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洞的溫度相對冰層來說不高,達到零下八十多度。

這裡有充沛的空氣,維持著強大的大氣壓,並不是氮氣和氫氣,而是甲烷。這裡有充足的甲烷氣體,濃度超過空氣的95%,剩下部分則是氨氣。

“氫基?”

沈聰心中想到。

甲烷的化學式是CH4,氨氣的化學式是NH3,其中都含有氫元素H,如果有生命在這裡孕育,說明H3應該參與生命迴圈。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沈聰一廂情願的猜測,這裡的空氣與生命無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氨氣的味道真難聞,很刺鼻。”沈聰擯棄對氨氣的感知。

開始在冰洲進行探測。

從顏色反饋,冰洲的色彩是偏藍色的,這是這裡空氣的顏色。偶有黃色、綠色等氣體夾雜其中,冰洞壁則是藍黃白三色混雜。

沈聰沿著冰洞壁開始飛行,向可能的洞底前進,隨著越來越深入,大概下降三十公裡多之後,觸及洞底。

洞底竟然不是冰塊了,而是岩石結構。

灰黃色的岩石,頂著4億帕的壓強,在低溫下堅硬如鑽石,即便是沈聰都難以破開這些不同尋常的岩石。

“那裡有一個間歇噴泉?”沈聰的感知捕捉到岩石地表的異常。

趕到後,間歇泉正在噴出藍色氣體,這氣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且溫度也很高,零下三四十度左右。

在間歇泉周圍,幾隻長條狀生物懶洋洋的匍匐在地上。

沈聰將自己的輻射波動掩藏,迅速靠近這些長條狀生物,這些生物是他發現的第一種天苑四b生命個體。

在不驚動長條狀生物的情況下,沈聰仔細觀察。

這些生命體個頭很大,小的兩三百米長、五六十米粗,大的五六百米長、一百多米粗;身上散發的活性波,經過感知,大概是粒子二三級標準,也就是超八、超九天賦。放在地球上,強橫不像話。

“捕捉一條仔細研究。”

想到就做,沈聰當即靠近其中一隻,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瞬間斬下頭部與身體結合的部位。

它的頭部一看就是堅硬無匹,但身體就不行了。

大寶劍揮舞,順利做了切割運動,大好的一條生命體,變成兩段。頭部“痙攣”不斷,身體則跳來跳去。

這動靜引起了其它只的注意,全都向沈聰衝撞過來,圓腦袋當箭頭。

“滾開!蟲子!”

沈聰大寶劍毫不吝嗇的一圈拍擊,就像《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中,擎天柱一劍砍死一堆小兵的那一招畫圓。

砰砰砰砰!

長條狀生物倒飛出去,砸在岩石地表,將地表砸開裂。但地表的堅硬程度堪稱恐怖,開裂的裂縫幾乎一眨眼就重新閉合,看不出絲毫的裂痕。在如此強大的壓強和壓力下,岩石已經有了自動癒合的能力。

冰洞的結實程度,不可想象。

看著無法攻擊到沈聰,這些長條狀生物幾次衝擊後,留下四條屍體,轉身逃走。沈聰不著急獵殺它們,而是撿起地上的屍體,仔細研究分析。

沒有金核形成,但確實受到了金屬生命的汙染,身體部分金屬化,成為繼承遺澤的物種。

“咦,竟然有腦子?”

生物的頭部並非完整,而是分成兩瓣,中間有一道細縫。

沿著細縫很容易切開。

切開的頭部圓球,沈聰發現裡面有一團疑似神經球一樣結構的東西,這東西伸出一條線,聯絡著整個身體。

可以猜測,這就是它的神經系統。

這是與地球上生命有相同原理,但只是基礎構成物質不同的另一種生命道路,相比較於靈球上生命體的進化,天苑四b顯然更符合地球生命的“審美”。

“我已經想到要給天苑四b如何命名了……生命起源於這裡的冰層,在冰凍環境下生存,乾脆就叫冰球!”

