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次劫難洗練的工學祖地,終歸還是有了大變化,至少對外的姿態,已和之前避世全然不同。

那些陰兵大軍,照說的確是一大利器,只是過於兇悍,各大學派都沒有太好的辦法來掌控或是剋制,而工學祖地竟然能掌握,已是非同尋常。

可惜曾經的工學祖地,由於常年選擇避世,只將這一大利器當做底牌,根本不曾在上面多花心思,以至於劫難時祭出,根本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威力。否則這些強悍陰兵大軍應用得當的話,雖不至於威震天下,也絕不會讓潛入的霸主境強者們如此輕鬆料理掉。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即便劉恆不點撥,工學祖地自己應該能轉醒,開始發掘出陰兵大軍的真正威力。

劉恆前次過來,曾見過完全由大師境陰兵組成的大軍,凝結成的陰兵大陣,能對賢境強者造成威脅,可見陰兵大軍潛力有多大。尤其陰兵不似正統修行者,增進修為的方式就是吞噬同類,只要多多填補,實力可以近乎無限制的快速提升。

利用得當,就如現下工家祖地所做,能夠讓麾下實力迅猛增長,飛快達到足以抵禦賢境強者的地步,這才是劉恆覺得陰兵最強大的地方。

唯一值得擔心的,就是陰兵大軍實力增長過於迅猛,是否會超出工學祖地控制能力了。一旦精心培育的精銳陰兵大軍失控,不單是自家徒做嫁衣,斷了一條快速增強之路,更將反過來影響未來對幽州的佈局,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劉恆一路看過來,並沒有發現這種情況,工家祖地將士們的反應也很鎮定,想來對劉恆的擔憂早有防範了,倒讓劉恆顯得杞人憂天。

而且操控自家陰兵大軍征伐幽州,以戰養戰,不單單是淬鍊自家陰兵大軍這一個好處,也一定程度起到了練兵的用處。

前番劫難裡,實在暴露了工家祖地太多問題,其中一個,就著落在祖地將士們頭上。

這些祖地將士雖不曾修煉,可是一身工家精心打造的甲具,能夠讓他們發揮出堪比夫境巔峰的戰力,而且劉恆還曾見過他們宛若戰陣般的合力戰法,迥異於世,卻同樣能發揮出不下大師境的戰力。

能將凡俗強大到這地步,工家技藝不可謂不厲害,然而這些祖地將士在劫難裡,一樣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以劉恆統兵多年的經驗可以一眼看出,這些祖地將士之所以發揮極差,歸根結底,還是平日裡缺乏磨鍊的緣故。即便平素操練再認真與刻苦,沒有經歷過無數實戰的洗練,在劉恆眼中就是繡花枕頭,看似光鮮亮麗,實則一包草。

真正的強軍,不是賬面上實力超凡就足夠的,一碰上硬戰,很容易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全盤皆輸。事實上劉恆對於自家嶽州軍,也不像外人覺得那麼滿意,相比真正實戰,太子之爭所限制下的戰爭未免過於溫和,這麼操練出來的大軍,總讓劉恆覺得還有許多欠缺。

這等大軍,畢竟比不上真正屍山血海趟過來的強軍,二者近乎有質的差別。劉恆知道問題所在,奈何一直找不到真正實戰的機會,眼見馬上就要越過真正實戰,面對更加殘酷的兇潮、聖劫,劉恆對自家將士依舊難改擔憂。

當然相比祖地將士,自家將士又要強出不知道哪裡去了。

即便是當下驅策陰兵大軍為戰,祖地將士站在最安全的位置操控,在劉恆看來也比曾經完全不知道如何真正作戰的時候好上太多,好歹算是沐浴過一點實戰的氛圍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況且聚在幽州境內的陰兵大軍,個個來頭不小。能夠葬在幽州這塊天下極陰寶地的人物,至少是史上威名赫赫的大將級別,或是英名傳世的歷代大帝,作為他們的陪葬大軍,這些陰兵大軍生前都是屬於一個時代最強大的軍隊,即便如今化作陰兵,生前久經沙場,許多經驗早已成為習慣乃至本能,連劉恆隨便見到兩支陰兵廝殺,都感到大開眼界,由此可見非凡。

