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加油技術現在先不談,這個還需要軍隊方面再協調一下,不過楊輝自然有他的辦法讓軍隊加快進度研製空中加油裝置,甚至是引進國外加油裝置。

“這個說的倒是有道理,就是資金不足的問題,或者說是現在空中加油技術的優先等級還不太高,那我們就再談談超七本身的設計吧。”

依靠空中加油始終不是一個好辦法,能夠自己多一點航程是一點航程,所謂自立更生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摳出來的。

說到了新超七的問題,自然於總師就有了發言權:“ 我們的超七和超級殲教七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在雷達上面、航電上面、發動機上面都是採用同樣的裝置。這些用在新的對海戰鬥攻擊機是沒有問題的。”

於總師說的倒是一點也不假,這些確實是可以做到通用,這是楊輝一早就計劃選擇好的,若是不能通用的話那就怪了。

而於總師說的這些軍隊方面也是沒有任何的意見,唯一的問題在於新機的掛載能力這時候就是一個大問題了。超級殲教七在氣動設計的時候,為了減小風險、加快研製速度,在起落架上面沒有做修改,畢竟教練機而已,對掛載要求並不多。

能掛上幾枚教練彈就算完全夠了,至於外掛油箱、重型掛點這些教練機有多大的需要嗎?大不了把機腹的掛點騰出來就行了。

這也就導致了現在要改為超七多用途戰鬥機還需要再對起落架安裝位置進行一些修改、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這個肯定是沒有問題,但是現在的超級殲教七在起落架的佈置上面太浪費了,寶貴的重型掛點位置被起落架佔據,這個是絕對不行的,起落架必須改為機腹起落架,把左右這兩個重型掛點一定要給我們騰出來。”軍隊方面說話是相當堅定。

騰出來重型掛點這個問題倒不是多難,也就是在結構上面的改動而已,這還在基地的能力範圍之內,最怕的就是說要整出來什麼牛逼的航電、發動機之內的。

超七作為一款有別於殲七的機型,肯定是要有改動。於總師深深額明白這一點:“沒有問題。我們在超七上面可以做到,起落架我們有能力進行修改,其他的問題還有需要嗎?”

其他,好像新飛機在其他方面還真就沒有什麼需要進行大面積修改的問題,後續的後續再說好了。

“那還,既然你們能夠做到這些,那我們就暫時沒有什麼問題了。這次的專案我們會馬上進行商討,拿出一個結果來。我們這次會談還是挺有成效的。”

是有些成效,但是這遠遠不夠,楊輝還有問題需要商定,這關係大超七的空對空作戰能力,不得不引起重視。

“在機體上面有了結果,但是我們對於超七的導彈恐怕還需要再商量一下,藍狐雷達的中距離攔截能力若是不好好利用起來實在是一大浪費啊。”

在這個軍隊、國防工業都在節衣縮食的年代,浪費絕對是最大的犯罪,是不能容忍的。必須要嚴肅處理。

本來打算要離開準備回帝都彙報了,聽到還有問題,自然就需要再耐著性子聽聽。

“哦,中距離導彈,這倒是個問題,現在我們還沒有合適的中距離導彈,這個還真是需要好好研究研究。浪費是犯罪啊。”

話鋒一轉這位突然又問道:“那麼,不知到你們作為新機的研製方面,雷達同樣也是你們引進的,現在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說到了中距離導彈的問題,實際上這個還真的是挺困難,而中距離導彈的困難主要還是導彈的導引頭。

這是所有導彈能不能命中目標的關鍵。沒有一款可靠的導引頭,一切都是空談,就算你的雷達再強大,載彈量再多,射程再遠都是空話,導引頭不行,你要如何打到對方?

這種事實在是太多了。典型的就是美國在越戰中的導彈萬歲、導彈萬能理論。君不見越戰中美軍導彈每每打不中敵機,隨後導彈用完了,而機炮又被飛機早就捨棄了。

這些十之**都是因為導引頭的問題,要不就是元器件不靠譜,要不就是導彈追太陽,這些都是吃了導引頭的虧。

現在楊輝就在考慮一個問題,到底是要怎麼搞。至少所謂的完全自主研製楊輝是不包有任何信心,倒不是說共和國研製不出來。

實在是現在的時間限制,還是儘早出成果為好,這時候引進一款西方的中距離導彈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在不引進,89年之後想要引進都沒有門。

對面的是軍人,也不需要什麼彎彎繞,楊輝有話就直說:“我個人覺得,現在我們有機會還是引進一款靠譜的中距離導彈為好,實在是我們完全沒有自主研製中距離導彈的經驗,要自主研製恐怕會耗時很長。”

中距離導彈研製沒有經驗,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同樣是必須要承認的問題,點點頭表示楊輝說的沒有錯,可以繼續說下去。

“所以,我個人以為還是儘量想辦法引進一款中距離攔截導彈,為了和藍狐配套自然是英國的天空閃光導彈最好,不過這個引進的可能挺小,現在的天空閃光導彈還算是相當厲害的中距離攔截導彈,我們最好還是另外想想辦法。”

天空閃光導彈在研製出來的時候效能是牛的一逼,直接就坐上了西方國家最牛逼的中距離導彈的交椅,甚至說是全世界級都不算過,美蘇兩國的中距離彈還真就差了一截。

這款導彈強大之處不止是一點半點,而是代差,雖然這款導彈是自美國的aim—7e—2彈體技術改過來的,但是在導引頭上面卻是一個世界第一:世界上第一種投入使用的單脈衝半主動導引頭,這款導引頭是共和國的‘老朋友’馬可尼公司的產品。

同樣天空閃光還第一次具有了下視能力,這是第一款具有下視能力的第三代中距離攔截彈,在85年aim—7大批量生產之前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這樣的一款導彈共和國能夠在八五年引進到國內生產?這個楊輝自己都不相信,英國人可是一點都不傻,所以這個時候就有了另外的一個目標:義大利的‘阿斯派德’導彈,同樣是源自於美制aim—7e—2。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款導彈在導引頭上面也是不遜色於天空閃光導彈,最主要是這款導彈現在缺錢,同樣是在74年就進行了試射,但是在現在的84年了依然是沒有定型,還在進行設計,真正定型都是88年的時候了。

缺錢這就好說了,雖然共和國也缺錢,但是只要願意拿錢出來搞中距離彈,同樣情況下搞到阿斯派德肯定要比搞到天空閃光要容易的多。

“所以我就有兩個目標,第一是天空閃光導彈,若是能夠搞到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能引進那麼現在義大利的阿斯派德導彈不失為一款可行方案。”

楊輝把他能想到的兩款導彈說出來,要怎麼辦就要看軍隊和國家高層的選擇了,作為技術人員他現在已經將他有權利做的做到了最好。(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