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

1987年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蘇聯駕駛員瓦西里?辛巴爾在狠狠的教訓了挪威的戰鬥機之後,非但沒有得到蘇聯方面的任何褒揚,反而那架戰術編號為36的蘇27戰鬥機也被封存起來,為了避免國際社會的指責,辛巴爾也被停飛處分了一段時間之後被調往其他的其他的飛行連隊,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三緘其口,不準說出這件事情的經過。●⌒,

不過這次就不一樣了,在阿拉伯海施展了手術刀的謝爾蓋同志非但沒有受到軍隊的處分,反而向一個蘇聯英雄一樣受到了軍隊的表揚,國防部長甚至親自為謝爾蓋同志頒發蘇聯英雄稱號的勳章,表彰他在這次對峙事件中的英勇行為。

國防部長亞佐夫同志甚至親自為他頒發蘇聯英雄的勳章,從1979年至1989年只有69人獲得過這樣偉大的殊榮,絕大多數還是因為阿富汗戰爭中的英勇表現。而謝爾蓋可以說是自從1989年之後首位獲得了蘇聯英雄稱號的士兵,以褒獎他在阿拉伯海上為維護蘇聯軍隊的尊嚴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亞佐夫同志站在頒獎臺上,他並沒有說出恭喜等之類的慶賀話題,而是一反常態的跟這些人講起了一個故事,可能對於海軍來講不太熟悉,對於空軍來講卻是耳熟能詳的故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說幾句恭賀的話之前,我想想說一件事。”亞佐夫飽含深情的說道,“1973年11月28日。一架美軍高空偵察機侵入蘇聯領空。蘇聯巴庫防空區緊急起飛一架編號140的米格-21戰鬥機攔截。戰鬥機起飛19分鐘後。巴庫指揮所將指揮權交給前線機場地面引導員喬爾內大尉。米格-21飛行員葉利謝耶夫發現敵機後,果斷發射了兩枚導彈,但都被高空偵察機機動動作規避了。”

“眼看敵機就要逃離蘇聯領空,駕駛員葉利謝耶夫緊急呼叫地面指揮。喬爾內大尉毅然給葉利謝耶夫下達撞擊敵機的指令。

“‘140明白!’這是當時米格21最後的回答。戰鬥結果是偵察機被撞毀,米格-21同歸於盡。蘇聯政府授予葉利謝耶夫蘇聯英雄稱號,他所在的982殲擊機團每天點名時,第一個點到的是這位英雄的名字。”

說到這裡,亞佐夫嘆息了一聲。“我們曾有無數像葉利謝耶夫同志一樣的先烈,他們深懷著對祖國的熱情而奉獻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我們不該忘記這些無名的英雄,無論他是衛國戰爭中長眠在某一片黃土之下的戰士,還是屍骸永遠的沉睡在海底再也沒有打撈上來的艦艇。”

“他們可能是某位母親的兒子,某個孩子的爸爸,但最重要的,他們永遠是共-和-國的功臣!像謝爾蓋同志,葉利謝耶夫同志一樣,永遠不會忘記的功臣。”說到這裡。國防部長亞佐夫脫下帽子露出了滿頭的蒼白,這位為國家和人民鞠躬盡瘁的國防部長緩緩的舉起了手。向著頒獎的謝爾蓋同志,還有臺下的士兵們敬了一個軍禮。這也是有史以來,國防部長第一次向普通的士兵示以崇高的敬意。

“感謝你們所付出的一切,祖國人民和蘇維埃,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奉獻。”

會堂裡熱烈的掌聲響起,有些士兵激動的熱淚盈眶,亞佐夫同志的發言煽情的十分到位,頒獎結束之後,那些士兵爭先恐後的跟國防部長亞佐夫握手,表達自己的崇敬。而這樣的效果,正是亞佐夫同志想要看到的。

頒獎儀式結束之後,亞佐夫同志沒有在這裡多做停留,他還要回去莫斯科處理政務,在臨走之前他還遇到了另外一個老朋友,海軍總司令斯米爾葉夫。不過對方見到亞佐夫的時候,可沒有那種興奮的神情,只是有些抱怨這樣拿整支艦隊去冒險的行為。

亞佐夫在聽完斯米爾葉夫的抱怨之後,微笑著解釋道,“風險與機遇並存,斯米爾葉夫同志。這次蘇聯是大獲全勝,不但贏得了中東反美國家的好感,同時也鍛鍊了太平洋艦隊在模擬衝突之中的應變能力,不是麼?”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還鞏固了與盟友之間的地位,將美國徹底的推向了中蘇之間的對立面,現在,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了,美國人的四面樹敵幾乎將他推到了懸崖的邊緣,岌岌可危。”

斯米爾葉夫卻不同意亞佐夫的看法,“但是也讓我們千辛萬苦打造的蘇聯軍隊暴露在敵人的炮火之下。說實話亞佐夫同志,在阿拉伯海與美國艦隊起衝突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行為。他們在那一片區域有自己的海軍基地,艦艇分分鐘能夠得到補給。而我們的艦隊出了在印度補充了一下燃料和食物之後,幾乎是沒有任何後勤的與美國對峙,險些將一支艦隊葬身魚腹。”

“一支強大的艦隊從來不會冒著風險去賭自己的運氣,我希望這樣險中求勝的不要再出現第二次了。”斯米爾葉夫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本來他作為海軍總司令是無權過問這樣的事情,不過同樣懷著對蘇維埃的忠誠,他才將這些心裡話告訴亞佐夫。

習慣用軍人的思維來看待局勢的斯米爾葉夫自然不會懂亞納耶夫風險決策的應對模式,就像那些坐在辦公室的官僚們同樣不懂戰爭模式的靈活性。亞納耶夫的這一棋子落腳,反而讓逐漸疑雲密佈的中東局勢再添一把柴火。

起碼亞納耶夫算計的非常清楚,無論對峙事件成功與否,中東的局勢都會因為這次的阿拉伯海對峙發生重大的改變。然而一心想著控制石油,並且利用石油期貨賺取利潤的美國沒想到那些中東的國家居然開始倒向了另外一邊。在美國威脅和打擊之下的伊朗和伊拉克起碼看到了另外一位與他們有著利益共同點的國家,也同樣實力強大到可以藉助和攀附的國家。

蘇聯。(未完待續。)u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