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雖是大夏內地,可是相距嶽州最近,曾經是抵抗北胡侵襲的前線,能抵擋北胡騎軍的連年攻伐而屹立不倒,可見其疆土內都是大夏國中數一數二的驕兵悍將。

別看湖州的總兵力相比戰亂三州並不多,可是一來早被晗親王統一,二來四周還處在混亂爭鋒的時代,基本沒有對晗親王產生威脅的存在,三來湖州將士悍勇之名古來早有,所以這才是晗親王單憑百四十萬左右的兵力,就能和坐擁至少百八十萬兵力之上的劉恆、裕親王、景親王、禮親王、楚親王平起平坐,並稱六王的原因。

照理說此刻的晗親王,就和之前劉恆麾下眾謀士、將官們分析的十日城處境一樣,要是作壁上觀,趁著其他五王大戰的時候潛心發展,同樣能得到極大好處。這比他親自參與進來,得到的收穫大概相同,面對的危險卻有天淵之別。

如此說來,晗親王並沒有太多參戰的興趣,當然要是楚親王許了什麼讓晗親王動心的好處,那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從謀求伐楚的開端,四方就共同探討過晗親王的威脅,為此多番試探,終是沒能摸清晗親王的想法,只能作罷。不過在謀劃聯盟時,四王特意為此定下過預案,一旦晗親王選擇入場,那麼自有對付他的法子。

說是這麼說,可要是沒有事先警訓,晗親王悄無聲息的對伐楚聯盟發起奇襲,聯盟一開始必然要吃一個大虧,首當其衝的十有八九就是十日城。

這訊息十日城的刺探們還沒有任何發現,若是成真,那麼十日城真得承兩王一個大恩情,“替我好好謝謝景親王和禮親王兩位殿下,就說這份好意我記下了。”

“兩位殿下早猜到將軍會客氣了,所以傳下話來,讓將軍不必客氣,四方早已聯盟,互通有無本就是聯盟應有之事。”

劉恆笑道:“是我矯情了,那就正常回稟,說我方知道了吧。”

傳令兵領命而去,一眾謀士面面相覷,就有人道:“自古聯盟不易,也就這種情況下才能融洽共處,只怕生出什麼大變故,或是楚親王一部徹底被殲滅時,估計就是傾軋開啟的時候了。”

聯盟向來是處境艱難時被迫的選擇,一旦處境生出變數,聯盟自然也會生變,這種關係向來稱不上牢固。

“如今看來,即便湖州軍下場,我們早早得了訊息便早做準備,憑藉天險足以抵擋一段時間,終歸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若是晗親王都動了,可見楚親王已是窮途末路,再沒有什麼底牌了,對聯盟來說絕對算得上一個好消息。”一位謀士撫須笑道,“楚親王時日無多,那麼瓜分戰果的事情,咱們也該定下一個章程來了。”

明面上聯盟因楚親王而立,一旦擊敗了楚親王這個大敵,聯盟就再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四方聯盟繼續存在,可以橫掃八荒六合,憑藉巨大優勢擊敗其餘所有競爭者,然後再來做最後的爭奪,這樣才是最佳選擇。可是人心難測,即便都很期待這種聯盟持續下去,但四方都心知肚明,這種聯盟十有八九撐不了這麼長時間。即便強撐著,待大敵楚親王一去,很可能就會陷入無盡的內耗和內鬥,將四方一起拖入深淵。

所以從一開始,四方只是提及擊破楚親王之後的利益分配,對於擊破楚親王後的事情,各方都十分默契地隻字不提。

這意味著,楚親王一去,聯盟就會不告而散。

而今戰事明朗,四方聯盟幾乎可說是大局已定,楚親王一方敗相已定,如今只是在負隅頑抗,雙方實力差距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拉越大,越往後去,楚親王一方翻盤的可能就越發渺茫了。

時至如今,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戰果之爭,也該好好琢磨琢磨了。

雖說早就商議好了戰果的分配,可是那個時候,聯盟都將不告而散,就不得不防備有哪一方不再遵循之前約定的可能。到時候,前一刻還並肩作戰的將士們,下一刻就將刀兵相見,同室操戈,要是不讓自家將士們事先有個預備,那時必然會吃虧。

“別人守不守信我們不管,但我們自己要守住規矩,多的不要,原本約定好的卻也不容他人染指。”劉恆親自發話,定下了底線,“誰敢對我們的東西伸手,甭管他是哪邊的人,都把他們伸出來的爪子狠狠剁下來!”

