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御寂和血色具燈雖然隕落,只是心神寂滅,遺留下來兩滴神獸真血,卻和劉恆認知中的神獸真血有些不同。這御寂真血和具燈真血似乎沾染了天血魔坑的氣息,變得頗顯邪異,懸浮於虛空,只要靠近就會莫名心悸。劉恆略微嘗試了一下,稍微靠近就覺得渾身躁動,竟和他當年進入天血魔坑的感覺十分相近,好像渾身血肉隨時都會散化成萬千邪物一樣。

劉恆命人設下煉化陣法,憑藉陣法來去除內中的怪異氣息,黃儒世親自佈置的煉化陣法,煉化效果卻很是愁人,看情況要恢復原有的純淨,真不知要花費多長時間。

不過這都是小事,反正已經留下,又沒什麼急用,所以佈置好後劉恆就不再理會。

只是如此翻臉,直接殺了兩大霸主級強者,和距離最近的一方凶地結仇,難免讓人振奮之餘也有些惶惶然。劉恆不得不囑託公孫吉和鄭芝龍,多朝百姓和將士宣講,來化解這股不安的氣氛。

“我剛才說的不假,這些提前現世的凶地中人,其實都是強者後輩,出來狐假虎威的,不足為慮。哪怕像我們這樣得罪了,短期內那凶地也抽不出強者來找我們報仇,不必擔心突然遭到強者襲擊。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得防著這些凶地的小輩偷偷作亂,所以最近讓各地謹慎些,一旦有什麼異動,開城池陣法死守,儘快上報就是。”

劉恆邊思忖邊做著安排,“凶地出世,強兇以天地為牧場,眾生為血食。不管我們剛才怎麼應對,等到凶地真正現世時,面臨的情況都大同小異。想必你們也清楚,按史書記載來看,從凶地小輩現世到凶地真正現世,期間過程還有五到八年不等得時間,這就是留給我們準備的時間。”

“今天的事正好給你們都提個醒,讓你們提前感受一下未來的艱難,諸位,前程兇險,壓力如山,諸君當竭力修行,才能在未來安渡大劫。”

文官武將們神情肅穆,齊齊應諾。

平日裡,未來的兇險雖然時常提到,也在做著針對的方略,但總比不上今天親身體會的感覺來得真切。直面凶地中人,即將面臨的恐怖壓力就已撲面而來,人人心神都為之緊繃起來了。

他們都能預感到那個殘酷的未來,步伐已經越來越近,不僅兵馬強壯,還得儘快提升個人修為,必須要儘快為此做準備了。

直到這時候,很多人才深覺劉恆有先見之明,之前人人口中常提,但暗裡重心還是放在太子之爭上,唯獨劉恆的目光,更多專注於聖爭,這才讓人們沒有對聖爭大劫太過輕忽。如今太子之爭裡,十日城已經佔據極大優勢,不用像之前那樣全神貫注於太子之爭,反倒聖爭大劫步伐逼近,他們又感覺到了緊迫,逼著他們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在應對大劫這邊了。

“將軍,湖州那邊……”

有謀士提醒,劉恆毫不猶豫地道:“不必太聞虎色變,這次和凶地中人結怨,對近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所以該怎麼樣還怎麼樣。大軍出行,除非萬不得已,必不能妄改大方略,除非……”

除非什麼?

劉恆沒有把話說明,但很多謀士已經心領神會。除非湖州那邊,或是附近勢力尋找到霸主作為依仗,或者歸附了凶地,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自從伐楚之戰後,霸主的影響力呈現到世人面前,大多數勢力都深深感受到霸主的重要。聽聞無論大小勢力,如今都在到處邀約霸主入場,有些霸主已然意動。

其實這個時期,天下強者幾乎都齊聚到正魔大戰那邊,遺留在大戰之外的霸主少之又少。這些霸主大多是散修,實力在霸主層次算是末流,即便去了正魔大戰那邊,冒著性命之危卻得不到多少好處,自然得不償失。不去正魔大戰,到了大夏太子之爭這邊就大大不同了,他們的作用將會無限放大,哪怕得不到太大的好處,諸侯卻絕不敢少了他們的供奉,危險卻不大,自然算是一處還算滋潤的去處。

