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來過一次的軍需司,今日給劉恆的氛圍感覺大為不同。

司門三立,百日應該大開的正門此刻卻是緊閉,僅留兩扇側門供人往來。而進出軍需司的人也不復平日的喧譁,說話行走都變得十分低調,彷彿步履也變得輕緩和小心翼翼起來。

可是等劉恆一行四人到來,為首的軍吏朝門衛使了個眼色後,四個門衛頓時精神抖擻,趕忙開啟了正門,就在正門兩側恭敬行禮。

“原望月衛爪月營百羽團團長金來,到——”

為首軍吏清了清嗓子,忽然吊起嗓子高喊一聲,在正門前止步,只朝劉恆做了個恭敬相請的大禮。

長調剛落,內裡倏地鑼鼓聲大作,禮樂齊鳴,響起一段殺伐之氣四溢的激昂之樂,引得四周倏然消聲,無數目光齊刷刷投注向軍需司方向。

這麼大的陣仗,劉恆也是驚愕了一瞬,很不自在地僵立片刻,直等旁邊軍吏和門衛齊喝一聲,“金團長,請!”

劉恆這才回過神來,心裡竟也被弄得一陣緊張,卻也不願再在原地久待,於是一邊朝兩側軍吏和門衛回禮,一邊快步走向正門。

隨著他一動,更多目光落到他的身上,周圍和走過的將士不斷駐足,驚奇打量劉恆,也在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等到劉恆的來歷漸漸傳開,鬧出這次大陣仗的原因也在圍觀將士們竊竊私語間廣為流傳,望向劉恆的目光很快變得復雜起來,有人嫉妒,有人豔羨,有人驚歎,也有人百味雜陳,自怨自艾。

正門裡,早早鋪設好一條金毯大道,兩側是威武將士一路大禮相迎,兩排將士身後,則是兩排禮樂匠人,正在賣力地和鳴這激昂之樂,再往外則是往來軍需司的將士,如今被迫靜候在此。有金幔長掛樑柱,虛空瀰漫縷縷青煙,似雲似霧,給人一種奇異的清香味道,令人心神愉悅和靈動,彷彿有提神活血的靈效。

這香菸是從軍需司正堂兩側的青銅大香爐中散出,顯然焚燒著極其珍貴的香藥。

而正堂中,陸續走出一群人,他們有的身披精美甲冑,有的華貴朝服在身,莊重之餘,更顯出一個個深不可測的氣息和非凡氣度。

他們,就是執掌整個右路大軍的人。

居中的幾人,在眾人中尤為醒目。其中一人身著虎紋甲冑,大紅披風,看似已過中年,兩鬢斑白,五縷長鬚,方面濃眉,威儀盡顯,除了那地天立地的山淵般氣勢,還透出一股常人驚悸的冷肅與煞氣。

看他自然而然透出一股眾人之首的氣度,應該就是執掌右路大軍的大帥張安世了。

這位大夏當世名將,如今正和旁邊的人談笑。

旁邊這人,從穿著就顯出和眾人的不同。他身著一身深紅色錦緞大袍,頭戴高聳宮帽,面白無須,微胖的面容上掛著笑意,不動聲色間,依舊給人一種謙卑和矜持混雜的意味。

竟是個太監!

時隔已近四年,劉恆又見到了另一位太監,這讓他心裡複雜滋味一閃而逝。然而當下場景由不得他多想,心頭一緊,趕忙快步走到正堂下,朝前方眾人低頭抱拳道:“原望月衛爪月營百羽團團長金來,見過諸位將軍與大人。”

此言一出,禮樂聲驟停,四下俱寂。

片刻後,就聽前方傳來朗笑聲,“不錯不錯,果然龍馬精神,有點老夫當年的模樣,將來必然也是朝廷棟樑。”

這人言語誇讚劉恆,卻也好像同樣在自誇為朝廷棟樑,然而他說出這話,卻不會給人自誇的感覺,彷彿是在陳述事實,更在給劉恆最大的盛讚。

不等劉恆回應,旁邊已經有人含笑回道:“張侯如此盛讚,要是傳出去,豈非是在捧殺這一員小小虎將?”

張侯,指的就是張世安,他早已是大夏百安侯,到了他這樣身份,自當稱其勳爵才顯尊敬。

“哈哈!”