聽了這話,一眾謀士與將官們都或多或少露出些無奈的神情,像劉恆這麼守信的,有時候真叫人無話可說。尤其在將官們看來,這實在叫人難以忍受,是別人不守信義在先,咱們哪裡犯得著還跟他們講道理?自然葷素不忌,各憑手段說話,到時候誰本事大誰就拿大頭,這才是天上地下最大最硬的道理!

可惜今時不同往日,劉恆早非眾人眼中的傀儡,自身威勢一日比一日重,便是心頭不滿,也沒人敢在他面前隨意抱怨了。

於是,爭奪戰果的基調就這麼被劉恆定了下來。

自伐楚大戰開始,半個月間,戰亂三州的局勢風雲變幻。一時是嶽州風起雲湧,楚親王大軍氣勢如虹,一時是十日城霸主悍然出擊,逆轉乾坤,然而當雙方準備的後手相繼浮現,沒能太過影響大局,這局勢終究迴歸了開戰前各方預計的模樣。

楚親王勢力不斷被蠶食,饒是那兵家出身的主帥白屏運兵如神,依舊難以扭轉雙方兵力越拉越大的差距,短短半個月,楚親王實力驟降近半,士氣萎靡,隱現敗相。

開戰第十七日,黑壓壓一片人海悄然踏上了嶽州疆土。

“易將軍,只要翻過火雀花嶺,前頭便是我家郡王殿下為大軍準備歇腳的軍鎮,那裡準備了好酒好肉,包管讓大家夥兒吃個痛快!”在人海之中,一個聲音爽朗笑道。

“唔,叫離郡王殿下費心了,也替我謝過大哥的盛情款待。”在這聲音旁,是一個身披將軍盔甲的中年武將,大馬金刀而坐,出聲卻有溫潤之意。

湖州雖是大夏內地,可是相距嶽州最近,曾經是抵抗北胡侵襲的前線,能抵擋北胡騎軍的連年攻伐而屹立不倒,可見其疆土內都是大夏國中數一數二的驕兵悍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別看湖州的總兵力相比戰亂三州並不多,可是一來早被晗親王統一,二來四周還處在混亂爭鋒的時代,基本沒有對晗親王產生威脅的存在,三來湖州將士悍勇之名古來早有,所以這才是晗親王單憑百四十萬左右的兵力,就能和坐擁至少百八十萬兵力之上的劉恆、裕親王、景親王、禮親王、楚親王平起平坐,並稱六王的原因。

照理說此刻的晗親王,就和之前劉恆麾下眾謀士、將官們分析的十日城處境一樣,要是作壁上觀,趁著其他五王大戰的時候潛心發展,同樣能得到極大好處。這比他親自參與進來,得到的收穫大概相同,面對的危險卻有天淵之別。

如此說來,晗親王並沒有太多參戰的興趣,當然要是楚親王許了什麼讓晗親王動心的好處,那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從謀求伐楚的開端,四方就共同探討過晗親王的威脅,為此多番試探,終是沒能摸清晗親王的想法,只能作罷。不過在謀劃聯盟時,四王特意為此定下過預案,一旦晗親王選擇入場,那麼自有對付他的法子。

說是這麼說,可要是沒有事先警訓,晗親王悄無聲息的對伐楚聯盟發起奇襲,聯盟一開始必然要吃一個大虧,首當其衝的十有八九就是十日城。

這訊息十日城的刺探們還沒有任何發現,若是成真,那麼十日城真得承兩王一個大恩情,“替我好好謝謝景親王和禮親王兩位殿下,就說這份好意我記下了。”

“兩位殿下早猜到將軍會客氣了,所以傳下話來,讓將軍不必客氣,四方早已聯盟,互通有無本就是聯盟應有之事。”

劉恆笑道:“是我矯情了,那就正常回稟,說我方知道了吧。”