對於眾多諸侯來說,擁有霸主就等若得到巨大依仗,可以對四方勢力產生極大威懾,沒有遇到像楚親王那樣四面楚歌的困境,近乎就能保證安穩無憂。況且爭鬥就怕敵有我無,萬一交戰正酣,對頭突然蹦出一位霸主來,導致己方士氣大跌,因此潰敗,實在叫人憂心。

所以如今,有沒有霸主,成為各方諸侯的頭等大事,竟顯得尤為重要。

“湖州晗親王那邊,我們一直密切留意,暫時沒有什麼變故。”白明澤答道:“倒是有些傳聞,說遠在大夏南疆谷州的谷王世子,已經得到霸主相助,正在爭伐各方,崛起勢頭正勁,已然有晉升一流勢力的架勢。”

“谷王世子麼?”

谷州本就是谷王這一脈的固有封地,世代下來人心穩固,又聽說這一代谷王世子天資非凡,有成龍之相,堪稱人雄。從太子之爭一開始,谷王一脈就沒有像其他勢力一樣激進,硬要擠到舊三州這等熱土上爭雄,而是依舊以自家谷州為根基,遠避早期戰亂,韜光養晦,如今借勢而起,倒也不怎麼讓人意外。

劉恆沉思著道:“如今舊三州格局難變,我們目光的確要放眼全域性了。像谷王世子這樣的勢力,還有好多處,一旦拉攏到某位霸主入場,崛起必然勢不可擋。況且這些勢力十分明智,早早避開舊三州這樣的交鋒熱土,穩紮穩打,日後都該有些氣象,所以我們將來要對他們更多關注才行。”

聞言黃安肅然領命。

“照說明知這些勢力所謀甚大,我們就該早早扼殺,奈何相距實在不近,暫時看來的確鞭長莫及,只能多多留意,無法派大軍征討了。”鄭芝龍輕嘆,眸光落在謀士們身上,“末將以為,也可以未雨綢繆,請先生們多思縱橫之道。”

血色御寂和血色具燈雖然隕落,只是心神寂滅,遺留下來兩滴神獸真血,卻和劉恆認知中的神獸真血有些不同。這御寂真血和具燈真血似乎沾染了天血魔坑的氣息,變得頗顯邪異,懸浮於虛空,只要靠近就會莫名心悸。劉恆略微嘗試了一下,稍微靠近就覺得渾身躁動,竟和他當年進入天血魔坑的感覺十分相近,好像渾身血肉隨時都會散化成萬千邪物一樣。

劉恆命人設下煉化陣法,憑藉陣法來去除內中的怪異氣息,黃儒世親自佈置的煉化陣法,煉化效果卻很是愁人,看情況要恢復原有的純淨,真不知要花費多長時間。

不過這都是小事,反正已經留下,又沒什麼急用,所以佈置好後劉恆就不再理會。

只是如此翻臉,直接殺了兩大霸主級強者,和距離最近的一方凶地結仇,難免讓人振奮之餘也有些惶惶然。劉恆不得不囑託公孫吉和鄭芝龍,多朝百姓和將士宣講,來化解這股不安的氣氛。

“我剛才說的不假,這些提前現世的凶地中人,其實都是強者後輩,出來狐假虎威的,不足為慮。哪怕像我們這樣得罪了,短期內那凶地也抽不出強者來找我們報仇,不必擔心突然遭到強者襲擊。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得防著這些凶地的小輩偷偷作亂,所以最近讓各地謹慎些,一旦有什麼異動,開城池陣法死守,儘快上報就是。”

劉恆邊思忖邊做著安排,“凶地出世,強兇以天地為牧場,眾生為血食。不管我們剛才怎麼應對,等到凶地真正現世時,面臨的情況都大同小異。想必你們也清楚,按史書記載來看,從凶地小輩現世到凶地真正現世,期間過程還有五到八年不等得時間,這就是留給我們準備的時間。”

“今天的事正好給你們都提個醒,讓你們提前感受一下未來的艱難,諸位,前程兇險,壓力如山,諸君當竭力修行,才能在未來安渡大劫。”