張世安聞言大笑,旁邊無數人也隨著歡笑起來,隨後他一開口,四下又是驟然寂靜,彷彿之前哄笑聲只是幻覺,一笑一靜,已然盡顯這位大軍主帥的威勢。

“金監軍,宣旨之事有勞你了。”

就有人急急陪笑道:“豈敢豈敢,這是某家分內之事。”

回話之人想必就是陪在張安世身邊那名太監,沒想到竟是右路大軍的監軍,代天子監查大軍的大太監。

“請。”

張安世一聲請後,就領著眾人從兩側走開,恭禮肅立在兩側房簷下,獨留那位金監軍立於正堂下,以示對天威的敬畏。

如今的金監軍,代表天子之威,所以他再不客氣,攤開來一卷金晃晃的綢卷,清了清嗓子,長喝道:“金來接旨!”

劉恆心中倏然警醒,只因自己封賞竟涉及聖旨,實在讓他有些意外,可聞言也來不及多想,趕緊把身子壓得更低,沉聲應道:“原望月衛爪月營百羽團團長金來,恭迎聖旨!”

“威德開平大皇帝詔曰,原望月衛爪月營百羽團團長金來,於大敗後越挫越勇,屢建奇功,捷報傳來,朕心甚慰。聞卿重整敗軍,以弱勝強,斬首胡騎三千數,揚大夏威名,於關外建起雄關十日城,更有開疆擴土之大功,乃為朕與大夏之不世功臣!”

劉恆凝神靜聽,不敢遺漏半個字,聽到這裡後不禁臉色微變。他沒想到這份軍功竟驚動了開平帝,如今聯想到一些人的話,頓時明白了他們提到自己封賞所謂的變數,想必指的就是這事了。

得以開平帝下旨封賞,可不就是最大的變數?

曾經來過一次的軍需司,今日給劉恆的氛圍感覺大為不同。

司門三立,百日應該大開的正門此刻卻是緊閉,僅留兩扇側門供人往來。而進出軍需司的人也不復平日的喧譁,說話行走都變得十分低調,彷彿步履也變得輕緩和小心翼翼起來。

可是等劉恆一行四人到來,為首的軍吏朝門衛使了個眼色後,四個門衛頓時精神抖擻,趕忙開啟了正門,就在正門兩側恭敬行禮。

“原望月衛爪月營百羽團團長金來,到——”

為首軍吏清了清嗓子,忽然吊起嗓子高喊一聲,在正門前止步,只朝劉恆做了個恭敬相請的大禮。

長調剛落,內裡倏地鑼鼓聲大作,禮樂齊鳴,響起一段殺伐之氣四溢的激昂之樂,引得四周倏然消聲,無數目光齊刷刷投注向軍需司方向。

這麼大的陣仗,劉恆也是驚愕了一瞬,很不自在地僵立片刻,直等旁邊軍吏和門衛齊喝一聲,“金團長,請!”

劉恆這才回過神來,心裡竟也被弄得一陣緊張,卻也不願再在原地久待,於是一邊朝兩側軍吏和門衛回禮,一邊快步走向正門。

隨著他一動,更多目光落到他的身上,周圍和走過的將士不斷駐足,驚奇打量劉恆,也在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等到劉恆的來歷漸漸傳開,鬧出這次大陣仗的原因也在圍觀將士們竊竊私語間廣為流傳,望向劉恆的目光很快變得復雜起來,有人嫉妒,有人豔羨,有人驚歎,也有人百味雜陳,自怨自艾。

正門裡,早早鋪設好一條金毯大道,兩側是威武將士一路大禮相迎,兩排將士身後,則是兩排禮樂匠人,正在賣力地和鳴這激昂之樂,再往外則是往來軍需司的將士,如今被迫靜候在此。有金幔長掛樑柱,虛空瀰漫縷縷青煙,似雲似霧,給人一種奇異的清香味道,令人心神愉悅和靈動,彷彿有提神活血的靈效。

這香菸是從軍需司正堂兩側的青銅大香爐中散出,顯然焚燒著極其珍貴的香藥。

而正堂中,陸續走出一群人,他們有的身披精美甲冑,有的華貴朝服在身,莊重之餘,更顯出一個個深不可測的氣息和非凡氣度。

他們,就是執掌整個右路大軍的人。

居中的幾人,在眾人中尤為醒目。其中一人身著虎紋甲冑,大紅披風,看似已過中年,兩鬢斑白,五縷長鬚,方面濃眉,威儀盡顯,除了那地天立地的山淵般氣勢,還透出一股常人驚悸的冷肅與煞氣。

看他自然而然透出一股眾人之首的氣度,應該就是執掌右路大軍的大帥張安世了。

這位大夏當世名將,如今正和旁邊的人談笑。

旁邊這人,從穿著就顯出和眾人的不同。他身著一身深紅色錦緞大袍,頭戴高聳宮帽,面白無須,微胖的面容上掛著笑意,不動聲色間,依舊給人一種謙卑和矜持混雜的意味。

竟是個太監!

