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了,好冷啊,各位情愛的讀者要注意保暖哦,我會儘量早點更新,這樣大家就能睡個好覺了。謝謝支援!一直無比的感激!謝謝!

****************************************************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6.120第6師團轉向

“司令!這一帶有些亂,小日本的零散人員時有出沒,是不是給您一支槍?”

徐子龍忽然冒出來對黃浩然提了個建議,黃浩然覺得徐子龍的擔心不無道理,現在南京衛戍軍和日本華中方面軍已經攪在了一起,白下區中日雙方參戰的部隊番號十分的繁雜,僅南京衛戍軍投入的部隊就包括99師、66軍、103師和36師、獨立47旅、憲兵第一團等多支部隊,交戰的時候往往都是只認衣服不認人,在這種隨時都可能會發生大規模遭遇戰環境裡面,手裡面有支槍的確會好很多。

為了黃浩然的安全,徐子龍已經讓黃浩然將他的將官服換成了普通的制式軍裝,衣領上閃亮的中將軍銜也被取下來塞進了口袋裡面,被徐子龍這麼一搗鼓,,黃浩然儼然就成了普通一兵,混在人群中毫不顯眼,日本人做夢也不會想到人群中這個扣著鋼盔的男人居然是南京衛戍軍的副司令,徐子龍算是讓那些鬼子狙擊手徹底沒了立大功的機會。

黃浩然扶了扶腦袋上的鋼盔,然後從徐子龍遞過來的幾支武器裡面拿了一支,既然是扮士兵那就扮到底吧,黃浩然特意挑了一杆步槍。

這杆槍一入手黃浩然就感到分量有些不對,似乎比他以前在訓練場上用過的毛瑟1898要重了一些,他仔細打量了一下槍身,確定了不是中國仿製的毛瑟1898。

“司令,這是武漢運來的蘇援,俄國貨,M1891/30,莫辛-納甘步槍......”

原來是“摸心拿肝”啊...黃浩然覺得這種步槍名稱的發音十分有趣,面上浮起了笑意。

“給了我們多少?發給哪些部隊了?”

“500支,說是剛從蘇聯到的貨,武漢也沒有多少,這槍的口徑是7.62毫米,和毛瑟槍彈不通用,下面的部隊怕供應彈藥起來麻煩,都不願意接受,最後全部裝備給了咱們99軍工兵團,汪副軍長說最好集中使用,這樣後勤部門也能省些力氣.......”

7.62毫米,那可是AK的口徑啊,這時候的中**隊使用的步槍口徑主要是7.92毫米,習慣了使用各種山寨毛瑟的官兵們對莫辛-納甘步槍“怪異”的7.62毫米口徑很看不上眼,這也難怪,誰都喜歡用自己用順了手的東西,槍的口徑也不例外。

“徐連長,你等著瞧吧,再過上十來年,將是7.62的天下......”

黃浩然將手中的莫辛-納甘步槍背了起來,現在,他更像是99軍的一名普通戰士了,就是體型胖了點......

徐子龍端著湯姆遜衝鋒槍跟在了黃浩然的後面,警衛營和特務營將警戒線薩德老遠,每一場小規模的戰鬥都會彙報到徐興華那裡,黃浩然的安全現在是徐興華的頭等大事。

*************************************************

日軍第6師團師團部。

谷壽夫的參謀長下野一霍大佐在忍耐了多日之後,還是向谷壽夫提出了轉向攻擊南京的建議,18旅團旅團長井書宣時這些日子已經紅透了華中方面軍,下野一霍大佐在大本營的老同學向他透露,井書宣時很快就會升遷去擔任一個國內新組建的乙種師團的師團長,井書宣時的這份洪福,還不是拜18旅團第一個攻入南京城所賜嗎?本來第6師團是處在華中方面軍各個日軍師團的最前面,部隊向中華門的攻擊非常順利,眼看就要靠近雨花臺了,這時候松井司令官忽然命令第6師團轉向朝著長江江岸攻擊,要不是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哪裡輪得到18旅團在那裡耀武揚威?

