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娃在集市上等了一會兒,附近六個村寨的人很快都到齊了,連同虎娃在內,都是體魄健壯的年輕後生。大家彼此做了一番介紹,算是都認識了。虎娃感應得很清楚,他身邊的五名後生心中都充滿了興奮、激動、渴望的情緒、對未來懷著美好的憧憬。

他們其中或許有人也清楚仙城朝聖的內情,就算不明白究竟,也知道能參加仙城朝聖不僅是一種榮耀,而且在白額氏族人中更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其實在普通村寨裡,幾乎每一位族長,在年輕時曾都參加過仙城朝聖。

孟光領著六名後生、趕著兩輛馬車南行,途中找地方借宿了一晚,第二天到達了路邊寨。路邊寨位於從宜郎城通往滸安城的大路邊,因此就叫這個名字。從宜郎城往東北方向走是瀘城;往正東方向沿著東海岸邊走,所到達的另一座城廓便是滸安城。

虎娃在路邊寨終於見到了真正的赤望丘弟子。此人看上去三十出頭,站在人群中很有幾分飄逸出塵的仙家氣象。他名叫梁羽,自我介紹已有四境五轉修為。孟光將虎娃等六名後生交給梁羽,交代幾句便回去了。

虎娃又在路邊寨等了一天,陸續又有參加仙城朝聖的白額氏族人趕到這裡來匯合,到齊之後有三十多人、八輛馬車。這些年輕後生看著梁羽的眼神,皆充滿敬畏與羨慕,這就是赤望丘上的仙家啊。

至少有十來名後生還是第一次這番出門遠行,對所見的一切都感覺非常新奇,甚至對那些馬車都很驚訝。普通人是很少乘坐馬車的。馬的速度雖快,卻不如牛那樣耐勞,而且很嬌貴需精心所料。所以很多商隊運送貨物都是用牛車,像這種雙馬拉的車一次排開八輛,確實非常少見。

這三十多人到齊後,梁羽便領隊出發了,他們準備的東西倒很齊全,路上吃的糧食、野外做飯的器具,甚至露宿的帳篷都有。隊伍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沿途村寨中投宿,得到了精心而熱情的接待。但是路途中若不趕巧,偶爾也會露宿野外。

大家都是身強力壯的村寨後生,又準備了這麼充足的遠行物資,路上並無什麼辛苦可言,反倒像遊山玩水般輕鬆。但也有人私下告訴同伴,真正艱險的路途還在後面呢,要到了離開滸安城之後才開始,而如今的旅途簡直是一種享受。

說這種話的人,顯然已不是第一次參加仙城朝聖了。早就吃過了苦頭。在路上走了十來天,梁羽帶的這支隊伍終於到達了滸安城。滸安城的城主大人親自出面迎接,給他們安排好了食宿。隊伍裡有很多不少人感到受寵若驚,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城主這等大人物呢。

城主大人還專程設宴款待了他們一番。席間與梁羽去後堂私下聊了會兒。虎娃能聽見城主與梁羽的談話,這位城主給梁羽送上了一份重禮,並委託梁羽在路上照顧幾個人、不要讓他們出意外。

梁羽答應了城主,他定會儘量照顧。但禮物就免了。可是城主大人很不放心,堅決求梁羽收下,梁羽見狀也不再糾纏。順手將東西收了。虎娃也聽見了那幾個人的名字,尚不在自己這夥人的隊伍中,想必是到了滸安城之後將要新加入的。

其實以城主之尊,如果是他自己的子侄,也用不著參加仙城朝聖去求仙緣,總能找到機會請到高人單獨指點,至於能否邁入初境、得以修煉,既要看有沒有找對人,也要看拜師者本人的資質、無形與機緣了。

城主委託梁羽私下照顧的那幾個人,都是他屬下親信的子侄,其尊長透過各種關係將他們安排到仙城朝聖的隊伍中,又怕他們在路上出意外,於是找到城主這裡,託城主關照帶隊修士。城主送梁羽的禮物,應該也那幾名後生的尊長湊的,城主說不定也從中另收了好處。

在翠真村時,阿源姑娘就對虎娃解說過這些情況,在滸安城看見了這一幕,虎娃也心中有數。所謂修煉,在很多人看來是世外之事,可是修行,卻真真切切就在修士在人間走過的道路,所經歷的一切都是人間事。

