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251.2萬平方公裡的海域,遊蕩著世界上最強悍的兩撥海軍,蘇聯紅海軍,美國聯合艦隊。龐大的整容足以讓歐洲老牌國家流露出羨慕的神色。比如曾經的大不列顛艦隊現在只能眼睜睜望著美國聯合艦隊在地中海橫行無忌,緬懷曾經日不落的榮光。

至於北非國家,看看蘇聯一副“大爺管撞不管撈”的態度,他們就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全副武裝的重型巡洋艦艦隊遊行在地中海風平浪靜的海面上,就像一個巨型的鋼鐵巨獸,從容不迫劃開海浪,在其他體積遠遜於自己的艦艇身邊穿梭而過。

作為移動的海上武器庫,基洛夫級是曾經鉅艦大炮時代發展而來的產物。

然而巡洋艦的輝煌屬於過去,提康加德羅和基洛夫都會變成歷史博物館的一尊雕塑,它們都將被驅逐艦所取代,然而基洛夫級依舊出現在世人面前,向他們宣告紅色北極熊的力量。

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雲,海上鋼鐵巨獸再度迴歸。

只要他們還在,紅色帝國的海域絕不會讓敵人跨過半步。

哪怕是一海里!

象徵著紅色暴力美學的基洛夫級是當之無愧的地中海泰坦,龐大的身軀只有尼米茲級才有資格在他面前相提並論。就連阿爾及利亞總統在看過海軍監視的美蘇的大型艦隊之後,對基洛夫艦艇上將近上百枚的防空導彈和反艦導彈震懾到了,這簡直就是一座火力強悍的海上戰鬥島嶼!

他對周圍的海軍將領酸溜溜的說過,“我們的海軍什麼時候才能擁有這樣的戰艦?”

然而這對北非國家終究只是夢想,兩艘驅逐艦就能夠讓他們吃緊了經費,就算是擁有小型航母納呂貝特號的泰國,在面對新航母服役時也笑不出來。

海軍的經費和預算在燃燒。

紅海軍拋去去年大規模退役的艦艇,現在服役的也有將近幾百艘需要維護,光是在數量方面,地中海沒有一個國家能跟他們叫板。

紅色帝國的四大艦隊,可不是口頭上隨便說說,而是用鮮血和實力打拼出來的。

巡洋艦艦隊雖然沒有航母戰鬥群出現的誇張,但是也能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恐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之前馬里奧就曾向安全顧問伯傑諮詢過,為了一個地中海聯盟直接動用上航母戰鬥群,到底值不值得。

在馬里奧看來,航母就是移動的經費燃燒庫,每航行一海里,都能招來國會的抗議。來自國會山的神秘力量總會在最緊要的關頭,掐斷他們的經費批准。

“當然值得。”國家安全顧問伯傑回答道,“用幾百萬的經費來換取一個地中海聯盟,最重要的是政治利益。我們能夠更好開啟北非的原材料市場。這點才是最重要的。而且馬里奧總統,要清楚這是我們控制一個地區性聯盟最好的機會。當美國成為地中海聯盟的實際掌控者,也就等同於掌控北非和南歐。”

“蘇聯不足為懼,他們的外幣儲蓄方面可不是美國的對手,美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外幣體系,但是他們有什麼?拿一堆沒人稀罕的破爛軍火去抵押,別笑死人了。”

伯傑敢讓馬里奧總統直接拍板的原因就在於,美國不需要去和誰談條件,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是條件。

在美國表現出加入地中海計劃意圖的時候,政治嗅覺嗅靈敏的以色列就立刻派遣以色列駐美國大使與白宮展開私底下的討論。

沒過多久,就宣佈與巴勒斯坦組織的暫時停火協議,這一切試好行為,都是為了自己在談判中增加籌碼。

“但是還有一個法國總統希拉剋,他不會讓我們輕而易舉的實現掌控的願望。”

馬里奧皺著眉頭,法國雖然不像蘇聯處處與美國較量,但是兩面三刀的風格卻更讓馬里奧暗中戒備。他之前就跟特尼特說過:“希拉剋是一條毒蛇,在必要的情況下,他可以將毒牙對準自己的盟友,然後狠狠的咬下一口。所以從戴高樂時代到現在,我們都需要警惕他們。”

伯傑嗤笑了一聲,他伸出一個巴掌,對著馬里奧總統,“除去我們為法國準備的啟動資金,還有法蘭西準備的小金庫之外,他們還有多少的啟動資金?支撐起整個地中海聯盟不是法國人,而是美國。光是我們的投入就佔據了一半,如果世界銀行釜底抽薪的話,地中海組織還能支援下去?”