文官武將們神情肅穆,齊齊應諾。

平日裡,未來的兇險雖然時常提到,也在做著針對的方略,但總比不上今天親身體會的感覺來得真切。直面凶地中人,即將面臨的恐怖壓力就已撲面而來,人人心神都為之緊繃起來了。

他們都能預感到那個殘酷的未來,步伐已經越來越近,不僅兵馬強壯,還得儘快提升個人修為,必須要儘快為此做準備了。

直到這時候,很多人才深覺劉恆有先見之明,之前人人口中常提,但暗裡重心還是放在太子之爭上,唯獨劉恆的目光,更多專注於聖爭,這才讓人們沒有對聖爭大劫太過輕忽。如今太子之爭裡,十日城已經佔據極大優勢,不用像之前那樣全神貫注於太子之爭,反倒聖爭大劫步伐逼近,他們又感覺到了緊迫,逼著他們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在應對大劫這邊了。

“將軍,湖州那邊……”

有謀士提醒,劉恆毫不猶豫地道:“不必太聞虎色變,這次和凶地中人結怨,對近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所以該怎麼樣還怎麼樣。大軍出行,除非萬不得已,必不能妄改大方略,除非……”

除非什麼?

劉恆沒有把話說明,但很多謀士已經心領神會。除非湖州那邊,或是附近勢力尋找到霸主作為依仗,或者歸附了凶地,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自從伐楚之戰後,霸主的影響力呈現到世人面前,大多數勢力都深深感受到霸主的重要。聽聞無論大小勢力,如今都在到處邀約霸主入場,有些霸主已然意動。

其實這個時期,天下強者幾乎都齊聚到正魔大戰那邊,遺留在大戰之外的霸主少之又少。這些霸主大多是散修,實力在霸主層次算是末流,即便去了正魔大戰那邊,冒著性命之危卻得不到多少好處,自然得不償失。不去正魔大戰,到了大夏太子之爭這邊就大大不同了,他們的作用將會無限放大,哪怕得不到太大的好處,諸侯卻絕不敢少了他們的供奉,危險卻不大,自然算是一處還算滋潤的去處。

對於眾多諸侯來說,擁有霸主就等若得到巨大依仗,可以對四方勢力產生極大威懾,沒有遇到像楚親王那樣四面楚歌的困境,近乎就能保證安穩無憂。況且爭鬥就怕敵有我無,萬一交戰正酣,對頭突然蹦出一位霸主來,導致己方士氣大跌,因此潰敗,實在叫人憂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如今,有沒有霸主,成為各方諸侯的頭等大事,竟顯得尤為重要。

“湖州晗親王那邊,我們一直密切留意,暫時沒有什麼變故。”白明澤答道:“倒是有些傳聞,說遠在大夏南疆谷州的谷王世子,已經得到霸主相助,正在爭伐各方,崛起勢頭正勁,已然有晉升一流勢力的架勢。”

“谷王世子麼?”

谷州本就是谷王這一脈的固有封地,世代下來人心穩固,又聽說這一代谷王世子天資非凡,有成龍之相,堪稱人雄。從太子之爭一開始,谷王一脈就沒有像其他勢力一樣激進,硬要擠到舊三州這等熱土上爭雄,而是依舊以自家谷州為根基,遠避早期戰亂,韜光養晦,如今借勢而起,倒也不怎麼讓人意外。

劉恆沉思著道:“如今舊三州格局難變,我們目光的確要放眼全域性了。像谷王世子這樣的勢力,還有好多處,一旦拉攏到某位霸主入場,崛起必然勢不可擋。況且這些勢力十分明智,早早避開舊三州這樣的交鋒熱土,穩紮穩打,日後都該有些氣象,所以我們將來要對他們更多關注才行。”

聞言黃安肅然領命。

“照說明知這些勢力所謀甚大,我們就該早早扼殺,奈何相距實在不近,暫時看來的確鞭長莫及,只能多多留意,無法派大軍征討了。”鄭芝龍輕嘆,眸光落在謀士們身上,“末將以為,也可以未雨綢繆,請先生們多思縱橫之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