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納耶夫才不管克倫茨是德國下一個希特勒還是下一個鐵血宰相俾斯麥,起碼換一個領導人上臺能夠改變一下歐洲目前死氣沉沉的情況。歐洲格局趨穩定化才是亞納耶夫最害怕見到的事情,這意味著他們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將局勢往有利於蘇聯的方向發展。某些別有用心的陰謀家希望克倫茨能夠像亞歷山大大帝發出征服的口號,讓世界顫慄,而不是躲在某個角落裡祈求其他國家的軍隊保護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德國要打響引發歐洲混亂的第一槍,反正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充當了發動者的角色,再擔任一次歐洲動亂的始作俑者,也沒有意外的,畢竟馬里奧方面也在盯著德國,希望對手做出某些出格的舉動,不然怎麼大規模的販售軍火呢?

甚至連克倫茨都還沒有發覺,德國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美國與蘇聯之間角逐,還有擺脫擺脫經濟困境,成為掠奪的眾矢之的。

諸君,只有戰爭才能結束這一切。

極端的難民只不過是誘因和導火索。在克留奇科夫的最後通牒的警告之下,他們很快就找到了實施刺殺的組織——要怪就怪他們的保密工作做的比薩達姆保衛工作還要糟糕,克格勃特工幾乎沒有花費多大的代價就潛入聖戰的組織裡,並且得到了第一手的情報。

刺殺分為兩部分,第一是利用人肉炸彈直接襲擊,一旦刺殺失敗就盡力引發現場的騷亂。而狙擊手將會射出最致命的一顆子彈,終結克倫茨的競選。

想法很完美,遺憾的是他們的一舉一動全部在克格勃的監視之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克格勃關注的重點落在一個叫哈希姆·阿菲茲的利比亞人身上,他跟隨難民船逃難到歐洲,開明的文化讓他一開始就嗅到了機會,一個可以在這裡宣揚教義和擴散伊斯藍思想的機會。尤其是這群歐洲人秉持著宗教信仰的自由,不干涉伊斯藍文化的傳播。

哈希姆意識到這是復興大哈里發正統的絕佳機會。

但是這種理想的溫床並沒有持續多久,東德一個魔鬼般的政黨正在迅速崛起。那是一群恐怖的惡魔,雖然不知道赤-化全球是怎樣的,但是從他們口中聽到要驅逐所有的幕斯林,擊斃那些信仰真主安拉的人,焚燒掉所有的經書,哈希姆就感到前所未有的害怕。

無神論者,比異教徒還要可怕的異端。

當他們從勃蘭登堡州裡被驅逐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了悲劇的結局還在持續,這場針對幕斯林的迫害不久這麼輕易的結束,哈希姆要站出來,改變這個國家。

一想到婦女不穿黑袍,不遮臉,男人只能取一個女人,他就感覺自己受到了迫害。

而且那個叫克倫茨的傢伙,還想將迫害繼續下去。

他將那些原教旨主義者集中起來,策劃針對民主復興黨候選人的陰謀,想要讓這位獨裁者去死的人也不在少數,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被驅趕到漢堡和波恩的難民,試圖抵賴不走的人,都被打得鮮血模糊,然後強行驅逐。

試圖襲擊的克倫茨的難民已經進入了人群,如果站在臺上的人願意往人群之中多看幾眼的話,就會發現幾雙懷著深切敵意的目光,似乎要將他們直接攪碎。

演講臺上的克倫茨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危險將至,依舊慷慨激昂的向民眾闡述他的想法,他的理念。

今天的天氣很好,在電視臺採訪之後,支援他的民眾逐漸的多了起來。臺下已經人滿為患,與一開始的悉數相比,緊扣的難民問題,成為克倫茨爭奪總理之位的最大王牌。就連聯邦政治評論員也在哀嘆,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止暴君篡奪聯邦總理的位置了。

克倫茨對無稽之談只會嗤之以鼻。

不是他欺騙了德國人民,而是德國人民選擇了他。

“無自由,毋寧死。”

“今天我們站在這裡,代表了無數的德意志人站在這裡,就是為了拯救這個國家,這個被外族踐踏的國家。我們的理”

“天佑德意志,我們的民族正在崛起,這一切並沒有想象中的糟糕。德國人民需要有一位撥正聯邦德國所犯下愚蠢錯誤的領導人。他將帶領我們走出絕境,走向未來,而不是一群只知道給勤勞工作的人增加稅收,給蛀蟲增加福利的混蛋!如果可以,他們應該跟難民一起滾回中東!該死的難民就是拖垮德國進步的最大障礙,當別人在為自己的國家而戰鬥時,他們卻在幹什麼?”

接近克倫茨的人頭炸彈已經握緊了拳頭,眯起的眼睛裡殺機重重。他的身上揹著將近300克的塑膠炸彈,只要按下拇指覆蓋的紅色按鈕,瞬間整個場地都會灰飛煙滅。

而臺上的克倫茨似乎毫無知覺。

“很多人想要我去死,是的,通往光明的道路會有很多的劊子手佶屈聱牙,比如站在我面前的這一位,你的風衣之下,想必是一件炸彈背心吧?”

克倫茨伸出手,指向神情緊張的襲擊者。跟隨著他的目光,周圍的人都將視線集中在他的身上。

“儘管你努力的表現出普通人的樣子,但是身上那股骯髒的幕斯林味道出賣了你。骯髒而愚蠢的傢伙。”

“該死。”

意識到事情已經敗露,他推開身邊的人準備衝上前與克倫茨同歸於盡,還沒有幾步,一股強橫的力量控制住他的肩膀,隨即一股撕心裂肺的疼痛從他的手腕和關節傳來,兩三個人將他摁倒在地上,無法動彈。

“決定我的命運和結局的人不是你,蠢貨。”

克倫茨的眼神洞穿卑劣刺殺者內心的秘密和渴望,他是難民通往天堂之路的唯一阻礙,也是左翼執政黨的陰雲籠罩柏林最後的光芒。

只要他還在,聖母就不能統一歐洲。

“能夠決定我命運的,只有德國的人民。”

臉上勾勒起嘲諷的嘴角,克倫茨對失敗者的不屑描述的淋漓盡致。

“我會言而有信的堅守承諾。”

“將反抗的,不願接受驅逐的難民,吊死在街邊的路燈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