付出一些。”

這話說的直白,有就是有,不能就是不能,擺明了就是要把超算計算的問題扔給諾斯羅普。

諾斯羅普這還沒有拒絕的藉口,畢竟這都是事實,要用上dsi進氣道,只能是諾斯羅普多付出一些。

很爽快地就接下了這活,做為美國第一梯隊的國防承包商,諾斯羅普的硬體技術水平非常高,超級計算機這種東西是標配,要做點專案計算實在不要太簡單。

“沒問題,我們諾斯羅普公司就負責各項繁瑣的計算,需要用到超級計算機的時候,我們諾斯羅普都把dsi專案放在最優先級別。”

諾斯羅普現在想不爽快也不行,誰叫他丫的遇到了這攤子事,現在是後悔都來不及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將錯就錯,到最後若是成了諾斯羅普就走向光輝的未來。

如楊輝所想,關於dsi進氣道專案中研製的兩大技術要之一的超算有了著落,雖然這超算用不了太久89年之後就要說拜拜,但有了這兩年的時間,大致的東西已經可以計算的差不多,剩下的就是吹風洞。

“我們西南科工可以協調到我國最先進的風洞試驗裝置,我相信諾斯羅普現在也沒有合適的理由協調到美國的風洞設背,所以在新進氣道的研製中我們還算是可以互補。”

這真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要不是因為楊輝搞出了加萊特進氣道這檔子事,諾斯羅普才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搞什麼勞什子的dsi進氣道,就算要研究,也不會整的像現在這樣偷偷摸摸。

在心裡默默地鄙視了楊輝這位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傢伙,恨不得馬上就能讓楊輝閉嘴。若是這世界有後悔藥,諾斯羅普肯定打死也不會趟西南科工這趟混水,然而一切都為時晚矣。

“說到對,dsi進氣道的研製確實需要由你們協調風洞測試,對於你們的在空氣動力學上造詣,我還是比較相信的,西南科工是一家很有能力的公司。”

說著一番沒有意義的話算是結尾,意味著關於新飛機進氣選型算是告了一個段落,紅色大黃蜂逐漸走向了另外的發展道路,最後定型時又會是什麼樣子?

“如此,我們倒也確實沒有必要使用激波增壓進氣道,能看出這種dsi進氣道簡直是為我們的新飛機量身打造,我們非常滿意按照,諾斯羅普真是國際好隊友!”(未完待續。)u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