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事了之後,前前後後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和諾斯羅普合作的大邊條翼研製技術驗證機、新中推的核心機預研全面展開,殲教7a也裝上了來自黎明廠生產的第一臺發動機,地面滑跑試驗不斷推進。

時間進度拉到四月底,基地的生產任務卻迎來了一次高峰,不僅僅是殲教七的生產任務重,就是航模的生產都已經全面轉產f14,來自美國的訂單如雪花一般飛來。

這裡面的原因就在於美**隊支援下拍攝的徵兵宣傳大電影《壯志凌雲》將會在五月十六日上映,光是前期的預熱就在美國掀起了陣陣狂潮,電影周邊產品肯定也不能那下。而在這雪花般的航模訂單中,最大的一筆訂單的主顧卻是讓楊輝笑的合不攏嘴。

負責航模業務的楊月更是從未見過單筆就如此之大的訂單:“這可是來自美國海軍徵兵宣傳單位的訂單啊,共計一百架f14航模,這美國人也是挺有意思,放著正牌f14不要,跑來訂購我們的模型,這錢真是多的沒處花。”

聽到這感慨,楊輝倒是沒有任何驚訝,以美**隊的財大氣粗,現在購買點f14航模用於助力宣傳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美國為了宣傳需要拍攝了《壯志凌雲》,那上億美元的投資都出去了,現在這幾百萬美元的資金用於後續的宣傳也就是小菜一疊。

美帝海軍拿到了這航模特定是要用來和美國民眾親密互動,搞不好是直接把飛機在公眾日交給民眾飛著玩,美其名曰“軍民魚水...”

“這有什麼奇怪的。好好抓住機會,在這次的f14上狠狠的撈一把。六萬美元的價格恐怕也就是最後一次了。我們正在銷售的狂風、殲教七a航模,已經被後來者把價格拉到了兩萬美元左右。以後就是平穩利潤期,我們這次也僅僅是在f14上面佔了先手。”

楊輝的消息來源相當準確,歐洲那些原本製造螺旋槳航模的廠家已經在噴氣式航模技術上追了上來,價格已經被拉到了一個比較正常的價格,楊輝甚至考慮基地以後在航模上的重心準備轉移。

看了生產線上唯一生產著的f14航模,良久的思考,覺得時候是將無人機的研製提上日程了。下定決心之後,帶著航模隊伍轉身離開車間。

“航模專案的研製進度我也看了,去年開始的米格29航模專案進度不錯。已經投入了試飛,我們下一步需要再上個檔次,現在的技術積累可以支援我們研製一款小型無人機,大家都來聽聽我的計劃吧。”

無人機技術開發,聽起來相當科幻,在最開始在軍用領域使用的最多。一提起無人機的研製,大家都想到美國的那些全球鷹、死神無人機。

但無人機的領域可並非只是高大上這些,共和國在八十、九十年代對高空長航時的偵查還真就沒什麼需求。

在共和國這樣的大炮兵主義的國家中,陸軍所佔據的軍費比例明顯要高太多。而炮兵則是共和國陸軍最信賴的支援火力。

君不知,在對越戰爭中,主要還是由陸軍打頭陣,空海軍在前期還真就沒有怎麼出過力。在對越作戰中最常用的火力支援單位依然只是身管火炮。

甚至到了兩千年之後,炮兵依然是共和國的陸軍最信賴的火力支援單位,那時候共和國的火炮簡直是吊炸天。所謂世界第一毫不為過。在wot遊戲中所謂國服炸筆、世界第一,那都是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

既然知道共和國陸軍對火炮的偏執。楊輝自然要投其所好,在八、九十年代。火炮的射程進一步增加,傳統的炮兵偵查方式已經遠遠不夠。

五十公裡左右的縱深,必須要使用航空力量來進行偵查、校正、毀傷評估,這才是國際主流,也是未來的潮流,絕對是前途光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經過考察,甚至走訪了在越南邊境作戰的我炮兵部隊,一款專門為遠端炮兵部隊研製的無人機,是我們現在研製起來技術門檻最低的專案,它不需要搭載攻擊載荷,固定的偵查裝置足矣。”

要說炮兵偵查裝置,在八十年代的對越作戰中,實際上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引進歐洲的反炮兵雷達就是很不錯的東西。

但反炮兵雷達終歸只是被動性的偵查裝備,是用來根據敵方發射的炮彈彈道,來反推對方火炮陣地位置的雷達。用來反對方火炮自然是相當厲害,但是敵方除了炮兵作戰單位,還有其它的作戰力量,這時候反炮兵雷達就沒有什麼作用了,給炮兵配屬無人機勢在必行。

西南科工是做飛機的,對於的火炮作戰沒什麼概念,但聽到了楊輝的解釋,似乎又覺得這專案可行。

“炮兵偵查無人機?這倒是不錯的選擇,以國內現在的技術情況,我們要研製這樣一款無人機技術壓力不大。以我們航模研製的經驗,加上我們航模專案所賺取的資金完全可以支撐這款飛機的研發。”

基地自己研發當然也沒有問題,但楊輝所要求的時間進度卻有些緊。一款炮兵偵查無人機,需要和遠端火炮相配合,共和國正在研製中的火炮才是最佳拍檔。

這次回來之前,楊輝已經透過謝連發知道了一件和航空工業完全不相關,但又有那麼一點和西南科工沾邊的訊息。

由於殲教七a的關係,共和國和中東的駱駝們提前多年建立關係。原本要等到88年才會引起科威特的注意,但現在不同了,這些傢伙居然提前搭上線。

按照謝連發在帝都打聽的訊息,駱駝們似乎對plz45相當感興趣,甚至沙特又拉上科威特,準備複製殲教七a模式,直接投資研製這款自行火炮。

要趕上plz45,新的偵查無人機就必須加快速度,對於這一點,楊輝也有所計劃。

“現在我們瞄準的是炮兵偵查無人機,為了趕進度,完成從航模到無人機的過渡,和西工大無人機研究與發展中心合作很有必要。”

西工大的無人機科研水平,在共和國應該是相當先進的,在1958年8月3日,共和國第一套無人機系統就在西安窯村機場試飛成功,而這款無人機研製就是由西工大承擔。

可謂是開創了共和國無人機事業的先河,甚至楊輝現在提出的炮兵偵查無人機,西工大在86年也會開展了預研,現在提出合作研製也算是取長補短。

航模研製隊伍中早就對無人機有預研,國內在無人機研製中的巨頭西工大,在所有人心目中都是很有份量的,能合作研製完成過渡當然最好。

“既如此,我就帶你們去見一下西工大的同行,在我們西南科工現在就有西工大來辦事的老教授,透過他可以直接聯絡到西工大的無人機研製隊伍。”

無人機的研製,最大的難點就在於飛控系統,無人機的飛控系統絕對是最大的難題,說成最核心的機密都不為過,而無人機要想發揮大的作用,天生的就要和電傳打交道。

唯一的區別就在於無人機的電傳飛控設計、製造,又要比有人機、甚至高機動的戰鬥機要簡單一些,當然這前提是對無人機的智能化不要有太高的要求。

說到西工大的電傳科研能力,現在最牛的一位教授就正好在基地,楊輝說話辦事從來都是早就有計劃。(未完待續。。)u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