天苑四b至此,改名冰球。

沈聰低頭看了看手上的屍體:“至於這種長條狀生物,就叫冰洲錘頭蛇吧,真像是一把錘子。”

失去生命的冰洲錘頭蛇,身體硬梆梆的。

沈聰拿起一隻完整的屍體,跟握住一把錘子一樣,往地上錘了錘,能把岩石地表錘裂。不過接下來沈聰似乎想到了什麼,將這種身子是圓筒狀,碩大的頭部是圓形,且分成兩瓣的冰洲錘頭蛇,直接丟開。

“噁心。”

……

冰洲錘頭蛇解決掉,沈聰開始對付間歇泉。

噴射甲烷的間歇泉,隨同噴發的還有火種能量,沈聰費力的掘開地表岩石,爭分奪秒趕在地表開始癒合之前,找到了一枚火種碎片。

火種碎片約有臉盆大小。

從痕跡上來看,並沒有逸散掉多少物質,因為其中的裂痕面還很清晰,就像是剛剛裂開不久。

地球上的火種碎片,稜角因為不停逸散,已經開始磨平。

“低溫限制了火種碎片的輻射,因此保留完好。冰洲錘頭蛇雖然天賦很高,但這跟它的生命本體強大有關係,其實獲得的火種能量並不多。也就是說,我只要收集完火種碎片,基本上就清空了這裡的遺澤。”

前提是,能發現所有的冰洲,挖走所有的火種碎片。

這是一個棘手工作。

不過沈聰根本無畏這樣的困難,他當即開始在岩石地表上做訊號標記,分區域推進。一個區域挨著一個區域仔細排查。

見到冰洲錘頭蛇就獵殺,見到間歇泉就發掘。

有著火種能量的輻射引導,查詢還算容易,只是這裡的干擾很強,他無法感知更遠的範圍。

時間推移。

繼冰洲錘頭蛇之後,沈聰發現了第二種冰球生物。

一種遠比冰洲錘頭蛇要小,約莫只有十米高的蘑菇形小蟲子,起初沈聰還以為是蘑菇。結果一條冰洲錘頭蛇悄然靠近蘑菇,蘑菇當即收縮蘑菇頭變成一隻尖頭小蟲,扭動身體,毫不費力就鑽進了堅硬的地表岩石中。

不過冰洲錘頭蛇很聰明,知道守株待兔,趴在附近一動不動。

半個小時後,蘑菇形小蟲子重新鑽出來,被錘頭蛇一頭砸成餅乾,然後身體滾過餅乾,無數口器張開,吸收了這個餅乾。

沈聰隨後捕獵了一隻蘑菇形小蟲子。

發現小蟲子結構很簡單,沒有腦子,只有簡單的神經系統,動作全靠本能。

“就叫蘑菇蟲吧。”

“冰洲錘頭蛇吃蘑菇蟲,蘑菇蟲吃什麼?”沈聰觀察一隻蘑菇蟲大概有三天時間,終於弄懂蘑菇蟲吃什麼。

它吃甲烷雨。

甲烷雨是冰洲的下雨現象,大概每隔一個星期左右,間歇泉噴發的甲烷氣體過多,就會引發甲烷的液化。

於是紛紛揚揚跟下雨一樣,無數的液態甲烷落在地表上,最終匯聚到蘑菇蟲生長的低窪地帶。蘑菇蟲張開身體的孔隙,瘋狂吸收甲烷雨,一個小時時間能從十米高長到三十米高,速度驚人。

“很簡單的生態迴圈,蛇吃蟲,蟲吃雨,雨來自地底甲烷噴發形成的間歇泉……雖然沒有閉合,但食物鏈也複雜不到哪裡去。是本來這裡的食物鏈就很單調?還是被狂暴碎星者的遺澤汙染破壞?”

無法判斷。

沈聰只能一邊繼續科研,一邊收集火種粒資源,很快就發掘出約莫一百枚大小不一的火種碎片。這份量相當於靈球遺澤總量的五十分之一。而此時巨大的冰洲範圍,已經被沈聰徹底探索完成。

“如此說來,我需要繼續找到五十個類似這裡的冰洲,才能搜刮完冰球的遺澤。”沈聰計算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