時隔已近四年,劉恆又見到了另一位太監,這讓他心裡複雜滋味一閃而逝。然而當下場景由不得他多想,心頭一緊,趕忙快步走到正堂下,朝前方眾人低頭抱拳道:“原望月衛爪月營百羽團團長金來,見過諸位將軍與大人。”

此言一出,禮樂聲驟停,四下俱寂。

片刻後,就聽前方傳來朗笑聲,“不錯不錯,果然龍馬精神,有點老夫當年的模樣,將來必然也是朝廷棟樑。”

這人言語誇讚劉恆,卻也好像同樣在自誇為朝廷棟樑,然而他說出這話,卻不會給人自誇的感覺,彷彿是在陳述事實,更在給劉恆最大的盛讚。

不等劉恆回應,旁邊已經有人含笑回道:“張侯如此盛讚,要是傳出去,豈非是在捧殺這一員小小虎將?”

張侯,指的就是張世安,他早已是大夏百安侯,到了他這樣身份,自當稱其勳爵才顯尊敬。

“哈哈!”

張世安聞言大笑,旁邊無數人也隨著歡笑起來,隨後他一開口,四下又是驟然寂靜,彷彿之前哄笑聲只是幻覺,一笑一靜,已然盡顯這位大軍主帥的威勢。

“金監軍,宣旨之事有勞你了。”

就有人急急陪笑道:“豈敢豈敢,這是某家分內之事。”

回話之人想必就是陪在張安世身邊那名太監,沒想到竟是右路大軍的監軍,代天子監查大軍的大太監。

“請。”

張安世一聲請後,就領著眾人從兩側走開,恭禮肅立在兩側房簷下,獨留那位金監軍立於正堂下,以示對天威的敬畏。

如今的金監軍,代表天子之威,所以他再不客氣,攤開來一卷金晃晃的綢卷,清了清嗓子,長喝道:“金來接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恆心中倏然警醒,只因自己封賞竟涉及聖旨,實在讓他有些意外,可聞言也來不及多想,趕緊把身子壓得更低,沉聲應道:“原望月衛爪月營百羽團團長金來,恭迎聖旨!”

“威德開平大皇帝詔曰,原望月衛爪月營百羽團團長金來,於大敗後越挫越勇,屢建奇功,捷報傳來,朕心甚慰。聞卿重整敗軍,以弱勝強,斬首胡騎三千數,揚大夏威名,於關外建起雄關十日城,更有開疆擴土之大功,乃為朕與大夏之不世功臣!”

劉恆凝神靜聽,不敢遺漏半個字,聽到這裡後不禁臉色微變。他沒想到這份軍功竟驚動了開平帝,如今聯想到一些人的話,頓時明白了他們提到自己封賞所謂的變數,想必指的就是這事了。

得以開平帝下旨封賞,可不就是最大的變數?

劉恆心中倏然警醒,只因自己封賞竟涉及聖旨,實在讓他有些意外,可聞言也來不及多想,趕緊把身子壓得更低,沉聲應道:“原望月衛爪月營百羽團團長金來,恭迎聖旨!”

“威德開平大皇帝詔曰,原望月衛爪月營百羽團團長金來,於大敗後越挫越勇,屢建奇功,捷報傳來,朕心甚慰。聞卿重整敗軍,以弱勝強,斬首胡騎三千數,揚大夏威名,於關外建起雄關十日城,更有開疆擴土之大功,乃為朕與大夏之不世功臣!”

劉恆凝神靜聽,不敢遺漏半個字,聽到這裡後不禁臉色微變。他沒想到這份軍功竟驚動了開平帝,如今聯想到一些人的話,頓時明白了他們提到自己封賞所謂的變數,想必指的就是這事了。

得以開平帝下旨封賞,可不就是最大的變數?(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