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抵達蘇聯的時候,已經是九月底,位於北半球莫斯科郊外的莫羅佐夫飛院,已經能感覺都絲絲冷意,但這並不能阻擋這次技術訪問隊伍的熱情。¥℉,

共和國第一代、第二代航空工業從業人員,或多或少都是經過了那個中蘇之間兄弟加同志的歲月,有的甚至還是從蘇聯留學歸來的高材生,再次踏上這北方紅色帝國,總還是有些感慨、回憶。

楊輝是這隊伍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他的存在直接將整個隊伍的平均年齡拉下一歲,但這並不是就意味著楊輝對蘇聯沒有感覺,楊輝是知道蘇聯幾年後的命運,他自然也對蘇聯有些特殊的感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感情和其它同行技術人員有些不同,楊輝更多的是蘇聯的對這些好東西流口水,以及拯救這些寶貴技術的使命感。

蘇聯試飛院說起來範圍就比較大,囊括好幾處試飛中心,這次的l8反尾旋試飛,則由莫羅佐夫飛行試飛院承擔,莫羅佐夫試飛院是蘇聯唯一有能力完成這種試飛專案的單位。

莫羅佐夫試飛院到底有多牛逼?說簡單點:他的地位和共和國的閻良試飛院是同樣,共和國的航空器都得要在閻良試飛,同理蘇聯的航空器也得要在莫諾佐夫試飛院走一遭。

而且,莫羅佐夫試飛院的職能不僅僅是試飛這樣簡單,有著共和國閻良試飛院相同的職能,莫羅佐夫試飛院還承擔試飛員的培養工作,也就是教學工作,是一個典型的科研、教學複合單位。

從這裡培養了四百多位國際試飛員,不僅僅是蘇聯試飛員,在後世他還培養了共和國、印度兩國的王牌試飛員。

後世共和國著名的兩位王牌試飛員:雷強、徐勇凌。都是在91年到這裡進修、學習過,回國之後他們都成了共和國試飛員大隊的中堅。

共和國航空界兩本大神級筆記本《雷強筆記》就是在這裡進入到最精華部分,也正是雷強在這裡學習所記錄的東西,才造成了雷強筆記的轟動性效應。

現在,共和國航空工業人員來到這裡,也許提前了有兩三年時間吧。

接待楊輝一行人的是莫羅佐夫試飛院的副院長:羅伯斯。一位很嚴謹的老頭子。花白的毛髮、整潔的穿戴、一身嚴謹地氣息,讓楊輝不得不對這位副院長多看幾眼。

“你們好,來自華夏共和國的航空工業界同行,我代表莫羅佐夫試飛院歡迎你們的到來,希望我們這次能有很好的合作結果,並為我們兩國的外交關係正常化做出我們的貢獻。”

伸手不打笑臉人,咱來到這裡是來合作、學習、訪問、交流的,至少還是不能得罪了對方做技術的大牛,眾人皆是一番客套之後。終於進入到正題。

坐下來之後,就不再有什麼行政、外交人員的事,外交人員行政人員都識趣的都一邊去找對應的蘇聯人員交流“感情”去。

在羅伯斯提出了這次雙方在合作上的問題之後,石屏總設計師提出了合作的方案、要求。

“我們正在開發一款初中級噴氣式教練機,現在需要在教練機的反尾旋試飛專案上尋找合作,我們認為莫羅佐夫試飛院是目前最適合的合作伙伴。”

在石屏說話間,羅伯斯已經開啟了石屏遞過去資料,十多頁簡單介紹資料。將l8的一些可公開的資料都展示出來,羅伯斯看到這些技術資料也是驚訝不已。

蘇聯也不是沒有研製過k8這一級別的教練機。整個華約集團的教練機都是由捷克研製生產,而捷克的l39教練機,就是和k8同一級別的東西。

羅伯斯想起自己在69年參與l39教練機的試飛專案的時候,那可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日子,對l39這款第二代噴氣式教練機的效能,那可謂是難以忘記。

這一晃二十年過去。l39也經過多次改進,羅伯斯一直關注l39的進步,本以為l39教練應該是數一數二,退一萬步來說,也應該是和英國鷹式教練機齊名第一。

但現在看到了這款別命名為l8教練機新飛機的時候。羅伯斯知道自己一直寄予厚望的l39已經落後了,這款蘇聯的學生:華夏共和國設計的l8教練機,已經顯著超越了l39。

聯想到捷克這幾年的的社會異動,羅伯斯倒是對l39這款主流教練機有些擔心,或許是需要給l39引入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了。

放下資料的羅伯斯已經下定了決心:“這的確是一款優秀的飛機,在氣動外形、發動機的選擇上都是非常合理的設計,來自馬基公司幫你們做的尾旋風洞試驗資料表明,這是一款非常非常優秀的初中級教練機,甚至它遠比l39教練機還要優秀。”

聽到莫羅佐夫試飛院副院長稱l8教練機比統治整個華約集團空軍的l39教練機還更優秀,做為l8教練機的總設計師,石屏很自豪,同時還有些不解。

石屏疑惑的樣子被羅伯斯看在眼裡,老頭子將情況也猜的**不離十,笑著解釋了自己下這個論斷的原因。

“這是事實,我幾乎跟進了l39教練機所有試飛專案,對l39教練機效能非常清楚,我說你們這款飛機比l39教練機優秀,完全沒有任何水分。現在的問題是你們要準備怎樣同我們合作這款飛機的尾旋試飛科目?”

莫羅佐夫不願意在l8和l39款教練機的對比上浪費太多的時間,直接將話題轉移到了l8教練機的尾旋試飛合作方法上,要合作尾旋試飛專案,這是雙方高層定下來的,但怎麼合作卻是一個亟待商榷的問題。

比如,石屏就提出了洪都的方案:“我們洪都公司認為,由於我們洪都公司根據我們得到的尾旋風洞試驗資料,已經做了大量的尾旋特性預測,我們還是希望能採購幾套反尾旋火箭,由我們的試飛員進行試飛,同時請莫羅佐夫試飛院的專家協助。”

站在洪都的角度來看,採購反尾旋裝置,共和國自己的來試飛,並請莫羅佐夫試飛專家協助,是最好不過的方案。只要達成之後,這種幾乎是手把手教學的方案,以兔子瞪一眼就懷孕的能力,絕對能偷師成功。

但換個角度,莫羅佐夫也試飛院也不是是傻子,把東西出

售給共和國就了事,這還能叫什麼合作?特別是其中的:讓共和國試飛員來做這專案,幾乎就可以算是把反尾旋試驗最核心的技術交給了共和國。

羅伯斯聽過洪都提出的方案之後,馬上就想明白了這裡面的隱藏道道,反尾旋試飛這種關鍵技術,莫羅佐夫試飛院是絕對要死死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技術外傳?

那絕對不可能:“這不行,要合作尾旋試飛,只能是由你們把飛機飛到我們這裡來試飛,我們這裡的試飛、測試設備齊全,可以保質保量的完成這款飛機的反尾旋試飛。”

就這樣,羅伯斯提出了基於他們自己立場的合作方案,和洪都提出的方案相比,實在是相差太大,簡直是天壤之別。

就在扯皮中,一中午的時間就過去了,楊輝和其他幾位非l8教練機研發、試飛人員,就顯得有些無聊,找到了蘇聯方面接待整個訪問團的負責人,提出了楊輝的想法.....(未完待續。。)u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