下野一霍大佐真為第6師團和他的師團長谷壽夫覺得冤得慌!

27日凌晨,方面軍司令部的斥責電話打到了第6師團,參謀長冢田攻少將多次問谷壽夫到到底什麼時候能夠攻到江邊截斷南京衛戍軍的退路,司令部應該已經對第6師團和第18師團的緩慢進展感到了不滿,下野一霍大佐從谷壽夫聽電話時的表情感到了谷壽夫的憤怒!

如果第6師團成為了第一支攻入南京的日軍師團,參謀長冢田攻少將還會這麼對谷壽夫說話嗎?

下野一霍大佐的建議在谷壽夫面前開啟了一扇新的窗戶,江邊通道是黃浩然的命門,在這裡和第6師團交戰的部隊都是黃浩然的精銳,範介從26日開始突然將教導總隊全數投入戰鬥,蕪湖的川軍為了表示他們對黃浩然的誠意也調了兩個團來圍攻第6師團,雖然谷壽夫的部隊沒有被範介的這一手擋住,但是第6師團前進的腳步卻變得格外的沉重,谷壽夫計算過,即使他的第6師團真的能打到江邊,恐怕也會損傷過半,這裡不是南京城,慘烈的戰鬥吸引不了日本國內記者的注意能登上日本國內報紙的頭條的部隊只能是在南京奮戰的日軍師團!

這不公平!

南京城裡面現在剩下的南京衛戍軍是什麼樣的部隊?第6師團面對的又是什麼樣的部隊?松井石根因為114師團的慘敗而對第10軍看不上眼這谷壽夫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讓第6師團來當墊背啊!

打著最艱苦的仗,卻被方面軍司令部有意的無視,谷壽夫早就忍不下去了!

他幾乎連考慮都沒有考慮便同意了下野一霍大佐的建議,向北!全軍向北!攻擊雨花臺!攻擊中華門!那裡才是第6師團功成名就的地方!

27日早晨五點,一直在牛首山至板橋一線和範介的部隊激戰的日軍第6師團突然改變了攻擊方向,谷壽夫的部隊只用了兩個小時便擊潰了措手不及的57軍112師殘部,佔領了鐵心橋,雨花臺的74軍58師防線完全暴露在了谷壽夫的炮兵面前。

範介的指揮部就設在板橋,這裡是南京衛戍軍的最後底線,被第6師團和18師團狂攻了好幾天,範介手底下的幾個軍先後都出現了脫力的狀況,休整了好幾天的教導總隊原本是範介打算留給南京衛戍軍當開路先鋒突破蕪湖方向101師團封鎖線的,面對著後路即將被斷絕的局面,範介不得不把教導總隊給堆了上去。

範介在半個小時之前發報給黃浩然,告訴他的司令江邊走廊地帶的最新戰況,沒想到還沒有收到城防司令部的回電,谷壽夫的第6師團就主動撤了兵。

除了留下少數兵力把守祖堂山、尖山等戰略要地和部分公路橋樑之外,所有和第6師團交戰的戰場都陷入了沉寂,範介甚至沒有時間來梵希這是不是谷壽夫的詭計他指揮著手下幾個軍開始全面收復失地,將防線恢復到牛首山山區之後,139師和教導總隊調頭向南朝著18師團的側翼猛插了過去,沒有了第6師團的協同,牛島貞雄的18師團只能全面收縮戰線且戰且退,原本陷入苦戰的88師、121師還有51師趁機也奪回了相當一部分陣地,範介的部隊一直將18師團主力壓到了東善橋一線才停止了攻擊,江邊走廊的形式一下子變得好了起來。

在整個行動的過程當中,範介的心一直是懸著的,他生怕自己中了松井石根的奸計,一直到王山奎給他發來了將18師團壓回到東善橋的電報他才徹底的安了心,他趕緊有發了一封電報向黃浩然報喜,讓他的司令安心。