傳令兵領命而去,一眾謀士面面相覷,就有人道:“自古聯盟不易,也就這種情況下才能融洽共處,只怕生出什麼大變故,或是楚親王一部徹底被殲滅時,估計就是傾軋開啟的時候了。”

聯盟向來是處境艱難時被迫的選擇,一旦處境生出變數,聯盟自然也會生變,這種關係向來稱不上牢固。

“如今看來,即便湖州軍下場,我們早早得了訊息便早做準備,憑藉天險足以抵擋一段時間,終歸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若是晗親王都動了,可見楚親王已是窮途末路,再沒有什麼底牌了,對聯盟來說絕對算得上一個好消息。”一位謀士撫須笑道,“楚親王時日無多,那麼瓜分戰果的事情,咱們也該定下一個章程來了。”

明面上聯盟因楚親王而立,一旦擊敗了楚親王這個大敵,聯盟就再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四方聯盟繼續存在,可以橫掃八荒六合,憑藉巨大優勢擊敗其餘所有競爭者,然後再來做最後的爭奪,這樣才是最佳選擇。可是人心難測,即便都很期待這種聯盟持續下去,但四方都心知肚明,這種聯盟十有八九撐不了這麼長時間。即便強撐著,待大敵楚親王一去,很可能就會陷入無盡的內耗和內鬥,將四方一起拖入深淵。

所以從一開始,四方只是提及擊破楚親王之後的利益分配,對於擊破楚親王後的事情,各方都十分默契地隻字不提。

這意味著,楚親王一去,聯盟就會不告而散。

而今戰事明朗,四方聯盟幾乎可說是大局已定,楚親王一方敗相已定,如今只是在負隅頑抗,雙方實力差距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拉越大,越往後去,楚親王一方翻盤的可能就越發渺茫了。

時至如今,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戰果之爭,也該好好琢磨琢磨了。

雖說早就商議好了戰果的分配,可是那個時候,聯盟都將不告而散,就不得不防備有哪一方不再遵循之前約定的可能。到時候,前一刻還並肩作戰的將士們,下一刻就將刀兵相見,同室操戈,要是不讓自家將士們事先有個預備,那時必然會吃虧。

“別人守不守信我們不管,但我們自己要守住規矩,多的不要,原本約定好的卻也不容他人染指。”劉恆親自發話,定下了底線,“誰敢對我們的東西伸手,甭管他是哪邊的人,都把他們伸出來的爪子狠狠剁下來!”

聽了這話,一眾謀士與將官們都或多或少露出些無奈的神情,像劉恆這麼守信的,有時候真叫人無話可說。尤其在將官們看來,這實在叫人難以忍受,是別人不守信義在先,咱們哪裡犯得著還跟他們講道理?自然葷素不忌,各憑手段說話,到時候誰本事大誰就拿大頭,這才是天上地下最大最硬的道理!

可惜今時不同往日,劉恆早非眾人眼中的傀儡,自身威勢一日比一日重,便是心頭不滿,也沒人敢在他面前隨意抱怨了。

於是,爭奪戰果的基調就這麼被劉恆定了下來。

自伐楚大戰開始,半個月間,戰亂三州的局勢風雲變幻。一時是嶽州風起雲湧,楚親王大軍氣勢如虹,一時是十日城霸主悍然出擊,逆轉乾坤,然而當雙方準備的後手相繼浮現,沒能太過影響大局,這局勢終究迴歸了開戰前各方預計的模樣。

楚親王勢力不斷被蠶食,饒是那兵家出身的主帥白屏運兵如神,依舊難以扭轉雙方兵力越拉越大的差距,短短半個月,楚親王實力驟降近半,士氣萎靡,隱現敗相。

開戰第十七日,黑壓壓一片人海悄然踏上了嶽州疆土。

“易將軍,只要翻過火雀花嶺,前頭便是我家郡王殿下為大軍準備歇腳的軍鎮,那裡準備了好酒好肉,包管讓大家夥兒吃個痛快!”在人海之中,一個聲音爽朗笑道。

“唔,叫離郡王殿下費心了,也替我謝過大哥的盛情款待。”在這聲音旁,是一個身披將軍盔甲的中年武將,大馬金刀而坐,出聲卻有溫潤之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