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

在1991年的時候,美國和北約一直扮演著東歐的解救者的角色,尤其是對於前**勢力的國家,自從搭上了九十年代初期之前恰逢全球油價低迷的時期,憑藉著廉價的“黑水”,歐洲經濟一路高歌邁進。≧≯ 人民生活穩定,福利優越,隱約有跑步進入達社會主義的趨向。咳咳,不好意思拿錯了劇本,以上時間線僅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中。

實際上自從亞納耶夫改變了蘇聯解體的局面之後,繼任布什總統位置的領導人馬里奧非但沒能改善經濟低迷的局面。反而堅持認為只要將瀕臨死亡的蘇聯肢解之後,歐美無可撼動的霸權地位將會在蘇聯的屍體上再次延續一個世紀。所以這幾年馬里奧總統在國際社會上所做的動作遠遠比里根時代和布什時代加起來都要多。輿論的宣傳攻勢,歐洲的戰略威脅,甚至是經濟制裁手段統統用上,蘇聯就是憑著一口氣從1991年堅持到了1997年,並且隱約有起死回生的趨勢。

不單單是馬里奧,整個白宮和五角大樓都沒有了九十年代初期時的樂觀態度,他們能夠感受到相隔了白令海峽的敵人從快要蓋上的棺槨裡怕了出來,儘管全身上下正在腐爛,爬滿了蛆蟲,但是手中鋒利的刀卻沒有鏽蝕,眼神裡復仇的渴望也沒有停歇。

“紅色巨熊只會冬眠,當它再次重臨世界之時,將會讓整個世界感受到血腥與恐懼。”

這句話摘自1994年亞納耶夫在代表大會上的演講,這段演講在當時也引起了美國方面的恐慌,他們認為亞納耶夫將向西歐和美國復仇定義為蘇聯的目標,美國國防部甚至準備了一份戰爭衝突的預案,一旦蘇聯不顧一切的動戰爭,美國將會如何反擊。

越是遏制蘇聯,蘇聯的崛起就越乎所有人的想象,等到了1997年,蘇聯再次射中斷了四年之久的衛星計劃之後,西歐才真正意識到蘇聯現在真的重新崛起了。而且崛起的因素居然僅僅是一位奪權篡位的領導人。

“這是繼斯大林和列寧之後第三位最可怕的蘇共領導人,它的存在就是這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重新崛起的‘普羅米修斯之火’。”布什在位的後半段時間一直在跟亞納耶夫交手,所以他很清醒的知道亞納耶夫到底是怎樣可怕的角色。

面容和煦仁慈的中年男人,手段強硬殘忍的惡魔。褒義和貶義都能用在這個男人的身上。

也正是東歐帶著對亞納耶夫的驚恐,還有對蘇維埃的畏懼。推翻了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這位**皇帝的統治之後,整個羅馬尼亞都將社會主義視為最大的敵人。所以國務卿瑪德琳才會選擇在這個時期造訪羅馬尼亞,為他們帶來普世價值觀的福音。

現在的羅馬尼亞還不是北約和歐盟的成員,甚至還沒有搭上歐洲高展的順風車,不過按照亞納耶夫的手段,他也會阻攔歐洲的迅崛起,尤其是在國家油價方面做文章。

外交部長蒂圖斯·科爾勒採恩到機場迎接瑪德琳的到來,這也是新上任的國務卿第一次造訪外國。她禮貌的向外交部長蒂圖斯表達了來自美國人民的親切問候,並且強調了羅馬尼亞和美利堅之間牢不可破的盟友友誼。

不過按照國際通用的說法,美國人民的盟友都活不長久。不是死在反對派的手中,就是被人民從原本的國土上驅逐出去。

在蒂圖斯的帶領下,瑪德琳國務卿參觀了羅馬尼亞議會宮,世界上僅次於美國五角大樓的第二大行政建築。在氣勢恢宏的白色大理石建築面前,瑪德琳第一次感受到布朗城堡帶來的那種莫名的感受。