最後把左手一握,嘲諷說道,“法國什麼都不算,當法國選擇與德國分道揚鑣的時候,歐洲崛起的希望就已經沉淪了。”

伯傑說的無不道理。

美國才是地中海聯盟最大的金主。

至於法國,至於蘇聯?

“現在是法國求著我們,而不是我們在懇求希拉剋。”

伯傑自信滿滿。

與此同時,法國方面也對美蘇介入地中海的動作憂心忡忡。

“一道狹隘的水域抵擋不住帝國前進的野心,直布羅陀海峽也好,伊斯坦布爾海峽也罷,摩洛哥和土耳其的抗議只不過是在耳邊嗡嗡爭吵的蒼蠅,並不會影響到巨獸前進的腳步。你看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和蘇聯的巡洋艦艦隊進入地中海,不都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譴責和抗議,誰敢真正的派遣海軍出來監視和阻攔?”

“還才是真正的,大國海軍。一百年前的大不列顛還能做到,而法德永遠也無法達到這樣的高度。”

此時的希拉剋總統只能用心情複雜來形容,地中海聯盟剛開始就諸事不順。遇到內部阻力的蘇聯和美國不謀而合的使用武力威懾,用最簡單的方式讓對方臣服,簡直就是帝國主義本性一覽無遺。

法國總理若斯潘對希拉剋說道,“這只不過是一個開始而已。現在的地中海聯盟存在三股勢力,我們,美國和蘇聯。以希拉剋總統的想法,美國就是跟我們搶奪市場和原材料產地的競爭對手,我們不會和美國人合作,相反還要和蘇聯聯盟起來擠兌美國。”

“所以,法國的這一步棋怎麼走,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接下來地中海國家走向,除了摩洛哥和土耳其抗議之外,其他國家不是一直處於觀望的狀態嗎?所以法國怎麼走,對地中海格局的影響就會變得非常關鍵。如果你跟美國的合作的話,相當於將指揮權拱手相讓給美國人,但是與蘇聯合作,起碼可以保證我們是地中海聯盟的主導。蘇聯在這裡的影響力太有限了。除了一個伊斯坦布爾海峽之外,他們的勢力幾乎無法延伸到這個地區。儘管如他們所說的,加入是為了拓寬貿易的渠道,但法國永遠是地中海的主導。”

若斯潘給出的法俄聯盟與希拉剋心裡所想的不謀而合。的確如果兩國不聯合的話,只會讓美利堅一家獨大。

蘇維埃。

兩個大國的聯合,足以讓美國顧慮自己準備好的小動作了。

“而且現在的地中海聯盟剛剛起步,在歐陸大國看來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等到有一天能夠‘北上’的時候,希拉剋總統會知道掌握主動權有多麼的重要。而且之前的歐洲聯合會議中,科爾明確表示德國無力支撐歐盟龐大的開支,需要削減經費了吧?”

希拉剋點點頭,總覺得科爾有一種準備隨時甩鍋走人的感覺。歐盟真的混不下去了,德國的損失首當其衝。現在科爾還想著穩定有些回天乏術的歐盟,以至於無視了法國的小動作。也讓希拉剋更加肆無忌憚的在歐陸擴張自己的影響力。

“所以,我們要認清楚法國到底要幹嘛,首先是保證地中海聯盟的首要地位,其次是蘇聯合作將美國擠兌到無法反抗的地步,最後才是最重要的,發展壯大。”

“現在,是時候應該打個電話和亞納耶夫總書記聊聊天了,科爾總統。”

“我想他們一定會非常期待的。”

正當亞納耶夫準備下班的時候,他接到了希拉剋的電話,亞納耶夫看了一眼牆上的鐘錶,握住話筒小聲的對身邊的人說道,“把翻譯給我叫過來。”

面對突如其來的來電,亞納耶夫感到有些意外。但他還是接起了電話。

“亞納耶夫總書記,關於之間的莫斯科提出的法俄聯盟,我想私底下先跟你談談。你現在有時間嗎?”