對於如今的工家祖地將士們,等若經常能看見頂尖實力大軍作戰的風範,哪怕不曾親自下場,耳習目染之下,也能得到諸如開拓眼界、增長見識等等的好處,並不會一無所得。

這就夠了。

劉恆離去前,曾提議的變革,最重要的就是這兩點,如今看來,工家祖地的確重視起來了。倒是擴張探察的範圍這一點,劉恆不曾提及,像是工家祖地自發的改變,讓劉恆頗為留意。

無論工家祖地此舉,是為了增強防備,亦或是有別的目的,劉恆倒不會受到多大影響。

只要他獲取的許可權不變,這些佈置對他根本沒用,依舊能讓他在不驚動祖地任何人的情況下,來到祖地面前。

來到原地,出現在劉恆眼前的依舊是一片荒蕪赤土,見不到任何祖地的景象。這是因為祖地的存在本身就擁有玄妙,似在重疊的無限世界,又不在任何一個準確世界,連賢境強者乃至更強者都無法推演出祖地的確切位置,更別提劉恆了。

前面之所以會遇到大批霸主境強者入侵的情況,實屬特例。那是眾多大能推演經年,確定祖地週轉的規律,抓住其定在現世的數日,這才掀起的劫難。

時至如今,祖地早已重新轉回無限世界中,那日的劫難要想重演,除非再等個數千年,要麼就只能超越賢境的強者出手才有可能了。

這是祖地數千年安穩無憂的保障,看起來繼續下去也沒有不妥,可是無論兇潮還是聖劫,都極有可能出現超越賢境的恐怖存在,以至於祖地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安全了。

恐怕劉恆點醒後,讓祖地各大長老們也想到了這一點,於是推動變革的一大原因吧。

不過祖地存世方式再玄妙,難不住像劉恆這樣擁有憑仗的人。一如兩個月前顧寧器帶劉恆來時的模樣,劉恆站在這裡,就能感覺到虛空不知何處的強烈指引,好似能越過無數重世界虛影,讓劉恆邁步走入。

顧寧器當時還曾動用許多手段,這才得以破開重重阻礙,降身在祖地,劉恆就沒這麼麻煩了,不用任何舉動,他的個人靈芯已經在“歡迎繼承者的到來”,並詢問他是否立刻進入祖地了。

劉恆回應一聲,再往前跨步,好似突然撞破數不盡的窗戶紙,再一凝神,已經重新站在了工家祖地那奇異世界裡。

“咦?”

一進來,劉恆又感覺到了更多變化。

身處祖地,這次他居然能調動一部分修為,而不是像之前那樣瞬息被貶為毫無修為的人了。他簡單嘗試一番,發現自身能夠動用的力量,僅僅堪比夫境三重,當下也無法確定是因為祖地自行放開了禁制,還是因為自身力量發生過劇變的緣故了。

他信步而行,不多時就有小飛行靈器急速趕來,靜靜懸停在他面前,開啟大門迎候他入內。

雖然自身修為可調動一部分,可是憑藉這夫境三重的力量,想在並不算小的祖地趕路,肯定比不上這小飛行靈器來得方便快捷,所以劉恆主動招來一艘小飛行靈器,坐進去後就朝祖地主城飛去。

沿途,他召喚來名叫莫建二號的祖地陣靈,詳細詢問起他離開後祖地的種種變化。

面對“城主繼承人”的詢問,莫建二號有問必答,讓劉恆在短短時間內,對祖地種種新變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聽了莫建二號回應,劉恆能感覺到如今祖地,的確多了一股銳意進取的氣息,不由點頭,“不錯,不錯……最近兩個月,頂樓有什麼變化嗎?”