而蒂圖斯除了向瑪德琳展現羅馬尼亞的驕傲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要給這位美國國務卿留下良好的印象,以後羅馬尼亞加入歐盟免不了需要這位同盟表現的態度。

兩人一邊走在議會宮手織紅地毯鋪墊的走廊上,蒂圖斯一邊講述著這座宮殿的歷史,而瑪德琳則靜靜的聽著他的講述。

“1989年12月齊政權剛剛被推翻之時,曾有人提議將整棟大樓一炸了之,以便使齊奧塞斯庫利用這一宏偉建築為自己樹碑立傳的美夢徹底破滅,但如今議會宮卻被視作羅馬尼亞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被認為是這個國家二十世紀中最偉大的建築。真是諷刺啊,齊奧塞斯庫想建立一個北朝鮮式的**國家,最終卻被自己的人民送上了斷頭臺。”

瑪德琳國務卿停下了腳步,他望著上面璀璨閃耀的水晶吊燈,不由自主的感慨一句,“可惜了齊奧塞斯庫親手打造了一座這樣的宮殿,最終自己卻被送上了絞刑架。”

“他背叛了人民,也背叛了這座富麗堂皇的宮殿。”蒂圖斯在她身後輕聲說道。

“是歷史選擇了羅馬尼亞人民,而且很明顯羅馬尼亞人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社會主義終究是不合時宜的產物。所以齊奧塞斯庫這位獨裁者才會像德庫拉伯爵一樣,走向悲劇的盡頭。”瑪德琳回過頭,笑著說道。

“這真的是一場非常精心安排準備的參觀計劃,讓我感受到了羅馬尼亞人民的勤勞和指揮結晶,不過我想更重要的是,讓我感受到了羅馬尼亞人民和美國政府合作的誠意。”

瑪德琳話鋒一轉,開始了介入正式的講話。雖然羅馬尼亞總統還沒有出現,派遣外交部長與自己斡旋,不就是想試探美國的態度嗎?既然如此,瑪德琳直接將美國的態度表現出來,反以此來試探羅馬尼亞政府方面的態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並且美國願意讓世界銀行提供低息貸款給羅馬尼亞,援助羅馬尼亞國家的展。並且積極推進羅馬尼亞和美國之間的軍事交流協作,共同應對來自東方的威脅。願意幫助羅馬尼亞軍隊更新軍備力量,組建一支強勁有力的羅馬尼亞6軍和空軍,這些都是蘇聯開出的籌碼,不知道埃米爾·康斯坦丁內斯庫總統對於美國開出的條件有什麼樣的意見?”

表面上瑪德琳國務卿開出了各種優惠,實際上卻是下了一個圈套。當羅馬尼亞購買完清單上的武器之後,世界銀行提供的貸款也花費了相應的額度。而羅馬尼亞政府還要揹負上還外債的壓力,怎麼算美國都不吃虧。

不過外交部部長蒂圖斯卻感到驚訝,不但願意讓世界銀行提供貸款給羅馬尼亞,甚至還為羅馬尼亞提供軍事援助,這簡直就是美利堅救世主啊。

“並且在加入歐盟和北約的問題上,美國也願意扮演引薦人的角色,引導羅馬尼亞加入北約。共同組建北約事務安全聯盟。”瑪德琳看似給了一個非常誘人的頭銜,實際上卻並沒有什麼用處。

強大的羅馬尼亞軍隊。

羅馬尼亞王國時期的榮耀。

被異族統治了上千年的羅馬尼亞,終於迎來了自己民族的春天。

“我們想瞭解,獲得這些回報,羅馬尼亞要付出怎樣的代價?”蒂圖斯壓著心頭的興奮和不安,謹慎的說道。他能夠想象到政治高層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的振奮,簡直就是注入一支腎上腺素一樣讓人興奮不安。所有的回報都是由代價的,蒂圖斯明白這個觀點。

“我們需要你們允許美國在羅馬尼亞的境內,建立應對蘇聯威脅的反導系統。”瑪德琳女士轉過身,非常認真地對蒂圖斯說道。(未完待續。)8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