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老鬼敷衍的道。

愛蓮說?

劉恆挑了挑眉毛,心裡古怪的味道更濃了。這名字不僅平,嚴格說來更覺得俗氣,毫無文采可言,卻像極了整篇的文風。

淡淡平和,自然流露,但又有種超凡脫俗的清韻,閒靜爾雅,或許……雅俗共賞?

越品,越能感受其中的意蘊深長,回味無窮。像是小飲一杯仙茶,神清氣爽,連心靈都像是得到了一次昇華,靜看雲霞舒捲,無所牽掛,超然世外。

劉恆深深受到震動,他終於體會到這文表面上越是平凡,越顯出不凡,字句裡充滿了大道和至理。

就像一杯水,乾淨而單純,村夫能喝,聖人也喝,卻都從中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村夫解渴,聖人卻在水裡看到了滾滾紅塵,天道地理。

這種境界,這種境界!

難以想象,如此返璞歸真,能將至深至高的人生感悟,這麼簡單直白地描述出來,寫文的先生究竟修煉到了多麼匪夷所思的高深境界?

只是通讀全文,他都彷彿因此有了巨大的感悟。可要他細說究竟明悟了什麼,又無論如何都說不出來,朦朦朧朧。這像是得到了一座鎖住的大寶藏,總有一天推開門,會回饋給他豐厚的獎勵。

自己的文章,境界差距大得超出想象,眼見顧如景不斷逼近孫求,他不再猶豫,朗聲長吟。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頭一句和蓮一點關係都沒有,別說青氣,連最淺薄的白氣都沒顯現,劉恆卻很平靜,心裡不生一點波瀾。

“古晉聖人獨愛菊,自先秦來,世人盛愛牡丹。”

水上和陸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古代晉朝有聖人唯獨愛菊花,從先秦以來,世人們大多喜愛牡丹。

平直敘述,講到了各種花,尤其提到了菊和牡丹,偏偏正題“蓮”還沒一個字說到。

別的天才們作詩作文,最厲害的頭一句就驚豔世人,比如小師弟孫求,蓮意青氣如風雲捲動,氣勢滔天。最弱的至少也是白氣如霧如霞,白蓮階梯步步而升。

像劉恆這樣,已經兩句出來,卻一絲蓮意之氣都沒有引來,實在是絕無僅有,簡直堪稱奇葩!

身邊幾個沒有蓮意底蘊的少年,見狀也是搖搖頭,沒見過這麼差的,虧他好意思拿出來丟臉。

劉恆神色淡然,已經沉浸在淡淡雋永的章句裡,忘卻了身邊一切。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蓮!

我唯獨喜愛蓮花,生於淤泥卻不受淤泥的絲毫沾染,它在清水中洗滌卻不顯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筆直,不長枝蔓也不長枝節,香氣傳播越遠越清幽。它筆直潔淨地立在那裡,人們可以遠遠的觀賞,卻無法靠近去玩弄它。

這就是蓮!

本質高潔清雅的蓮,纖塵不染,不顯媚態的自然清新。

它筆直沒有枝蔓,不攀附不牽扯,潔身自愛的獨傲,“可遠觀而不可褻玩”,這不正是書裡君子的境界麼?

超脫了百家闡述的道與理,沒有一絲主觀的見解,只說出了蓮最樸素的本質,好像蓮本來就該這樣。

此句一出,清風絲絲,隨後風雲大動,聲勢浩大的程度前所未見,席捲了大半洞府,驚得所有人都低頭看去,心神震撼。

只見虛空中多出一團團白氣,如同雲霞,猛烈地湧動向劉恆,彷彿他是個巨大的漩渦,近乎無盡的凝聚著所有氣息。

先前吟誦的章句,每個字都有濃雲白氣顯化出來,竟散發出奪目的光華,一座蓮臺正在憑空生出。

鬧了這麼大的動靜,所有人都被驚動,感覺像是天地都為之動容一樣,浩瀚龐大。可結果卻讓人皺眉,因為聲勢再大,引來的卻都是白氣,而且居然只有一座蓮臺。

眾人早已摸清,青氣才代表最上乘的蓮意,一點就能催生一座蓮臺。而白氣顯然落了下乘,需要十倍百倍才能凝出一座蓮臺。

這聲勢浩大,偏偏沒什麼用,只是白氣顯現,連一絲青氣都沒有。

“簡直是玩笑!”

有人不屑地道,“看著嚇人,原來就只是看著嚇人罷了,區區白氣生蓮臺,可見這人的才華真是不值一提。”

也有人搖頭失笑,“看來他是真被顧如景急紅了眼,明知道才華不足,也只能硬上了。可惜強差人意,反而顯出他的碌碌無能,只會讓人更看不起他。”

被驚動的人們,也有人在細細端詳劉恆的章句,看後更是失望,臉上露出鄙夷神色。

“這都是什麼東西,從古至今沒見過這種文體,難道他連怎麼做文章都沒學過麼?”

