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這事的原委了,楊輝就可以說一下自己的想法了。

“原來是這樣的,新飛機我看就上藍狐雷達的兩個顯示器就可以了,其它的就不要再往上面裝了,能裝上兩個顯示器就算是不錯了,我們還是一步一步來,教練機還是不要和殲七變化的太大了。”

楊輝簡單的想法卻道出了本質,現在研究的始終還只是一款教練機而已,做好本職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各方面都看好的改成戰鬥機這方案,現在還沒有一個準信,就不要想的太多了。

於總師聽了楊輝的想法和自己不謀而合,很是高興,但是考慮到屠吉達的重要地位又不能不重視一下,這可愁壞了於總師,現在乾脆就說出來,和楊輝一起討論一下。

“你說的倒是和我的想法很相同,但是屠吉達是座艙航電系統的研發總師,他的建議我們還是要考慮一下,你覺得這個該怎麼辦?”

怎.麼辦?簡答啊。楊輝下意識的想好了這事,一平三下是以後的主流,美國的f18在七十年代已經實現了一平三下,構成了綜合電子顯示系統,首次完全實現了‘玻璃化座艙’的概念,這是陰極射線管進入綜合系統化時代的標誌。

裝上多功能顯示器,這就是以後的大勢,要想在以後的軍用飛機研發中佔有一席之地,這多功能顯示器技術就不能沒有。所以這個多功能顯示器不能不研製。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什麼好糾結的,只要我們有錢。那麼這個顯示器專案就必須要做下去,不僅要做下去,還要深入到裡面。追上現在世界的主流,我們必須要準備研究多功能顯示器。”

要實現多功能顯示器這個就不是單一的顯示器問題,更多的還要研究到數據總線技術,需要效能強大的機載計算機,只有有了這些才能實現座艙的玻璃化。說白了要實現一塊顯示器不同轉換顯示需要的資訊,主要還是要靠機載計算機。以及數據總線,等等電子技術。

這個就不是單純的靠航空工業就能搞定的。這時候的電子工業就是研製的短板,就現在的國內電子工業要想研製出符合要求的高性能機載計算機,楊輝不報太大的希望。這個實在是需要太多的方面支援,最主要的軍用計算機芯片這個時候就完全拿不出來,唯有國家下力氣扶持電子產業才有可能。

那麼這個時候又陷入了死結了,要實現自主研製出綜合電子顯示系統就必須要有晶片產業。晶片產業。這個就是更加深不見底得大坑。楊輝他不是神,對於晶片這個他是不懂的。

綜合電子顯示系統,想到這個於總師陷入了深深的思緒當中,這可不是簡單的航空業的問題。“你說的,我有何嘗不知道,但是這個專案我們是研製不起啊,要實現這些我們就需要高性能機載計算機,高性能機載計數機需要高性能軍用晶片。高性能軍用晶片需要.......”

長長的嘆息一聲,晶片東西研製起來就是吞金巨獸。要國家現在投資做晶片完全是不可能,還是要慢慢的等,實在不行就只有趕在89年之前多囤積一些進口晶片。

這是一大短板,非楊輝所能及:“好吧,這個我們只能是先預先研究一下,就我們的現實情況來看,只能使用落後的儀表座艙。”

搖搖頭,楊輝終於感覺到了在這個時代的無奈,和悲傷。在後世好歹還有幾款國內自主研發的軍用晶片,現在完全就是沒有希望。

收拾心情楊輝不想這些,沒有綜合電子顯示系統也不是做不了飛機,就是飛機部分效能落後一些而已,這個可以暫時忍受。

“楊輝,不要想那麼多,現在你還要去做氣動試驗,這個才是你的工作,現在睡覺去吧。”

一大早起來,於總師就沒有再看到楊輝,這個時候楊輝已經起床前往了北航,那裡狂暴的風可以使楊輝心裡更加平靜。

“朱教授,我趕過來了,風洞試驗才是現在需要人手的,不知道現在專案進行到了哪裡,我還是能發揮一些作用的。”

開啟資料櫃,將楊輝離開這幾天後做的氣動試驗資料拿給楊輝看,看起來資料只是這幾份薄薄而已,但是為了這些資料而試驗的資料卻是比這多了好多。這些暫時看起來不需要的資料實際上才是底蘊,這些資料在以後的某個時候就會有他們自己的用武之地。

“這麼快?進氣道需要測試在低速風洞都做的測試都測試完成,很有效率啊,看樣子這都試驗到了機頭雷達罩了。”

朱教授聽到這裡很是得意,能夠這麼快完成測試,最主要還是因為又再次引入了一批本科生這批本科生技術能力還算可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還是你上次提出的建議,我們引入了一批本科加入,雖然他們質量上面不如研究生,不過在數量上還是能有作用,很多簡的理論分析都是交給了他們。”

不說這個楊輝還沒有想到,一說到這裡楊輝就想起了自己還有一件艱鉅的任務:截胡,截奉天所的胡。看看現在這個試驗進度,在帝都的時間也不多了,截胡大計要馬上開始了。

要截胡,那就要趕快培養感情,發揮出基地的影響了:“那好,我們就不多說了,現在該是上班的時候了。”

後續的試驗人員都到齊了,直接開始風洞試驗,理論分析、模型都是已經做好了的,就等著今天一來就可以開始啟動試驗。

機頭雷達罩的試驗算起來應該是最為簡單的一項試驗,雷達罩是一個簡答的圓椎體,要試驗的就是找出最佳的造型,達到受力、受熱等多方面的平衡。

要說到機頭雷達罩,這個實際上也是共和國這個時候一個大短板,雷達罩的製造技術一點也不簡單,不是說你做好一個殼子裝上去就好了。

雷達罩,顧名思義就是罩在雷達外面的罩,而雷達的使用是要透過雷達波為介質,那麼問題來了,不同的材料的雷達罩對雷達波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削弱。

所以效能優良的雷達罩和效能一般的雷達罩會有很大的區別,而雷達罩效能相對較好的就是複合材料,複合材料國內研究的不算太多,但是好歹還是在第二梯隊,到時候,不管是引進還是自己研製,都是可行的。

在楊輝的‘胡思亂想’的時候,風洞已經開始運轉。雷達罩測試主要試驗是在跨音速這個階段,突破音障的時候是一個試驗的重點,現在的低速風洞沒有多少試驗專案,低速情況下,雷達罩的風阻實際上相差不大。

風洞運轉的時候噪音巨大,也沒有說話閒聊的可能,都等著試驗資料出來就好了,在涼爽的‘微風’吹拂了近十分鐘後,風洞的巨大噪音漸漸減小,同時意味著這次試驗結束了。

試驗資料後期需要慢慢處理,現在要開始試驗最後一個低速風洞試驗專案‘雙三角翼翼型’雙三角翼翼型具有優良的低速效能,但是要試驗出最合適的翼型那就要試驗不同的後掠角度。

一共近十多副不同細節的機翼,實際上算是比較少的了,這些主要還是因為國內有了研究基礎,現在這十多副機翼,就是在前面的其他風洞試驗基礎上選取的。(未完待續。。)u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