“當然有時間了,希拉剋總統。”

亞納耶夫才想到對方是為了法蘇聯盟而來,希拉剋已經按耐不住了。看來普裡馬科夫的計劃非常順利,對方開始手忙腳亂了。這時候蘇聯的重要性凸顯了出來。

試圖一家獨大美國不會和蘇聯站在一起瓜分地中海聯盟,所以蘇聯就變成了法國非常重要的盟友。

“關於地中海聯盟的計劃,我們想要跟蘇聯方面合作,在關於地中海銀行上,我希望蘇聯和法國所提供的資金貸款能夠佔據三分之二!”

希拉剋放出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態度,這是要蘇聯一口氣拿出將近100多億美元的貸款。以求全力壓制美國將近一百三十多億的世界銀行貸款專案。

亞納耶夫差點脫口而出要不我拿幾艘航母給你抵債行不?

“不行。”

亞納耶夫義正言辭的拒絕,“蘇聯沒有這麼多的資金可以提供,我們最多拿出60個億,這是我們的極限。而且我們還要求這些貸款能夠在短時間內自由的挪動。剩下四十個億請法國自行解決。”

“……”

希拉剋沒想到蘇聯居然會來這一出,這跟一開始全力支持的自己的劇本完全不一樣啊。他還想跟對方討價還價,亞納耶夫也跟希拉剋打起了太極。

“我們的北極圈石油開採計劃還得繼續投入經費,與RB合作的遠東開發計劃和石油管道的鋪設也需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包括最近的亞太合作計劃,我們的外幣儲蓄已經吃緊。並不是我們不願意在地中海方面投入鉅額的資金,而是蘇聯的經濟實力決定了我們最多只能投入60個億。”

亞納耶夫故意的說漏嘴是為了讓希拉剋誤判蘇聯外幣儲蓄已經告急,傳遞錯誤的資訊好讓對方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做出錯誤的判斷。

希拉剋總統若有所指的說道,“但是你看看,現在蘇聯還能夠用戰列巡洋艦巡視地中海,挑釁北非諸國,實在是很難讓人相信,你們的外幣儲蓄……”

希拉剋的潛臺詞表示,我才不會相信你們糊弄美國那一套。

亞納耶夫故意說得非常頭疼,“那還不是撐門面的做法?誰都知道蘇聯一直在削減各種艦隊的老舊艦艇,簡化臃腫的編制,說白了,蘇聯已經困難到連海軍投入都成大問題了。巡洋艦的地中海巡邏就要消耗大量的黑海海軍預算,而撥款專案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下來。”

坐在一旁的帕夫洛夫強行忍著笑意,尤其是看著亞納耶夫一本正經撒謊的樣子,彷彿蘇聯海軍真的已經揭不開鍋了。

面對亞納耶夫的無奈,希拉剋一時半會也不知道說什麼好。氣氛陷入了僵局,他不知道應該怎麼跟亞納耶夫聊下去。

拉攏不成蘇聯,地中海聯盟就會成為美國人的囊中之物。

但是好消息和壞消息總是相伴而來的。

“希拉剋總統,這樣,我提出一個解決的方案,你看如何?”

之前歐佩克與蘇聯簽訂共同進退的計劃,就是意識到石油減產在即,可能接下來會有一段的低潮期,如果不趁此機會將積壓的石油賣出去,將來暴跌的時候損失就更加嚴重。以石油代替銀行貸款的計劃也就自然而然的孕育出臺。亞納耶夫與希拉剋扯了這麼久,就是在對方走投無路時,給予他一點希望。

見時機差不多成熟了,亞納耶夫趁機慫恿對方,“要不蘇聯和法國之間簽訂石油供應專案,我們用一批石油來抵消這筆貸款,如何?”

“放心,蘇聯方面絕對不會虧待我們的盟友。”

他就差拍著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證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