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了這起波折,楊志一行人,無遮無攔的進了東京。

儘管高俅第一時間得到了訊息,三衙叛逆,如今的野狼軍軍指揮使楊志,跟著向家人的車隊進了東京,住進了向家得偏院。

這意味著楊志受到了向家的保護,不要說向家不知道楊志和高俅的矛盾,這麼敏感的事對於大佬們來說,哪裡還有糊塗的。

向家擺明了不給三衙面子,畢竟是當年手握便宜行事之權的向敏中,近百年來家底還是很有底蘊的。何況當年向宰相培植了百餘名門生。

如今這些門生的後人遍布全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向家雖然沒有特別優秀的子孫,但是六七品的實缺在東京都有很多。

當然那些文官大佬從來也不會正眼看過武官,都是太祖教的嘛,我們有什麼辦法。

高俅在盤算,無論如何都要幹掉楊志,如果讓他活著回到東廓,那就是自己的奇恥大辱。在京城自然不方便殺人,但是出了京城,那就是樞密院的天下,而且眼下就有一個人可以用。

趙佶若有所思的問道“這麼說,向家、張家準備全力幫助楊家,重振天波楊府?”

楊彥點頭道“天波楊府沒落近百年,確實可惜了,眼下楊志倒是一門心思,畢竟從高太尉手上僥倖活了下來,不容易。”

趙佶很清楚,滿朝文武對他奉迎恭維,無非是想的一些好處,只有楊彥貼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分析朝中局面。

首先他肯定天波楊府的地位,使用了可惜的字眼。這就代表楊志一旦真的打造出,新的楊家將門,對於自己而言一定是利好的。

忠君愛國,保家衛國,楊無敵,楊家將,佘老太君,楊門女將,楊家等赤膽忠心的大批將門在對付契丹的數十年中拋頭顱灑熱血,為百年和平貢獻出最寶貴的生命。

這麼看來,楊志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但他是林沖的人,這麼做真的好嗎?

雖然童貫亂來欺負你,你完全可以告訴我,我給你做主。但你不僅起兵作亂,最後更是割據一方,就擺明了其不臣之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武人作亂,始終是心腹大患,林沖在起兵硬懟童貫的那一刻,在趙佶的心裡等於判了死刑。

他絕對不會縱容林沖和野狼軍一絲一毫,甚至都有傾全國之兵滅了野狼軍的打算。

本想著殺雞駭猴,可惜野狼軍是一頭猛獸,而趙佶手上也沒有好獵人,對於野狼軍他內心深處都有一種隱隱的恐懼。

帝王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國家的事務不受自己掌控。

這讓他整夜整夜不敢入睡,因為反對他的人很多,不過是林沖率先跳了出來而已。既然有他當了表率,那麼其他人呢?會不會也跳出來?想法人人都有,關鍵是看什麼時機比較好。

可是趙佶並不知道誰忠誰奸,他本能的選擇親近的人就是好人,讓他不愉快的就是壞人,林沖明顯屬於後者。

“他怎麼樣了?”

“據說他想召回前幾年解散的楊府一些老部曲,如今在東京城,就是和那幾家高門大戶商談,看來不樂觀。”

咦,既然楊志有難處,說不定可以幫幫他。趙佶忽然想施恩楊志,反正說句話又不用花錢,何樂而不為呢?

楊彥卻又自言自語的說道“楊志說過要透過自己的雙手重振天波楊府,好些人都一笑了之,不過,他倒蠻有骨氣,輕易不受人恩惠,此子必成大器。”

趙佶馬上就明白這裡有玄妙,如果他出面幫著楊志,會給人無限猜想,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而且這樣的話楊志的本事就體現不出來,說不定還助長了林沖的氣焰,引起更多人效仿,到那時就失去控制了。

那就再看看吧,如果在自己治下真出了一個新天波楊府,也是一樁美談。

“讓人盯著他。”

楊彥理解的意思,關注楊志的進展,遇到麻煩了再稟報趙佶。

——分割線——

高莊廟,王家的良田,地頭一溜壯漢在溝渠中清淤,良田不能缺水,而清理出來的淤泥就等於上好的肥料,開春之後可以讓禾苗長得飛快,一舉兩得的好事。

平日裡農忙沒這閒工夫,但是眼前真是數九寒天,俗稱的農閒時節,不耽誤春播秋收。老吳頭四十三歲,他指揮著三十多個漢子一早上清除了五里路的淤泥,正在地灶做飯的楊二十九哥說話。

“嘶,好香啊,楊哥,燒好了沒?弟兄們都餓扁了。”

一排三口大瓦罐,裡面煮著雜糧、麥麩和野菜,然後楊伙伕用大勺子攪拌攪拌,看著咕嘟咕嘟冒泡的糊糊說,“行了,幸好今日摸到兩隻蛤蟆,算是開了葷!”

說著他一跛一跛的去端來一大摞陶盆交給老吳頭,扯開嗓子衝著溝渠大聲喊道“開飯了,都過來吧。”

一聽說吃飯了,十五六歲到二十來歲的壯小夥子,轟的一聲都從溝裡爬起來,爭先恐後的跑過來,後面跟著三四十歲的壯勞力。

但是他們到了老吳頭面前,卻規規矩矩排成一排,依次從他手中拿過陶盆去鍋那邊打飯。

楊二十九掂著大勺大聲喝斥道“都規矩點,看你們一個個東倒西歪,要是當年在楊家軍,那就得挨皮鞭,至少五記!”

有人笑了起來“老楊頭,你總說你是楊家將門的老兵,還說這腿傷是打契丹打的,誰給你作證啊?”

每人一勺,輪到阿國,一個十四歲的小鬼,個子很高,但是瘦的不行,看見鍋裡的蛤蟆骨頭,禁不住舔了舔舌頭,悄悄叫了起來。

“阿爺,那塊骨頭給我吧,我好多舔一口。”

“小兔崽子,有的吃就不錯了,還挑三揀四!”

楊二十九扭一把阿國的耳朵,大聲罵道。但是手下卻不慢,悄悄把那塊蛤蟆脊背撈出來,給他添到盆子裡。

其他人憨厚的笑笑,全隊,就屬阿國最小,長身體的時候,多吃一口也沒啥。

正在舔骨頭的阿國耳朵好,忽然指著前面說“有人來了,還騎著馬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