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對於科舉的公正公平都是極其重視的,因為可以給貧寒子弟提供一個堅持下去的信心。

一旦人性絕望往往就會走向極端,所以很多造反的亂民中,總有對當時絕望的秀才或者底層人士。

接下來,林沖全面詮釋了文教委員會的創辦宗旨和運作方式,他給到文教委員會的自由度非常大。

在負責文教方面的官吏擬定並執行相應政策時,文教委有勘察權。一旦覺察出舞弊情況,文教委還擁有向侯爺的申訴權,一旦過半數文教委員聯署申訴,該項政策不得實施。

正是這兩點,吸引了張仲儒的注意,這是要把官府的權力分給百姓啊!林沖玩的有點大了吧?

果然,民眾對於能夠參與權力分享的熱情非常高,哪怕只是文教方面的參政權。

在他們看來,至少這九個人到了府衙,即使遇見了官吏,對方也會客客氣氣。而在普通民眾面前,自己也能算半個官身。

黃小賢珠玉在前,於是剩下的四十多個開始爭奪剩下八名資格。

捐款額開始直線飆升。超過五千貫的時候,林沖覺得這樣也不行,別搞成全額賣票制了,一旦可以透過錢多錢少來決定就失去本來的意義。

所以他站出來,笑呵呵地說“靜一靜,這裡是文教委員會的籌辦宣講,具體的篩選辦法還需要進一步磋商,我提一些想法,你們可以再行商榷。”

大家自然很識相的等待林沖說話,什麼?你不聽林侯的勸?

開玩笑,儒學大家張仲儒夠牛氣吧,還不被整得服服帖帖,那你看看那眉眼,遲早也是得低頭。

“捐款捐物只是參與度的一個方面,並非越多越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文教委員會也是如此。作為委員雖然擁有很高的參與權,不過是要花很多時間的,不合格的也會被罷免。總的來說各位土豪參與的越多,百姓就越受益。本侯自然樂見其成,不過過猶不及的道理諸位都明白,所以平衡就非常關鍵。”

平衡?這並非是一個新名詞,但是不知道林侯說出來的是什麼意思?

作為張仲儒敏銳地覺察出,僅僅靠錢財來衡量標準只怕林沖將來會很頭疼,不過他這次又會有什麼好主意呢?

黃小賢非常緊張,他本就是小富之家,兩三百貫還能出得起,如果數額繼續走高,就會影響生意資金周轉了,這對於到手的文教委員資格來說,他也很忐忑。

在大宋,捐一個閒散虛銜都要幾千貫,現在兩個州的文教委員,花一千貫也是值得。若是真的一炮而響,博得天下名,說不定以後還有進京面聖的機會。

那些財大氣粗的富紳們捐款直接五百貫起步,顯示了志在必得的樣子。但是聽到林沖這麼說,不由得互相看了看,覺得林沖不會是故意圈錢吧。

安靜下來宴會廳,林沖洪亮的嗓音在繼續說“將東廓夏溝兩地依據人口和教育程度,劃分為四十八個學區,每個學區提名代表一名。可以是捐資助學、學子家長、優秀先生、當地名流等有助於文教發展的賢達,由府衙在其中篩選出六人。剩下三個名額留給各行各業關注文教的熱心人士,府衙予以直接選拔。最後,九名委員,一起接受為期一個月的公示,無異議則視為透過。”

官府在篩選委員的過程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這也好理解,畢竟是放權的第一步,如果任由民眾自行選擇,那肯定會亂了套。

尊重民意不代表放棄管理,政治的含義就是治理眾人之事,偉人說得好,哪怕三個人也能分成左中右派,利益是永遠的,所以,為了給東廓打下堅實的基礎,林沖謹慎的邁出了第一步。

這是很小的一步,但卻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步!

林沖把篩選規則提出來後,大家馬上就意識到,學區影響力和府衙的好感度將會是勝出的關鍵。

“四十八個學區怎麼劃分?”很快反應過來的人提問了。

一張大黑板,林沖將四十八個學區劃分一一列明,有的四個村莊一個學區,有的五個,總之每個村莊寨堡都被包括進學區之內。

東廓城區有八個片區,夏溝城也有五個學區,林沖決心要把學區房這種先進的制度引入到這個時代,讓他們也都嚐嚐什麼叫作天價房。

有的人看著看著,眼睛一亮,毫無疑問在東廓城內的學區最受重視,只要在這裡做出來業績,也容易被大家知道,博得非常不錯的名望。

所以很多人開始互相探討起來,自己到底算哪個學區的?有的人說是戶籍地,有人說是住宅,有的人說是工作的地方,還有人說自己可以選擇學區。

聰明人還是多啊,這麼快就明白學區的重要性了。

“以戶籍地為準,確實需要遷移戶籍的,一年之內不得參與舉薦,任何弄虛作假行為一旦被查實,將會永久取消其被舉薦的資格。諸位盡可以再細緻討論,若無異議,這個舉薦規則就會下發到各個學區實施。”

好不容易林沖又補上了一條漏洞,反正這種事情以後還會越來越多,畢竟鑽空子是大家都喜歡的事。既然阻止不了就讓他們自己去慢慢調整,一蹴而就終究還是有所侷限的。

大家開始各自盤算如何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其中以黃小賢最為灑脫,他是林沖欽點的委員,基本上毫無懸念的當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剩餘的三個名額當中,只留下了兩個。那還不如在學區中去爭取機會,至少四十八個當中可以出現六個名額,而且他們的名望在學區中獲得提名就容易得多。

最終,林沖和大家共進晚餐,在美酒佳餚的烘托下,賓主盡歡。

黃小賢被灌得酩酊大醉,被僕人送了回去,事後他十分慶幸自己幸運的和侯爺拉近了關係。

宴會之後,糧商、綢緞行,車馬行等大戶留了下來,另外,張仲儒也沒走,看來想和林沖再談一次。(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