城防司令部那邊的電臺時斷時續,黃浩然的回電到天亮也沒有發來,這幾個小時裡面,南京城裡面的部隊也陸陸續續來向範介彙報戰況和請求指示,這就意味著黃浩然在南京城裡面的指揮部已經失去了功能,是遇到了鬼子的炮擊還是遭到了空襲?只能依靠猜測推斷黃浩然死活的範介有些急了,他先在只能給沈老二發報詢問司令的現狀,因為黃浩然之前告訴過範介,他的臨時司令部就在沈老二的防區裡面,就在範介給沈老二的電報擬到一半的時候,城防司令部的電報終於發了進來。

黃浩然在幾個小時之內接連看到了範介告急和報喜的兩封電報,這麼短的時間裡面,江邊走廊的南京衛戍軍就像是做了一趟過山車,從大悲到大喜,不得不說這感覺實在是太刺激了!

司令部的電臺一直沒能回覆正常的工作,這是由於日軍的炮擊和是不是突然冒出來的小股日軍逼迫著黃浩然的電臺不斷的搬遷位置,司令部和下面部隊的無線電聯絡因此中斷了好幾個小時,南京城裡面的部隊黃浩然還能透過電話線來指揮或者轉達命令,城南的幾支部隊如果不是早早交到了範介的手裡,恐怕在這幾個小時就會出大事。

比如,第6師團主動退卻的戰機就無法抓住,自然也不會有現在這麼大的收穫。將司令部一分為二的好處在這段時間裡面顯露無遺。

也差不多是同樣的時間,黃浩然接到了雨花臺守軍的報告,消失在範介面前的第6師團現在衝著他們來了,由於住房鐵心橋的57軍112師殘部遇到了一場潰敗,第6師團的情況沒有及時的發出,這也讓範介白白多擔心了幾個小時。

第6師團的突然轉向,讓南京城區的防禦戰變得更加殘酷,黃浩然將江邊的憲兵第十團加強給了馮聖法的58師,他還將何大如的特務團運動到了秦淮區,南京的老城南,看來很快就要成為第二個白下區了......

黃浩然命令範介抓緊時間修築工事和休整部隊,第6師團的離開是個很好的機會,應該利用這個時間重新組織起江邊的幾道防線,日軍已經將城東和城南為的水洩不通,現在南京衛戍軍的退路只剩下了過江或者從西面沿著江邊退往蕪湖......

***************************************************

武漢,最高當局終於從廬山回到了武漢,自打南京政府從金陵撤到武漢三鎮,最高當局就沒有在這座城市裡面呆過幾天,大部分時間最高當局都是呆在廬山上的別墅裡面,搞的政府的官員有些大事小情還得一趟趟的往廬山上跑,真不知道政府的首腦機關是搬到了武漢還是搬到了江西。

在風景秀美的廬山上思考了這些日子,最高當局已經完全恢復了冷靜,這幾個月的抗戰,已經將中**隊的弱點完全暴露。目前最嚴重的問題並不在於武器裝備的落後,底層的官兵也不缺乏抗戰的熱情和作戰的勇敢,部隊軍紀渙散,令不行禁不止,政府裡面的多方勢力各懷鬼胎才是中**隊在抗日戰場上連戰連敗的最主要原因!

淞滬會戰,中央軍和地方部隊都打得非常壯烈勇敢,特別是初期階段,黃浩然的99師還消滅了日軍駐上海海軍陸戰隊的司令官,這簡直讓全國民眾喜出望外。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精銳的部隊越打越少,中**隊戰術水平參差不齊還有預備力量不足的問題便開始顯現,人越死越多,部隊越打越沒信心,到最後當統帥部一下令撤退,數十萬大軍就像決了堤的洪水,竟相掉頭就跑。

南京政府軍委會曾於1934年至1936年約兩年半的時間,動用了幾乎全國的工兵和4個師的兵力,在上海至南京之間構築了兩道堅固的國防工事線,作為拱衛南京的外圍防禦線。最高當局本人還親自指揮部隊進行防衛南京的實戰演習。但是,這些多年苦心經營的防禦陣地,卻沒有起到他們應有的作用。從淞滬戰場撤退時,各路部隊爭先恐後奪路而逃。,要不是蔣百里早早進言將黃浩然的99軍和其他幾個軍放在了國防線上,從上海退下來的部隊就會被日本人像趕鴨子似地攆到南京。今天的南京保衛戰怕是早就應該結束了。

按照戰前德國顧問的設想,中**隊至少能夠在兩道國防線上堅持六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可最後的實際情況呢?