劉恆似是不經意般問了一句,只是叩擊桌面的手指突兀停頓片刻,待聽到莫建二號說“您許可權不夠”的回答後,才重新恢復了原本緩緩叩擊桌面的聲音,此後再沒問起。

來到繁華主城,劉恆特別留意了下,果然發現了很多地方,掛上了武館、道館的招牌,裡面人影憧憧,似乎都很熱鬧。

聽莫建二號提及,這是主城自發的改變,或許因為那場劫難,連許多普通人都深受觸動,於是數千年不曾出現過的武館和道館,又重現祖地,並且大有全民修行的熱潮氛圍。

想來那場劫難,讓太多人切身體會到了修行者的強大,也感覺到壯大自身的必要,誘惑與危機並存,足以改變一切。

加上祖地高層對於這種改變,並沒有干涉,採取不聞不問的姿態,另一邊又悄然放開了禁制,這已然表明了高層對於修行熱潮的態度,就讓修行之風變得更加興盛了。

短時間內,這顯然起不到多大效果,不過改變本身,讓劉恆頗為滿意,長此以往,必然產生深遠影響,從根本上改變整個祖地的氛圍,這是遲早的事情。

來到主城後,劉恆再沒有刻意隱藏自己的行蹤,不過以祖地高層們的許可權,還是無權知曉。

下了小飛行靈器,劉恆站在主樓下,由於上次知情人不多的緣故,並沒有人認識劉恆。他閒庭信步,站上寶梯來到裁議區,順著莫建二號指引直接到了一間小廳,才讓莫建二號通知四位長老到來。

沒等多久,祖地四位長老就匆匆來到劉恆面前,眼見劉恆如主人般招呼四人入座,都是神色複雜,或坐或站。

“我如約而來,雖然見到祖地種種變化,還是想問四位一句,將來想繼續獨立於世間,還是和我方精誠合作,共抗大劫?”

劉恆不願拐彎抹角,見面後直接詢問了最關鍵的問題。

四位長老面面相覷,神情肅穆,隨後依舊是二長老代為反問,“請問金先生,如果合作,我方將付出什麼?”

這一問讓劉恆心裡有了底,態度越發和煦,認真道:“一如上次所說,有付出既有所得。短時間內,我並不需要工家全力相助,卻急缺工家學子,所以希望祖地派出足夠多的學子,由一批祖地將士守護,前往嶽州。”

聽到這話,四位長老竊竊私語,似是用類似傳音入秘的方法迅速商議,不多時二長老又問道:“先生需要學子們去做什麼?”

劉恆正色道:“學子們去做他們擅長的事情,幫助顧寧器等其他工家學子研製更多有利於抵抗劫難的東西。至於同行而去的祖地將士們,可以參與到外界爭鬥裡,讓他們得到更多歷練。這是我們初期磨合的時期,兩邊多多適應,將來合力也不會出現太多問題。”

“所以,最後我工家還是要併入你麾下,是嗎?”五長老宇澤有些擔憂又有些不滿地詰問道。

“並非併入我麾下,更多是相互取長補短,共……”劉恆說著說著自己停下,將眾人神情盡收眼底,突兀道:“這麼說也沒什麼錯,總要有一個聲音來統籌全域性,於當下應對劫難來說,效果更好。”

這是四位長老最擔心的問題,比起曾經數人共同決議,未來一言而決的方式讓他們很不適應,有所抗拒。然而他們沒想到,劉恆會這麼坦誠,直接自己說了出來,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讓他們都錯愕當場。

不過隨後,四人私下探討了好久,還是繼續和劉恆商議起兩方合作的種種細則,看起來算是預設了劉恆為尊的事實。

實則劉恆態度算不錯的了,否則單憑他“城主繼承人”的身份,隨時可以接任城主之位,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反抗和拒絕的餘地。難得劉恆還算坦誠,與其暗中抵抗,不若先試試合作是否可行,這興許就是四人的真實心態。

這番商議,一直持續了好幾天,待劉恆離開主樓,是四位長老聯袂相送。劉恆回首瞥了眼主樓頂部,終是沒有表露任何異態,由得四位長老相送到祖地最近的一個出入口,各自告別。

“工家祖地的事算是了了。”劉恆暗自思忖,“接下來無甚要事,我還從沒去幽州更東邊過,索性去那邊看看。”

拿定主意,劉恆走了和來時相反的方向,從另一邊出了幽州,終是踏上大梁的疆土。這是一塊對劉恆來說全然陌生的土地,最近兩年倒是常聽聞幽州之名,難得到來,自然多有留意。

這一日行進千里,忽而見到一座村落,遙遙就聽聞村落方向有鼎沸人聲傳來。

“求神仙賜法!求神仙賜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