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奇物,劉恆並不太清楚,卻曾經遇到過一件,就是顧如景那本曉夢書。那神鬼莫辨的詭異“美夢”,差點讓他死得莫名其妙,自然印象深刻。

傳聞這些奇物,天下只有萬數,每一件都有非同小可的神術,堪稱無價之寶。

老鬼所說這奇物是蛇精山姑的小木屋所化,應該不是信口開河,那一切就豁然開朗了。

當時他看不出木屋的神異,但怎麼可能瞞得過蠻廚子這霸主的見識,於是蠻廚子就成了這件奇物的有緣人。寶物在前,奈何沒有這份眼力,劉恆錯過了,被蠻廚子撿了個便宜,這是人家的本事,沒什麼可抱怨的。

但劉恆想不通的是,以蠻廚子貪財的性子,這樣的寶貝收進去了怎麼還會吐回來?簡直讓人無法想象!

他回想當時,周老先生和蠻廚子爭相想要收他為徒。周老先生不必說,自然是看好他堂堂靈體的文道天賦,可劉恆至今捉摸不透,為何蠻廚子能狠心捨出一件奇物,都要收他這個武道沒任何天賦的少年為徒?

說是單純和周老先生置氣,打死劉恆都不相信,蠻廚子哪是那種捨得為鬥氣花大錢的人?對他來說,臉面遠遠沒有寶物值錢!

所以越是琢磨,劉恆越是疑惑,當時蠻廚子爭奪他的理由,究竟是什麼?

他恐怕想破頭都想不到,蠻廚子這人太迷信,正是因為這奇物。使他深深相信了劉恆極為旺他的氣運。其實在蠻廚子心裡,劉恆就是他的招財童子,如今就更信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要不是劉恆。他哪能和周遊聯手,哪能奪得一枚完整的先賢念頭蓮葉,更別提還有兩枚大藥了。此次全因為劉恆,他在霸主裡可謂是收穫最大的一人,所以蠻廚子回想自己舍了奇物大洪廟保住了“招財童子”的行徑,還忍不住誇讚自己當時實在太英明了!

不捨小財,哪來後面的大財?

奇物大洪廟。怎麼比得上先賢念頭蓮葉加兩枚大藥值錢!咱這生意可是大賺了!

識海,老鬼還在和劉恆置氣,哪怕劉恆現身識海。也依舊遠遠呆在一個角落,顯然不想和劉恆照面。

劉恆也不以為意,想不通的事暫時放下,心裡對蠻廚子的憤恨也悄然消散了不少。甚至起了一個念頭。“莫非這蠻廚子走前,說的都是真的?”

可這裡面,分明有個無法掩蓋的破綻。即便真有蝶花宗,這麼公然招徒傳下他想要的那套神異功法,以周老先生的見識怎麼可能不知道?

所以略微思忖,劉恆也就懶得再較真了,開始好奇地打量起眼前的大洪廟來。

這可是真正屬於他的奇物,難免新奇。

只見古樸石階與石柱。紅木為牆,黃瓦為頂。看似沒有絲毫出奇的地方。

他嘗試著踏上去,在廟門前站得穩穩當當,凝神細看,才發覺看似簡樸的石階、紅木甚至黃瓦,都刻著層層疊疊的細密雲水紋,每一道紋絡都小如針尖,覆蓋了整座廟宇的每個角落,不知凝聚了多少匠人的心血,使人莫名生出敬畏與震撼。

踏入廟裡,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石雕,竟是頭似在艱難前行的巨大石龜,那怒目睜圓像在仰天怒吼的忿怒狀,栩栩如生,乍一見竟讓劉恆心神為之震懾。

“龜身龍首卻無角,這莫非是龍子贔屓?”

神話中龍生九子,各有不凡,這贔屓正是龍與玄武的子嗣,神力無雙,所以天生背馱神碑,主掌江河洪流。

“難怪會名為大洪廟,這尊神像出現的凡間廟宇,也通常是用來保佑江河風調雨順的。”劉恆若有所思,隨後看向了龜背上的神碑,那一個個如蝌蚪的怪異文字,又讓他皺眉,“不是說贔屓背上是無字神碑麼?是誰敢褻瀆神像,在上面刻下一篇文章?”

以他飽讀詩書的見識,居然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文字,就更別提看懂些什麼了。

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劉恆不再深究。四處打量卻是空空曠曠,除了這尊神像別無他物,他就坐在神像前,開始細細感受這奇物的玄妙。

老鬼顯然知道奇物該怎麼用,但兩人生著悶氣,劉恆也不願為了問個用途就率先向老鬼低頭,他還就不信靠自己會琢磨不出來。

畢竟是認主之物,感覺彷彿自己的眼耳鼻舌一樣,稍微嘗試和感受,已經大致摸透了這奇物的用法。

他神魂散化,重歸身軀,抓起那一堆寶物,心念一轉,就把東西都放進了大洪廟裡。

“能存物,能外放當做安身之地,簡直就是隨身攜帶的洞府。”劉恆深感滿意。如今獨自一個人,一大堆寶物就這麼放在身邊未免提心吊膽,收進身處識海的大洪廟裡,頓時渾身輕鬆。

“原來咱也是身懷奇物的人,顧如景得意什麼?”

雖然這是洞府奇物,和顧如景的曉夢書無法相提並論,卻無法影響劉恆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蠻廚子……還算有點良心。

心裡默默嘟噥一句,事已至此,他也不再多想,此刻腹中飢餓,先餵飽了肚子再說別的吧。

“至於老鬼,正好讓他看看,我不求他也照樣活得下去,就當他不存在!”

下樓坐在客棧的大堂,他喚來小二吩咐道:“你們店裡有什麼拿手菜,只管上來,關鍵是分量要足!”

別的不說,到如今他在凡間,也算是不差錢的主了,就算身為武者,敞開了吃也吃不窮他。

而且遇到這麼多鬱悶事,就更不能委屈自己,一定要大吃大喝,吃好喝好!

“得嘞!”

小二也是機靈人,又拿了劉恆二兩賞錢,知道這是最好招呼的豪客,更是笑容滿面,“咱們這地方,往來都是武者,甭管公子您多大的胃口,都管飽!您稍等!”

招呼一聲,小二就麻溜地去上菜了,劉恆閒下心來,才開始好好打量起百武來的風土人情來。

大堂十多桌人,都是公然帶著各種兵刃,一身勁裝更顯武勇,吆喝祝酒,喧囂熱鬧,更顯出獨特的豪爽,這是大夏絕不可能見到的場面。

大夏禁刀兵,連秦長武的棍棒都得去衙門報備,否則衙役見到,當場就會擒拿。據說這是開國起就持續到現在的規制,所以在大夏,身懷絕技的武者十分罕見,哪像這百武,舉目望去,竟似乎人人武藝高強一般。

“都說俠以武亂禁,這麼多武者混在一處,百武就不怕他們惹出大亂子來麼?”劉恆心裡詫異,暗暗道。

至於文士,甚至諸子百家出身的文道修士,從進城到現在,劉恆竟然一個都沒見到。

這就是自古以來的武道傳承之地,果然非同尋常。

可見此地獨尊武道,其他傳承,甚至天下最為昌盛的儒家在這裡都沒有立足之地,恐怕放眼天下也是絕無僅有的地方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