不提也罷!

國防線上炮火紛飛的時候,最高當局開始佈置南京保衛戰,結果他對他手下的將領們再一次失望了。除了唐生智和黃浩然這一老一小之外,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為他分憂!最高當局知道唐生智的動機也不單純,可是畢竟這老小子還是站了出來!讓最高當局無比憤怒的是政府裡面的幾位“功勳元老”居然連站出來像唐生智一樣“演演戲”的意願也沒有!國難當頭,這些以前終日叫囂著要和日寇決一死戰的老東西卻閉上了嘴巴!當日軍開始全力攻擊南京時,南京外圍的其他部隊不但沒有主動和黃浩然聯絡策應南京抗戰,反而遠遠地避開了南京戰場,以圖儲存他們的實力。

娘西皮!這些什麼元老還不如一個剛剛晉升為中將的黃浩然!真是太不像話了!

錢大鈞見最高當局的臉色很不好,趕緊端來了一碟子點心放在最高當局面前的茶几上,南京戰場這幾天局勢很不好,最高當局趕回武漢就是要和蔣百里還有小諸葛、顧墨三、陳辭修談談南京接下來該怎麼辦。

最先到會的認識陳辭修,他的頭髮還是那麼的油亮,如果在最高當局面前的紅人裡面選出位儀容最標準的一定非他陳辭修莫屬,蔣百里雖然風流倜儻,可是卻有些不修邊幅,顧墨三這樣的死板軍人,更是和陳辭修差了一大截。

陳辭修見最高當局早就到了趕緊上來敬禮,錢大鈞很隱蔽的笑了笑,這個陳辭修啊,就是太愛拍最高當局的馬屁,他的那個“土木系”的骨幹似乎都有拍馬屁的習慣,羅卓英就是其中的典型!

這也算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吧......

小諸葛是個最高當局較量了多年的對手,原本小諸葛應該是和他的廣西老鄉李長官一起赴會的,由於五戰區的小鬼子動靜越來越大,李長官這個五戰區司令長官自然也就沒法回武漢參加這場會議,蔣百里的人緣比較好,小諸葛見在座的將領基本都是中央系統的大將,他和這些人想要沒有什麼話,為了避免尷尬,小諸葛一見到蔣百里走進來就招呼蔣百里到他旁邊坐下,李長官不在,讓蔣百里這個顧問坐李長官的位置倒也合理。

最後一個來的人的顧墨三,他到達的時間比預定的會議時間整整遲了五分多鍾,小諸葛斜著眼睛瞟了最高當局一眼,他想看看最高當局會對顧墨三說些什麼。

最高當局是何等人物,小諸葛的目光一移動,最高當局就看穿了他的想法,和李長官相比,小諸葛還是太衝動了一些,這樣明顯的表情,是怕最高當局不知道“桂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嗎?

“墨三!為什麼遲到!?會議通知你應該早就收到了!軍人,連守時都做不到嗎?說你的理由給我聽!”

最高當局的聲音雖然很嚴厲,但是卻沒有多少冷淡的味道,相反,倒像是老師對自己心愛的學生在進行教導,小諸葛似乎早就料到了最高當局會是這樣的態度,他冷哼了一聲,扭過頭去不想繼續看眼前的這一齣戲。

“委座!我剛剛收到一份重要的情報,所以......”

顧墨三今天也不知道是怎麼了,一向沉穩的他居然有些慌亂,最高當局言語中的袒護之意是個人都聽的出來,只要他顧墨三低頭認個錯,這事情就算是過去了,沒有人想到顧墨三居然會給自己找理由!

這不是在和最高當局頂著幹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