“這種文才,他真的讀過書嗎?”

“第一座蓮臺催生的速度都慢得驚人,以這種速度,說不定等他催生出第二座蓮臺,上到兩三米的高度,整場競爭都已經結束了。”有人冷嘲熱諷。

“這種水平,還拿出來丟人現眼?”

顧如景早已大笑,“廢物,就是廢物,不過徒增笑料的跳樑小醜罷了。”

如果說之前,顧如景還對劉恆有些忌憚,現在連憎恨都沒心思了,一條巨龍和一條青蟲有什麼可計較的,太自降身價了。

到了此刻,距離蓮座只剩下百米之遙,在他前面的不過寥寥七八人,他自信憑藉自己的詠蓮長文,待會一定能趕上甚至超越。身後百多人,大多數有心無力,但其中有幾個頗有後來居上的架勢,威脅極大。

尤其孫求和徐子章,上升的勢頭格外猛烈,他視為勁敵,哪裡能容忍後面的人超越他?

他懶得再看劉恆的鬧劇,專心追殺孫求,沒有了這些後顧之憂,他才能全心全意和別的天驕競爭。

最前面,才是他真正的戰場,時間已經越來越緊迫,容不得他耽誤了。

但孫求太機靈了,見勢頭不妙,一面朝他怒視和嘲諷,一面反向橫移過去,催生蓮臺的速度只比他慢一些。

“師兄,不用管我!”孫求不願因為自己,讓劉恆被眾人笑話,哪怕深陷危局,依舊咬牙高喊,“理會他們做什麼,你看著我怎麼耍猴就行了!”

這小兔崽子,簡直誤我大事!

等我追上,讓屍僕把他撕成粉碎,全丟到腳下那廢物的面前,不知他會不會直接崩潰?

顧如景獰笑起來。

而劉恆,卻陷入了一種奇妙的意境中,只覺得心神輕盈,像是要飛昇一樣的愉悅。因為半篇《愛蓮說》的感悟,他都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神魂有了巨大的進步。

面對鬨笑,眾人嘲諷不屑的目光,他都恍若未覺,福靈心至地喃喃。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

“蓮。”

“花之君子者也!”

我認為菊,是花裡的隱士,杜丹是花中的富貴之人,但蓮花,才是花中的君子!

“噫!菊之愛,晉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喜歡菊花的,晉朝聖人以後就很少聽說了,像我一樣喜歡蓮花的還有什麼人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可是喜歡牡丹的人應該就太多了。

那種淡淡的唏噓,尋不到同好者的孤獨感嘆,難道正是蓮道人生前的寫照?

劉恆明悟,蓮道人之前為什麼苦求這篇文,至死都遺憾。或許因為這文已經寫透了他一生的感觸,換做他自己來寫都無法和這篇文相提並論。

他身邊,蓮意白氣濃濃翻湧,卻沒有了絲毫氣勢,反而寧靜祥和。他居然像是從白氣中,感受到了一絲解脫和滿足的意念,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可是他的身前,依舊只有一座蓮臺靜靜懸空,潔白凝實,卻又栩栩如生。就和《愛蓮說》描述的一樣,亭亭淨植,潔而不妖。

可不就是花之君子的模樣?

甚至讓人只想遠觀,不忍心踏足上去褻瀆了它的品格。

但劉恆抬頭看了眼高空,那顧如景窮追不捨的惡相,岌岌可危的徐子章和孫求,毅然一躍而上。

“冒犯了。”

他低聲和蓮臺道歉,並沒有當它是死物,只覺得應該如此。

蓮臺白葉舒捲,像是回應,原諒了他的冒犯。

《愛蓮說》凝出的蓮臺,雖然只有一座,卻顯然和別的蓮臺截然不同。細細凝望,上面竟然有細密金絲,如同紋絡,透出一種生機。

心神一動,蓮臺竟然像是有了靈性,能感受到他的心意一樣,突然動了!

如同躍出水面的蓮尖,扶搖直上!

轉眼間,已經衝過數十米高,超越了末尾的二三十人,令他們猛然扭頭看來,驚得目瞪口呆!

這是怎麼回事?

竟然還有會動的蓮臺?!

怎麼和所有人的都不一樣,這算什麼事?

他們簡直看傻了眼,懷疑自己產生了幻覺,實在難以置信。看看劉恆的蓮臺,再低頭看見自己的蓮臺,他們只覺整個人生都在崩塌。

不帶這麼玩的,簡直是作弊!連會飛的蓮臺都冒出來了,還讓別人怎麼玩?

低頭怒視自己的蓮臺,他們惱火得快要瘋了,甚至有人全力猛踏,怒其不爭。

“別人的就會飛,你怎麼不飛?”

“你倒是飛啊!”

“飛一個給我看看!”

望著毫無動靜的蓮臺,無數人欲哭無淚,只能眼睜睜看著劉恆不斷超越,超越!以驚人的速度,將越來越多的人甩在了身後!

帶著將要傲視群雄的氣勢,一飛沖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