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音沒像常見的世家小姐那樣被他的話嚇倒,但也不像某些傲氣大過天的膏粱錦繡那樣,但凡覺得受了一點誤解就橫眉冷豎要反駁。她只是不再言語,安靜的站立著。

也恰恰是她的這份安靜,正中了淮陽王的心意,也使得淮陽王又有時間好好再將她打量一番。

這一番打量持續了有兩炷香的時間,殿內時間都跟靜止了一般,有些沉悶。

守在外邊的將領連帶士兵聽不到殿內有聲音發出,不由得都心下惴惴,生怕下一秒淮陽王會動怒。最近是非常時期,淮陽王最是喜怒無常的時候。

然而殿內的連音卻半點沒有這樣的擔憂,只管保持一派安靜。

兩炷香過後,淮陽王輕聲哼笑了一記,看著連音道了句“沒出息”,說完後像是怕連音會反駁一樣,也不準備給連音任何反駁的機會,站起身來招呼也不打的徑自出殿離開。

連音控制著自己的視線不要隨淮陽王而動,直到確定他走遠後才偷偷的轉頭偷瞄了眼淮陽王的背影,忍不住微微的抿著唇,控制著嘴角小小的弧度。

外頭將領見淮陽王出來,立馬跟在他身後,一直到出了椒安宮老遠,才小心翼翼的問淮陽王:“王爺,那位該如何處置?可是也送去皇陵?”話是這麼問出來了,但將領心裡又覺得自己是多此一問,不送皇陵還能送哪兒去。

只是淮陽王沒回答,反而問道:“新帝在何處?”

將領趕緊答:“在乾元殿準備明日的事宜。”

淮陽王的腳步一轉,往乾元殿的方向走去。

走到一半時,淮陽王忽而又吩咐:“將尚書郎請去乾元殿。”

將領不解其意,但不多問,立馬就去照辦。

乾元殿是歷代皇帝處理事務的書房和小憩之處。

明天就是新帝的登基大典,新帝必須得在今天將明日所要涉及的諸項事宜都彩排一遍,直到沒有任何錯處紕漏方可。

淮陽王踏入乾元殿時,殿內的幾位大臣正在頭疼中。蓋因明天就將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的大皇子景芒,此刻正毫無形象的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中,口中嚷的是要他的母妃。

幾位老臣聽著這哭聲不由得搖頭而嘆,心說這大皇子雖為先帝長子,但到底也不過只是個六歲的稚子。

“這是在做什麼?”老臣們心有不忍,淮陽王可沒他們這番看不過眼的心思,一張臉又陰霾起來。

眾人一見淮陽王,忙不迭行禮,除了還哭到傷心處的景芒外,面上都帶上了幾分惴惴。

淮陽王一雙眼不透感情的望著賴坐在地上,除了嚎啕和喊要母妃外,根本不分半點注意力給他的景芒,看了幾眼後他移眼看傻立在旁的大太監,口氣透著冰寒:“還不扶起來?”

大太監會意到淮陽王是在命令自己時,差點就給嚇跪下了。大腦一空,根本就不再忌憚賴坐在地上哭鬧的是大昭王朝未來的主人,立馬手腳利落的將大皇子給拉扯著站了起來。

大皇子雖被強制站立了起來,可情緒還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中。旁人或許忌憚害怕淮陽王,可他並不。

在景芒的心裡,淮陽王依舊是那位每年偶見幾回的皇叔,是一位朗月清風般的人物。大臣們忌憚、太監宮女們懼怕,都在景芒無法理解的範疇內。

景芒還將淮陽王想成過去的模樣,是以在終於注意到淮陽王后,他掙脫了大太監的攙扶,淌著鼻涕和眼淚,跌跌撞撞的跑到淮陽王身前,兩手直接緊抱住淮陽王的大腿。

可憐巴巴的仰頭道:“皇叔,我要母妃。我不想當皇帝,我只想要母妃。”

光聽上一句,淮陽王的面色還能維持不變,但當景芒口嚷不想當皇帝後,淮陽王的面色即刻陰沉下來,便是覺得不怕他的景芒也被唬了一跳,自動自發的止住了聲。

淮陽王狹長的鳳眸半闔:“先帝就你一個皇子,你不做皇帝,誰來做?”

幾位老臣的第一反應便想回說當然是淮陽王來做。與其輔佐一位稚嫩的小皇帝,倒不如直接讓淮陽王登基了事,許多事情便也可井然有序的接續下去了。只可惜這是那對叔侄倆的對話,輪不到他們這些外人插嘴。

景芒下意識的咽了口口水,心裡有道聲音在說他還有個皇弟,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他那個與他不對付的皇弟也隨父皇一起西去了。

而今這宮裡就他一個人了。

淮陽王錯開眼看向幾位侍奉景芒明日登基大典的老臣:“明日諸事熟悉的如何了?”

幾位老臣面面相覷後不敢有所隱瞞,直接就將大皇子給告了一狀。

淮陽王聽罷,淡淡一句:“記不牢,今天不得用膳。”說完後,他毫不留情的拂開還抱著他大腿的景芒,徑自走到一旁的太師椅處落座,似乎是要行監督之事。

他這一來,幾位老臣就不敢怠慢了,讓大太監給大皇子擦擦臉,再次進入到明日的一禮一行中。

景芒後知後覺的發現,因為淮陽王在場的關係,那幾位剛還對他束手無策的大臣這會兒不再由著他,一板一眼的讓他按照他們的指示來行動,若有做錯的地方,更是要重頭再來一遍。

若是他哭……,所有人必定先看淮陽王的意思,之後,之後他便不敢再哭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登基大典的各項禮儀練到一半時,淮陽王讓人去請來的尚書郎終於姍姍而來。

在一番該有的禮數後,淮陽王直奔主題,對尚書郎道:“請尚書郎到此,是要尚書郎擬道御詔。”

尚書郎聽罷,小心翼翼的問:“不知是關於何事的?”問話間,他有意無意的瞥了眼正在殿內勤加苦練明日諸番禮儀的大皇子。

淮陽王只作不見前面人的暗裡動作,令一旁的大太監伺候筆墨,等一切備妥後,才要尚書郎落座代他落筆。

尚書郎僵硬的看著淮陽王,拒絕和順從兩番不同的心思各自互毆了一番,最終,他還是選擇了順從。只因為這乾元殿裡還有幾名比他職位更高的大臣,他們既然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他又何必多言惹禍上身。

然等尚書郎提筆後,不免要問:“不知王爺是要擬哪類文書御詔?”

回應他的是淮陽王淺淡的兩字:“冊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