到了第二天,果然又有三十多人和八輛馬車加入了虎娃他們的隊伍,這些人並非來的各村寨派來的後生,而是城廓中以及各大部族選派的人。

虎娃也發現了一件事,隊伍剛剛從路邊寨出發時,各村寨派來的人,絕大多數皆體魄強壯而康健,確實是真正最合適的人選。可是到了城廓中情況就不一樣了,新來的人中有一半應該還算可以,但另一半卻很勉強,雖然看上去體格確實比普通人強上那麼一些。

但現在還不到真正考驗的時候,所以大家混在一起也看不出太大的區別。而虎娃也注意到了,梁羽看間其中十幾個人時,總是不由自主地在苦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仙城朝聖的隊伍,是從白額氏族人居住的各片地方彙集的,有人離得遠,則出發得比較早,最終在差不多統一的時間於滸安城集合。虎娃也算到得早的,在這裡等了五天,所有的人都到齊了,最遠的來自帛室國的濱城一帶。

各城廓、各部族、各村寨派來參加仙城朝聖的年輕後生,總計有三百來人,他們趕著八十輛馬車,馬車中裝載了供奉赤望丘的各種物資。包括梁羽在內,赤望丘一共派出了五名弟子帶隊,且清一色皆是四境修為。

各大宗門的傳統,弟子只有突破了四境修為才可以正式出山、代表宗門執行各種任務。虎娃一度有點納悶,這麼重要的仙城朝聖,赤望丘為何只派了五名四境弟子來護送?這也未免太不重視了!

等到離開城廓繼續上路,虎娃走著走著也就想明白了。隊伍裡的人是白額氏所屬各村寨與部族的年輕才俊,赤望丘是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能得仙緣,他們是朝聖者,而非赤望丘邀請的貴客,能派弟子護送就已經不錯了。

由於赤望丘的存在,白額氏族人是幸運的,無需他們去求,哪怕是最偏遠最普通的村寨,其最出色的年輕人都有得到仙緣的機會。

至於把這個機會給誰,則是各村寨與部族自己的事情,赤望丘無意干涉。但要讓他們明白仙緣之難求、修行之不易,仙城朝聖這條路便是一種考驗,既考驗那些村寨或部族會選拔怎樣的人,也考驗這些走在路上的“朝聖者”。

到達仙城的道路再崎嶇艱險,能比得登天之徑難攀嗎?如果這樣的一條路都走不下來,其人心志可知。而且這麼多人一起同行這麼漫長的路途,不再擁有原先的身份,大家都是運送物資的朝聖者,最容易看清一個人本性。

平時在一起有說有笑遊山玩水時也許看不出來,但在不斷遭遇艱難險阻時,誰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暴露得很明顯了。有誰堅韌不拔、有誰心思細膩、有誰魯莽衝動、有誰自私冷漠、有誰開朗仗義、甚至有誰陰狠冷酷,其實都逃不過高人的眼睛。

假如有一個自私冷漠的人,卻能夠很好地掩飾自己,裝作熱情大方的樣子,而且能一路裝到仙城去,那也算是了不起的人才了,重要的他在這一路上都是怎麼做的。

這支隊伍裡的年輕人,大部分在將來都會成為白額氏所屬各村寨、各部族的首領,只要在這條路上走個來回,赤望丘上基本就會瞭解他們都是什麼樣的若能,他們彼此之間也會有足夠的瞭解與交往,無形中編織成更緊密的宗族人脈。

有了這麼一段共同渡過艱難險阻的經歷,也是增加白額氏族人彼此間的認同感以及凝聚力的手段。

虎娃就一邊這麼琢磨著,一邊跟隨隊伍東行。三百多人、八十輛馬車,起初沿著煙波盪漾的東海岸邊行走,道路平坦寬闊、風光秀美如畫,還受到了沿途村寨最熱情的禮待。

這彷彿是一段最舒適的人生旅途,每日看著豔陽下的海景,聽著漁歌晚唱,感受著在天地間行遊的美妙,大家都是那麼開心地在享受。可是離開滸安城的轄境後,情況很快就發生了變化,他們走進了連綿險峻的山野中,腳下的地勢在起伏間越來越高。

起初的幾天,偶爾轉到某座山的南側,遠遠地還能看見東海,而隨著在山中越走越深,眾人漸漸就不知身在何處了,撲面而來彷彿是綿延無盡的千巖萬壑。難怪運送物資不用牛車而用馬車,有些地方牛是過不去的,需要人牽著馬、並由同伴在連拉帶扛把車弄過去。

隊伍裡的歡聲笑語漸漸少了,因為路實在太難走了、大家實在太累了,每天到了宿營時,就想找個避風的草窩躺下來不動。可是出門在外,沿途已無村寨,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做,大家宿營後還要搭帳篷、安放貨物、照料馬匹、生火做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